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贝蒂娜的“悬浮宗教观”对德国浪漫主义女性文学的孕育和催生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帆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5,共5页
"悬浮宗教"颇具浪漫主义"乌托邦"精神和批判性的实践品格,以"悬浮"、"接触"、"舞蹈"和"创生精神的爱"等富有女性解放意识的构想,孕育出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女性文学的萌芽和... "悬浮宗教"颇具浪漫主义"乌托邦"精神和批判性的实践品格,以"悬浮"、"接触"、"舞蹈"和"创生精神的爱"等富有女性解放意识的构想,孕育出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女性文学的萌芽和美学原则,即"新视屏"、"接触的语言"和"幻想的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蒂娜·封·阿尼姆 “悬浮宗教” 德国浪漫主义女性文学 “新视屏” 接触的语言 幻想的真实性
下载PDF
“女性主义文学/性别研究”专栏(2篇)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与中国当代女性小说创作
2
作者 赵树勤 杨杰蛟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3-128,共6页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对中国当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有直接的启示作用,两者的共通之处主要表现在建构理想人格、营造传奇色彩、重视对照手法三个方面。然而,“创造性的转变”也在同步发生,中国当代女作家对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接受凸显出鲜明...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对中国当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有直接的启示作用,两者的共通之处主要表现在建构理想人格、营造传奇色彩、重视对照手法三个方面。然而,“创造性的转变”也在同步发生,中国当代女作家对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接受凸显出鲜明的主体意识,她们的创作立足于民族性与本土性经验,深受中国传统审美观念影响,体现出一种外启内发、和凝为一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 当代女性小说 理想人格 传奇叙事 对照手法
下载PDF
以德国浪漫主义重构心灵:冯至三十年代的三本德国文学译著
3
作者 麦劲生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23年第3期192-212,共21页
二十世纪初留学德国的中国文、史、哲专家,是一个值得再探讨的群体。他们的学术专长和性格,和传统读书人以及当时主流的留美、留日学生都有显著不同。他们同样在回应民族建设、中国文化更新、现代性在中国的发展等议题时,提出相当不同... 二十世纪初留学德国的中国文、史、哲专家,是一个值得再探讨的群体。他们的学术专长和性格,和传统读书人以及当时主流的留美、留日学生都有显著不同。他们同样在回应民族建设、中国文化更新、现代性在中国的发展等议题时,提出相当不同的见解和答案。本文的研究对象冯至,一早看出现代社会和现代性的内在问题。当不少人鼓吹中国仿习西方发展知识、经济和科技时,他观察到泛科学化、都市化和资本化造成的危机。1930至1935年间,他留学德国,其间翻译了里尔克的《给一个青年诗人的信》,并完成了以诺瓦利斯为题的博士论文。抗战期间,他受贺麟所托,译成了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这三本作品呈现出冯至以德国浪漫主义为文化资源,重新发掘感性、玄思、创作和审美的力量,重构人格的完整性,展示知识的多样性和现实的一体性的宏大企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至 德国浪漫主义 重构心灵 德国文学译著
下载PDF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女性审美视野——以斯达尔夫人和乔治·桑为考察对象
4
作者 张向荣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74-177,共4页
法国大革命后,妇女的地位迅速提升。法国妇女不但赢得了生存权,也赢得了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权力。斯达尔夫人和乔治.桑就是在这种时代精神氛围下,从女性的审美视野向人们展示了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精神气质。要言之,斯达尔夫人和乔治.桑所... 法国大革命后,妇女的地位迅速提升。法国妇女不但赢得了生存权,也赢得了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权力。斯达尔夫人和乔治.桑就是在这种时代精神氛围下,从女性的审美视野向人们展示了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精神气质。要言之,斯达尔夫人和乔治.桑所表现的精神气质建立于浪漫主义基础之上,其文学审美融合了女性反叛社会、追求自然、崇尚理想主义等自由信念,从而构成了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中独特的女性审美视野和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文学 女性 审美 视野
下载PDF
德国浪漫主义女性诗学构想
5
作者 张帆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0,共10页
德国浪漫派将女性精神融入浪漫主义诗学,围绕女性展开富有浪漫想象的审美颂扬与哲学省思,奉女性为诗学理想的化身,宣称浪漫主义“进步的全面诗学”是一种“女性艺术形式”。浪漫派女作家以“接触的语言”“幻想的真实性”等“反模式”... 德国浪漫派将女性精神融入浪漫主义诗学,围绕女性展开富有浪漫想象的审美颂扬与哲学省思,奉女性为诗学理想的化身,宣称浪漫主义“进步的全面诗学”是一种“女性艺术形式”。浪漫派女作家以“接触的语言”“幻想的真实性”等“反模式”的美学原则,诠释和演绎了浪漫主义诗化人生的理念,生成颇具女性先锋实验和解放特质的浪漫主义女性诗学观。这既是对庸常现世的美学超越,亦是对社会禁锢的抵制与抽离,具有现实与空想的双重意义,在德国女性解放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也为当代女性主义理论提供了诸多可供反思和借鉴的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浪漫主义 女性诗学 浪漫 浪漫 信件小说
