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朝鲜李朝文人李建昌散文中的阳明心学思想探析
1
作者 付春明 《韩国语教学与研究》 2023年第2期127-133,共7页
朝鲜李朝末期文人李建昌早年在祖父李是远的影响下,继承江华学派的阳明家学。面对“阳朱阴王”的社会风潮,他遵从祖训便将阳明心学思想内化成为官处世、研磨学问之道。而在散文创作之中,他有时也会不经意地在散文写作中渗透着阳明心学... 朝鲜李朝末期文人李建昌早年在祖父李是远的影响下,继承江华学派的阳明家学。面对“阳朱阴王”的社会风潮,他遵从祖训便将阳明心学思想内化成为官处世、研磨学问之道。而在散文创作之中,他有时也会不经意地在散文写作中渗透着阳明心学思想。李建昌不仅利用“心即理”说、“良知”说来纠正谬误,阐述问题,而且还进一步提出了“实心实学”说,以实现富国安邦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李朝 李建昌 阳明心学思想
下载PDF
论程颢心学思想的传承 被引量:2
2
作者 卢连章 《天中学刊》 2003年第1期91-94,共4页
程颢建立的哲学体系,具有心一元论的本体论倾向。它直接影响了宋明理学中陆王心学学派的形成和发展。因为程颢的心学思想由谢良佐继承,后经王蘋、张九成之传承,至陆九渊而集大成。到了明代则由王阳明发扬光大形成陆王心学学派。
关键词 程颢 心学思想 天理 人心 诚敬 穷理
下载PDF
曾朝节心学思想发微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向清 雷定京 《船山学刊》 2020年第2期89-95,共7页
从宋元至明清,作为哲学概念的"心"之内涵不断丰富发展。曾朝节作为万历年间重要的湖湘哲人,继承了"曲烈明裔"的严谨家风,秉持"宣情达理"的甘泉之学,弘扬了"根植性命"的心斋学说。在心学理论建... 从宋元至明清,作为哲学概念的"心"之内涵不断丰富发展。曾朝节作为万历年间重要的湖湘哲人,继承了"曲烈明裔"的严谨家风,秉持"宣情达理"的甘泉之学,弘扬了"根植性命"的心斋学说。在心学理论建构上他秉承"根植性命"的思想:强调"培植灵根"而重视心灵修养,希求达到高妙悠然之境界;反对"着念多妄"的邪行而提出"至道无因"的心论;讲究以心统情、以心养性、心性合一,推崇"听灵山偈"式的静观体悟方法,实现了"因信积善"式道德论与践履论合二为一的理论建构。曾朝节独特的"太极-心"式的心性论经由"洞察"至"体悟"的过程,其蕴涵的哲学体系因拓展了心学的逻辑运思路径,对后世湖湘学者产生了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朝节 心学思想 因信积善 培植灵根 至道无因
下载PDF
王守仁的心学思想与他的书法艺术 被引量:1
4
作者 胡源 《书画艺术》 2008年第6期57-64,2,共9页
王守仁,字伯安,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死于明世宗嘉靖七年(1528年),祖籍浙江余姚。青年时随父亲迁家至山阴,后来,他结庐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阳明山人。
关键词 心学思想 阳明子 阳明洞 浙江余姚 知行合一 龙江留别诗 圣教序 阳明山 王阳明 书风
下载PDF
王安石的心学思想
5
作者 胡金旺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25-28,共4页
王安石的心学思想表现为在由人心做主的前提下确立道义的准则,与一般儒者恪守封建的伦理纲常而画地为牢的思想观念有着显著的差异,王安石的这种叛逆思想因而遭到了他们的激烈批判与反对。王安石思想的心学特色在宋学的发展历程上具有开... 王安石的心学思想表现为在由人心做主的前提下确立道义的准则,与一般儒者恪守封建的伦理纲常而画地为牢的思想观念有着显著的差异,王安石的这种叛逆思想因而遭到了他们的激烈批判与反对。王安石思想的心学特色在宋学的发展历程上具有开创意义,而稍后的二程洛学虽然也重视"心"的作用,但却不是典型意义上的心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石 心学思想 道义 二程
下载PDF
从一张会试试卷看钱谦益的心学思想
6
作者 丁功谊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88-92,共5页
万历三十八年,钱谦益北上京师参加会试,考官向他出了一张关于性善恶之旨的试卷。钱谦益在试卷中表露出的主导思想是“无善无恶”,他走了一条心学的路线,但他又以“为善去恶说”对至善论进行补充和完善,在试卷最后他试图与心学划清立场,... 万历三十八年,钱谦益北上京师参加会试,考官向他出了一张关于性善恶之旨的试卷。钱谦益在试卷中表露出的主导思想是“无善无恶”,他走了一条心学的路线,但他又以“为善去恶说”对至善论进行补充和完善,在试卷最后他试图与心学划清立场,对无善无恶说展开了批判。从这张会试试卷中,我们可以看出钱谦益哲学思想矛盾的两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谦益 心学思想 会试试卷
下载PDF
王襞心学思想概述
7
作者 张树俊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71-75,共5页
