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试析高校德育功利化病理的致病因素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张煦春
刘先和
-
机构
襄樊学院
-
出处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82-184,共3页
-
文摘
高校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正存在着一些病理现象。其中功利化这一病理现象表现得较为明显。本文从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类致病因素分析了造成高校德育功利化病理的病因,以期能对当前高校德育的改革与优化有些许的启示。
-
关键词
德育功利化
病理性症状
致病因素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对学校德育功利的审视与思考
- 2
-
-
作者
康敏
-
机构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教师发展中心
-
出处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7年第3期43-45,共3页
-
文摘
学校德育需要尊重生命,在实践中应该指向人的根本发展,面对多元价值的社会挑战,我们有必要对学校德育进行重新审视与思考,澄清德育认识的固化思维与现实困惑,真正让沉睡的德育醒来,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坚实基础。
-
关键词
德育功利
视而不见
涛声依旧
-
分类号
G410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试论学校德育的功利化倾向
被引量:5
- 3
-
-
作者
鲁印服
-
机构
河北邢台学院初等教育学院
-
出处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43-44,共2页
-
文摘
学校德育功利化倾向,不仅表现在德育目标的急功近利上,也表现出德育过程的重说教、轻修养的纯外铄特征,同时在德育实践中也有政治化、即时化、知识化、简单化、形式化等表现,这一方面体现了德育的社会价值,也带来了过犹不及的客观效果——对德育育人价值的忽视,影响了德育功能的全面实现,影响了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
关键词
德育功利化
政治化倾向
德育知识化
育人价值
学校德育
功利化倾向
急功近利
德育过程
德育实践
社会价值
-
分类号
G410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功利主义德育观的评析与超越
被引量:3
- 4
-
-
作者
段学芬
汪耀进
-
机构
天津理工学院
天津师范大学
-
出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49-52,共4页
-
文摘
从德育的功能观、课程观、目的观的三个方面论述了存在于德育中的功利主义观 ,指出其实质是精神缺损。而弥补精神缺损的有效方剂 ,是树立审美化的德育观。
-
关键词
功利主义德育观
精神缺损
审美化德育观
-
Keywords
moral education view of utilitarianism
spiritual deficiency
moral education view of aesthetic conceptions
-
分类号
G410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功利主义:中国德育的症候群之一
被引量:15
- 5
-
-
作者
檀传宝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
-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4-28,共5页
-
文摘
功利主义:中国德育的症候群之一檀传宝南京师范大学“症候群”是马斯洛(A·H·Maslow)依据其整体动力学的观点借用过的一个医学术语。“它被用来指一种多种症状的复合体,这些症状通常是同时发生,因此被予以统一的命名.”“它是明显不同的各种特征结构、有组...
-
关键词
功利主义德育观
中国德育
学校德育
道德教育
症候群
德育本性
德育研究
道德文化
道德相对主义
方法中心
-
分类号
G410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1979~1994:功利主义德育观美学超越的历程
被引量:6
- 6
-
-
作者
檀传宝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
-
出处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1996年第4期21-27,共7页
-
文摘
1979~1994:功利主义德育观美学超越的历程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对功利主义道德观的超越是德育理论借助美学进行交叉研究的重要目标。本文回顾了最近十余年教育学、美学交叉的历程,认为在美育范围内研究德育功能有领域的限制;而目前“教育美学”或“德育美学”范...
-
关键词
功利主义德育观
教育美学
《教育研究》
教学艺术
德育美
美育
育德功能
美学观
教学美学
道德教育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关于德育课功利主义现象的思考
- 7
-
-
作者
彭金冶
王艳艳
-
机构
哈市教育学院
哈市
-
出处
《继续教育研究》
1997年第2期76-77,共2页
-
文摘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学校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可见,道德教育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基础性内容.但长期以来,作为对青少年进行德育起“主渠道”作用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整体实效仍不能令人满意,其中道德教育的效果同样也不尽人意.认真考察中学德育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症结之一在于功利主义德育观.实施德育观的变革,是目前中学德育实效提高的起点.以下就功利主义德育观的主要表现、弊端及如何改造谈几点认识.
