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动后心力及心率同时遥测的心力恢复趋势与心率恢复趋势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历明 田学隆 +1 位作者 肖守中 彭承琳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03-407,共5页
为了更加全面地研究和评估心肌的变时性和变力性,研制了能够在运动场地同时采集心力和心率的心音信号遥测系统。采集了50名体育系学生和30名其他系学生在完成规定运动量的登梯运动后,5min内连续变化的心音信号。对采集的数据经过3次样... 为了更加全面地研究和评估心肌的变时性和变力性,研制了能够在运动场地同时采集心力和心率的心音信号遥测系统。采集了50名体育系学生和30名其他系学生在完成规定运动量的登梯运动后,5min内连续变化的心音信号。对采集的数据经过3次样条插值、均匀采样和小波变换滤波后,得到了平滑的心力恢复趋势曲线和心率恢复趋势曲线。统计分析表明,大负荷运动量下的心脏储备主要来自于心力储备而不是心率储备(P<0.001),和其他系学生相比,体育系学生具有的高水平心功能不仅在于具有更大的心力储备指数(P<0.001),而且还在于具有更快的心力恢复速度(P<0.001)。同时检测心力恢复趋势与心率恢复趋势会有益于全面评估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储备 心率储备 心力恢复 心率恢复 遥测
下载PDF
心音信号遥测系统监测、评价心率与心力恢复趋势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健 徐飞 +1 位作者 阮哲 肖守中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82-784,共3页
目的:为了更全面的研究和评估心肌的变时、变力和变传导性。方法:随机抽取男性体育系学生(实验组,n=40)和普通大学生(对照组,n=30)完成规定运动量的台阶运动;记录运动后即刻5 min连续变化的心音振动信号。对采集的数据经过三次样条插值... 目的:为了更全面的研究和评估心肌的变时、变力和变传导性。方法:随机抽取男性体育系学生(实验组,n=40)和普通大学生(对照组,n=30)完成规定运动量的台阶运动;记录运动后即刻5 min连续变化的心音振动信号。对采集的数据经过三次样条插值、均匀采样和小波变换滤波后得到平滑的心率和心力恢复趋势曲线,在此基础上提取出反映心率和心力恢复趋势的相关指标。结果:安静状态时与运动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恢复期的最大心率、心率恢复时间、心率恢复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运动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心力恢复时间、心力恢复速率和心肌收缩能力储备指数都有显著的差异(p<0.001)。结论:大负荷运动量下动用的心力储备主要来自于心肌收缩力的储备而不是心率储备,而且运动员比普通人还具有更快的心肌收缩恢复能力,即具有更快的心力恢复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恢复趋势 心力恢复趋势 心肌收缩力 心脏储备 无创方法
原文传递
射血分数恢复型心力衰竭的预测因素和预后评估 被引量:1
3
作者 韩琳艾 田晶 +3 位作者 丁凤琴 王茜 张岩波 韩清华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2年第11期1316-1319,1324,共5页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射血分数恢复的影响因素,并评估射血分数恢复型心力衰竭(HFrecEF)患者的预后。方法本课题为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入选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山西省3所三甲医院,至少包含2次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的射血分数...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射血分数恢复的影响因素,并评估射血分数恢复型心力衰竭(HFrecEF)患者的预后。方法本课题为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入选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山西省3所三甲医院,至少包含2次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的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FrEF)住院患者。根据心脏超声结果,将患者分为HFrecEF组和持续性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pHFrEF)组。收集患者一般情况、生物学指标以及院内治疗情况;在患者出院后每隔半年随访1次,最后一次随访时间为2020年12月。随访的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在单因素分析基础上,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射血分数恢复的影响因素,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HFrecEF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衰患者年龄<65岁(OR=0.595,95%CI:0.363~0.976,P<0.05)、未合并冠心病(OR=0.518,95%CI:0.303~0.885,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较低(OR=0.418,95%CI:0.248~0.705,P<0.05)与射血分数的恢复有关。Kaplan-Meier曲线显示,HFrecEF组的累计生存率高于pHFrEF组。结论年龄<65岁、未合并冠心病、LVEDD较低的患者射血分数恢复的可能性大;HFrecEF患者的预后较pHFrEF患者明显改善。因此在临床中要早期识别目标人群并尽早干预,以改善心衰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血分数恢复心力衰竭 影响因素 预后
下载PDF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与射血分数恢复型心力衰竭病人的管理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嘉尉 杨志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18期3330-3334,共5页
射血分数恢复型心力衰竭(HFrecEF)是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接受治疗后使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恢复,但人们对该类病人的预后及管理还知之甚少。研究发现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sST2)在预测心力衰竭不良预后以及左心室逆重构方面拥有... 射血分数恢复型心力衰竭(HFrecEF)是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接受治疗后使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恢复,但人们对该类病人的预后及管理还知之甚少。研究发现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sST2)在预测心力衰竭不良预后以及左心室逆重构方面拥有其独特的优越性。现就sST2的来源、性质、优越性及sST2与LVEF的关系进行综述,希望能够为HFrecEF的管理提供新的参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血分数恢复心力衰竭 生物标志物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 左心室逆重构 综述
