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2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动过速性心肌病13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黄明慧 张琴 +3 位作者 张奇志 曹万才 王磌 邓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105-106,共2页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CM)是长期反复心动过速导致心脏扩大和心功能不全,其特点是随着心动过速终止,心脏扩大和心功能不全全部或部分恢复。2000年1月-2008年10月,我们采用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TCM患者13例,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心动过速心肌 射频消融术 疗效观察 治疗 心功能不全 心脏扩大 tcm
下载PDF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 被引量:6
2
作者 马坚 王方正 +3 位作者 张云 唐晓毅 孙瑞龙 陈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67-369,共3页
目的:观察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治过程。方法:5例慢性房性心动过速伴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患者服用胺碘酮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的心率、心脏大小和心功能变化。结果:胺碘酮治疗后,5例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平均心室率由16... 目的:观察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治过程。方法:5例慢性房性心动过速伴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患者服用胺碘酮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的心率、心脏大小和心功能变化。结果:胺碘酮治疗后,5例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平均心室率由166.0±18.0降至80.4±9.6次/分(P<0.01),左心室舒张末径和心胸比率均显著性减少(63.70±7.10比52.50±6.10mm,和0.56±0.05比0.50±0.03,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则提高101%(P<0.01),随访2年,患者的心脏功能进一步改善。结论:慢性心动过速可成为心脏扩大和心功能不全的原发病因,控制心室率后心脏功能可完全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 心肌 心力衰竭 心率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小儿心动过速心肌病10例报告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健怡 陈秀玉 +2 位作者 黄敏 华仰德 李锦康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859-861,共3页
关键词 心动过速心肌 心动过速心肌 心功能不全 小儿 扩张型心肌 心脏扩大 tcmP 临床意义 研究发现 总结分析
下载PDF
老年心动过速心肌病1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武国东 张舒岩 及志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4661-4662,共2页
心动过速心肌病(TCM)系长期慢性心动过速导致不规则或过高心室率,引起心脏扩大并最终引发心力衰竭的临床综合征,但在心率或节律得到控制后,心功能可以部分或全部恢复。TCM最大特征就是心律失常治愈或控制后心功能可以改善。因此,尽早... 心动过速心肌病(TCM)系长期慢性心动过速导致不规则或过高心室率,引起心脏扩大并最终引发心力衰竭的临床综合征,但在心率或节律得到控制后,心功能可以部分或全部恢复。TCM最大特征就是心律失常治愈或控制后心功能可以改善。因此,尽早识别和治疗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心肌(tcm) 射频消融术(RFCA) 心力衰竭
下载PDF
儿童心动过速性心肌病临床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韩晓华 王凤 +3 位作者 吴琳 田宏 梁雪村 刘芳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IC)的临床特征、药物疗效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出院诊断中各种类型的快速型心律失常且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30%的病历,采集临床表现、抗心律失常治疗、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 目的探讨儿童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IC)的临床特征、药物疗效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出院诊断中各种类型的快速型心律失常且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30%的病历,采集临床表现、抗心律失常治疗、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评估以及生物标志物。临床随访终点定义为LVFS≥30%和标化左室舒张末期内径(Z-LVEDD)<2.0。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心肌病变恢复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 2003年5月至2016年1月56例TIC患儿进入本文分析,男37例(66.1%),<1岁婴儿40例(71.4%)。房性心动过速(53.6%)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7.5%)是儿童TIC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所有患儿均接受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有效29例(51.8%),部分有效23例(41.1%),无效4例(7.1%);乙胺碘呋酮是最常被选用(69.6%)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单独或联合使用的总有效率达92.3%(36/39)。除外2例死亡病例,54例TIC患儿LVFS治疗前[(23.7±3.7)%]和治疗后[(32.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Z-LVEDD治疗前(2.79±3.04)和治疗后(0.3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VFS与ZLVEDD达到随访终点定义的中位时间分别10 d和42 d。