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人群心内膜下心肌活力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高澜 张祥凝 +5 位作者 谢昊泰 范芳芳 贾佳 李建平 马为 张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6期4554-4560,共7页
背景心血管疾病目前在全球范围仍然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心内膜下心肌活力率(SEVR)是侵入性血流动力学研究中分析左心室和主动脉压力曲线引出的一个指标,是评估心肌灌注的一个有价值的工具,在不同人群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和死亡率方面... 背景心血管疾病目前在全球范围仍然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心内膜下心肌活力率(SEVR)是侵入性血流动力学研究中分析左心室和主动脉压力曲线引出的一个指标,是评估心肌灌注的一个有价值的工具,在不同人群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和死亡率方面也具有潜在的预测价值。无创的测量方法可以估测SEVR,虽然有一定局限性,但仍然是评估心肌灌注和心血管风险的有价值的工具并显示出了巨大的临床应用潜力。目前缺乏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探索SEVR在心血管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中的实际价值。目的在北京社区人群中使用无创方法估测SEVR,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本文基于队列研究的横断面随访,研究对象来源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2011年12月—2012年4月在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社区建立的动脉粥样硬化研究队列,招募人群为年龄≥40岁的社区居民。2018年随访时采用无创方法进行脉搏波分析检查,并获得SEVR结果。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探究SEVR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2018年参加随访的6568例研究对象中,排除因心律不齐等未能完成脉搏波分析检查获得SEVR者,最终入选6382例,97.2%的研究对象有SEVR结果。6382例社区居民中男2130例、女4252例,平均SEVR为(144±22)%。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总社区居民中,性别(β=-11.00)、年龄(β=-0.53)、吸烟(β=2.36)、高血压(β=-4.12)、脂代谢紊乱(β=-1.45)、糖尿病(β=-4.36)、服用降压药(β=3.72)、降糖治疗(β=-3.71)是SEVR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在男性居民中,年龄(β=-0.67)、高血压(β=-3.20)、脂代谢紊乱(β=-2.73)、糖尿病(β=-3.42)及降糖治疗(β=-5.07)是SEVR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在女性居民中,年龄(β=-0.48)、吸烟(β=9.44)、高血压(β=-4.98)、糖尿病(β=-4.95)、服用降压药(β=5.26)及降糖治疗(β=-2.82)是SEVR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无创的SEVR测定在大规模社区人群的队列研究中应用是可行的。SEVR与性别、年龄、吸烟、高血压、脂代谢紊乱、糖尿病这些传统冠心病危险因素相关,其与药物治疗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膜下心肌活力率 动脉粥样硬化 社区人群 队列研究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心肌声学造影估测冠脉血流储备及心内膜下心肌灌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唐志宏 刘伊丽 +3 位作者 朱智明 高晓 黄晓波 黄祖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5期374-376,共3页
目的 :探讨心肌声学造影定量冠脉血流储备及心内膜下心肌灌注的意义。材料与方法 :13只开胸犬左旋支临界狭窄状态及静脉注射潘生丁后分别进行心肌声学造影并与放射性微球所测心肌血流量对比。结果 :静注潘生丁后 ,正常对照区心肌血流量... 目的 :探讨心肌声学造影定量冠脉血流储备及心内膜下心肌灌注的意义。材料与方法 :13只开胸犬左旋支临界狭窄状态及静脉注射潘生丁后分别进行心肌声学造影并与放射性微球所测心肌血流量对比。结果 :静注潘生丁后 ,正常对照区心肌血流量及心肌造影曲线下面积、峰值强度、最大上升斜率指标均明显增加 ;而临界狭窄缺血区无明显变化。在临界狭窄缺血区 ,放射性微球所测的心内膜下 /心外膜下心肌血流比率减低 ;但以造影曲线下面积指标所测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心肌声学造影曲线下面积、峰值强度及最大上升斜率是定量评价冠脉血流储备的可靠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声学造影 冠脉血流储备 心内膜下心肌灌注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同心内膜下心肌活力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冬 李卉 +2 位作者 梁明辉 蹇晓东 吴伦宽 《当代医学》 2019年第16期157-158,共2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与心内膜下心肌活力率(SEVR)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纳入的265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152例患者低密度脂蛋白(LDL-C)达标,113例LDL-C未达标;另选择同一时间在本院体检...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与心内膜下心肌活力率(SEVR)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纳入的265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152例患者低密度脂蛋白(LDL-C)达标,113例LDL-C未达标;另选择同一时间在本院体检的100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与SEVR的相关性。结果3组在脉搏波速度、射血分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心输出量、SEVR、超敏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VR与超敏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呈现负相关性(P<0.05)。结论随着2型糖尿病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不断升高,SEVR水平随之降低,提示其冠脉储备功能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膜下心肌活力率 超敏C反应蛋白 糖尿病 相关性
