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被引量:1
1
作者 孙莉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 2010年第5期33-34,共2页
地理是以人类所生存的地理环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重要内容的一门学科,中学地理课程的改革使地理课成为培养学生形成科学态度、树立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在素质教育中承担着重要作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 地理是以人类所生存的地理环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重要内容的一门学科,中学地理课程的改革使地理课成为培养学生形成科学态度、树立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在素质教育中承担着重要作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教学的侧重点在“学”字上,教育的侧重点在“育”字上,因此,在“育”字上下功夫是渗透德育的立足点,那么,在地理教学中怎样才能自然、有效地实施德育教育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教育 地理教学 初中 地理课程 可持续发展 地理环境 人地关系 科学态度
下载PDF
地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德育教育
2
作者 李新平 《神州》 2012年第18期93-93,共1页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教育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心理素质”的精神。地理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具有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 地理教学 德育教育 面向全体学生 中国教育改革 国民教育 应试教育 发展纲要 文化科学
下载PDF
气功活动中蕴含的德育教育 被引量:1
3
作者 葛振营 《化工高等教育》 1999年第2期77-78,共2页
气功是我国文化遗产的瑰宝,随着对其科学研究的深入和其功能愈来愈被人们广泛承认和接受,正吸引更多的人积极投入到气功活动中。高校气功的功法功理是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迷信取其科学性而形成的,简炼、易学、实效性强,因而为广... 气功是我国文化遗产的瑰宝,随着对其科学研究的深入和其功能愈来愈被人们广泛承认和接受,正吸引更多的人积极投入到气功活动中。高校气功的功法功理是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迷信取其科学性而形成的,简炼、易学、实效性强,因而为广大师生所赏识。 一、道德涵养是气功本身要旨之一 众所周知,气功活动是通过运用意识、涵养道德、调息运气和引动形体进行的,而涵养道德在气功活动中就显得更加突出。气功活动需要涵养道德,且又使人的道德观念进一步升华,其中有着根本的和必然的联系。 练习气功,就是通过对其自身运用意识、涵养道德的建立,强化人的“神”与无所不在的“道”的直接的、自觉的联系,使人的生命活动能高度适应大自然微妙的变化,形成一个“天人统一”的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功 道德观念 德育教育 科学研究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运用意识 道德涵养 文化遗产 练气功 传统美德教育
下载PDF
新课标改革下地理科学观在高中地理教育中的渗透
4
作者 龚晶晶 《收藏界(名师探索)》 2018年第8期188-189,共2页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地理教育也越来越关注德育教育。在践行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地理知识、地理技能的讲授,又要坚持德育为先,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技能内化为良好的地理科学观念。本文基于高中地理课堂的实践,探讨如...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地理教育也越来越关注德育教育。在践行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地理知识、地理技能的讲授,又要坚持德育为先,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技能内化为良好的地理科学观念。本文基于高中地理课堂的实践,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理科学观,建立正确的宇宙观、人地观、可持续发展观、资源环境观、灾害观念等,并运用专题课堂、课外研究等新颖形式,锻炼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探索能力,建立和健全地理科学观,使其外化为正确的地理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教育地理科学观念 高中地理教学 地理实践活动
下载PDF
高度重视医学教育中的德育教育 被引量:6
5
作者 肖秀英 范婕 +1 位作者 武欣 杨艳玲 《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55-57,共3页
关键词 德育教育 医学教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普通高等医学院校 高度 价值观念 医务工作者 医德教育 德才兼备 科学技术 经济文化 德育工作 医学人才 服务对象 独特性
下载PDF
地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内容与方式 被引量:8
6
作者 邵志豪 袁孝亭 《地理教学》 2011年第9期4-6,22,共4页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三维澡程目标.其中“过程与方法”目标中的“过程”指让学生经历类似于科学研究的过程,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问题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目标中的“方法”就是鼓励学生...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三维澡程目标.其中“过程与方法”目标中的“过程”指让学生经历类似于科学研究的过程,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问题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目标中的“方法”就是鼓励学生在“过程”中理解、掌握科学方法,并在“过程”中加以运用与内化。地理课程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更体现为在过程中掌握常用的地理科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方法教育 地理课程 科学研究 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 思想观念 科学 学生
下载PDF
基于新课标的地理课程科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志伟 《地理教学》 2008年第4期15-16,共2页