王襞继承了王阳明及其王艮的心学思想,大讲心之妙用。他认为良知是由"心之体"发出的知觉与本能,具有自发自导功能,所以他特别强调良知对人的主宰作用。王襞还把泰州学派的"乐学"之乐,解释为顺应心体的自然流畅之乐... 王襞继承了王阳明及其王艮的心学思想,大讲心之妙用。他认为良知是由"心之体"发出的知觉与本能,具有自发自导功能,所以他特别强调良知对人的主宰作用。王襞还把泰州学派的"乐学"之乐,解释为顺应心体的自然流畅之乐,从而把泰州学派的乐学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他强调良知之性的活泼性,反对一切束缚,主张率性而行。此外王襞的心为主宰、率性而为的主张,在他身上也有明显的体现,并形成了他特有的人格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为主宰 率性而为 心学思想 泰州学派 王襞
下载PDF
阳明心学思想:企业超理性管理的内驱力
8
作者 马晓静 李莉 《经济管理文摘》 2021年第6期73-74,共2页
现代企业管理具有理性管理的显著特征。理性管理在为企业管理带来效率的同时,也存在忽视人性、产生负外部成本的弊端。企业超理性管理以“价值要素”“价值理性”为内驱力,解决理性管理的弊端。阳明心学思想是企业超理性管理内驱力来源... 现代企业管理具有理性管理的显著特征。理性管理在为企业管理带来效率的同时,也存在忽视人性、产生负外部成本的弊端。企业超理性管理以“价值要素”“价值理性”为内驱力,解决理性管理的弊端。阳明心学思想是企业超理性管理内驱力来源,以三条路径驱动企业实现超理性管理:感悟“良知”、构建“良知”企业哲学、落实“真知”“真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心学思想 内驱力 企业超理性管理
下载PDF
道家心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9
作者 李霞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7-71,共5页
"心"是中国哲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与儒家侧重从道德论角度考察"心"的道德属性、佛教侧重从本体论角度探讨"心"的缘起功能不同,道家主要从生命论角度揭示了"心"的地位和作用。道家对"心"... "心"是中国哲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与儒家侧重从道德论角度考察"心"的道德属性、佛教侧重从本体论角度探讨"心"的缘起功能不同,道家主要从生命论角度揭示了"心"的地位和作用。道家对"心"的研究肇始于《老子》,其心学思想初步形成于《管子》,《庄子》对其进行了丰富和发展,《淮南子》则给予了细化和深化,由此形成了道家别具一格的生命论意义上的心学思想传统。它与儒佛道德论或本体论意义上的心学思想恰成互补关系,构成了中国哲学的重要思想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心学思想 《老子》 《管子》 《庄子》
下载PDF
王阳明心学思想对培养道德主体的理念启示
10
作者 薛丽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7-12,共6页
德育,其关键一方面在于"得"(德),通过"得",使道德真正成为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内涵着道德素质教育的德育虽然侧重政治性,但是要使其提高人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等,关键也在于"得",在于主体对德... 德育,其关键一方面在于"得"(德),通过"得",使道德真正成为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内涵着道德素质教育的德育虽然侧重政治性,但是要使其提高人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等,关键也在于"得",在于主体对德育的内心感悟,另一方面即"人",以往的德育因其简单化、形式化等,和德育主体渐行渐远,难以走进德育主体的生活世界,是一种不见"人"的灌输方式,而主体的道德生活是人的切己感受,是形成这种内心感悟的源泉,我们称之为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在场。只有主体真正的"得"(德)以及德育过程中切实重视主体(人)在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德育。王阳明心学思想中的核心内容在于对道德主体的重建,开创了向内探求的道德教育模式。通过对其合理成分的借鉴,我们应该从主体内心对于道德的"得"以及道德主体在场这两个方面更好地进行德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 王阳明心学思想 道德主体
下载PDF
王阳明《传习录》中心学思想的特征探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思远 钱可敦 《艺术科技》 2020年第1期47-48,共2页
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以一种本心的主观视角洞察世事人情,书中尽显一种将本心与道理合二为一,臻于至善的淡然境界."心即理也""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心学思想也开启了人本主义、思想解放的浪潮,对后世影... 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以一种本心的主观视角洞察世事人情,书中尽显一种将本心与道理合二为一,臻于至善的淡然境界."心即理也""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心学思想也开启了人本主义、思想解放的浪潮,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文以《传习录》为基础,从创新性、突破性、深邃性三个方面对王阳明心学思想的特征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习录》 王阳明 心学思想 知行合一