下载PDF
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1例报告
4
作者 武效宏 陈士良 +1 位作者 张秋林 张雪莲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82-382,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并发症 心电图
下载PDF
左室整体心肌及心内膜下心肌短轴应变在糖尿病早期心功能诊断中的价值
5
作者 蒋勇 陈江华 +1 位作者 甘书芬 阎国辉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4-8,共5页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左室短轴心内膜下心肌早期的收缩功能。方法 3组检测对象分别为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及对照组各30例。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常规参数及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左室短轴心内膜下心肌早期的收缩功能。方法 3组检测对象分别为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及对照组各30例。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常规参数及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测量左室短轴整体及心内膜下心肌不同水平各节段二维应变值,比较3组间的差异。结果 3组间的常规参数比较,糖尿病组E/A比值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间的不同水平节段二维应变值比较,糖尿病组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左室短轴整体心肌部分节段二维应变有所减低(P<0.01);糖尿病组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左室短轴心内膜下心肌大部分节段二维应变均减低(P<0.01),其中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心内膜下心肌部分节段比单纯糖尿病组更低(P<0.01)。结论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早期发现局部心肌功能的改变,可以作为监测糖尿病心肌损伤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追踪技术 糖尿病 高血压 短轴 心内膜下心肌
下载PDF
重型颅脑外伤致ST-T改变酷似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一例
6
作者 林毓群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4年第5期F003-F003,共1页
病例:患者,女性,43岁,因车祸后不省人事1小时而入院。体检:神志不清,呈深昏迷,T:37.2C,BP:85mmHg/54mmHg,心率120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颅脑CT显示:脑出血。实验室检查:血清K-4.02mmol/L.Na+129mmol/L,Cl-99mmoL/L... 病例:患者,女性,43岁,因车祸后不省人事1小时而入院。体检:神志不清,呈深昏迷,T:37.2C,BP:85mmHg/54mmHg,心率120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颅脑CT显示:脑出血。实验室检查:血清K-4.02mmol/L.Na+129mmol/L,Cl-99mmoL/L.Ca2-2.03mmol/L。血清心肌酶谱检查正常。临床诊断:颅内出血。心电图检查(附图)示:P波有规则出现,P-R间期为0.13S,心率为113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外伤 ST-T改变 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心电图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1例
7
作者 田昕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6年第12期1124-1124,共1页
关键词 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急性胰腺炎 上腹部疼痛 大学附属医院 恶心呕吐 胃内容物 反复发作 消化病房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心内膜下心肌活力率的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李卉 王冬 +2 位作者 梁明辉 蹇晓东 吴伦宽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20年第1期60-61,共2页
2015年6月-2018年6月进行SEVR监测的265例糖尿病患者,依据BMI将研究人群分为健康组(114例,BM I<24kg/m2)、超重组(98例,BMI24-<28kg/m2)和肥胖组(53例,BMI≥28kg/m2),比较各组SEVR参数,探讨糖尿病患者BMI与SEVR的相关性。结果三组... 2015年6月-2018年6月进行SEVR监测的265例糖尿病患者,依据BMI将研究人群分为健康组(114例,BM I<24kg/m2)、超重组(98例,BMI24-<28kg/m2)和肥胖组(53例,BMI≥28kg/m2),比较各组SEVR参数,探讨糖尿病患者BMI与SEVR的相关性。结果三组在SEVR、脑利钠肽、脑利钠肽前体、糖化血红蛋白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将上述指标使用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SEVR是BMI独立危险因素(P<0.05),SEVR与BMI呈现负相关性(r=-0.051,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BM I与SEVR呈负相关,提示其冠脉储备功能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BMI 心内膜下心肌活力率 相关性
下载PDF
桡动脉心内膜下心肌活力率的提出及其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金艳 马祖长 +1 位作者 倪朝民 张永亮 《安徽医学》 2012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提出一项评估心肌灌注的新指标:桡动脉心内膜下心肌活力率(SEVR),并将从桡动脉压力波形直接获取的SEVR与颈动脉SEVR进行相关性分析验证其有效性。方法在200例20~74岁的健康人(男性99人,女性101人)中,将表面张力传感器分别测量颈动... 目的提出一项评估心肌灌注的新指标:桡动脉心内膜下心肌活力率(SEVR),并将从桡动脉压力波形直接获取的SEVR与颈动脉SEVR进行相关性分析验证其有效性。方法在200例20~74岁的健康人(男性99人,女性101人)中,将表面张力传感器分别测量颈动脉SEVR和桡动脉SEVR10。结果尽管颈动脉SEVR比桡动脉SEVR更高,但是桡动脉SEVR与颈动脉SEVR仍然高度相关(r=0.81,P<0.001)。男性的桡动脉SEVR明显比女性更高。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心率、年龄、脉压差、收缩压是桡动脉SEVR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直接从桡动脉压力波形获取的SEVR可以提供与颈动脉SEVR相似的信息,桡动脉SEVR可能替代颈动脉SEVR作为评估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一项主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心内膜下心肌活力率 有效性