高中地理课程兼跨“科学”和“人文与社会”两个学习领域,其基本任务之一是“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 高中地理课程兼跨“科学”和“人文与社会”两个学习领域,其基本任务之一是“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传统教育中,对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强于人文教育,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之一是在科学发展和道德精神之间寻找平衡,反映在教育上,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并重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教育 地理课程 科学精神 社会责任感 可持续发展观念 人文精神 科学教育 改革开放
下载PDF
论科学地理解“恢复列宁的社会主义观念”
8
作者 曾晓力 陈长根 《理论与现代化》 1990年第11期12-15,共4页
“恢复列宁的社会主义观念”,对列宁社会主义观念作出历史的、系统的理解和评价,对于我国的改革和开放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理论价值。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基本预见 马克思、思格斯认为向未来社会的经济形态... “恢复列宁的社会主义观念”,对列宁社会主义观念作出历史的、系统的理解和评价,对于我国的改革和开放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理论价值。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基本预见 马克思、思格斯认为向未来社会的经济形态演化发展的基本途径是: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充分发展,社会分裂为两大对抗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无产阶级一旦推翻资产阶级,就可以建立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②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直接结合,个别劳动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每一件产品中所包含的社会劳动量,直接以劳动时间来确定。这就不仅取消了商品交换、市场经济,而且可以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照统一计划时市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观念 列宁 生产资料公有制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社会劳动量 地理 科学 无产阶级
下载PDF
加强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被引量:1
9
作者 鲁中良 《新校园(上旬刊)》 2010年第2期191-192,共2页
在每个历史时期中,体育德育教育除完成传统的德育任务外,无不反映出各时代的特点,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单一的传统德育观念教育,九十年代的开拓进取精神的培养,新时期的“和谐、稳定”、“科学发展观”理念的融入。
关键词 中学体育教学 德育教育 开拓进取精神 传统德育 科学发展观 德育任务 观念教育 八十年代
下载PDF
初中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10
作者 魏耀强 《收藏界(名师探索)》 2019年第2期51-51,共1页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现阶段的初中生身心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他们的思想还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科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有效引导学生的思想意识发展,避免消极因素对学生的身心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现阶段的初中生身心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他们的思想还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科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有效引导学生的思想意识发展,避免消极因素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体育作为初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体育教育契机渗透德育利于为初中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发展提供科学引导,基于此,我将在本文中分析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道德观念 渗透德育 德育教育 科学引导 初中体育教学 素质教育 有效引导 教育契机
下载PDF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11
作者 扎西措姆 《散文选刊(中旬刊)》 2020年第7期185-185,共1页
初中生的自我培养不仅仅需要更多的学科知识,更需要的是加强其德育方面的建设。因此在学生科学文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的同时,身体素质,思想意识等方面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使得学生对于现代道德与法的观念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使学生的... 初中生的自我培养不仅仅需要更多的学科知识,更需要的是加强其德育方面的建设。因此在学生科学文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的同时,身体素质,思想意识等方面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使得学生对于现代道德与法的观念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使学生的价值观念更加丰富与完善,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拥有更加理想的未来发展。因此,加强初中生与法治中的德育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建设 德育教育 科学文化水平 自我培养 身体素质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观念意识 思想意识
下载PDF
从地理人种学到文化人种学——海克尔种族等级观念的形成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展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12年第2期93-103,共11页
海克尔从历时角度对现存欧洲文化种族的定位改变了苏策兰共时的分类方式,这种分类标准的混乱不仅表明了其种族分类学并非一种严格的科学理论,它同时也最好不过地表明了其在现实政治方面的强烈诉求,建设“高等文化”的政治任务落实到... 海克尔从历时角度对现存欧洲文化种族的定位改变了苏策兰共时的分类方式,这种分类标准的混乱不仅表明了其种族分类学并非一种严格的科学理论,它同时也最好不过地表明了其在现实政治方面的强烈诉求,建设“高等文化”的政治任务落实到了所谓“欧洲的先进国家”肩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理论 海克尔 文化人 等级观念 种族 地理 欧洲文化 现实政治
下载PDF
古代知识世界的地理学观念史刍议
13
作者 潘晟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06-111,共6页
