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性自我意象、道德情绪与行为自我管理:对大学生的一项交叉滞后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唐芳贵 岑国桢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71-375,共5页
研究采用交叉时序滞后设计,以问卷法对363名大学生进行了6个月的追踪调查,考察了德性自我意象、道德情绪(内疚/羞愧)与行为自我管理之间的相互预测关系。结果表明,德性自我意象、内疚和羞愧均能显著地正向预测道德行为自我管理,德性自... 研究采用交叉时序滞后设计,以问卷法对363名大学生进行了6个月的追踪调查,考察了德性自我意象、道德情绪(内疚/羞愧)与行为自我管理之间的相互预测关系。结果表明,德性自我意象、内疚和羞愧均能显著地正向预测道德行为自我管理,德性自我意象、内疚和羞愧可能是道德行为自我管理的前因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德性自我意象 情绪 行为自我管理 交叉滞后回归
下载PDF
大学生德性自我意象初探 被引量:3
2
作者 唐芳贵 岑国桢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00-802,796,共4页
积极的德性自我意象是道德行为自我管理的重要心理前提。为探讨大学生德性自我意象的现状和特点,采用德性自我意象量表调查了850名大学生。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德性自我意象整体状况良好;在德性自我意象内容上大学生存在"三高二低&qu... 积极的德性自我意象是道德行为自我管理的重要心理前提。为探讨大学生德性自我意象的现状和特点,采用德性自我意象量表调查了850名大学生。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德性自我意象整体状况良好;在德性自我意象内容上大学生存在"三高二低"即敏感性、情感性、价值性三项上发展较好,清晰性、操作性两项上发展较弱的情况,在敏感性上女大学生高于男生,在情感性上男大学生高于女生,在清晰性、敏感性、情感性上大四学生相对较低;在德性自我意象的内在认同程度上,大三学生比其他年级学生更高、工科大学生比其它学科学生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德性自我意象 行为自我管理
下载PDF
大学生德性自我意象演练的教育干预实验 被引量:1
3
作者 唐芳贵 岑国桢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34-339,共6页
以149名大学生为对象、运用三种方法进行了为期八周每周三学时的道德教育现场实验,考察了自我意象演练、榜样示范、移情训练三种方法对德性自我意象、对道德行为自我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均能产生积极作用,但自我意象演练的效果... 以149名大学生为对象、运用三种方法进行了为期八周每周三学时的道德教育现场实验,考察了自我意象演练、榜样示范、移情训练三种方法对德性自我意象、对道德行为自我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均能产生积极作用,但自我意象演练的效果尤为显著,进而对自我意象演练方法的有效性及其机制进行了探讨,可以认为该方法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德性自我意象之水平和道德行为自我管理之能力的道德教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自我意象 榜样示范 移情训练 自我意象演练 教育干预
下载PDF
论荀子德性自我价值实现层次的三重建构
4
作者 陈光连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11年第2期1-8,147,共8页
在荀子的道德世界观中,身与心、欲与礼、德与伦始终处于内在的冲突之中,由于身性所具有的外在的倾向与外在的礼仪的实体分离与紧张,使荀子不同于孟子的心性之养,更不同于庄子以齐致和的成德之维,其修养的价值旨归在于成就德性自我,在礼... 在荀子的道德世界观中,身与心、欲与礼、德与伦始终处于内在的冲突之中,由于身性所具有的外在的倾向与外在的礼仪的实体分离与紧张,使荀子不同于孟子的心性之养,更不同于庄子以齐致和的成德之维,其修养的价值旨归在于成就德性自我,在礼义规范的认同、体验中确立个体人格的道德主体地位,而把外在的约束转化为内心的道德自觉,其基本原理是以心为知性主体通过辨、分的方式而识人心之蔽,而解蔽的过程意味着心能识道并积累经验不断地改造人的情性,产生正确的道德判断,作出适合的道德抉择,是与行、积、渐相始终的不断矫情化性、复反其初的德性自我迁化,是与外界的圣人人格境界为目标并在伪的道德实践中淬炼情性、化民成德的人格的自我提升和自我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苟子 德性自我 迁化
下载PDF
身心和谐、德性与真实自我 被引量:1
5
作者 寇东亮 《学习与实践》 CSSCI 2011年第4期130-135,共6页
身体是人生命的物质承担,心灵是人生命的意义寄托。在现代社会中,身心失衡是人自我迷失的重要根源。从主体角度来看,和谐社会的建构,要求每个人首先能够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和谐人"。身体与心灵的和谐是"和谐人"的根... 身体是人生命的物质承担,心灵是人生命的意义寄托。在现代社会中,身心失衡是人自我迷失的重要根源。从主体角度来看,和谐社会的建构,要求每个人首先能够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和谐人"。身体与心灵的和谐是"和谐人"的根本标志。德性包含着人性的提升和自觉完善,德性修养体现出人对自己身心关系的调适与优化。守护心灵秩序,实现身心和谐,乃是德性的本质要求和价值指向。基于德性的身心和谐,能够成就一个人的真实自我;真实的自我,意味着一个人成为他所应当是的,做他所应当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 心灵 和谐 真实自我
下载PDF
网络欺骗情境中大学生道德行为自我管理研究
6
作者 唐芳贵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132-135,共4页
