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2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入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患者心脏结构近期改变的比较
1
作者 郑楠 管涛 曲毅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98-101,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患者心脏结构的近期改变。方法选取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104例,根据入路方式分为左房微小切口组、右外侧切口组和正中切口组。比较各组体外循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切口...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患者心脏结构的近期改变。方法选取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104例,根据入路方式分为左房微小切口组、右外侧切口组和正中切口组。比较各组体外循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切口长度、重症监护时间、心脏结构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正中切口组比较,左房微小切口组和右外侧切口组机械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重症监护时间、切口长度缩短,术后引流量减少(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各组右房左右径和上下径、右室前后径缩小,左室舒张期末内径增大(P<0.05),且术后3个月较术后3天比较差异更显著(P<0.05),术后3天左房微小切口组和右外侧切口组与正中切口组比较差异更显著(P<0.05);术后3个月各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左房微小切口、右外侧切口较正中切口入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近期矫正效果较好,但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切口入路 右外侧切口入路 正中切口入路 间隔缺损修补 心脏结构
下载PDF
儿童室间隔缺损改良修补术的早中期疗效及并发心律失常的预测模型构建
2
作者 李迎 刘建国 +2 位作者 张德云 何飞 李青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336-340,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室间隔缺损采用改良修补术后早、中期疗效。并对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收集徐州市儿童医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儿童间隔缺损患儿100例临床资料,患儿均进行改良修补术治疗。观... 目的分析儿童室间隔缺损采用改良修补术后早、中期疗效。并对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收集徐州市儿童医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儿童间隔缺损患儿100例临床资料,患儿均进行改良修补术治疗。观察患儿围术期各指标、术前术后心功能情况。并对患儿术后发生心律失常及未发生者各项参数指标进行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绘制心律失常的预测模型。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时患儿左心室舒张末径、肺动脉内径、肺动脉瓣血流速度明显低于术前;主动脉瓣口血流速度明显高于术前(P<0.05)。100例行改良修补术患儿共15例(15.00%)发生术后心律失常、85例(85.00%)未发生;对两类患儿进行分组观察临床各项参数显示,年龄、采用修补类型、修补直径、术前心律失常、手术时间、术前肺动脉内径、术前肺动脉瓣血流速度是导致心律失常发生的可疑影响因素(P<0.05)。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手术修补类型、修补直径、术前心律失常、手术时间是导致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根据回归系数拟合所得出的联合数据进行ROC分析显示,联合预测模型的预测AUC为0.980;预测敏感度93.3%、特异度98.8%。结论儿童室间隔缺损患儿采用改良修补术后,心功能恢复较佳。术后早中期并发心律失常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龄、手术修补类型、修补直径、术前心律失常、手术时间;临床对此要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室间隔缺损 改良修补 早中期 疗效 心律失常 预测模型
下载PDF
1例ECMO辅助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心包填塞患者的护理体会
3
作者 唐石丽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3期296-298,共3页
作为心脏搭桥诊治治疗中出现的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心包填塞,将危害患者生命健康,通过早期识别预防以及及时解决才能够最大程度挽救患者生命安全。本文总结1例ECMO辅助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心包填塞患者护理。
关键词 ECMO辅助 间隔缺损修补 心包填塞 护理
下载PDF
1例室间隔缺损伴右心室流出道重度狭窄患儿的术后护理
4
作者 于芬好 明建青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7期275-277,共3页
探讨一例室间隔缺损伴右心室流出道重度狭窄患儿的术后护理。方法:注重监测术后循环系统、呼吸功能,早期肠内营养、预防伤口感染、做好基础护理。结果:术后第四天转出ICU,第21天康复出院。心脏彩色显示右心室流出道通畅,右房水平未见明... 探讨一例室间隔缺损伴右心室流出道重度狭窄患儿的术后护理。方法:注重监测术后循环系统、呼吸功能,早期肠内营养、预防伤口感染、做好基础护理。结果:术后第四天转出ICU,第21天康复出院。心脏彩色显示右心室流出道通畅,右房水平未见明显残余分流。结论:术后循环、呼吸等重点监护及护理可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减少术后死亡率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隔缺损 心室狭窄 后护理
下载PDF
右腋下小切口及正中开胸在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中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文杰 雷雨 +3 位作者 陶杰 白向锋 梅松 李斌 《云南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比较右侧腋下小切口和胸部正中开胸两种术式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继发孔房间隔缺损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因继发孔房间隔缺损不适宜行介入封堵术于本院接受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者80例,术前患者均无明显心衰症状,其... 目的比较右侧腋下小切口和胸部正中开胸两种术式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继发孔房间隔缺损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因继发孔房间隔缺损不适宜行介入封堵术于本院接受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者80例,术前患者均无明显心衰症状,其中40例经右侧腋下小切口手术为实验组,40例经胸部正中开胸手术为对照组,术后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右腋下小切口组手术时间、术中、术后总输血量、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住监护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胸部正中开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胸部正中开胸相比右侧腋下小切口手术在治疗房间隔缺损中手术时间短、术中、术后总输血量少、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短、住监护室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隔缺损 间隔缺损修补 右腋下小切口 胸部正中开胸
