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麦金太尔的德性理论谈新时期我国体育职业道德建设
1
作者 樊云庆 曹景川 《山东体育科技》 2016年第1期12-15,共4页
德性的缺乏是导致新时期我国体育职业道德问题层出不穷的原因之一,而麦金太尔的德性论为解决体育职业道德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从德性理论的概述出发,系统介绍了新时期我国体育职业道德建设的成就及职业道德缺失的现实问题,结合德性理... 德性的缺乏是导致新时期我国体育职业道德问题层出不穷的原因之一,而麦金太尔的德性论为解决体育职业道德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从德性理论的概述出发,系统介绍了新时期我国体育职业道德建设的成就及职业道德缺失的现实问题,结合德性理论的实践、人生统一性与传统三大观点,探讨了德性理论对新时期我国体育职业道德建设的深刻启示,构建与我国现代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的职业道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金太尔 德性理论 体育道 职业道 启示
下载PDF
冯契德性理论述评
2
作者 晋荣东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496-501,共6页
冯契的德性理论既是对中国近代价值观革命的一种总结 ,又可理解为是对现代西方哲学相关讨论的某种回应 。
关键词 冯契 德性理论 自觉原则 自愿原则 原则 原则 理想人格 价值观 自然原则 人道原则
下载PDF
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冯契先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独特贡献
3
作者 闫虹珏 《时代人物》 2024年第6期11-14,共4页
冯契先生以其学贯中西的学识、严谨真诚的治学态度,开创了独具特色的冯氏学说。冯契先生深耕中国传统哲学领域,一方面以哲学基本问题为主线,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全面梳理中国传统哲学发展脉络,突出中国传统哲学的认识论的贡献;另一... 冯契先生以其学贯中西的学识、严谨真诚的治学态度,开创了独具特色的冯氏学说。冯契先生深耕中国传统哲学领域,一方面以哲学基本问题为主线,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全面梳理中国传统哲学发展脉络,突出中国传统哲学的认识论的贡献;另一方面以意义世界为切入点,尝试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传统德性之学相结合。他提出的“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的治学思路不仅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出一条独特的实践路径,而且为中国传统哲学的当代转型与发展提出了创造性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为方法 理论
下载PDF
论康德的德性理论与个人品德建设 被引量:1
4
作者 尹怀斌 《思想理论教育》 2010年第13期44-49,共6页
当前个人品德的探讨呈现出多视角的特点,其中德性伦理学为其提供了德性途径的视角,但却往往忽视和缺少规范伦理基础上的德性理论的研究,德性理论不仅存在于德性伦理学的领域内,同样规范伦理学也拥有自己的德性理论。康德的伦理学作为典... 当前个人品德的探讨呈现出多视角的特点,其中德性伦理学为其提供了德性途径的视角,但却往往忽视和缺少规范伦理基础上的德性理论的研究,德性理论不仅存在于德性伦理学的领域内,同样规范伦理学也拥有自己的德性理论。康德的伦理学作为典型的义务论规范伦理学蕴含着丰富的德性理论。康德的德性理论是义务论基础上的人的品德理论,从义务与德性的统一来界定人的品德,这对于我们深入理解规范与德性的关系,从而更为全面地把握个人品德理论、促进个人品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康德的德性理论在道德原则与道德品格、行为者与德性卓越、德性与人类繁荣等基本问题上超越了当代德性伦理学。康德意义上的道德教育是其德性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它以成就有德性的人为目的,是个人品德的实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理论 义务 教育 个人品
原文传递
有德性地论证:论证研究的德性进路探析
5
作者 廖彦霖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2-38,177,共8页
德性论证理论是将当代伦理学与知识论研究中兴起的德性视角注入论证分析与评估的一种新论证研究进路。该进路主张把论证主体的德性纳入论证评估中考量,并试图据此重塑论证规范性。以论证规范性为核心线索,可以将德性论证理论的基本问题... 德性论证理论是将当代伦理学与知识论研究中兴起的德性视角注入论证分析与评估的一种新论证研究进路。该进路主张把论证主体的德性纳入论证评估中考量,并试图据此重塑论证规范性。以论证规范性为核心线索,可以将德性论证理论的基本问题塑述为论证评估中主体德性的作用以及论证德性的概念建构。对于论证评估中主体德性的作用,将相关主张重构为经典进路、扩充进路与重塑进路,并反思各进路的得失;对于论证德性的概念建构,阐明德性知识论与批判性思维两大传统的基础性作用,并评价当前的建构方案。基于此,德性论证理论的创生与发展为论证理论研究描绘出一条既复古又创新的进路,揭示出论证研究德性转向的可能。论证研究的德性转向能为谬误理论的发展注入新视角,且有望成为中西逻辑学对话的重要枢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证理论 论证理论 德性理论 非形式逻辑
下载PDF
基于德性法律论证理论的程序正义标准 被引量:1
6
作者 冉杰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7-134,共8页
