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引进德国褐牛杂交改良新疆褐牛效果观察
被引量:
4
1
作者
刘建明
杨光维
+5 位作者
褚洪忠
李涛
陈春华
扎依达
达吾然
乃比江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0年第4期76-78,共3页
为探讨通过中德畜牧业合作项目的实施,观察引进德国褐牛冻精杂交改良新疆褐牛的效果以及对示范场牛群生产水平的影响。试验测定分析示范场德国褐牛与新疆褐牛杂交一代母牛(DXHF1)和美系褐牛与新疆褐牛杂交一代母牛(MXHF1)不同生长阶段...
为探讨通过中德畜牧业合作项目的实施,观察引进德国褐牛冻精杂交改良新疆褐牛的效果以及对示范场牛群生产水平的影响。试验测定分析示范场德国褐牛与新疆褐牛杂交一代母牛(DXHF1)和美系褐牛与新疆褐牛杂交一代母牛(MXHF1)不同生长阶段体尺、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同时统计分析示范场项目实施以来牛群繁殖水平与生长发育指标。结果表明:12月龄DXHF1体高极显著高于MXHF1(P<0.01),24月龄DXHF1胸围显著高于MXHF1(P<0.05);DXHF1初生重极显著高于MXHF1(P<0.01),24月龄两者之间体重差异显著(P<0.05);24月龄DXHF1日增重显著高于MXHF1(P<0.05);24月龄以上,DXHF1体长指数和胸围指数高于MXHF1。2013-2018年,通过引进德国褐牛冻精,结合实际吸收应用德国养牛技术模式,示范场牛群繁殖水平显著提高,不同生长阶段母牛群体重有增高趋势。因此,通过引进德国褐牛冻精在改良提升新疆褐牛生长发育性能方面比美系褐牛有优势,且中德畜牧业合作项目对示范场提升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褐牛
美系
褐
牛
新疆
褐
牛
杂交改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褐牛品种杂交新疆褐牛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马军
陈幻喜
+3 位作者
刘建明
褚洪忠
陈春华
李涛
《现代畜牧兽医》
2023年第4期31-33,共3页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杂交新疆褐牛在伊犁地区规模养殖场的生长性能,分析和比较了12、24月龄杂交美×新褐牛F1(MHF1)、杂交美×新褐牛F2(MHF2)、杂交德×新褐牛F1(DHF1)及新疆褐牛(XH)各体尺指标的差异。结果显示,12月龄时,DHF...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杂交新疆褐牛在伊犁地区规模养殖场的生长性能,分析和比较了12、24月龄杂交美×新褐牛F1(MHF1)、杂交美×新褐牛F2(MHF2)、杂交德×新褐牛F1(DHF1)及新疆褐牛(XH)各体尺指标的差异。结果显示,12月龄时,DHF1体高显著高于XH(P<0.05),体斜长、体重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胸围显著高于XH、MHF1;MHF1、MHF2、DHF1管围均显著高于XH(P<0.05)。24月龄时,MHF1、MHF2、DHF1的体高、体斜长、胸围、体重均显著高于XH(P<0.05),MHF2的体高、体斜长、胸围、体重均显著高于DHF1及XH(P<0.05)。研究表明,美国瑞士褐牛与德国褐牛与新疆褐牛杂交可提高新疆褐牛生长发育水平,12月龄的德系褐牛杂交后代生长发育情况优于美系褐牛,但在24月龄美系杂交二代褐牛生长发育情况均显著高于德系杂交褐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褐
牛
美国瑞士
褐
牛
德国褐牛
杂交后代
生产性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引进德国褐牛杂交改良新疆褐牛效果观察
被引量:
4
1
作者
刘建明
杨光维
褚洪忠
李涛
陈春华
扎依达
达吾然
乃比江
机构
伊犁州畜牧科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0年第4期76-78,共3页
基金
中德畜牧业合作项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2017B01001)
+1 种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CARS-37)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科技计划项目(YZ201801040)。
文摘
为探讨通过中德畜牧业合作项目的实施,观察引进德国褐牛冻精杂交改良新疆褐牛的效果以及对示范场牛群生产水平的影响。试验测定分析示范场德国褐牛与新疆褐牛杂交一代母牛(DXHF1)和美系褐牛与新疆褐牛杂交一代母牛(MXHF1)不同生长阶段体尺、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同时统计分析示范场项目实施以来牛群繁殖水平与生长发育指标。结果表明:12月龄DXHF1体高极显著高于MXHF1(P<0.01),24月龄DXHF1胸围显著高于MXHF1(P<0.05);DXHF1初生重极显著高于MXHF1(P<0.01),24月龄两者之间体重差异显著(P<0.05);24月龄DXHF1日增重显著高于MXHF1(P<0.05);24月龄以上,DXHF1体长指数和胸围指数高于MXHF1。2013-2018年,通过引进德国褐牛冻精,结合实际吸收应用德国养牛技术模式,示范场牛群繁殖水平显著提高,不同生长阶段母牛群体重有增高趋势。因此,通过引进德国褐牛冻精在改良提升新疆褐牛生长发育性能方面比美系褐牛有优势,且中德畜牧业合作项目对示范场提升效果较好。
关键词
德国褐牛
美系
褐
牛
新疆
褐
牛
杂交改良
分类号
S823.2 [农业科学—畜牧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褐牛品种杂交新疆褐牛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马军
陈幻喜
刘建明
褚洪忠
陈春华
李涛
机构
伊犁州畜牧总站
尼勒克县乌赞镇畜牧兽医站
出处
《现代畜牧兽医》
2023年第4期31-33,共3页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项目“母牛高效繁殖技术集成与示范”。
文摘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杂交新疆褐牛在伊犁地区规模养殖场的生长性能,分析和比较了12、24月龄杂交美×新褐牛F1(MHF1)、杂交美×新褐牛F2(MHF2)、杂交德×新褐牛F1(DHF1)及新疆褐牛(XH)各体尺指标的差异。结果显示,12月龄时,DHF1体高显著高于XH(P<0.05),体斜长、体重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胸围显著高于XH、MHF1;MHF1、MHF2、DHF1管围均显著高于XH(P<0.05)。24月龄时,MHF1、MHF2、DHF1的体高、体斜长、胸围、体重均显著高于XH(P<0.05),MHF2的体高、体斜长、胸围、体重均显著高于DHF1及XH(P<0.05)。研究表明,美国瑞士褐牛与德国褐牛与新疆褐牛杂交可提高新疆褐牛生长发育水平,12月龄的德系褐牛杂交后代生长发育情况优于美系褐牛,但在24月龄美系杂交二代褐牛生长发育情况均显著高于德系杂交褐牛。
关键词
新疆
褐
牛
美国瑞士
褐
牛
德国褐牛
杂交后代
生产性能
Keywords
Xinjiang brown cattle
American Swiss brown cattle
German brown cattle
Hybrid offspring
Production performance
分类号
S823.89 [农业科学—畜牧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引进德国褐牛杂交改良新疆褐牛效果观察
刘建明
杨光维
褚洪忠
李涛
陈春华
扎依达
达吾然
乃比江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褐牛品种杂交新疆褐牛效果的研究
马军
陈幻喜
刘建明
褚洪忠
陈春华
李涛
《现代畜牧兽医》
202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