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治疗前[(15 711±11 453)pg·mL^(-1)]和治疗后[(1 287±1 510)pg·m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Z-LVEDD越小,越利于Z-LVEDD早期恢复(β=0.528,95%CI:0.127~0.506,P=0.002)。结论儿童TIC心动过速有效控制后,心肌功能可部分或完全恢复。临床医生的早期识别与有效治疗对于儿童TIC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心肌 快速型心律失常 儿童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心动过速型心肌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洪浪 王洪 +4 位作者 陈章强 赖珩莉 尹秋林 陆林祥 葛郁之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CA)治疗心动过速型心肌病(TC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05-01至2008-12收治的TCM患者7(男5,女2)例,年龄21~76(39.9±20.5)岁。心动过速病程3个月~16年。主要症状为胸闷、心悸、气短。既往无器质性...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CA)治疗心动过速型心肌病(TC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05-01至2008-12收治的TCM患者7(男5,女2)例,年龄21~76(39.9±20.5)岁。心动过速病程3个月~16年。主要症状为胸闷、心悸、气短。既往无器质性心脏病史,亦无饮酒嗜好和克山病高发区居住史。7例均经心腔内电生理检查证实并行三维标测系统(EnSite3000)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结果:7例患者心腔内电生理检查显示:3例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标测到最早激动点消融成功;1例右心房峡部依赖性心房扑动,行右心房峡部线性消融达到峡部双向阻滞,术中即刻转为窦性心律;3例左侧特发性无休止室性心动过速,用消融电极标测到P电位,且较体表心电图和冠状窦V波提前26~35ms,以此靶点试放电消融成功。其中1例消融成功后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心室静止,立即植入起搏器,术后一直靠起搏器维持心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未恢复。射频消融时间(3.6±0.5)h,暴光时间(1.9±0.4)h。术后随访3个月时左心房直径、左心室舒张末径、左心室收缩末径均较术前显著缩小(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显著增加(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访6个月时再复查上述各指标均已恢复正常范围,未见心动过速复发。结论:心动过速可以诱导心肌病,如果及时采取射频消融治疗,可以消除心动过速发生的基质,心脏结构和功能是可以完全恢复。三维标测系统可清晰地揭示心律失常的机制,对房性或室性心动过速等复杂心律失常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提高消融的成功率及增加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心肌 快速型心律失常 射频消融 三维标测系统 疗效
下载PDF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与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与心电学特点 被引量:9
7
作者 王洪涛 廖序东 +9 位作者 尹桂华 张学欣 姜华 梁铁彪 陈东豪 常学锋 蔡丽娥 卢延生 魏大军 浦介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689-2690,共2页
目的探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与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IRVOT-VT)的临床、心电学特点并比较导管射频消融(RFCA)效果。方法根据2009年欧洲心律失常学会第5次年会国际专家工作组ARVC诊断标准选择确诊的ARVC患者73例;选择... 目的探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与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IRVOT-VT)的临床、心电学特点并比较导管射频消融(RFCA)效果。方法根据2009年欧洲心律失常学会第5次年会国际专家工作组ARVC诊断标准选择确诊的ARVC患者73例;选择符合IRVOT-VT标准的住院病人75例,分析临床表现、心电学特征,随访射频消融的远期疗效。结果两组病例中首次诊断年龄、室速发作与运动/情绪相关性、家族史无显著差别,性别比例、晕厥史、超声心动图表现却明显不同(P<0.05);两组病例之间的静息窦性心率和室速发作心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病例间在窦性心律时的epsilon波、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V1~V3 T波倒置的发生率,V1~V3 QRS波平均宽度,肢体导联低电压和室性心动过速时的额面电轴、V1导联QRS波宽度却有显著差异(P<0.05);IRVOT-VT组RFCA中远期成功率明显优于ARVC组(P<0.05)。结论 ARVC与IRVOT-VT间性别比例、晕厥史、超声心动图表现,心电图的多个指标存在显著差异;RFCA在IRVOT-VT组中远期效果明显优于ARVC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lion波 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 特发性右室流出道窦性心动过速 导管射频消融术 心律转复除颤器
下载PDF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室性心动过速伴左束支传导阻滞的特点 被引量:4
8
作者 张黔桓 詹贤章 +4 位作者 黄峻 陈春晖 方咸宏 蒋祖勋 吴书林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999-2001,共3页
目的分析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患者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伴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的心电图特点。方法收集ARVC患者40例,对每例患者行12导联心电图、Fontaine导联心电图和平均信号心电图检查,并与20例诊断为起源于右室流出道(RVOT... 目的分析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患者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伴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的心电图特点。方法收集ARVC患者40例,对每例患者行12导联心电图、Fontaine导联心电图和平均信号心电图检查,并与20例诊断为起源于右室流出道(RVOT)的特发性室速患者作比较。结果 ARVC患者出现症状的年龄为(32.2±12.7)岁,男性患者的比例较高(85.0%),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82.5%),其次是胸痛(25.0%)和晕厥(22.5%)。T波倒置(75.0%)是最常见的心电图表现,随后是QRS波时限延长(45.0%)和Epsi-lon波(35.0%)。伴LBBB的室速有28例(70.0%)。T波倒置(53.0%)仍是ARVC患者LBBB室速的主要心电图特征,其中主要是V1~V3或V1~V4导联出现T波倒置,晚电位阳性为(50.0%)。ARVC室速患者Ⅰ导联和V1导联的QRS波时限大于RVOT室速患者(P<0.05),且胸导联的移行较RVOT室速患者晚(P<0.05)。结论ARVC患者LBBB室速与RVOT室速的心电图特征有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 室性心动过速 左束支传导阻滞 右室流出道