从广义的法律论证理论角度看,西方学界主要从德性伦理学理论和人文主义两条路径来解决法律决策的程序正义标准问题,但前者不能满足法律论证程序标准的公共性要求,而后者能够确立但不能证立法律论证的程序正义标准。通过变造现有德性伦... 从广义的法律论证理论角度看,西方学界主要从德性伦理学理论和人文主义两条路径来解决法律决策的程序正义标准问题,但前者不能满足法律论证程序标准的公共性要求,而后者能够确立但不能证立法律论证的程序正义标准。通过变造现有德性伦理学理论而得到的德性法律论证理论认为“事实—价值—共同善”是价值选择行为的结构,人类繁荣是法律论证的最高依据,而人类繁荣有其必要条件和客观要求。德性法律论证理论致力于克服人文主义和现有德性伦理理论的逻辑困难和公共性问题,能够确立并证立法律论证的程序正义标准。因此,可以依据德性法律论证理论的基本立场,尝试建构起法律论证的程序正义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论证 程序正义标准 伦理学 人文主义 法律论证理论
下载PDF
冯契“化理论为德性”与毛泽东思想改造论的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华生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21-23,共3页
冯契的“化理论为德性” ,强调主体的心性修养和内在发展 ,追求自由德性和自由个性的理想境界 ,通过对中国传统哲学的重新解读 ,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是对毛泽东思想改造论的补充、深化和发展 ,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关键词 冯契 理论 毛泽东 思想改造 比较
下载PDF
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论冯契对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8
作者 晋荣东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20年第5期7-11,18,共6页
冯契是当代中国著名哲学家,也是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开拓者之一。他早在1950年代就提出课程思政的设想并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与实践。他强调“通过各科教学来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是全体教师的共同任务”;主张“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 冯契是当代中国著名哲学家,也是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开拓者之一。他早在1950年代就提出课程思政的设想并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与实践。他强调“通过各科教学来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是全体教师的共同任务”;主张“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用以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探索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提出培养平民化的自由人格的基本途径并积极付诸课程思政的育人实践。这些探索与实践对于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示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契 理论为方法 理论 课程思政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化理论为德性 被引量:1
9
作者 贺善侃 《理论建设》 2011年第4期37-42,共6页
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归根结底是要推进广大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进而为提升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奠定基础。推进理想人格的塑造,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目标。要把理想体现为人格,必须把理想转化... 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归根结底是要推进广大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进而为提升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奠定基础。推进理想人格的塑造,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目标。要把理想体现为人格,必须把理想转化为信念,即一种信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的一个重要前提。塑造理想人格,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这一过程即"化理论为德性"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理想人格 科学信仰 理论
下载PDF
亚里士多德德性理论的内在张力
10
作者 戴茂堂 葛梦喆 《新华文摘》 2022年第21期170-171,共2页
戴茂堂、葛梦喆在《湖北大学学报》2022年第3期撰文指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理论不仅表现在他根据灵魂中“自身是理性的”和“自身是非理性的但能够接受理性指导”的差异将德性区分为理智德性与伦理德性,而且表现在他根据实践与生活的不... 戴茂堂、葛梦喆在《湖北大学学报》2022年第3期撰文指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理论不仅表现在他根据灵魂中“自身是理性的”和“自身是非理性的但能够接受理性指导”的差异将德性区分为理智德性与伦理德性,而且表现在他根据实践与生活的不同将德性区分为个人性的和公共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智 伦理 德性理论 亚里士多 指导 内在张力 个人 公共
原文传递
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德性功能
11
作者 余源培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17年第1期4-5,共2页
