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孔、孟的德感自觉与幽暗意识
1
作者 刘顺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81-83,共3页
传统儒家的理论系统在个人的成德问题上一直采取正面进路的方式 ,即肯定人性本善 ,认为只要不断努力就有成德、成圣的可能。故可称之为“人性论上的乐观主义”。但这并不意味传统儒家就真的漠视人性的不足 ,相反在正面进路的背后深藏着... 传统儒家的理论系统在个人的成德问题上一直采取正面进路的方式 ,即肯定人性本善 ,认为只要不断努力就有成德、成圣的可能。故可称之为“人性论上的乐观主义”。但这并不意味传统儒家就真的漠视人性的不足 ,相反在正面进路的背后深藏着的却是先儒难以明言的幽暗意识。这一点在儒家人性和政治伦理的观点上都有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 德感 幽暗意识 道统 政统
下载PDF
采沙对长江德感坝河段影响研究
2
作者 沈灵 凌霄 陈言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9-92,共4页
通过长江德感坝采沙概化模型试验,模拟了各流量级的冲刷过程,分析了采沙对德感坝河段的影响。结果表明:山区河流采沙引起的河床、河势、航槽通航能力变化影响较小,采沙坑也很难引起溯源冲刷,对涉河工程影响甚微,该处适合设立采沙点进行... 通过长江德感坝采沙概化模型试验,模拟了各流量级的冲刷过程,分析了采沙对德感坝河段的影响。结果表明:山区河流采沙引起的河床、河势、航槽通航能力变化影响较小,采沙坑也很难引起溯源冲刷,对涉河工程影响甚微,该处适合设立采沙点进行采沙作业;但采沙坑回填量远小于其开采量,应科学规划开采量及开采方式,引导河势向有利于稳定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道工程 采沙 概化模型 德感 溯源冲刷
下载PDF
主掌京国佛教的德感法师
3
作者 江阳 《五台山研究》 2001年第2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法师 五台山清凉寺 德感 佛教 释教
下载PDF
“理性”的“德感生活”——浅析冯友兰《新世训》的现代启示
4
作者 邱开玉 《现代教育论丛》 2011年第2期2-5,22,共5页
"德感生活"是儒家生活哲学的定名。道德理性构成了中国传统生活哲学的轴心与本质要害,因此从这意义上说,儒家德感生活观念是中国哲学的主流或模型。然而在现代的情镜中,儒家德感生活的固有弊端限制了其现代开展。冯友兰先生... "德感生活"是儒家生活哲学的定名。道德理性构成了中国传统生活哲学的轴心与本质要害,因此从这意义上说,儒家德感生活观念是中国哲学的主流或模型。然而在现代的情镜中,儒家德感生活的固有弊端限制了其现代开展。冯友兰先生在《新世训》中关于"理性"与"道德"的各自区分,对传统道德观念进入崭新生活世界——德感生活的现代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训 德感生活 理性 现代启示
下载PDF
论道德教育中的爱感生成——对中西人性体认的再思 被引量:3
5
作者 吕丽艳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0-84,共5页
德性"自盈"是中国文化对个体自我体认的最基本的评语。而一切人生理想的诉求都集中于自我德行的外溢,这就造成了中国文化对人性自我意识的过分乐观。因此,这种基于德感意识的人性体认,缺乏追寻彼岸超越精神的动力,也带来了个... 德性"自盈"是中国文化对个体自我体认的最基本的评语。而一切人生理想的诉求都集中于自我德行的外溢,这就造成了中国文化对人性自我意识的过分乐观。因此,这种基于德感意识的人性体认,缺乏追寻彼岸超越精神的动力,也带来了个体精神生活的乐感取向,从而导致了道德泛化和去道德化等诸多道德教育困境;而对人性体认建立在罪感基础上的西方文化,却孕育了具有超越之爱感的道德教育。所以,中国道德教育必须从狭隘的本土化思维框架中走出来,通过再思中西不同的人性体认,促进爱感的生成,承担培养爱者的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人性 德感
下载PDF
唐阿史那感德墓志考释 被引量:10
6
作者 赵振华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2-87,共6页
墓志记载隋唐之际突厥颉利可汗与中原王朝交往之史迹以及颉利携其子特勤、孙伽那归唐后之简历。颉利曾孙阿史那感德生长于中原 ,文武兼能 ,生前身后 ,四获则天皇帝诏制。除种族特征外 ,为可汗级突厥贵族“汉化”之典型 ,此墓志可以证补... 墓志记载隋唐之际突厥颉利可汗与中原王朝交往之史迹以及颉利携其子特勤、孙伽那归唐后之简历。颉利曾孙阿史那感德生长于中原 ,文武兼能 ,生前身后 ,四获则天皇帝诏制。除种族特征外 ,为可汗级突厥贵族“汉化”之典型 ,此墓志可以证补正史的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 突厥 阿史那 墓志
下载PDF
道德教育中的德性情感与德性培育
7
作者 高璐佳 张鲲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83-183,189,共2页
道德情感是内在德性发生的重要条件,德性培养是道德教育的核心任务,主体意识的确立有利于良好的德性情感和内在德性形成,道德教育的目的正是在主体内在德性的不断提高中得以充分体现。
关键词 性情 内在 主体 教育
下载PDF
感通之德与游艺精神——唐君毅对中国游艺精神的新解
8
作者 史爱兵 田野 《保定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82-88,共7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游艺精神由来已久,以孔子、庄子为代表的游艺精神强调的是游艺主体的心之游,唐君毅在继承先贤的基础上,从其心本体论出发,认为游艺精神是心物交融为核心的物我感通。他从感通之心、感通之物(艺术)以及心物交融三个方...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游艺精神由来已久,以孔子、庄子为代表的游艺精神强调的是游艺主体的心之游,唐君毅在继承先贤的基础上,从其心本体论出发,认为游艺精神是心物交融为核心的物我感通。他从感通之心、感通之物(艺术)以及心物交融三个方面对游艺精神进行阐释,既体现了对传统游艺精神的承继又呈现了其个人的新解和对时代精神的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君毅 中国艺术 通之 游艺精神 心物交融
下载PDF
感通之德——唐君毅对中国艺术精神的新解
9
作者 史爱兵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0-147,共8页