下载PDF
斯达尔夫人文学价值新定位——从“浪漫主义先驱”到“女性主义开拓者”
6
作者 张云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6年第10期81-83,共3页
关键词 浪漫主义 女性主义 文学价值 开拓者 文艺理论批评家 十九世纪 十八世纪 文学运动
下载PDF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中的疯狂 被引量:5
7
作者 杰姆.迈克葛莱瑞 王立 王惠丹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74-80,共7页
疯狂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主题。文学中诗意的疯狂不同于现实中的疯狂 ,只是作家为刻画人物、评论、或赞美正常的精神世界所作的处理。在自然神秘主义的支持下 ,德国浪漫主义时期出现了许多表现疯狂的作品 ,其中疯狂常常与爱情和欲... 疯狂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主题。文学中诗意的疯狂不同于现实中的疯狂 ,只是作家为刻画人物、评论、或赞美正常的精神世界所作的处理。在自然神秘主义的支持下 ,德国浪漫主义时期出现了许多表现疯狂的作品 ,其中疯狂常常与爱情和欲望有关 ,是易受欲望作用的人们对自然呼唤所做出的回应。本文以霍夫曼、蒂克为例 ,阐明其所反映的这样一个观点 :作为精神和心灵上的人类 ,有渴望通过卓越的精神与神性达到结合而强烈背离肉体的欲望。生殖的强烈欲望是我们必死命运的象征 ,对卓越的渴望是对有一天我们必然死亡这一想法的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浪漫主义文学 疯狂意识 文学风格
下载PDF
德国浪漫主义与中国文学(从晚清到“五四”)
8
作者 卢文婷 《长江学术》 2012年第2期153-153,共1页
从晚清到"五四",浪漫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逐渐从众声喧哗削减成为一种以"爱情"与"革命"为核心概念的文学框架。在此框架下,德国浪漫主义的回归传统("向后看")与探索内心("向内看")的主题,就被排除到了"五四"浪漫主义的影... 从晚清到"五四",浪漫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逐渐从众声喧哗削减成为一种以"爱情"与"革命"为核心概念的文学框架。在此框架下,德国浪漫主义的回归传统("向后看")与探索内心("向内看")的主题,就被排除到了"五四"浪漫主义的影响根源之外。这一误读,既曲解了文学史的事实,同时也无助于理解从晚清到"五四"复杂的文化困境与诉求。本文试图从"浪漫主义"这一概念在中国的传播、误读与变形入手,以民族主义与民族传统为中心论题,在显性与隐性的双重层面上挖掘德国浪漫主义对本时期中国文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浪漫主义 中国文学 “五四” 晚清 众声喧哗 回归传统 文化困境 民族传统
下载PDF
郭沫若与德国浪漫主义文学 被引量:1
9
作者 袁荻涌 《郭沫若学刊》 1994年第2期41-49,共9页
郭沫若与德国浪漫主义文学袁荻涌创造社的著名作家、理论家郑伯奇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中说过这样一段话:“郭沫若受德国浪漫派的影响最深,他崇拜自然,尊重自我,提倡反抗,因而也接受了雪莱、惠特曼、泰戈尔的影... 郭沫若与德国浪漫主义文学袁荻涌创造社的著名作家、理论家郑伯奇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中说过这样一段话:“郭沫若受德国浪漫派的影响最深,他崇拜自然,尊重自我,提倡反抗,因而也接受了雪莱、惠特曼、泰戈尔的影响;而新罗曼派和表现派更助长了他的这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德国浪漫主义 《浮士德》 《少年维特之烦恼》 历史剧 席勒 现实主义 文艺思想 外国文学 “五四”时代精神
下载PDF
论日本明治时期女性文学的浪漫主义
10
作者 冒耀祺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36-38,共3页
明治时期日本兴起欧美浪漫主义风潮,日本女性作家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在文学上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日本明治时期女性文学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女性作家勇敢地向自我挑战,大... 明治时期日本兴起欧美浪漫主义风潮,日本女性作家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在文学上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日本明治时期女性文学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女性作家勇敢地向自我挑战,大胆表达对爱情和婚姻的自由追求;第二,作家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既有助于读者理解作品的意义,又间接隐喻女性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的情感与追求;第三,作品细腻的笔调和娓娓道来的节奏,表现出"闺秀文学派"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治时期 女性文学 浪漫主义 第一人称 闺秀文学
下载PDF
论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的“现实性书写”
11
作者 黄峰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83-87,共5页
