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体间性:建构现代德育师生关系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7
1
作者 吴岳军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2-34,共3页
主体间性从关系向度开启了审视德育师生关系的新视角,是对主体性道德教育的超越。主体间性蕴涵着德育师生关系的三个基本价值维度:主体间性蕴涵着平等沟通,有利于生成具有正确理念的德育师生关系路径;主体间性蕴涵着理解尊重,有利于建... 主体间性从关系向度开启了审视德育师生关系的新视角,是对主体性道德教育的超越。主体间性蕴涵着德育师生关系的三个基本价值维度:主体间性蕴涵着平等沟通,有利于生成具有正确理念的德育师生关系路径;主体间性蕴涵着理解尊重,有利于建立有效的德育师生关系评估范式;主体间性蕴涵着交互发展,有利于实现本真的德育师生关系的意义互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间性 建构 现代德育师生关系 价值取向
下载PDF
论主体间性哲学视阈下的德育师生关系范式 被引量:5
2
作者 吴岳军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0-42,共3页
以学生的精神世界为指向的德育活动,比其他各育对师生关系的依赖性更强。文章对传统德育师生关系范式的理论背景进行了反思,认为建立在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基础上的传统德育师生关系范式,要么使教师和学生都不能很好的发挥各自的主动... 以学生的精神世界为指向的德育活动,比其他各育对师生关系的依赖性更强。文章对传统德育师生关系范式的理论背景进行了反思,认为建立在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基础上的传统德育师生关系范式,要么使教师和学生都不能很好的发挥各自的主动性,要么就会导致"个人中心主义"极端的出现。哲学概念主体间性从关系向度开启了审视德育师生关系范式的新视角。"对话"、"理解"、"互动"型德育师生关系范式是在主体间性哲学视阈下德育师生关系的主要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间性 哲学视阈 德育师生关系 范式
下载PDF
交互主体对德育师生关系重构的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禹云闪 陆自荣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37-39,共3页
主客二分是主体哲学的主要特征,它导致了德育师生关系的中心论。教师中心论是其第一个表现形态,学生中心论和双主体论是挑战教师中心论的产物,它们力图重构德育师生关系,赋予学生主体性;但是,局限于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它们并不能真正... 主客二分是主体哲学的主要特征,它导致了德育师生关系的中心论。教师中心论是其第一个表现形态,学生中心论和双主体论是挑战教师中心论的产物,它们力图重构德育师生关系,赋予学生主体性;但是,局限于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它们并不能真正实现德育师生关系的优化与和谐。交互主体超越了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具有主客对立所不具有的特征,其特征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交互主体蕴涵着平等沟通、交互主体关联着生活世界、交互主体实现了意义互构,从而真正表达了主体与主体关系模式;因此,交互主体将为德育师生关系重构提供全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师生关系 教师中心论 学生中心论 双主体论 交互主体
下载PDF
交互主体视域下德育师生关系困境及其超越 被引量:1
4
作者 赵丽丽 翟洪强 穆小丽 《才智》 2011年第13期232-233,共2页
反思当下德育师生关系,存在着"主体—客体论"、"双主体论"、"互为主客体论"三种典型模式,它们均以主体哲学为理论基础,使得师生关系局限于主客二分的关系当中,无法实现师生和谐。交互主体侧重于主体与主... 反思当下德育师生关系,存在着"主体—客体论"、"双主体论"、"互为主客体论"三种典型模式,它们均以主体哲学为理论基础,使得师生关系局限于主客二分的关系当中,无法实现师生和谐。交互主体侧重于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平等交流,强调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互性或共生性,为德育师生关系的重构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将交互主体理念运用于德育师生关系,形成交互德育师生关系,实现了对主客二分德育师生关系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师生关系 主体性哲学 交互主体 超越
原文传递
让道德学习在欣赏中进行——欣赏型德育师生关系的构建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国成 程健康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9-82,共4页
随着时代的变化,新时期师生关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危机,这阻碍了知识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道德学习和践行。通过师表美、交往美、作品美的创生而构建的欣赏型德育师生关系符合教育规律,可以更好地实现德育目标。
关键词 欣赏型德育师生关系 师表美 交往美 作品美 构建
原文传递
浅析良好师生关系对高职院校德育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郑瑾 《科技信息》 2011年第1期218-218,共1页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并举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要更好的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把教育理念落实到实践当中,就离不开学校的德育工作,以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紧贴学生就...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并举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要更好的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把教育理念落实到实践当中,就离不开学校的德育工作,以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紧贴学生就业实际的德育工作在众多高职院校开展,要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前提。本文结合工作实践来探讨良好师生关系对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起到怎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关系:德育 高职院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