在精微的哲学深思和人生体验中,唐君毅构建了心本体的哲学体系,实现了"道德自我"——"仁德"——"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的层层晋升,从高悬于天际的道德心灵,最终走向了永恒理性和现实人生的融合,在理与情... 在精微的哲学深思和人生体验中,唐君毅构建了心本体的哲学体系,实现了"道德自我"——"仁德"——"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的层层晋升,从高悬于天际的道德心灵,最终走向了永恒理性和现实人生的融合,在理与情的结合中强调了生命在物我感通基础上的圆融。在这个基础上,他指出中国艺术精神之根本在于物我相忘以通情,中国艺术的心境关系实为一感通关系,中国艺术精神是以心物交融为核心的感通之德。感通之德的提出既是唐君毅对中国传统游艺精神的承继又是他对中国艺术精神的创新性解释,既具有极强的时代意义又是对中国文化精神探求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之 唐君毅 中国艺术精神 心物交融 游艺精神
下载PDF
“感德乡”景教社团与隋唐东都人文地理之因缘——以新出土唐元琰、刘谈经墓志纪事为缘起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乃翥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73-85,共13页
隋唐东都洛阳城内濒临洛水的南市,因有漕运沟通之便利,曾有大量的西域胡人在此从事与丝绸之路有关的国际贸易。这种流量密集的人事生态,促成了东都建春门、永通门之外贴近伊、洛河一带以"兴生"胡人为主体的侨民聚落的生成。... 隋唐东都洛阳城内濒临洛水的南市,因有漕运沟通之便利,曾有大量的西域胡人在此从事与丝绸之路有关的国际贸易。这种流量密集的人事生态,促成了东都建春门、永通门之外贴近伊、洛河一带以"兴生"胡人为主体的侨民聚落的生成。历史文献和出土史料显示,生活在这一地区的西域胡人曾以入华蕃客的侨民身份,在这一移民沃土上展示着历史赋予他们的繁衍生息的生活形态。当地"感德乡"等景教信众部落的形成,正是这一人文环境孕育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东都 南市 崇义乡 胡人聚落
下载PDF
从“茶王公”信俗看安溪感德茶业转型
11
作者 蔡少辉 叶国盛 《闽台文化研究》 2017年第3期49-56,共8页
民间信仰中的神灵职能、传说故事等内容的变化常与社会变迁有着密切的联系。安溪县感德镇在为当地茶业发展与转型作准备之际,借"茶王公"这尊新兴行业神表述了当地茶业发展与转型的诉求,相对应地影响了"茶王公"信俗... 民间信仰中的神灵职能、传说故事等内容的变化常与社会变迁有着密切的联系。安溪县感德镇在为当地茶业发展与转型作准备之际,借"茶王公"这尊新兴行业神表述了当地茶业发展与转型的诉求,相对应地影响了"茶王公"信俗活动,从而突显了当地茶业发展与转型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灵职能 社会变迁 茶王公 茶业
下载PDF
师之道:以爱感德,以诚做人
12
作者 高娟 《最漫画·学校体音美》 2018年第34期00078-00078,共1页
世界是多元化的,人也是多元化的,万物都在变化着,有变动,才会有更新,才会有进步。只有大胆的去尝试新事物,才会感觉新生活。喜欢工作,喜欢创新,敢作敢为,敢于处事与面对问题,简简单单,脚踏实地,低调而不失高雅的愉快渡过每... 世界是多元化的,人也是多元化的,万物都在变化着,有变动,才会有更新,才会有进步。只有大胆的去尝试新事物,才会感觉新生活。喜欢工作,喜欢创新,敢作敢为,敢于处事与面对问题,简简单单,脚踏实地,低调而不失高雅的愉快渡过每一天,时刻准备紧握手中一支笔,挥 洒三尺讲台,耕耘在教育生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爱 以诚做人
下载PDF
巧用小学音乐教材的德育元素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红 《新课程(教研版)》 2012年第8期139-140,共2页
在小学音乐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通过对巧用歌曲教学、巧用音乐欣赏教学、巧用民族音乐素材以及音乐史实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深入探究,使小学音乐教学在回归音乐本位的基础上,既注重音乐课的双基教学,又充分挖掘发挥音乐... 在小学音乐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通过对巧用歌曲教学、巧用音乐欣赏教学、巧用民族音乐素材以及音乐史实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深入探究,使小学音乐教学在回归音乐本位的基础上,既注重音乐课的双基教学,又充分挖掘发挥音乐的育人功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并最终达到落实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咏辅 以情树 以史启
下载PDF
中国传统伦理精神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的照鉴价值
14
作者 李邦红 《传承》 2010年第6期152-153,共2页
校园网络文化的普及与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信息化与科学化的必然趋势,高校网络文化在丰富师生文化生活、提高学校教学与管理质量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弊端,严重影响了校园网络文化的健康运行。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以确保高等教育又... 校园网络文化的普及与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信息化与科学化的必然趋势,高校网络文化在丰富师生文化生活、提高学校教学与管理质量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弊端,严重影响了校园网络文化的健康运行。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以确保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服务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需要,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时代任务,也是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化 伦理精神 德感 自律意识 规范意识
下载PDF