"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是智慧如何同实践相联系的问题,核心是怎样正确发挥人的能动性。其中,"化理论为德性"主要则是指向人的自身。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德性功能,构成教书育人的重要部分。要做到这一点,就... "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是智慧如何同实践相联系的问题,核心是怎样正确发挥人的能动性。其中,"化理论为德性"主要则是指向人的自身。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德性功能,构成教书育人的重要部分。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理顺"道"与"德"、"德性"与"理想"、"知"与"行"三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化理论为德性: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根本宗旨
12
作者 贺善侃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17年第1期6-8,3,共4页
理想、信念(信仰),是"德性"的两个重要环节。从理想到信念(信仰),是实现理想的首要前提。科学的理论,同时又是科学的信仰。"化理论为德性",实现完整的理想人格,必须处理好德性与德行的关系。德性与德行的关系即理... 理想、信念(信仰),是"德性"的两个重要环节。从理想到信念(信仰),是实现理想的首要前提。科学的理论,同时又是科学的信仰。"化理论为德性",实现完整的理想人格,必须处理好德性与德行的关系。德性与德行的关系即理论与实际、言与行的关系。完善的人格必须是言与行的高度统一。"化理论为德性",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升全民思想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根本宗旨,即落脚点就在于化理论为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 马克思主义教育 理想人格
下载PDF
冯契“化理论为德性”对毛泽东思想改造的发展
13
作者 王华生 刘再春 《青年思想家》 2004年第4期111-113,共3页
冯契的“化理论为德性”,强调主体的心性修养和内在发展,追求自由德性和自由个性的理想境界,通过对中国传统哲学的重新解读,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改造论的补充、深化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关键词 冯契 “化理论 毛泽东 思想改造 马克思主义哲学 文化心理结构 自由人格
下载PDF
“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对高校党史课教学的借鉴意义
14
作者 王向清 雷定京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96-100,共5页
作为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冯契对我国高校的党史学习教育进行了许多思考。他主张联合各科教学来开展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主张"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促使学习者在党史学习中总结方法、陶冶德性;提出培养平民化的... 作为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冯契对我国高校的党史学习教育进行了许多思考。他主张联合各科教学来开展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主张"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促使学习者在党史学习中总结方法、陶冶德性;提出培养平民化的自由人格的基本途径并将之贯彻于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育人实践。这些探索与实践,为推进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理论的指导与实践的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契 理论为方法 理论 党史学习教育
下载PDF
化理论为德性——大中小德育一体化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目标的思考
15
作者 闫虹珏 《时代人物》 2022年第29期198-200,共3页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求,为大学德育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和努力方向。和大学的专业课程教学不同,作为大学德育的主干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目标是以深...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求,为大学德育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和努力方向。和大学的专业课程教学不同,作为大学德育的主干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目标是以深入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根基,通过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观察社会、明辨是非的方法,为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提供正确的航向标。本文以作者实际教学实践为例,通过课程教学设计,以“世界观的建构”、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层层进阶的方式,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引领功能,探索实现大中小德育教学一体化的终极目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育教学一体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理论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在麦金太尔德性论中的隐匿形态
