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道之间:民国时期西医本土化进程中的派系纷争
1
作者 郝先中 《皖西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93-100,共8页
民国时期,西医在完成本土化的进程中,出现过以英美派与德日派为代表的医派纷争局面。笔者认为,西医教育的培养渠道不同是派系形成的主导因素,教会医院及教会医学院校是派生英美派西医的摇篮,而大批留日医学生直接构建了德日派系的强大阵... 民国时期,西医在完成本土化的进程中,出现过以英美派与德日派为代表的医派纷争局面。笔者认为,西医教育的培养渠道不同是派系形成的主导因素,教会医院及教会医学院校是派生英美派西医的摇篮,而大批留日医学生直接构建了德日派系的强大阵容;终民国之世,两大医派在卫生组织、团体建设、权力分享、话语权归属、医学教育体系等领域长期争锋,呈旗鼓相当之势。不可忽视的是,他们共存于民国社会的医学环境中,派系及团体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彼此也有过团结和合作的意向和努力,医派纷争的实质就是西方殖民利益在华医学事业上的反映,折射出后发国家医学走向本土化过程中的典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 德日派 西医教育 殖民现代性 民国时期
下载PDF
卫生之道与卫生政治化——20世纪中国西医体系的确立与演变(1900—1949) 被引量:12
2
作者 高晞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1-102,189,共12页
中国西医知识体系的确立和完善是在晚清至民国期间。既往的研究都立足于"传入"与"接受"相互对应的层面。本文着重由官方角度考察这段时期统治者在制定国家策略的过程中,如何借鉴西方医学的知识体系和卫生体制改善... 中国西医知识体系的确立和完善是在晚清至民国期间。既往的研究都立足于"传入"与"接受"相互对应的层面。本文着重由官方角度考察这段时期统治者在制定国家策略的过程中,如何借鉴西方医学的知识体系和卫生体制改善中国医疗卫生状况,创建能够适应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需求的医疗培养机制和健康计划,逐步完成中国本土医学模式的"卫生之道"。20世纪呈现在中国人面前的是外国医学发展的多种方向,同一时空下多种外国医学模式并存:日本模式、英美模式和南斯拉夫体系,以及英美派、德日派和法比派等学术派别。本文旨在分析当局者选择什么样的道路,采纳哪种技术和方式,借鉴何种教育和卫生管理体制,并揭示出执政者为协调各方的政治目的和学术利益而做出某种妥协,中国西医知识体系的确立亦是个卫生政治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之道 医学知识体系 英美 德日派 法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