重庆江津:“莎姐普法·大接力”活动开进民企
15
作者 蒋毅 沈悦 《方圆》 2019年第13期77-77,共1页
近日,重庆市检察机关在重庆市江津区德感工业园联合开展'莎姐普法·大接力'进民企启动仪式。此次进民企是重庆市检察院'莎姐大普法·四百工程'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系列活动之一,通过深入开展系列普法宣传和'... 近日,重庆市检察机关在重庆市江津区德感工业园联合开展'莎姐普法·大接力'进民企启动仪式。此次进民企是重庆市检察院'莎姐大普法·四百工程'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系列活动之一,通过深入开展系列普法宣传和'四大检察'职能宣传,推动宪法宣传向基层延伸,努力提升全民法治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法 民企 民营企业 德感
下载PDF
完善技改增加品种提高产品档次
16
作者 沈保平 《四川粮油科技》 2003年第3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德感精米厂 江津市 技术改造 工艺设备 设计依据 工艺总体布置
下载PDF
洛阳景教经幢与唐东都“感德乡”的胡人聚落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乃翥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8-106,共9页
本文根据洛阳隋唐故城建春门外出土的唐代景教石刻经幢残件、洛阳龙门东北平原感德乡出土史乔如墓志、安思泰浮图、康法藏祖坟记、安菩萨墓志、阿罗憾墓志及龙门北原出土的阿史那感德墓志的记事,指出唐朝政府在洛阳城外东南方一带专门... 本文根据洛阳隋唐故城建春门外出土的唐代景教石刻经幢残件、洛阳龙门东北平原感德乡出土史乔如墓志、安思泰浮图、康法藏祖坟记、安菩萨墓志、阿罗憾墓志及龙门北原出土的阿史那感德墓志的记事,指出唐朝政府在洛阳城外东南方一带专门设立含有怀柔意味的"感德乡",正是出于安置当地人口众多的胡人部落的需要。洛阳景教经幢在当地的出土,恰恰折射出当年这一带的夷教信仰正因胡人丛聚而孔炽一时的历史情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景教经幢 龙门东北原 胡人聚落
原文传递
The Global Value ofMencius's Ideas on Moral Feeling and Reason: Reinterpreting the Feeling of Compas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hilosophy of Emotion 被引量:5
18
作者 Liu Yuedi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16年第6期372-386,共15页
Amid the recent global upsurge of studies on the philosophy of emotion, a reinterpretation of traditional Confucian philosophy, especially Mencius's ideas on the siduan (Four Original Sources) of morality, may shed... Amid the recent global upsurge of studies on the philosophy of emotion, a reinterpretation of traditional Confucian philosophy, especially Mencius's ideas on the siduan (Four Original Sources) of morality, may shed new light on the subject in comparative philosophy. This paper probes the structure of moral feeling and reason described by Mencius's from five perspectives: (1) In 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eeling and reason, is it better to use the expression "siduan" or the expression "sixin (Four Heart-minds)"? (2) In view of dispositional feeling, what are the four original sources? (3) In view of moral feeling, what are the structural order of the four sourc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 of reasoning of four heart-minds of Humanity? (4) In view of positive feeling, how does moral feeling grow out of the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 (5) What is the global value of Mencius's ideas on human moral feeling? The author concludes that Mencius's thought on moral feeing has a global value and cross-cultural significance, and that Chinese wisdom is more than regional but universally applicable. The structure of moral feeling and reason that Mencius identified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s ofzhiliang (grasping the two poles of the beginning and the end) and yongzhong (emloying the middle). The principles ofzhiliang and yongzhong are true universal wisdoms of Confucianism, which should be rekindled today. From a practical point of view, "the Way begins from moral feelings," and Confucius and Yah Hui's seeking the simple, virtuous life is an ideal model of emotional well-be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ilosophy of emotion four original sources COMPASSION structure of moral feeling and reason globalvalue