下载PDF
心内膜下心肌活力率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叶嫚嫚 张勇 《安徽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264-267,共4页
目的探讨心内膜下心肌活力率(SEVR)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心肌能量代谢状态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8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区收治的CHF病人186例为心衰组,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分为NYHAⅡ级(n=64)、NYHAⅢ... 目的探讨心内膜下心肌活力率(SEVR)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心肌能量代谢状态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8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区收治的CHF病人186例为心衰组,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分为NYHAⅡ级(n=64)、NYHAⅢ级(n=67)及NYHAⅣ级(n=55),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体检者201例为健康对照组。收集两组的临床资料,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脑钠肽(BNP)等,利用无创心血管功能检测仪检测两组的SEVR,比较两组SEVR的差异,分析SEVR对CHF的评估价值。结果心衰组SEVR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106±26)%比(129±20)%,P<0.05];SEVR与BNP呈负相关性(P<0.05);SEVR与LVEF呈正相关性(P<0.05);CHF病人随心功能分级的增高,BNP水平逐渐升高,SEVR、LVEF逐渐下降,组间两两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F病人SEVR水平明显降低,可作为CHF的简便易行评估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每搏输出量 血压监测仪 脉搏波分析 心内膜下心肌活力率 心功能
下载PDF
基于脉搏波分析获取的心内膜下心肌活力率相关影响因素探究
11
作者 蔡传云 胡华青 +2 位作者 张晓雨 刘若男 李坤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37-641,共5页
目的探究脉搏波分析获取的心内膜下心肌活力率(SEVR)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592例体检人群进行身高、体质量、血压的测量,采集空腹静脉血分析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采用中科院心功能仪器采集脉搏波压力波形,获得舒张期面积与收缩期面积计... 目的探究脉搏波分析获取的心内膜下心肌活力率(SEVR)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592例体检人群进行身高、体质量、血压的测量,采集空腹静脉血分析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采用中科院心功能仪器采集脉搏波压力波形,获得舒张期面积与收缩期面积计算得出SEVR值,并对以上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间SEVR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与SEVR值呈负相关(P<0.05),肌酐与SEVR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性别、心率、肌酐可能是SEVR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该研究,SEVR是一个受干扰因素较少的无创评估心肌灌注指标,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膜下心肌活力率 影响因素 心肌灌注
下载PDF
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12
作者 罗煜 李红娟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8期1713-1714,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及其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的患者35例,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对35例患者进行一定的活动限制,并结合现在先进的吸氧、扩冠以及抗血小板聚积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目的:探讨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及其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的患者35例,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对35例患者进行一定的活动限制,并结合现在先进的吸氧、扩冠以及抗血小板聚积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经过对患者综合的治疗后,33例患者治愈好出院,但有2例在抢救中猝死。结论:心电图是比较常用的检查方式,但是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心肌酶学检查是诊断急性的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的重要措施,综合疗法可有效改善疾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诊断 治疗措施
下载PDF
心内膜下心肌活力率的测量方法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金艳 倪朝民 《安徽医学》 2011年第12期2080-2082,共3页