-
关键词
功利主义德育观
道德教育
德育课程
中学思想政治课
德育过程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中学德育
德育功能
思想品德教育
思想品德课
-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我国学校德育病理现象剖析
- 8
-
-
作者
夏春荣
-
机构
长江大学大学发展研究院
-
出处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08年第4期31-34,共4页
-
文摘
本文从教育病理学的视角,针对学校德育功利化这一教育病理探讨德育病理的内涵,对当前突出的德育功利化倾向进行多层面的分析,归纳出学校德育功利化的主要病理性症状,并剖析出现这些症状的主要原因,提出几点诊治学校德育功利化病理的对策及一些有益的探索,以期让德育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
关键词
教育病理
德育病理
德育功利化
诊治
-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德育:内外互化,人己互惠
被引量:11
- 9
-
-
作者
刘次林
-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50,共4页
-
文摘
从“德”的词源演变历史来看,道德有两个核心要素:直、得。“直”是行为者的真情实感、真心实意;“得”是行为者在精神和物质上有所收获。中国儒家特别重视道德中的“直”、“得”两要素。道德教育因此应该是内外互化、人己互惠的过程。内外互化是指人的外在道德实践经验要积淀为自己的德性素质,人的内在的德性素质又要表现为道德行为。人己互惠是指人的道德应该使自己和他人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都有所惠益,内外互化、人己互惠的德育是切合当代德育思想的,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德育观。
-
关键词
德育
德性
诚实
体验
因果报应
功利主义德育
-
Keywords
moral education
moral quality
honesty
experience
retribution of cause and effect
moral ed-ucation of utilitarianism
-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论作为德育方法的道德叙事
被引量:4
- 10
-
-
作者
沈茹
-
机构
江苏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9-82,共4页
-
基金
江苏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GJKTY2014-11)
-
文摘
古典德育追求善好的德性知识,道德叙事成为获取这种知识的主要方法。现代功利主义德育观、义务论德育观和集体主义德育观都追求道德知识的整体性和确定性,德育方法基本上采用"灌输"和"说教",而不是道德叙事。后现代德育主张道德知识的个体性和不确定性,个体的道德叙事再次成为德育的基本方法,但后现代德育的道德叙事与古典德育的道德叙事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它抛弃了判断道德故事好坏的标准,由此导致了这种德育方法的危机。
-
关键词
德育
道德叙事
功利主义德育观
义务论德育观
集体主义德育观
-
Keywords
moral education
moral narrative
moral view of moral utilitarianism
moral view of deontology
moral view of collectivism
-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论德育的审美意蕴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刘雅
-
机构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
-
出处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58-60,共3页
-
文摘
分析了德育的内涵,认为德育失真的根源是功利性德育观的侵蚀,指出了德育的审美必要性及其意蕴,深层次揭示了德育审美意蕴三个不同层次的发展阶段,认为"生活论德育"是德育教育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
关键词
德育
功利性德育观
审美
德育生活论
-
Keywords
moral education
utilitarian moral view
aesthetics
life of moral education
-
分类号
G410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学校德育教学的一些思考
- 12
-
-
作者
陈淑玲
-
机构
福建邮电学校
-
出处
《才智》
2013年第35期121-121,共1页
-
文摘
当今,在文化冲突和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社会的变革给人们的内心世界带来了震撼和不安,人的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人的文化品格重建显得十分急切。德育是一个直接关系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么培养人的问题。德育固然应有时代精神、社会精神,同时少不了人文精神,也就是要培养健全人格的人。学校的德育在这些方面起了什么作用?多大作用?学校的德育是工具还是目的?教育工作的努力为什么是如此低效,甚至无效。一、教育中的德育观德育实效低下,德育理论和实践的从属性特征,德育研究的唯科学主义取向等是德育的一系列病症。这一系列病症具有相同的根源、功能和表现,其核心是功利主义德育观。德育过分地强调外在功能,有用的成了唯一尺度。
-
关键词
德育教学
功利主义德育观
价值多元化
德育研究
教育工作
人文精神
时代精神
德育实效
德育理论
唯
-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