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与本雅明的哲学规划
1
作者 赵千帆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8-169,240,241,共14页
《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呈现了本雅明思想发展中期一个极具独创性的哲学规划,重构这一规划的基本轮廓有助于从哲学层面对这部作品的整体理解。它以“认识批判”为纲领,尝试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进行跨学科的理论试验,对一个历史时代获... 《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呈现了本雅明思想发展中期一个极具独创性的哲学规划,重构这一规划的基本轮廓有助于从哲学层面对这部作品的整体理解。它以“认识批判”为纲领,尝试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进行跨学科的理论试验,对一个历史时代获得全面和具有启示性的认识。这一规划确立了自己的操作方式,包括对研究材料的拆解重组、对历史起源的辩证视角和通过对前人概念的重新部署来勾勒真理的形态。这一操作过程同时也是哲学批评的书写实践,在描绘出悲苦剧的艺术形式的同时,也检验着哲学思考与书写的边界。这个哲学规划汇集了思想史众多线索,也在与传统哲学话语的交错中开辟了一条具有独特历史意识的哲学考察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雅明 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 艺术作品 寄喻
原文传递
“政治地做戏剧”——以1950年代布莱希特剧院两出古典戏剧改编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赵志勇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44,共13页
布莱希特晚期戏剧实践侧重经典改编。1950年代初布莱希特剧院的两出德国古典戏剧改编《家庭教师》和《浮士德初稿》,从反思德国历史和德意志民族性格出发,将经典剧作植入当代历史语境,以一种美学的而非简单宣传鼓动的方式实现了剧场的... 布莱希特晚期戏剧实践侧重经典改编。1950年代初布莱希特剧院的两出德国古典戏剧改编《家庭教师》和《浮士德初稿》,从反思德国历史和德意志民族性格出发,将经典剧作植入当代历史语境,以一种美学的而非简单宣传鼓动的方式实现了剧场的政治诉求。其中体现出的美学与政治的辩证关系,是当代文艺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布莱希特的实践,有助于拓展我们对这一问题的理解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莱希特剧院 古典戏剧改编 德意志悲苦 美学 政治
原文传递
本雅明戏剧论著里的“土星气质”与忧郁影响
3
作者 周思源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7-91,共5页
《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是瓦尔特·本雅明的戏剧论著代表作,论著展现了作者本雅明赋形于生命品格、思想内核和社会担当上的忧郁特征。这一特征被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概括为"土星气质",对桑塔格的写作意识、阅世方式和艺... 《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是瓦尔特·本雅明的戏剧论著代表作,论著展现了作者本雅明赋形于生命品格、思想内核和社会担当上的忧郁特征。这一特征被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概括为"土星气质",对桑塔格的写作意识、阅世方式和艺术表达都产生了构成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雅明《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土星气质 忧郁影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