下载PDF
王阳明心学思想与贵州文化
12
作者 张文良 于倩 《青年与社会(中)》 2014年第2期363-363,共1页
五百多年前,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悟道。五百年后的今天,人们发现并发掘出了他的丰富思想体系中极具当代价值的精神内核。文章以王阳明学术思想和贵州文化为主题,把重点放在王学对贵州文化的影响这个议题上,一是王阳明心学思想和贵州文... 五百多年前,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悟道。五百年后的今天,人们发现并发掘出了他的丰富思想体系中极具当代价值的精神内核。文章以王阳明学术思想和贵州文化为主题,把重点放在王学对贵州文化的影响这个议题上,一是王阳明心学思想和贵州文化;二是王阳明思想在贵州的继承和发展。这两个层次都与贵州紧密相连,从而使它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成为不可替代的研究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心学思想 贵州文化
下载PDF
王阳明心学思想的重要参考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姜欣宇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第13期39-40,共2页
王阳明心学思想是我国古代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对于我国继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振兴国学、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两个一百年'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该文介绍了王阳明心学体系的重要内容,阐释了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心学思想是我国古代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对于我国继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振兴国学、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两个一百年'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该文介绍了王阳明心学体系的重要内容,阐释了王阳明心学的历史价值,重点阐述了王阳明心学思想在政治、现代教育、社会等方面的时代价值,并为人们尤其是公职人员修身自省、为人处事等方面提供积极的现实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心学思想 现代教育 知行合一
下载PDF
知行合一、心学新用:原汁原味的王阳明心学思想——评《传习录》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芸 张平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58-258,共1页
阳明心学大体属于唯心主义的道德修养说,主要内容见于《传习录》。鲍希福点校的《传习录》(文化发展出版社2018年版)详细阐述王阳明的“心学新用”和“知行合一”等重要内容,把阳明心学原汁原味传达出来,使读者在充分理解致良知、心学... 阳明心学大体属于唯心主义的道德修养说,主要内容见于《传习录》。鲍希福点校的《传习录》(文化发展出版社2018年版)详细阐述王阳明的“心学新用”和“知行合一”等重要内容,把阳明心学原汁原味传达出来,使读者在充分理解致良知、心学新用等概念的同时,体会到“去恶为善”“去人欲,存天理”的深刻内涵,是近年来相关研究领域的一本较为出色的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习录》 心学思想 知行合一 原汁原味 王阳明 阳明心学 道德修养 唯心主义
原文传递
湛若水心学思想的理论特色——兼论湛若水与陈献章、王阳明心学的异同 被引量:4
15
作者 方国根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51-58,80,共9页
湛若水为明代心学中独具特色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建构的“随处体认天理”、“煎销习心”与“执事敬”及“心包乎天地万物”的思想体系,是对陈献章心学的修正和发展,与同时崛起的王阳明心学相呼应,彼此切磋学术,互相辩难,影响甚巨。
关键词 湛若水 随处体认天理 陈献章 王阳明心学 心学思想
原文传递
梁漱溟心学思想的主要特征
16
作者 柴文华 张灵馨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18年第8期45-46,共2页