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不应被视为消极、颓废的抒情文学,相比启蒙文学与古典文学而言,它具有隐匿的"现实性书写"特征,同样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再现。从根源上看,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这一特征是由文学内外双重因素所共同导致;... 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不应被视为消极、颓废的抒情文学,相比启蒙文学与古典文学而言,它具有隐匿的"现实性书写"特征,同样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再现。从根源上看,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这一特征是由文学内外双重因素所共同导致;而从具体表现来看,"现实性书写"分别具有对现实呈现的碎片化、鲜明的民族性以及手法的隐喻性等特点。从创伤书写、浪漫主义反讽、文艺批评等不同视角进一步深入探究这一特征,可以加深对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整体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 现实性书写 民族性 隐喻性
下载PDF
论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的“现实性书写”
12
作者 吴妍 《海外文摘》 2019年第22期19-20,共2页
长久以来,人们对于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一直都存在着偏见,认为它是消极和颓废的抒情文学,同其他文学形式相比,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还是具有一定的特点,其具有一定“现实书写性”的特征,相较于启蒙文学还有古典文学,它能够将客观的内... 长久以来,人们对于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一直都存在着偏见,认为它是消极和颓废的抒情文学,同其他文学形式相比,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还是具有一定的特点,其具有一定“现实书写性”的特征,相较于启蒙文学还有古典文学,它能够将客观的内容进行再现。从根源上还有从具体的表现上来看,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现实性书写”的特征是有文学内外的双重因素所导致的,并且“现实性书写”对于现实呈现的碎片化还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手法也具有隐喻性。基于此,文章也对于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的“现实性书写”特征还有具体呈现进行了探究,从而加深对于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的整体理解和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早期 浪漫主义文学 现实性书写 研究
下载PDF
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研究
13
作者 闫成铖 《今古文创》 2020年第28期27-28,共2页
德国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发源地,始于18世纪末。与其他国家浪漫主义相同,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具有一般特征,也具有一种独特的特征,具有巨大的延展性与多元性,从狄尔泰、里尔克、尼采到伽达默尔、特拉克尔,这些文学家都以其各自独特的精神... 德国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发源地,始于18世纪末。与其他国家浪漫主义相同,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具有一般特征,也具有一种独特的特征,具有巨大的延展性与多元性,从狄尔泰、里尔克、尼采到伽达默尔、特拉克尔,这些文学家都以其各自独特的精神形式追随着并延续着“浪漫精神”。本文主要对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早期文学 浪漫主义 民族性
下载PDF
浅论简·奥斯丁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还是浪漫主义文学家 被引量:2
14
作者 包烨 《内蒙古教育(C)》 2013年第3期77-78,共2页
在英国文学史中,简·奥斯丁,作为女性作家,在创作小说领域被誉为最受爱戴的作家和最杰出难得的人才。奥斯丁创立了她自己的独特写作风格,这使得她在同时代作家中鹤立鸡群。在英国文学史中,关于简·奥斯丁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还... 在英国文学史中,简·奥斯丁,作为女性作家,在创作小说领域被誉为最受爱戴的作家和最杰出难得的人才。奥斯丁创立了她自己的独特写作风格,这使得她在同时代作家中鹤立鸡群。在英国文学史中,关于简·奥斯丁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还是浪漫主义作家一直是备受争议的研讨话题。本篇论文认为简·奥斯汀是一位典型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浪漫主义 奥斯丁 文学 英国文学 女性作家 创作小说 写作风格
下载PDF
女性的崛起与中英浪漫主义女性诗学构建
15
作者 范丽娟 《文学与文化》 2016年第3期120-128,共9页
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梳理英国浪漫主义时期和中国"五四"时期女性作家崛起的历史背景,对比阐释两国女性创作的书写形式与表现主题等方面的共性与差异。浪漫主义的人文精神渗透和民主思想关爱为女性大众的崛起营造了必要的精神... 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梳理英国浪漫主义时期和中国"五四"时期女性作家崛起的历史背景,对比阐释两国女性创作的书写形式与表现主题等方面的共性与差异。浪漫主义的人文精神渗透和民主思想关爱为女性大众的崛起营造了必要的精神空间。书信体日记体以及第一人称表达成为两国女性作家的偏爱和首选,女性主体意识和感性抒怀成为两国女性作家浪漫言说的共鸣。但英国女性作家的哥特氛围不同于中国女性作家的忧郁和感伤情调。两国女性在这期间丰富发展了整个人类文化诗学的层面和深度,在体现女性主体的独立精神和筑造自我生命轨迹的同时,也构建起女性诗学的独特和亮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 女性诗学 女性主义 “五四”时期 中英比较文学
