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贤人政治”下的法律之治--以《贞观政要》中的国家治理观为中心
1
作者
景风华
《法律史评论》
2021年第2期98-109,共12页
《贞观政要》作为中国帝制时代国家治理的范本,将“君道”置于“贤人政治”的逻辑起点,要求君主心存百姓,拣择贤臣,去除苛法,从而实现自上而下的良善治理。在国家治理的本体论和功能论层面,充分借鉴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本用”观,在政治...
《贞观政要》作为中国帝制时代国家治理的范本,将“君道”置于“贤人政治”的逻辑起点,要求君主心存百姓,拣择贤臣,去除苛法,从而实现自上而下的良善治理。在国家治理的本体论和功能论层面,充分借鉴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本用”观,在政治实践中逐步实现从“仁义为本,刑罚为末”向“德礼为本,刑罚为用”的转变,并提出条文简约、刑罚宽平、法律稳定的实用主义主张。在人与法的关系问题上,主张由高素质的官员教化民众的同时,本着对法律精神的理解来填补法律规则的漏洞或修正个案的不正义,并以法度来制约统治者及司法者的喜怒爱憎及好恶私情,避免主观擅断,从而达成了礼与刑、人与法的微妙平衡,构建起古代中国的正统法律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贞观政要
国家治理
贤人政治
德本刑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法治的价值观基础:社会治理中德法并举的本土资源
被引量:
5
2
作者
李德嘉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4-101,共8页
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我国法治建设之中是实现良法善治的应有之义,但是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的实践操作容易遇到立法如何推进道德进步、道德如何影响司法实践和价值观在法律中如何体现等三个方面的难题。回顾中国古代社会"...
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我国法治建设之中是实现良法善治的应有之义,但是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的实践操作容易遇到立法如何推进道德进步、道德如何影响司法实践和价值观在法律中如何体现等三个方面的难题。回顾中国古代社会"德本刑用"的社会治理模式,发现古人将德治作为社会治理之本,而以刑治作为社会治理之用的实践,有效地实现了道德/价值观与法治之间的良性互动。其中,古代社会的德法互动关系具有建立法治共识、形成自治秩序和为法治提供价值观基础等三个方面的意义,恰可以为当下社会实现德法共治提供本土资源和历史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
法治
德
法共治
德本刑用
原文传递
论中国的民本主义与传统法制
3
作者
胡海滨
《华商》
2007年第Z3期128-130,共3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古代民本主义的萌芽,并与之相适应的立法活动及其意义;其次,比较详细地论述了中国古代民本主义的发展极其同时期的法制状况,并分析了诸名家法律思想对封建立法及法制的影响;最后简要概述了封建制度社会衰落时期的民...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古代民本主义的萌芽,并与之相适应的立法活动及其意义;其次,比较详细地论述了中国古代民本主义的发展极其同时期的法制状况,并分析了诸名家法律思想对封建立法及法制的影响;最后简要概述了封建制度社会衰落时期的民本主义思想及其新特征,得出“民本主义”的封建性本质意义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本主义
明
德
慎罚
民本制
安人宁国
德本刑用
原文传递
题名
“贤人政治”下的法律之治--以《贞观政要》中的国家治理观为中心
1
作者
景风华
机构
四川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律史评论》
2021年第2期98-109,共12页
文摘
《贞观政要》作为中国帝制时代国家治理的范本,将“君道”置于“贤人政治”的逻辑起点,要求君主心存百姓,拣择贤臣,去除苛法,从而实现自上而下的良善治理。在国家治理的本体论和功能论层面,充分借鉴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本用”观,在政治实践中逐步实现从“仁义为本,刑罚为末”向“德礼为本,刑罚为用”的转变,并提出条文简约、刑罚宽平、法律稳定的实用主义主张。在人与法的关系问题上,主张由高素质的官员教化民众的同时,本着对法律精神的理解来填补法律规则的漏洞或修正个案的不正义,并以法度来制约统治者及司法者的喜怒爱憎及好恶私情,避免主观擅断,从而达成了礼与刑、人与法的微妙平衡,构建起古代中国的正统法律观。
关键词
贞观政要
国家治理
贤人政治
德本刑用
分类号
D929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法治的价值观基础:社会治理中德法并举的本土资源
被引量:
5
2
作者
李德嘉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4-101,共8页
文摘
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我国法治建设之中是实现良法善治的应有之义,但是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的实践操作容易遇到立法如何推进道德进步、道德如何影响司法实践和价值观在法律中如何体现等三个方面的难题。回顾中国古代社会"德本刑用"的社会治理模式,发现古人将德治作为社会治理之本,而以刑治作为社会治理之用的实践,有效地实现了道德/价值观与法治之间的良性互动。其中,古代社会的德法互动关系具有建立法治共识、形成自治秩序和为法治提供价值观基础等三个方面的意义,恰可以为当下社会实现德法共治提供本土资源和历史经验。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
法治
德
法共治
德本刑用
Keywords
core values
rule of law
co-governance of morality and law
morality-based and penalty-executing
分类号
D920.4 [政治法律—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中国的民本主义与传统法制
3
作者
胡海滨
机构
湖南怀化怀化学院外语系
出处
《华商》
2007年第Z3期128-130,共3页
文摘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古代民本主义的萌芽,并与之相适应的立法活动及其意义;其次,比较详细地论述了中国古代民本主义的发展极其同时期的法制状况,并分析了诸名家法律思想对封建立法及法制的影响;最后简要概述了封建制度社会衰落时期的民本主义思想及其新特征,得出“民本主义”的封建性本质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
民本主义
明
德
慎罚
民本制
安人宁国
德本刑用
分类号
D929 [政治法律—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贤人政治”下的法律之治--以《贞观政要》中的国家治理观为中心
景风华
《法律史评论》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法治的价值观基础:社会治理中德法并举的本土资源
李德嘉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5
原文传递
3
论中国的民本主义与传统法制
胡海滨
《华商》
2007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