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性的法治”如何可能?——以荀子为基点之历史与逻辑的考察 被引量:1
1
作者 荆雨 《文史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5-114,167,共11页
长期以来,学者或从二元对立的视角看待德与法的关系问题,或以“法即是刑”的观点认识中国古代法的性质。在先秦儒家德与法相互补充、相互协调主张的基础上,现当代学者亦提出德与法有机融合及“德性的法治”观念。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法... 长期以来,学者或从二元对立的视角看待德与法的关系问题,或以“法即是刑”的观点认识中国古代法的性质。在先秦儒家德与法相互补充、相互协调主张的基础上,现当代学者亦提出德与法有机融合及“德性的法治”观念。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法是适应社会复杂化进程及富国强兵的现实需要而采取的治国方法;从政治思想发展的逻辑看,法是为实现“公”、反对“私”而施行的政治主张,具有普遍性、客观性与公正性的精神实质。在荀子那里,法是以公正与理性为根据和精神实质的爱的制度;礼法、礼义既具有社会规范作用,更具有道德教化作用;法是君子所立、所论、所行之义法,其所欲实现的是一个礼乐平治、上下和乐的王道社会。在荀子的政治哲学中,“德性的法治”最终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荀子 法治
下载PDF
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视阈下的法治德性 被引量:1
2
作者 何晨玥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08-211,共4页
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改革背景下,将法治精神融入德性中,发挥参与实践中的法治德性力量,是大学生身体力行现代社会法治风尚的应有之义。学生参与大学治理视阈下的法治德性,体现为大学生在大学治理关系中的自觉参与力量、自律参与力量和... 大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改革背景下,将法治精神融入德性中,发挥参与实践中的法治德性力量,是大学生身体力行现代社会法治风尚的应有之义。学生参与大学治理视阈下的法治德性,体现为大学生在大学治理关系中的自觉参与力量、自律参与力量和理智参与力量。现代大学治理改革阶段,大学生法治德性成长面临德性选择、德性需求和德性习惯等新困境,需要利用学生参与治理的实践场域建构法治德性发展路径,即立足于法治思想认知、法治情感认同、法治价值追求和法律行为意志四个层面,从参与治理实践中寻求法治德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学生参与 大学治理
下载PDF
法治的德性探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卯轩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9-86,共8页
法治的德性即构成法治社会模式的道德要素。法治主义理论传统通过将多元道德统一化、道德法律化、服从法律神圣化,建构了以正义的道德、规则的道德、服从的道德为主体的法治德性体系,将道德要素有效注入法治社会模式,实现了道德和法律... 法治的德性即构成法治社会模式的道德要素。法治主义理论传统通过将多元道德统一化、道德法律化、服从法律神圣化,建构了以正义的道德、规则的道德、服从的道德为主体的法治德性体系,将道德要素有效注入法治社会模式,实现了道德和法律在法治框架内的融合,奠定了法治的正当性、操作性及有效性之源。法治的德性理论表明法治是法律与道德的结合体,是德法共治的最优形式。法治道德建设品质将决定法治国家建设的质量与位阶。中国的法治道德建设依托灿烂的传统道德资源及伴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定会升级法律与道德融合品质,为人类贡献更高质量的法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共识 法治
原文传递
不可“杀一不辜”的社会伦理旨趣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珺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33,共5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的四个方面分别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孟子》有不可"杀一不辜"的篇章,其中蕴含的积极自由、道德平等、德行公正、德性法治等的社会伦理旨趣,不能简单等同于西方话语体系中的相关意义,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的四个方面分别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孟子》有不可"杀一不辜"的篇章,其中蕴含的积极自由、道德平等、德行公正、德性法治等的社会伦理旨趣,不能简单等同于西方话语体系中的相关意义,但却因具有本土化的传承特质,更能表征当今中国核心价值观的伦理内涵,从而体现出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积极自由 平等 行公正 德性法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