下载PDF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刘长乐 刘瑞蒙 +1 位作者 李广平 胡小宁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3-336,共4页
持续性室上性或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可引起心室扩大、心功能进行性下降并最终导致心力衰竭甚至猝死,这一类临床综合征称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IC)。鉴于TIC的可逆性,早期诊断并采取恰当的治疗方法对于此种特殊类型心肌病的逆转显得尤为重... 持续性室上性或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可引起心室扩大、心功能进行性下降并最终导致心力衰竭甚至猝死,这一类临床综合征称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IC)。鉴于TIC的可逆性,早期诊断并采取恰当的治疗方法对于此种特殊类型心肌病的逆转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TIC的临床分型、病因、发病机制、诊断要点、临床表现及治疗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系统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心动过速 心律失常 心性 心动过速心肌 综述
下载PDF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1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徐彤彤 戴玲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58-759,共2页
关键词 心动过速心肌 临床分析 胺碘酮 射频消融根治术 美托洛尔
下载PDF
射频消融室上速逆转心动过速性心肌病1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小贞 于运福 +1 位作者 杨鹏伟 闫继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4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 观察室上性心动过速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及射频消融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房室折返性及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导致的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IC)患者19例,入院心电图示持续心动过速发作,均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速,分析其临床... 目的 观察室上性心动过速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及射频消融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房室折返性及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导致的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IC)患者19例,入院心电图示持续心动过速发作,均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速,分析其临床特点并观察术前术后超声及胸部X片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射频消融房室结双径路及房室旁道后6个月,心功能(NYHA分级)明显改善(2.3±1.2比1.1±0.2,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变小[(64.40±6.72)mm比(52.30±4.88)mm,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增高(0.32±0.07比0.61±0.30,P<0.01);心胸比变小(0.64±0.06比0.53±0.03,P<0.01).结论 房室结折返性或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可引起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射频消融房室旁道或房室结可逆转心肌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心肌 室上性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
下载PDF
心动过速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及与扩张性心肌病的对照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梅 王炎 +1 位作者 薛玉梅 吴书林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752-754,共3页
目的 探讨心动过速心肌病(TCM)的诊断线索.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诊断为TCM的患者6例,随机1∶3匹配年龄(±5岁)和射血分数相近、同性别、同年出院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DCM)的患者18例,分析两类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和... 目的 探讨心动过速心肌病(TCM)的诊断线索.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诊断为TCM的患者6例,随机1∶3匹配年龄(±5岁)和射血分数相近、同性别、同年出院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DCM)的患者18例,分析两类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结果.结果 与TCM组相比,DCM组急性期入院时心率较低,两组分别为(99.4±10.5)次/分和(146±20.4)次/分(P<0.05),在心衰缓解时心力率竭显著降低,两组分别为(74.9±8.8)次/分和(122.5±24.9)次/分(P<0.05).TCM组术后3个月心脏显著缩小、左室射血分数显著上升(P<0.05),而DCM组出院后3个月无明显变化.结论 与DCM相比,TCM的心力率竭在心衰急性期、缓解期显著加快,即使在缓解期也常>90次/分.故对心肌病患者,须注意鉴别并积极治疗心动过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心肌 扩张性心肌 心率