心血管系统疾病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是导致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动脉僵硬度的增加能够对心血管系统产生有害的血流动力学效应,原因可能为动脉结构的改变导致反射波提前于心脏收缩期到达,使中心动脉的收缩压增加以及舒张压降低,从... 心血管系统疾病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是导致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动脉僵硬度的增加能够对心血管系统产生有害的血流动力学效应,原因可能为动脉结构的改变导致反射波提前于心脏收缩期到达,使中心动脉的收缩压增加以及舒张压降低,从而易使左心室发生肥大和缺血。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外膜下心肌与内膜下心肌的冠脉血流量是大致相同的,但是内膜下心肌对于缺血缺氧的反应比外膜下心肌更为敏感,更易于发生缺血缺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膜下心肌活力率 测量方法 临床意义
下载PDF
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瓣周漏酷似心内膜下心肌梗死1例
14
作者 肖英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6年第2期134-135,共2页
关键词 主动脉瓣置换术后 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 瓣周漏 导联ST段下移 风湿性心脏病 心电图示 主动脉根部 抗感染治疗 心前区疼痛
下载PDF
肥厚型心肌病酷似心内膜下心肌梗死1例
15
作者 张月梅 胡淑敏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2期156-157,共2页
关键词 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心肌 肥厚型 超声心动 心肌 心电图改变 左室肥厚 不对称性 冠状T波 CK-MB
下载PDF
心搏骤停复苏后出现酷似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心电图一例
16
作者 郑洁芳 冯刚 蒋健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54-754,共1页
关键词 心搏骤停 复苏 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心电图
下载PDF
上消化道出血诱发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1例
17
作者 吴宗华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3年第23期85-85,共1页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并发症 病例
下载PDF
急性左心衰竭为首发表现的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20例临床分析
18
作者 李成 徐庆山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第17期32-33,共2页
目的:分析以急性左心衰竭为首发表现的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生心力衰竭的特征和原因。方法:综合分析20例以急性左心衰竭为首发表现的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20例患者的病史和临床特点,根据心电图、心肌酶的动态变化、K... 目的:分析以急性左心衰竭为首发表现的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生心力衰竭的特征和原因。方法:综合分析20例以急性左心衰竭为首发表现的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20例患者的病史和临床特点,根据心电图、心肌酶的动态变化、Killip心功能分级和心脏彩超报告的心功能指标,探讨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发生急性左心衰竭的特征和原因。随访10例患者1年,3例死亡。结果:20例患者中,15例为无痛性心肌梗死,5例心肌酶轻度升高,随访1年内死亡率为30%,均为糖尿患者;心电图特点:AVR和(或)V1导联S-T段抬高,其余导联普遍性S-T段压低>0.1mV,尤其V3~V6S-T段压低更明显,或T波呈对称性深倒置;心脏彩超:LVEF(40±10)%,LVEF<40%8例,LVEF≥40%12例,节段性室壁动度减弱或不协调。结论:①患者多合并有冠心病发病的主要致病因素;②以急性左心衰竭为首发表现的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多为无痛性心肌梗死;③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及损伤的面积广泛;④心脏彩超表现为心脏收缩、舒张功能显著减弱或不协调;⑤心力衰竭是其严重的并发症,也是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急性左心衰竭 首发表现 并发症
下载PDF
席汉氏综合征误诊为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3例
19
作者 陈英俊 赵静波 +1 位作者 张海燕 姜涛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3年第11期57-58,共2页
席汉氏综合征是一种因产后大出血、休克等导致的患者脑垂体缺血、坏死,使其内分泌功能减退,各内分泌腺体靶器官功能缺陷而发生的一组综合病症.该病起病较缓,病情复杂,临床误诊较多.但以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为首发症状而就诊者罕见,现... 席汉氏综合征是一种因产后大出血、休克等导致的患者脑垂体缺血、坏死,使其内分泌功能减退,各内分泌腺体靶器官功能缺陷而发生的一组综合病症.该病起病较缓,病情复杂,临床误诊较多.但以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为首发症状而就诊者罕见,现将我科所遇到的3例患者,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席汉氏综合征 临床误诊 内分泌腺体 产后大出血 功能减退 综合病症 功能缺陷
下载PDF
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后心绞痛T波假性正常1例
20
作者 安泉 安效声 安豫 《现代医药卫生》 2008年第18期2782-2782,共1页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37岁。因心肌梗死6d余,心前区疼痛2dA院。6d前因心前区疼痛7h。向左肩部放射,全身冷汗,恐惧不安,自服速效救心丸8粒,无缓解而住院。当时查心电图V1-V5导联T波倒置伴sT段抬高,无病理性Q波。心肌酶明显升高...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37岁。因心肌梗死6d余,心前区疼痛2dA院。6d前因心前区疼痛7h。向左肩部放射,全身冷汗,恐惧不安,自服速效救心丸8粒,无缓解而住院。当时查心电图V1-V5导联T波倒置伴sT段抬高,无病理性Q波。心肌酶明显升高,诊断为前壁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经扩冠等综合治疗20d,症状消失,心电图缺血改变消失出院。出院后坚持服消心痛、阿斯匹林肠溶片,一直无心绞痛发作。2d前因工作劳累而出现胸闷,心前区疼痛,呈压榨样,向左肩背部放射,休息约5—10min缓解,以后反复发作.均在服硝酸甘油后缓解,但由于发作频繁故来住院治疗。查体:T36℃。P68次/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T波假性正常 梗死后心绞痛 心前区疼痛 阿斯匹林肠溶片 心绞痛发作 无病理性Q波 住院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