下载PDF
临床路径在心室(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吴九菊 石绍南 +4 位作者 李向阳 罗桂琴 刘伟玲 尹鹃鹉 刘玉风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074-1075,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心室 (房 )间隔缺损术患儿中的应用方法、效果。方法分别对行心室 (房 )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儿进行了临床路径与一般方法对比研究。结果实施临床路径后患儿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缩短 ,并发症降低 ,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心室 (房 )间隔缺损术患儿中的应用方法、效果。方法分别对行心室 (房 )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儿进行了临床路径与一般方法对比研究。结果实施临床路径后患儿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缩短 ,并发症降低 ,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临床路径在心室 (房 )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中的应用 ,提高了工作效率 ,降低了并发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心室()间隔缺损修补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对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左心室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16
7
作者 张连仲 王成增 +1 位作者 赵冰 买长江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00年第3期198-200,共3页
目的 探讨房间隔缺损 (ASD)修补术后的左心室功能状态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将 2 4例 ASD患者和40例正常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结合右心导管检测对观察组患者修补术前、后的左心室功能进行评价 ,并与对照组... 目的 探讨房间隔缺损 (ASD)修补术后的左心室功能状态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将 2 4例 ASD患者和40例正常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结合右心导管检测对观察组患者修补术前、后的左心室功能进行评价 ,并与对照组作对比分析。 结果 观察组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每搏量、心排血量、主动脉瓣口血流速度、速度时间积分均低于对照组 (P<0 .0 5或 P<0 .0 1) ,左心室射血前期、等容舒张时间延长 (P<0 .0 1) ,射血时间缩短 (P<0 .0 5 ) ,射血前期 /射血时间比值增大 (P<0 .0 1) ;ASD修补术后左心室功能除主动脉瓣口血流速度略高于对照组外 ,其余各项指标均与对照组无差异。 2 2例术后室间隔及左心室几何形状完全恢复正常 ,2例部分恢复正常。右心室各径线仍较对照组为大 (P<0 .0 5或 P<0 .0 1)。 结论  ASD修补术后左心室功能和室间隔、左心室几何形状均恢复正常 ,表明 ASD患者左心室本身并无明显的功能异常 ,其心功能不全发生的原因可能主要与左心室扩张性降低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心室功能 间隔缺损修补
下载PDF
介入封堵及外科修补术对房间隔缺损患者右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陈冲 何勇 《中医临床研究》 2017年第3期37-38,共2页
目的:分析介入封堵及外科修补术对房间隔缺损患者右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70例房间隔缺损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外科修补术,观察组采用介入封堵术治疗,分析比... 目的:分析介入封堵及外科修补术对房间隔缺损患者右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70例房间隔缺损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外科修补术,观察组采用介入封堵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右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变化。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右心室容积和收缩功能、舒张功能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右心室容积及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介入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创伤小,术中不会对患者右心室血流动力学造成影响,同时术后对患者右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均未造成影响,有助于预后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封堵 外科修补 间隔缺损 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
下载PDF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对房间隔缺损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9
作者 张伟 张超 吕建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12期85-87,共3页