下载PDF
恋爱·写作·生活——斯塔尔夫人女性浪漫主义评述
16
作者 胡程 《池州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11-114,共4页
出于对斯塔尔夫人女性浪漫主义的赞赏,勃兰兑斯在《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一分册《流亡文学》中,用了近半篇幅评论推介这位"卢梭女弟子"的爱情经历、文艺探索和生存反抗,倾力将其塑造为反抗一切权威、追求诗意栖居的女性主义... 出于对斯塔尔夫人女性浪漫主义的赞赏,勃兰兑斯在《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一分册《流亡文学》中,用了近半篇幅评论推介这位"卢梭女弟子"的爱情经历、文艺探索和生存反抗,倾力将其塑造为反抗一切权威、追求诗意栖居的女性主义先锋和浪漫主义先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塔尔夫人 勃兰兑斯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 女性浪漫主义
下载PDF
破碎的身/影:续写与对话——《野草》与德国浪漫主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卢文婷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9-86,共8页
在以启蒙、革命、民主与科学为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语境下,五四知识界对浪漫主义的译介,偏重于"革命"的英国(拜伦)浪漫主义,而遮蔽指向民族传统与神秘主义的德国浪漫主义。译介的缺失造成了文学史建构对德国浪漫主义影响的忽略,... 在以启蒙、革命、民主与科学为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语境下,五四知识界对浪漫主义的译介,偏重于"革命"的英国(拜伦)浪漫主义,而遮蔽指向民族传统与神秘主义的德国浪漫主义。译介的缺失造成了文学史建构对德国浪漫主义影响的忽略,但德国浪漫主义所滥觞的文学母题与文体实验,却通过其后续的现代主义文学批评与创作以暗流的形式影响着五四文学。以《野草》为个案,通过分辨鲁迅创作中的德国浪漫主义影响,可以追溯五四浪漫主义的另一面:指向内心与传统的德国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浪漫主义 鲁迅 《野草》 五四文学
下载PDF
试论德国浪漫主义思想对斯达尔夫人的影响
18
作者 姜红娟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35-35,37,共2页
斯达尔夫人被誉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产婆"。她的浪漫主义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启蒙运动者们的影响,但在很大程度上更是受到了德国文学大家的直接影响,这其中不仅包括歌德、席勒,还有作为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开创者和奠... 斯达尔夫人被誉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产婆"。她的浪漫主义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启蒙运动者们的影响,但在很大程度上更是受到了德国文学大家的直接影响,这其中不仅包括歌德、席勒,还有作为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开创者和奠基者的施莱格尔兄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达尔夫人 德国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文学
下载PDF
马克思对十八、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褒贬
19
作者 胡常英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4年第3期27-32,47,共7页
关于浪漫主义文学的历史地位,近年来颇有争议。认真研究一下马克思对待消极浪漫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的不同态度,将有助于我们公正、全面地评价浪漫主义,给它以应有的历史地位。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浪漫主义文学 积极浪漫主义 理想主义 历史地位 无产阶级 消极浪漫主义 德国浪漫主义 资产阶级 科学社会主义
下载PDF
德国近代的浪漫主义与民族主义
20
作者 董煊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2期119-124,共6页
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欧各国到处都出现了一场反对理性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浪漫主义思潮,尤其在德国,浪漫主义与政治的关系取得了最为完备和典型的形式。德国浪漫主义绝不仅是一场文学运动,它很快波及到了德国近代文化和学术发展的各个方... 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欧各国到处都出现了一场反对理性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浪漫主义思潮,尤其在德国,浪漫主义与政治的关系取得了最为完备和典型的形式。德国浪漫主义绝不仅是一场文学运动,它很快波及到了德国近代文化和学术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而深刻地影响了德国近代的政治生活和历史发展。因此,从文化史的角度来研究德国近代浪漫主义运动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思潮 德意志民族主义 德国浪漫主义 理性主义 后期浪漫 新古典主义 民间文学 世纪初 学术发展 中世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