运用网络欺骗情境对352名大学生进行了研究,考察了道德行为自我管理的过程及内部机制。结果表明,道德强度、个人道德哲学和德性自我意象均能显著影响大学生的道德行为自我管理过程,内疚能正向预测行为控制认知,并对道德判断和行为控制... 运用网络欺骗情境对352名大学生进行了研究,考察了道德行为自我管理的过程及内部机制。结果表明,道德强度、个人道德哲学和德性自我意象均能显著影响大学生的道德行为自我管理过程,内疚能正向预测行为控制认知,并对道德判断和行为控制认知具有中介效应,德性自我意象对道德判断和行为控制认知具有调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 哲学 内疚 德性自我意象 行为自我管理 网络欺骗
下载PDF
中国道德理性主义文化传统中的道德自我诉求 被引量:2
7
作者 杨伟涛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7-50,共4页
中国传统文化把理想主义、理性主义为特征的道德自我价值诉求作为个体人生的根本价值取向。儒家提倡以反求诸己的内圣和推己及人的外王成就德性自我;道家提倡少私寡欲、见素抱扑的自然德性价值和自由精神追求;佛教以因果轮回观念与佛性... 中国传统文化把理想主义、理性主义为特征的道德自我价值诉求作为个体人生的根本价值取向。儒家提倡以反求诸己的内圣和推己及人的外王成就德性自我;道家提倡少私寡欲、见素抱扑的自然德性价值和自由精神追求;佛教以因果轮回观念与佛性修行追求德性价值;当代新儒家主张道德的理想主义,肯定道德理性的主导和优先地位。强调和凸显人在文化世界和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道德主体性和道德自我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和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圣外王 德性自我 理想主义 自我
原文传递
论我国检察官的职业伦理观
8
作者 李峣 陈庆凤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68-73,共6页
目前,我国的法治建设,正处在由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建成到全面建设法治体系的过渡阶段,法治建设瓶颈的突破,有赖于法律职业群体的培养和壮大。构建我国法律职业伦理体系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法治共同价值观的要义之一。在法治思... 目前,我国的法治建设,正处在由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建成到全面建设法治体系的过渡阶段,法治建设瓶颈的突破,有赖于法律职业群体的培养和壮大。构建我国法律职业伦理体系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法治共同价值观的要义之一。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要求下,职业伦理应该成为调整法律职业关系的指导性理论,而对法治思维的解读离不开职业伦理内容中天然蕴含的功能论证、意识形态、方法论及德性自我等属性的引领,在上述几个方面的界定与阐示之下,检察官的职业伦理观能够觅求到自身的正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思维 功能论证 意识形态 方法论 德性自我
下载PDF
Kant, Fichte, and the Act of the I
9
作者 Charles E. DeBord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2年第1期9-18,共10页
Fichte's various articulations of the Wissenschaftslehre ("theor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are self-conscious attempts to systematize Kant's critical philosophy. Fichte's notion of the pure I (ieh) serves as... Fichte's various articulations of the Wissenschaftslehre ("theor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are self-conscious attempts to systematize Kant's critical philosophy. Fichte's notion of the pure I (ieh) serves as the theoretical starting-point for his exposition of transcendental idealism, and in many ways this concept is analogous to Kant's notion of the transcendental unity of apperception explained in the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This paper argues that although Fichte and Kant agree on (1) the active nature of the pure I, (2)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pure and empirical apperception, and (3) skepticism concerning the possibility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any positive (i.e., noumenal) content of the pure I, their respective notions of pure apperception differ in that Kant affirms the conceptual priority of the pure I to its objects while Fichte denies the same. Fichte's departure from Kant on this point foreshadows many later recognition theories of consciousness, e.g., those of Hegel and Mar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nt FICHTE German idealism critical philosophy transcendental philosophy philosophy of mind SELF ICH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