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至20世纪中叶德国的中国音乐文献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蓝颖 《艺术学研究》 2021年第6期53-65,共13页
德国的中国音乐研究滥觞于19世纪,至20世纪中叶时已颇具规模。但近现代中国音乐德语文献不仅在中国国内,甚至在德国本土都极易被忽视。中国音乐在德语世界中的传播途径,实际上是在历史和地理的范畴下对音乐本体进行“揉碎与重构”的过... 德国的中国音乐研究滥觞于19世纪,至20世纪中叶时已颇具规模。但近现代中国音乐德语文献不仅在中国国内,甚至在德国本土都极易被忽视。中国音乐在德语世界中的传播途径,实际上是在历史和地理的范畴下对音乐本体进行“揉碎与重构”的过程。通过以主题为范畴,时间为顺序,对19至20世纪中叶中国音乐的德语文献进行全面梳理,可相对完整地勾画出该时期中国音乐的“德渐”过程,充实中国音乐西文文献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中国比较音乐学科建设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音乐 搜集与整理
下载PDF
包含基督教元素的德语熟语初探——基于DTA德语文献档案语料库的历时性分析
2
作者 熊姣 《现代语言学》 2019年第2期161-170,共10页
古代日耳曼人从拉丁语中接受了许多与基督教相关的词汇;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和皇帝受洗使得基督教元素渗入日耳曼语言中;到马丁?路德时期,虽然马丁?路德不是第一个用德语翻译《圣经》的人,但是他的译本得到了最广泛的传播和阅读,奠定了德... 古代日耳曼人从拉丁语中接受了许多与基督教相关的词汇;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和皇帝受洗使得基督教元素渗入日耳曼语言中;到马丁?路德时期,虽然马丁?路德不是第一个用德语翻译《圣经》的人,但是他的译本得到了最广泛的传播和阅读,奠定了德语语言统一的基础,也为德语语言中的基督教元素打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通过以DTA德语文献档案语料库为基础的历时性研究,本文得出结论:在含基督教元素的德语熟语形成的过程中,文化的相互影响以及历史推动的因素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这些熟语并不多但数目也较可观;在实际运用中,这些熟语呈现出从宗教文本向通俗文本扩散的趋势,但不同熟语在研究所涉及时期(约1600~2000年)的不同时段中运用状况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熟语 基督教元素 献档案
下载PDF
德语科技文献中被动语态和长句的翻译技巧
3
作者 张秋菊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2年第4期242-243,共2页
比较了德汉科技文献的主要差异,并就科技翻译者普遍感到困难的德语被动语态和长句的翻译技巧进行了详细讨论。
关键词 语科技 被动语态 长句 翻译
下载PDF
晚清德語文獻中的北京大覺寺記憶
4
作者 朱雁飛 吴浩 《中国文化》 2023年第2期238-249,共12页
本文對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德語文獻中關於北京大覺寺的記述作了梳理。從19世紀60年代末起,德國公使館租用北京大覺寺作馬其夏季官邸,直至1908年遷至北戴河。自此,歷史對這座京西名刹的見證便增添了德國人的一筆。本文考辨了德國公... 本文對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德語文獻中關於北京大覺寺的記述作了梳理。從19世紀60年代末起,德國公使館租用北京大覺寺作馬其夏季官邸,直至1908年遷至北戴河。自此,歷史對這座京西名刹的見證便增添了德國人的一筆。本文考辨了德國公使館租用大覺寺的40餘年間德語文獻中關於北京大覺寺的記述,並據此對部分中、英文文獻中的記述進行了考證,以期探明晚晴時期德國人與北京古刹大覺寺的不解之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德語文獻 大覺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