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学校隐性德育课程研究述评 被引量:9
1
作者 王艳秋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35,共3页
自从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于1968年在其专著《班级生活》中首次正式提出“隐性课程”这一概念以来,隐性课程便成为课程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隐性课程的研究帷幕从此真正拉开,此后逐渐形成了结构功能论、现象诠释学、社会批判理论等... 自从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于1968年在其专著《班级生活》中首次正式提出“隐性课程”这一概念以来,隐性课程便成为课程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隐性课程的研究帷幕从此真正拉开,此后逐渐形成了结构功能论、现象诠释学、社会批判理论等流派,在空间上也由美国向英国、加拿大等地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课程研究 “隐性课程 述评 学校 社会批判理论 美国教育 结构功能论 班级生活
下载PDF
重视德育课程研究 探讨现代德育新模式 被引量:1
2
作者 黄钊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4年第1期43-45,共3页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提高德育或日思想道德教育质量和水平,愈来愈显得格外重要。江泽民同志2000年2月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明确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提高德育或日思想道德教育质量和水平,愈来愈显得格外重要。江泽民同志2000年2月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明确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工作 德育课程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质量 德育质量
下载PDF
近30年我国德育课程研究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基于CNKI文献(1988—2018年)的内容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邹太龙 李春 《现代教育科学》 2020年第5期150-156,共7页
我国德育课程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进入21世纪后开始迅速发展并在总体上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本文以CNKI收录的(1988—2018年)德育课程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学段、作者来源等维度进行统计分... 我国德育课程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进入21世纪后开始迅速发展并在总体上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本文以CNKI收录的(1988—2018年)德育课程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学段、作者来源等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德育课程教学、课程改革、隐性德育课程的研究热度最高,而德育课程评价与实施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和保守,以理论研究为主,实证研究较少;针对不同学段开展了相应的德育课程研究,而中职阶段的德育课程研究迅速发展并遥遥领先;研究主体较为多元,德育课程的研究人员多来自高校,也包括部分中小学以及职业院校的教师或研究人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课程研究 研究热度 研究方法 研究主体
下载PDF
农村初中隐性德育课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方祖洪 《教学月刊(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6-68,共3页
一、农村初中德育课程的现状 根据笔者的调查,农村初中的德育实施途径一般有三种:由专任的思想品德教师上课讲授思想品德内容:由文化课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由学校行政人员、班主任等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从理论上讲,这二... 一、农村初中德育课程的现状 根据笔者的调查,农村初中的德育实施途径一般有三种:由专任的思想品德教师上课讲授思想品德内容:由文化课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由学校行政人员、班主任等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从理论上讲,这二三类属于“知识性的德育课程、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课程、活动性的德育课程”^[1]。这些德育实施的途径、方式都指向一种德育课程.即“显性德育课程”。这也是目前初中首要推行的德育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课程研究 农村初中 思想品德教育 文化课教师 中隐 德育实施 学科教学 行政人员
下载PDF
我国中职德育课程研究综述
5
作者 严婧 《广东教育(职教)》 2018年第11期59-60,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经历了三次重大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亦存在一些遗憾。本文力求通过对我国目前中职德育课程的研究综述,总结已有的成功经验,发现不足,探索未来发展趋势,以推进我国中职德育课程的建设。
关键词 德育课程研究 中职 综述 中等职业学校 改革开放 成功经验 发展趋势
下载PDF
“以读养德”的德育课程研究
6
作者 李康桂 《师道(教研)》 2015年第6期40-40,共1页
一、课程理念与目标 在实施课程之前,课程研究小组着重区分了私人阅读与课程阅读的差别。阅读是每一个人都会实施的普通事件,人们通过阅读报刊、互联网、文学作品以满足自身精神需求,这种阅读是自由的、私人的,阅读内容往往根据个... 一、课程理念与目标 在实施课程之前,课程研究小组着重区分了私人阅读与课程阅读的差别。阅读是每一个人都会实施的普通事件,人们通过阅读报刊、互联网、文学作品以满足自身精神需求,这种阅读是自由的、私人的,阅读内容往往根据个人喜好来决定。课程阅读则不同,它有清晰的目标,通过课程设计使参与者获得相应的成长。学生课后自由借阅书籍的阅读行为属于私人阅读,教师通过课程设计实施的阅读行为属于课程阅读。这一区分对构建“以读养德”课程有重要意义。它突出了教师及家长参与在“以读养德”课程中的重要性,只有教师、家长参与阅读,与学生共同阅读,才能将学生的阅读行为与成长联系起来。三者在阅读中都获得成长是“以读养德”区别于普通私人阅读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课程研究 阅读内容 阅读行为 课程设计 家长参与 课程理念 精神需求 文学作品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中学德育课程研究
7
作者 邓奇 《师道(教研)》 2016年第8期100-101,共2页
教师面对当前复杂的社会形势,该如何帮助广大中学生理清脉络,充分利用学校德育课程对中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正确树立中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呢?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德育课程研究 中学生 理想信念教育 社会形势 人生观 价值观 世界观
下载PDF
小学高年级中研究型德育课程教学方式的应用分析
8
作者 吴湘红 《新课程》 2016年第7期26-27,共2页
所谓研究型德育课程教学方式是针对传统的理论灌输的德育课程教学而言的,即运用研究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小学高年级应用研究型德育课程教学方式,是将研究型教学的优势与小学德育课程的特点相结合,运用"小组工作"方式来创建教学方... 所谓研究型德育课程教学方式是针对传统的理论灌输的德育课程教学而言的,即运用研究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小学高年级应用研究型德育课程教学方式,是将研究型教学的优势与小学德育课程的特点相结合,运用"小组工作"方式来创建教学方式。教学中建立师生间的主体间性关系,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并引入社区、家长多方参与。这种教学方式不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进步,而且能促进小学德育工作的不断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德育课程 小学高年级 教学方式 主体间性关系
下载PDF
“小学生知行互动和谐发展”研究
9
作者 邓正平 刘文卫 赵小燕 《小学德育》 2003年第11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小学生知行互动和谐发展”研究 课堂教学 小学 德育课程研究 自我教育能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