下载PDF
Emotion, Tragedy, and Insight
19
作者 Stephen Leighton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3年第9期823-835,共13页
The present study considers whether poetry is capable of providing insight that can illuminate our lives, doing so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ristotle's understanding of tragedy, fear, and the emotions more generally. ... The present study considers whether poetry is capable of providing insight that can illuminate our lives, doing so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ristotle's understanding of tragedy, fear, and the emotions more generally. It argues that and explains how fear as understood by Aristotle can foster insight in a tragedy's audience, depicts the nature and the bases for such insight, and suggests several ways in which insight that fear can bring to tragedy can be especially or particularly illuminating. The argument for these conclusions proceeds by considering Aristotle's understanding of fear, noting particularly its epistemological powers. It then turns to fear's realization in response to tragedy, arguing that and explaining how tragedy's form and a number of its distinctive features can shape fear in ways that more readily foster insight than is to be found in fear felt in more ordinary circumstances. The conclusion reached is that on Aristotle's understanding fear in response to tragedy can prove particularly illuminating, and can illuminate our ordinary li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ISTOTLE EMOTION FEAR PITY TRAGEDY INSIGHT
下载PDF
Female Voice Interpretation of The House on Mango Street in the View of Synaesthesia
20
作者 CHEN Ying-xi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8年第6期847-851,共5页
In The House on Mango Street, American ethnic Mexican female writer Sandra Cisneros probes into Latino American’s collective identity and Latinas’ gender identity. Literature and psychology has been linked together... In The House on Mango Street, American ethnic Mexican female writer Sandra Cisneros probes into Latino American’s collective identity and Latinas’ gender identity. Literature and psychology has been linked together starting from Plato and Aristotle period. In the neuropsychological domain, synaesthesia allows people to combine several perceptions together; while in literature, it magically melts the “voice” of the author’s into the works. To interpret the female voice of the book,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voice of poverty and distress, of pursuing ethnic equality, and of pursuing female independence, on the basis of the psychological perception, synaesthesia, so as to reveal Sandra Cisneros’s feminist voice on the reflections of ethnic Mexican female values by her beautiful naive poetic language, with a pure and innocent t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AESTHESIA psychological aesthetics analysis female voic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