梁漱溟在继承陆王心学的基础上,建构了一个以生命本体论为起点、具有现代人学特征的新心学体系。梁漱溟的心学体系中国现代哲学有一个显要特征,即在以消解形上学为主旨的西方实证主义思潮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绝大多数哲学家如熊十力、冯... 梁漱溟在继承陆王心学的基础上,建构了一个以生命本体论为起点、具有现代人学特征的新心学体系。梁漱溟的心学体系中国现代哲学有一个显要特征,即在以消解形上学为主旨的西方实证主义思潮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绝大多数哲学家如熊十力、冯友兰、金岳霖、贺麟等却热衷于建构形上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哲学 生命本体论 陆王心学 心学思想 熊十力 金岳霖 心学体系 冯友兰
原文传递
张载心学思想研究
17
作者 林乐昌 《中国儒学》 2019年第1期3-17,共15页
张载作为北宋理学的创建者和关学宗师,建构了一套涵盖天论、道论、性论、心论的哲学体系。尽管他不同于以"心"标宗的心学家,但其理学体系当中却含有丰富的心学思想。鉴于古今学者对张载心性论命题的质疑和误解,也鉴于时下有... 张载作为北宋理学的创建者和关学宗师,建构了一套涵盖天论、道论、性论、心论的哲学体系。尽管他不同于以"心"标宗的心学家,但其理学体系当中却含有丰富的心学思想。鉴于古今学者对张载心性论命题的质疑和误解,也鉴于时下有学者对张载"心—物"关系形态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的偏向,故有理由认为,张载心性论视域中的命题是研究其心学思想的理论背景,而"心—物"关系的两种形态及其理论基础则构成了张载心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因而,有必要从三个方面对张载心学思想进行研究:一、心性论视域中的三个命题;二、"心—物"关系的两种形态;三、"心—物"关系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载 心性论 心学思想 “心—物”关系 因物为心 去物 虚心
原文传递
心学“知行合一”思想的思政教育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戴真真 《黑河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50-52,共3页
知与行的关系自古以来就是儒学思想体系研究的重点,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体系将“知行合一”确定为核心内容。当代思想教育的重点仍是知与行,任何一名思政教育者都希望学生可以做到知与行的统一。知为行的因,行为知的果,无知则无行,而无行... 知与行的关系自古以来就是儒学思想体系研究的重点,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体系将“知行合一”确定为核心内容。当代思想教育的重点仍是知与行,任何一名思政教育者都希望学生可以做到知与行的统一。知为行的因,行为知的果,无知则无行,而无行却不代表无知。从心学“知行合一”中寻找知与行的真谛,从中华民族古代先贤的智慧中,服务于当代思政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学思想 知行合一 思政教育
下载PDF
破“门面格式”,做“实际学问”--邹守益的心学思想概论
19
作者 王伟民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5-112,共8页
关键词 心学思想 学问 《明儒学案》 中华书局 黄宗羲 弟子 宗子 道器
原文传递
“东亚实学与心学思想”——第十四届东亚实学国际高峰论坛综述 被引量:1
20
作者 侯美欣 《当代韩国》 2018年第1期121-125,共5页
实学是一种以“实体达用”为宗旨,提倡“实心”“实理”,反对“空谈”“重虚”,以“经世致用、利用厚生、实事求是”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潮流和学说。17世纪初期实学相继在中国、日本、朝韩、越南等国发展,逐渐成为一门国际性学术,在近代... 实学是一种以“实体达用”为宗旨,提倡“实心”“实理”,反对“空谈”“重虚”,以“经世致用、利用厚生、实事求是”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潮流和学说。17世纪初期实学相继在中国、日本、朝韩、越南等国发展,逐渐成为一门国际性学术,在近代东亚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在建设东亚命运共同体中发挥着文化命运共同体的积极作用,具有超越时空及跨越民族、国家界限的价值魅力。中日韩三国在20世纪90年代先后成立实学研究会,组织开展实学相关文化研究,并每隔两年轮流举办一次国际学术研讨活动。2017年11月18~19日由中国实学研究会主办的“第14届东亚实学国际高峰论坛”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北京召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峰论坛 国际性 实学 东亚 心学思想 20世纪90年代 学术研讨活动 综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