目的:研究采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患者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20例房间隔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外科修... 目的:研究采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患者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20例房间隔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外科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值)、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A值)、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E值、LVEDD、E/A高于对照组,A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外科修补术比较,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应用于房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以促进其左心室舒张功能状态改善,且可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隔缺损 间隔缺损封堵 心室舒张功能
下载PDF
胸腔镜辅助下微创小切口房间隔缺损修补术20例 被引量:20
10
作者 郭惠明 张晓慎 +3 位作者 谢斌 曾庆诗 罗智超 庄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39-1241,共3页
目的:总结20例胸腔镜辅助微创小切口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初步经验。探讨采用小切口在胸腔镜辅助下的心内手术能否为开展非常规微创切口的心内手术增加手术安全性和适应证。方法:2008年10月至2010年6月,收治20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 目的:总结20例胸腔镜辅助微创小切口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初步经验。探讨采用小切口在胸腔镜辅助下的心内手术能否为开展非常规微创切口的心内手术增加手术安全性和适应证。方法:2008年10月至2010年6月,收治20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女14例,男6例。其中3例合并右上肺静脉异位引流于右心房。全身麻醉下,双腔气管插管。采用股动静脉插管、右侧颈内静脉引流进行体外循环。行右胸前外侧小切口(4~5cm),经第4肋间进入胸腔,在胸腔镜辅助下,修补房间隔缺损。结果:20例手术均顺利进行,无中途转正中切口开胸手术,主动脉阻断19~28(22±5)min,无大出血、术后再次开胸止血、脑部栓塞等并发症。平均随访时间2~23(10±5)个月,心脏超声检查均未发现残余分流。结论:胸腔镜辅助微创小切口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技术可行、安全,既减少了常规正中开胸的手术创伤,又没有过度延长体外循环时间造成的进一步全身器官损害,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早日康复,手术切口小、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隔缺损 胸腔镜 间隔修补 微创
下载PDF
微创心脏不停跳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附46例报告)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杨秀滨 王东进 +3 位作者 吴清玉 花中东 钱向阳 杨研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5期284-285,共2页
目的 报告经右侧腋下小切口 ,在心脏不停跳下修补房间隔缺损的手术方法及结果。 方法  1997年 1月至2 0 0 0年 3月 ,为 46例房间隔缺损经右侧腋下小切口 ,在心脏不停跳下完成了缺损修补术 ,其中 1例功能性单心房 ,2例部分型肺静脉 (... 目的 报告经右侧腋下小切口 ,在心脏不停跳下修补房间隔缺损的手术方法及结果。 方法  1997年 1月至2 0 0 0年 3月 ,为 46例房间隔缺损经右侧腋下小切口 ,在心脏不停跳下完成了缺损修补术 ,其中 1例功能性单心房 ,2例部分型肺静脉 (右侧 )畸形引流 ,3例中度肺动脉高压。 结果 平均切口长度 (7 2± 1 1)cm。平均体外循环时间 (30 3± 7 8)分钟。术后所有患者无房水平分流及手术相关并发症 ,37例随访 3月~ 2 4(1 3± 0 6 )年。所有患者心功能良好 ,无并发症。 结论 右侧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是一种安全、可靠、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外科 心脏不停跳下间隔缺损修补 间隔缺损 方法 体外循环
下载PDF
防止婴幼儿心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肺动脉高压危象的研究(摘要) 被引量:10
12
作者 徐卓明 苏肇伉 +1 位作者 陈玲 史珍英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0-40,共1页
防止婴幼儿心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肺动脉高压危象的研究(摘要)徐卓明苏肇伉陈玲史珍英1对象与方法本组选择10例心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儿(男7例,女3例),年龄9~23个月,体重6.2~10.5kg。术前肺循... 防止婴幼儿心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肺动脉高压危象的研究(摘要)徐卓明苏肇伉陈玲史珍英1对象与方法本组选择10例心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儿(男7例,女3例),年龄9~23个月,体重6.2~10.5kg。术前肺循环血流量/体循环血流量(Qp/Q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间隔缺损 修复 肺动脉高压 婴幼儿
下载PDF
完全性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疗效比较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传文 李平萍 +1 位作者 李宪卿 孙庆燕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2期38-39,共2页
目的比较完全性胸腔镜手术及开胸手术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疗效。方法选择行完全性胸腔镜手术的房间隔缺损患者54例(腔镜组)、行正中开胸手术的房间隔缺损患者48例(正中组)。均采用股动脉、股静脉和(或)上腔静脉插管行体外循环转流,腔... 目的比较完全性胸腔镜手术及开胸手术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疗效。方法选择行完全性胸腔镜手术的房间隔缺损患者54例(腔镜组)、行正中开胸手术的房间隔缺损患者48例(正中组)。均采用股动脉、股静脉和(或)上腔静脉插管行体外循环转流,腔镜组行完全性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正中组行常规开胸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临床资料。结果腔镜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均长于正中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输血量少于正中组,呼吸机辅助时间、ICU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均短于正中组(P均<0.05)。所有患者治愈出院。结论与开胸手术相比,完全胸腔镜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具有创伤小、引流少、术后输血少、患者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隔缺损 胸腔镜 间隔缺损修补 开胸手 体外循环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房间隔缺损患者封堵前后左心室整体应变 被引量:7
14