下载PDF
射血分数改善/恢复的心力衰竭患者全因死亡率、再住院率及复合终点发生率的Meta分析
5
作者 钮岳岳 侯承志 +3 位作者 程晓振 艾克热木·艾尔肯 李红萍 冯玲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9期74-80,共7页
目的 系统评价射血分数改善的心力衰竭(HFimpEF)/射血分数恢复的心力衰竭(HFrecEF)患者全因死亡率、再住院率及复合终点发生率。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 目的 系统评价射血分数改善的心力衰竭(HFimpEF)/射血分数恢复的心力衰竭(HFrecEF)患者全因死亡率、再住院率及复合终点发生率。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等数据库中HFimpEF/HFrecEF患者预后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月。主要结局指标包括全因死亡率,次要结局指标包括再住院率及复合终点发生率。提取纳入文献的资料,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评价文献质量,采用Stata 14.0与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本研究纳入11篇文献,共包含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5 873例,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1 819例,HFimpEF患者465例,HFrecEF患者1 58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HFimpEF/HFrecEF患者全因死亡率低于HFrEF患者[风险比(HR)=2.35,95%CI(1.85,2.99),P<0.000 01]和HFpEF患者[HR=1.99,95%CI(1.56,2.54),P<0.000 01]。HFimpEF/HFrecEF患者再住院率低于HFrEF患者[HR=1.61,95%CI(1.41,1.85),P<0.000 01]和HFpEF患者[HR=1.47,95%CI(1.23,1.76),P<0.000 1]。HFimpEF/HFrecEF患者复合终点发生率低于HFrEF患者[HR=1.75,95%CI(1.28,2.40),P=0.000 5]和HFpEF患者[HR=1.63,95%CI(1.24,2.16),P=0.000 5]。根据发表年份、国家、研究类型、随访时间、校正因素数量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亚组中HFimpEF/HFrecEF患者全因死亡率均低于HFrEF患者(P<0.05)。结论 现有证据显示,HFimpEF/HFrecEF患者全因死亡率、再住院率、复合终点发生率低于HFrEF、HFpEF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改善的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恢复心力衰竭 全因死亡率 再住院率 复合终点 META分析
下载PDF
Control of Secondary Flow in a Low Solidity Circular Cascade Diffuser 被引量:5
6
作者 Daisaku Sakaguchi Takuji Fujii +2 位作者 Hironobu Ueki Masahiro Ishida Hiroshi Hayami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84-390,共7页
According to the previous experimental works on the low solidity circular cascade diffuser (LSD), a pressure recovery of a centrifugal blower was improved by the LSD significantly in a wide range of flow rate, and the... According to the previous experimental works on the low solidity circular cascade diffuser (LSD), a pressure recovery of a centrifugal blower was improved by the LSD significantly in a wide range of flow rate, and the pres-sure recovery was improved further by the LSD with a tandem cascade in comparison with the LSD with a sin-gle-row cascade.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flow behavior in the LSD with the tandem cascade has been analyzed numerically by using the commercial CFD code of ANSYS-CFX12. It was shown clearly that the higher pressure recovery was achieved by applying the LSD with the tandem cascade, and the high pressure recovery is based on the high pressure rise in the vaneless space upstream of the LSD and the high blade loading of the front blade of the LSD. The high pressure recovery in the LSD could be achieved by controlling the flow separation on the suc-tion surface of the front blade and also on that of the rear blade due to formation of the favorable secondary flow and due to increase in mass flow passing through the slit section between the front and rear bla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D (Low solidity circular cascade diffuser) Centrifugal blower Range enhancement Tandem cascad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