中国古代地理学,并不是一开始就被当作自足的知识体系而存在,而是同时代观念世界尤其是知识领域认同的结果,因此从这一角度讨论不同时代对地理学形象的描绘与认同,并从文本的理解与阐释、观念的描述两个方面提出了考察古代知识世界地理... 中国古代地理学,并不是一开始就被当作自足的知识体系而存在,而是同时代观念世界尤其是知识领域认同的结果,因此从这一角度讨论不同时代对地理学形象的描绘与认同,并从文本的理解与阐释、观念的描述两个方面提出了考察古代知识世界地理学观念的初步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世界 地理学史 观念 科学
下载PDF
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环境教育的探索--以人教版“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瑞瑞 许树辉 +1 位作者 阮小妹 魏丰文 《地理教育》 2020年第S01期47-49,共3页
地理学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人地关系是研究环境与人类的关系,而环境教育是高中地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地理对未来社会公民树立科学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观具有先天的优势。《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引导... 地理学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人地关系是研究环境与人类的关系,而环境教育是高中地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地理对未来社会公民树立科学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观具有先天的优势。《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引导学生形成社会、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科学观念是高中地理教育的职责。基于此背景,在高中地理课堂渗透环境教育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地理 科学观念 人口与资源 人地关系 协调发展观 如何渗透 开发和保护 人教版
下载PDF
谈地理教学中的“三观教育”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凤华 《呼兰师专学报》 2001年第1期97-98,共2页
关键词 三观教育 高中地理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地理观念 教学任务 地理知识 地理能力 培养学生 核心内容 教育 地理 环境观 资源观 人口观 科学
下载PDF
《中国经济地理》教材中几个急待更新的观念问题
16
作者 邝福光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3期98-100,共3页
1、过去有一种看法,认为教材不是科研著作,最多也只能算作二流作品,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受系统性和完整性的束缚,教材内容要写得面面俱到,既要承先启后,从古到今,又要有对象、性质、任务、方法等一整套老生常谈。因此,教材便很难有所侧... 1、过去有一种看法,认为教材不是科研著作,最多也只能算作二流作品,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受系统性和完整性的束缚,教材内容要写得面面俱到,既要承先启后,从古到今,又要有对象、性质、任务、方法等一整套老生常谈。因此,教材便很难有所侧重,缺乏对某些或某个问题深入独到的研究剖释,从而降低了教材的科学水平;二是教材内容必须是权威性的定论。在信息科学迅速发展,新知识大量涌现的今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念问题 中国经济地理 经济地理 信息科学 生产力布局 本门 对外经济联系 布局战略 地域分异规律 流域经济学
下载PDF
地理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与大学科观念
17
作者 邸瑞玲 《21世纪中学生作文(综合版)》 2009年第9期12-13,共2页
中学地理教学的内容是向中学生普及地理科学知识,主要是指地理环境知识,包括自然地理方面的知识和人文地理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人的科学文化修养的提高、人格的完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著名的已故地理学家竺可桢先生早在1... 中学地理教学的内容是向中学生普及地理科学知识,主要是指地理环境知识,包括自然地理方面的知识和人文地理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人的科学文化修养的提高、人格的完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著名的已故地理学家竺可桢先生早在1929年就说过:“地理教学的主旨在于养成健全之国民……使学子能以世界眼光推论时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地理教学 探究性学习 学科观念 科学知识 科学文化修养 环境知识 人文地理 自然地理
下载PDF
浅谈中学地理教学中对学生“科学环境伦理观”的培养
18
作者 茅伟发 《新课程(教研版)》 2012年第5期100-100,共1页
一、何为科学的环境伦理观念 谈“科学环境伦理观”,我们必须首先了解什么是环境伦理学?
关键词 环境伦理观念 中学地理教学 科学 培养 学生 环境伦理学
下载PDF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地理教育观
19
作者 田立军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4年第23期51-51,共1页
地理学科是一门在大量的地理事实和现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学科,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学科。地理教学要突出地理学科的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地理教学活动不... 地理学科是一门在大量的地理事实和现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学科,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学科。地理教学要突出地理学科的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地理教学活动不但要适合中学生的心理与智力特点,还要着力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这就使得实际能力的培养比传授知识更重要。为此,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把握机遇,深入钻研地理教材,灵活地采用并创新多种生动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地理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充分弘扬学生的个性,以满足时代对人才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学科 教育观念 改革背景 新课程 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式方法 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性质
下载PDF
论十九世纪德国地理学的统一性观点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旭旦 陆诚 《地理研究》 1983年第3期1-7,共7页
“地理学要免被瓜分,就要坚持它的中心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各种自然现象和形态同人类的相关。”
关键词 近代地理 十九世纪 统一性观念 洪堡 费尔巴哈 自然科学 德国 黑格尔 地理思想 李旭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