下载PDF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洪 洪浪 +5 位作者 赖珩莉 李林峰 尹秋林 陈章强 邱贇 陈再华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5-319,共5页
目的评价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室性心动过速(VT)射频消融的疗效。方法 4例ARVC患者,男3例,女1例,年龄27~62岁,均有反复头昏、心悸、晕厥或黑矇病史。4例患者症状发作时共出现6种形态的VT,频率为130~210次/分。在三维标测系统(... 目的评价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室性心动过速(VT)射频消融的疗效。方法 4例ARVC患者,男3例,女1例,年龄27~62岁,均有反复头昏、心悸、晕厥或黑矇病史。4例患者症状发作时共出现6种形态的VT,频率为130~210次/分。在三维标测系统(CARTO或EnSite Array)指导下行VT消融治疗。结果 4例患者共行6次手术,其中3次采用CARTO系统,3次采用EnSiteArray系统指导。3例完成消融,随访2~19个月,3例患者均无猝死、晕厥或黑矇发生;2例术后一周内复发,但VT的频率减慢,药物能有效控制,术后5~6个月VT不再发作。另1例患者在放电消融过程中VT的频率加快,形态紊乱,蜕变为心室颤动,紧急电复律后转为窦性心律,终止手术。随访6个月,无VT发生。结论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VT的射频消融治疗可改善病人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 室性心动过速 三维标测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下载PDF
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韩建妙 齐书英 +2 位作者 王建军 张国瑞 朱娜娜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14期2091-2095,共5页
目的探讨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IC)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经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证实快速心律失常、左心房和(或)左心室增大,心功能减低(EF<50%)的单纯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者20例,经RFCA治疗后随访6个月... 目的探讨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IC)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经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证实快速心律失常、左心房和(或)左心室增大,心功能减低(EF<50%)的单纯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者20例,经RFCA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术前,术后后3、6个月的心率和窦性心律维持情况、抗心律失常和抗心衰药物使用率、心胸比率(CT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前后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以及6min步行距离(6-MWT)改善情况。结果1例右心耳房速患者射频消融手术失败,1例持续性房颤患者术后3个月复发,长期口服药物治疗,心室率控制在70~90次/min,18例患者术后转复为窦性心律,手术成功率90%。术后1例患者出现股动脉血肿经压迫后好转,所有患者术中、术后无心包填塞、冠状动脉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射频消融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Ⅰ级心功能比例增多,心率、抗心律失常和抗心衰药物应用率均下降,CRT、LAD、LVEDD缩小、NT-proBNP下降、LVEF及6-MWT提高,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与术后3个月比较Ⅰ级心功能比例进一步增多,抗心律失常和抗心衰药物应用率进一步下降,CRT、LAD、LVEDD进一步缩小、6-MWT进一步下降、LVEF及进一步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性心律失常 心动过速心肌 射频消融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室性早搏与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被引量:5
15
作者 彭珍云 张翼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34-836,共3页
室性早搏(简称室早)十分常见。应用动态心电图对一般人群进行筛查,结果70%-75%的受检者都能记录到室早。室早可引起心脏扩大和心功能不全,即室早相关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PVC-ITCM)和心源性猝死。本文就PVC-ITCM的影响因素、发... 室性早搏(简称室早)十分常见。应用动态心电图对一般人群进行筛查,结果70%-75%的受检者都能记录到室早。室早可引起心脏扩大和心功能不全,即室早相关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PVC-ITCM)和心源性猝死。本文就PVC-ITCM的影响因素、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改变、诊断及治疗进行如下阐述。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心肌 室性早搏 理生理改变 动态心电图 心功能不全 心源性猝死 一般人群 心脏扩大
下载PDF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紫薇 李玲 +2 位作者 徐莹 蒋苒 丁新志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心动过速心肌 合并症 心功能不全 心电图
下载PDF
快速心房起搏制作猪心动过速心肌病动物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超群 王志荣 +4 位作者 顾万华 李飞 程明月 李承宗 徐唔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243-245,共3页
目的探讨通过快速心房起搏构建猪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模型的可行性。方法10只健康小猪经穿刺颈静脉途径植人AAI型起搏器,8只给予400次/min的快速右心房起搏2周,2只不起搏作为对照组,起搏前后应用超声心动图观测收缩、舒张末期左心室容... 目的探讨通过快速心房起搏构建猪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模型的可行性。方法10只健康小猪经穿刺颈静脉途径植人AAI型起搏器,8只给予400次/min的快速右心房起搏2周,2只不起搏作为对照组,起搏前后应用超声心动图观测收缩、舒张末期左心室容积大小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检测血心房钠尿肽(ANP)水平;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左心室心肌病理改变。结果快速起搏2周后,猪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舒张末期容积(LVEDV)均显著增加(P〈0.05);血浆中ANP显著增加,苏木精一伊红染色可见心室组织细胞排列紊乱,出现局灶性坏死、肌溶解、水肿、间质胶原结缔组织增生、炎性细胞浸润。结论短期快速心房起搏是建立猪心动过速心肌病动物模型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心肌 快速心房起搏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小儿心动过速性心肌病13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晓敏 刘慧萍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65-566,共2页
