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心学道统:陶望龄与周汝登之交往
1
作者 龚开喻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55-59,共5页
《明儒学案》中,黄宗羲将周汝登与陶望龄一道划入了《泰州学案》之中,认为其是泰州学派罗汝芳之后学。而实际上,无论是从地域、思想传承还是自我认同来看,周汝登都属于王畿之后学,王阳明——王畿——周汝登——陶望龄,构成了阳明学在浙... 《明儒学案》中,黄宗羲将周汝登与陶望龄一道划入了《泰州学案》之中,认为其是泰州学派罗汝芳之后学。而实际上,无论是从地域、思想传承还是自我认同来看,周汝登都属于王畿之后学,王阳明——王畿——周汝登——陶望龄,构成了阳明学在浙东传承的一条重要线索。陶望龄和周汝登的交往,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陶望龄视周汝登为师,真心向周汝登请教、探讨"朝闻夕可"的性命之学;二是陶望龄协助周汝登主持了浙中的王学讲会;三是陶望龄协助周汝登完成了《圣学宗传》《王门宗旨》二书的编纂,共同构建了"王阳明——王畿——周汝登"这样一个以"无善无恶"为宗旨的道统传承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望龄 周汝登 心学道统 圣学宗传
下载PDF
心学道统论——以“颜子没而圣学亡”为中心 被引量:13
2
作者 吴震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8-70,共13页
王阳明的"颜子没而圣学亡"这一论断有悖于理学道统论所建构的"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的道统传承谱系,被认为是儒学史上的"千古大公案"。阳明及其弟子王畿从良知心学的立场出发,通过对颜子学的重新解释以重... 王阳明的"颜子没而圣学亡"这一论断有悖于理学道统论所建构的"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的道统传承谱系,被认为是儒学史上的"千古大公案"。阳明及其弟子王畿从良知心学的立场出发,通过对颜子学的重新解释以重建"心学道统论",强调道统须建立在"心体"的观念基础之上。由于心体是普遍超越的,故道统不再受时空局限而具有不断传承下去的连续性,但这种连续不是个人化的私密传统,而应具有向任何人都敞开的开放性;它作为儒学精神传统既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存在于人们"生身受命"的过程中,故道统又具有实践性;道统也绝不是少数掌握儒家经典的知识权威才有资格接续,更不是拥有"政统"的政治权威者可以独占,因而道统具有独立于知识领域和政治领域之外的独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统 心学道统 颜子学 王阳明 王畿
原文传递
宋明儒学道统论的三种谱系及派系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周磊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23,共9页
宋明儒学道统论分为理学道统论、心学道统论以及气学道统论3种主要类型。其中,理学道统论建构了从尧、舜、禹至孔、孟,最终由理学家接续的道统谱系,这一谱系构成宋明儒学道统论的主轴。心学道统论对理学道统论作出了修正,其主要特点为:... 宋明儒学道统论分为理学道统论、心学道统论以及气学道统论3种主要类型。其中,理学道统论建构了从尧、舜、禹至孔、孟,最终由理学家接续的道统谱系,这一谱系构成宋明儒学道统论的主轴。心学道统论对理学道统论作出了修正,其主要特点为:在道统人物谱系上,突出了颜子以及心学家的地位;在"求道"工夫体系建构中,强调了简易工夫的重要作用。气学作为一个理论特征十分明显的学术流派,对理学道统论、心学道统论提出了双重批判。气学道统论内含3个方面要点:首先,孔子之道是一个应从多方面去继承的开源系统,而不应为一家一派所垄断。其次,道统为国家治理服务,因而体现出鲜明的实用性色彩。最后,在经典的追尊上,《六经》取代《四书》成为气学道统论经典。从整体上看,理学道统论、心学道统论、气学道统论均有一定的学理性基础,也都存在其自身的派系特征,是宋明儒学多样性发展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明儒学 理学道统 心学道统 气学道统 宋明政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