16
作者 张晓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4年第2期35-36,共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2023年5期,11000字国内学术界对麦金太尔的研究,总体上经历了从其德性理论向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回溯过程,这与马克思主义在麦金太尔德性理论中的隐匿状态有直接关系。集中探索麦金太尔马克思主义的“第二形态”,即在其... 《马克思主义哲学》2023年5期,11000字国内学术界对麦金太尔的研究,总体上经历了从其德性理论向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回溯过程,这与马克思主义在麦金太尔德性理论中的隐匿状态有直接关系。集中探索麦金太尔马克思主义的“第二形态”,即在其德性论中的“隐匿形态”,是国内学术界研究麦金太尔德性论面临的现实而无法回避的问题,亦对我们当前正确分析西方德性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关联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金太尔 《马克思主义哲学》 德性理论 内在关联 启示意义 隐匿 马克思主义
原文传递
试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精神提升途径 被引量:1
17
作者 贺善侃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2011年第3期106-111,共6页
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归根结底是要推进广大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进而为提升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奠定基础。推进理想人格的塑造,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目标。要把理想体现为人格,必须把理想转化... 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归根结底是要推进广大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进而为提升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奠定基础。推进理想人格的塑造,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目标。要把理想体现为人格,必须把理想转化为信念,即一种信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的一个重要前提。塑造理想人格,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这一过程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精神提升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理想人格 科学信仰 理论
下载PDF
论法律推理中的权衡标准
18
作者 冉杰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4-88,共5页
权衡标准的确证是法律推理中的重要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人文主义和传统德性伦理理论并不成功。不过,基于传统德性伦理理论的德性法律论证理论声称能够解决这一问题,认为法律推理的权衡标准包括共荣性正义标准、优先性正义标准和自由权... 权衡标准的确证是法律推理中的重要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人文主义和传统德性伦理理论并不成功。不过,基于传统德性伦理理论的德性法律论证理论声称能够解决这一问题,认为法律推理的权衡标准包括共荣性正义标准、优先性正义标准和自由权标准,并通过对"天价葡萄案"的评析来加以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推理 权衡标准 法律论证理论
下载PDF
转识成智:何以及如何可能——基于冯契智慧说的回答
19
作者 李润洲 《教育科学文摘》 2020年第1期3-4,共2页
哲学是爱智慧之学,但哲学家大多对智慧本身缺乏全面、系统的阐述,常常将智慧的论述穿插在对其他问题的讨论中。转识成智何以可能:知识向智慧的飞跃冯契的智慧说从广义认识论出发,着重阐释了人的认识从无知到知、从知识到智慧的两次飞跃... 哲学是爱智慧之学,但哲学家大多对智慧本身缺乏全面、系统的阐述,常常将智慧的论述穿插在对其他问题的讨论中。转识成智何以可能:知识向智慧的飞跃冯契的智慧说从广义认识论出发,着重阐释了人的认识从无知到知、从知识到智慧的两次飞跃,创建了“转识成智”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智慧与方法、智慧与德性的关系,阐述了“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识成智 理论 冯契 广义认识论 两次飞跃 智慧 何以可能
下载PDF
西方道德和政治的内在张力及历史演变
20
作者 张昭 葛秀琴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3年第3期100-101,共2页
从古希腊至近现代时期,围绕道德和政治间的不同关系、君主德性、道德与政体等相关理论构成的德性理论引发了诸多持续不断的争论。道德和政治及其关系理论上的一体化和现实中的分离危机。柏拉图在其著作当中构建了道德和政治相互融合、... 从古希腊至近现代时期,围绕道德和政治间的不同关系、君主德性、道德与政体等相关理论构成的德性理论引发了诸多持续不断的争论。道德和政治及其关系理论上的一体化和现实中的分离危机。柏拉图在其著作当中构建了道德和政治相互融合、相互嵌入的一体化政治设计,把政治问题的本质归为灵魂问题,而道德则是个人灵魂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在张力 德性理论 一体化 历史演变 柏拉图 近现代时期 政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