目的探讨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CM)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13例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辅助检查、治疗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13例入院后均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抗心力衰竭治疗。11例... 目的探讨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CM)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13例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辅助检查、治疗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13例入院后均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抗心力衰竭治疗。11例予地高辛和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转为窦性心律。心动过速反复或持续发作2例,均经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行射频消融术后心动过速获得根治。结论任何类型的快速心律失常均可诱发TCM。对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并反复或持续反作心动过速者均应高度怀疑TCM。临床常用控制心室率的方法是药物治疗和射频消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心动过速 儿童
下载PDF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被引量:6
19
作者 何燕 韩明华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1期34-36,共3页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是由持续或频繁发作的心动过速引起心肌重构导致心脏扩大、心功能异常,心动过速及时根治后心功能和心脏结构可得到不同程度的逆转。临床上诊断该病主要是根据发生心动过速和心力衰竭的时间顺序,以及有效治疗心动过速后...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是由持续或频繁发作的心动过速引起心肌重构导致心脏扩大、心功能异常,心动过速及时根治后心功能和心脏结构可得到不同程度的逆转。临床上诊断该病主要是根据发生心动过速和心力衰竭的时间顺序,以及有效治疗心动过速后心功能的恢复情况来判定。对于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治疗心动过速本身是关键,因此对于该病的诊断和治疗都要遵循“越早越好”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 心肌诊断 心肌治疗
下载PDF
不纯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钱海燕 黄觊 +4 位作者 杨跃进 杨艳敏 张朝阳 李志忠 张京梅 《中国医药》 2013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目的总结不纯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iTCM)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选择2003年至2011年门诊或住院iTCM患者57例作为研究组,回顾性分析其首诊和随访时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基本特点和预后。选择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70例作为对照... 目的总结不纯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iTCM)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选择2003年至2011年门诊或住院iTCM患者57例作为研究组,回顾性分析其首诊和随访时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基本特点和预后。选择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心率[(77±30)次/min比(138±42)7R/min]、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705±103)ng/L比(5423±1017)ng/L]、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53±8)mm比(62±16)mm]、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8±10)%比(39±14)%]均得到明显的改善(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后心率[(81±18)次/min比(924-20)次/min]、NT—ProBNP[(12704-320)ng/L比(6705±1300)ng/LI、LVDdl(584-11)mm比(64±15)min]、LVEFI(42±11)%比(38±13)%]亦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研究组NT—ProBNP、LVDd、LVEF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前研究组NYHAm-Ⅳ级49例(86.0%0),治疗后为5例(8.8%);对照组分别为59例(84.3%)、14例(20.0%),研究组心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随访时研究组出现复合终点事件者9例(15.8%),而对照组为27例(38.6%),对照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1)。结论即使存在基础心脏病,当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时,要注意iTCM的诊断。射频消融术或药物可使绝大多数iTCM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显著改善,预后显著优于D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心肌 心律失常 心肌 扩张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