作者 蒋海波 陈恺蓓 +4 位作者 孙丽 熊文峰 蒋栋 赵宝珍 金修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23-527,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定量评价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封堵前后左心室整体应变。方法选取介入封堵成功的继发孔型ASD患者35例,分别于术前、术后2天和1、3、6个月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及3D-STI检查。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定量评价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封堵前后左心室整体应变。方法选取介入封堵成功的继发孔型ASD患者35例,分别于术前、术后2天和1、3、6个月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及3D-STI检查。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每搏量(SV)。采用3D-STI检查获取左心室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PLS)、左心室整体圆周峰值应变(GPCS)、左心室整体径向峰值应变(GPRS)和左心室整体面积峰值应变(GPAS)。对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参数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示ASD患者术后各时间点LVEDD、LVEDS、LVEDV、LVESV、SV较术前增加(P均<0.05),但术后2天、1、3、6个月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STI检查结果示ASD患者术后各时间点左心室GPLS、GPCS、GPRS、GPAS较术前增加(P均<0.05),且以术后2天增加最为明显,术后6个月GPLS、GPCS、GPAS较术后3个月增加(P均<0.05)。结论 3D-STI技术可全面、准确地评价ASD患者封堵前后左心室心肌应变,较常规超声心动图可更客观、有效地评价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 三维 斑点追踪成像 应变 间隔缺损 心室
下载PDF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前、后右室三维容量的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天刚 王新房 +3 位作者 李治安 王连生 王建文 胡纲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33-334,共2页
本研究应用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室容量,观察房间隔缺损(ASD)病人术前和术后右室容量的变化,探讨三维超声心动图右室容量测定的准确性和重复性,为三维超声心动图右室容量测定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本文收集自199... 本研究应用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室容量,观察房间隔缺损(ASD)病人术前和术后右室容量的变化,探讨三维超声心动图右室容量测定的准确性和重复性,为三维超声心动图右室容量测定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本文收集自1995年9月至1997年1月在我院超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隔缺损 修补 右室容量
下载PDF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与外科修补术对左室舒张功能远期影响观察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胡建波 李小庆 +5 位作者 覃军 于学军 张源萍 李春 饶荣生 刘铖宸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比较外科手术和经导管封堵房间隔缺损对左室舒张功能的远期影响。方法:共纳入术后1年以上的经导管封堵房间隔缺损患者37例、外科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29例和41例对照组患者。分别测量跨二尖瓣血流多普勒和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速度... 目的:比较外科手术和经导管封堵房间隔缺损对左室舒张功能的远期影响。方法:共纳入术后1年以上的经导管封堵房间隔缺损患者37例、外科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29例和41例对照组患者。分别测量跨二尖瓣血流多普勒和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速度。结果:对照组跨二尖瓣血流速度E峰明显高于其他两组,E/A比值三组各不相同,在经导管封堵组和外科手术组组织多普勒速度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外科手术组更高。结论:房间隔缺损外科手术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比经导管封堵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隔缺损 超声心动描记 间隔缺损封堵 间隔缺损外科修补
下载PDF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右心室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7
17
作者 丁建东 陆凤翔 +7 位作者 马根山 许迪 孔祥清 陈莉 雍永宏 周蕾 杨荣 盛燕辉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5年第5期296-298,共3页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经皮穿刺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后右心室容量和功能的变化。方法继发孔型ASD患者58例,男24例,女34例,年龄4~67岁,平均(28.9±17.1)岁,其中23例患者成功地施行了经皮穿刺ASD封堵术[男11例,女12例,年龄6...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经皮穿刺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后右心室容量和功能的变化。方法继发孔型ASD患者58例,男24例,女34例,年龄4~67岁,平均(28.9±17.1)岁,其中23例患者成功地施行了经皮穿刺ASD封堵术[男11例,女12例,年龄6~57岁,平均(25.7±13.3)岁]。与ASD患者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人32例为对照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4~45岁,平均(24.8±12.0)岁],应用HPSONOS5500超声心动图仪进行三维采集,并在TomTecEchoView4.2工作站行三维重建,测得右心室舒张末期容量(RVEDV)、收缩末期容量(RVESV),并计算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23例行封堵术者,ASD直径(球囊测量值)为9~36(25.07±7.50)mm,均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所选封堵器直径为11~40mm。分别于术后3d、1个月、3个月复查测量RVEDV和RVESV,并计算RVEF,观察经皮穿刺ASD封堵术后右心室容量及功能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SD患者RVEDV[(101.74±25.17)mLvs(59.65±15.00)mL,P<0.01]及RVESV[(56.81±16.77)mLvs(27.83±9.17)mL,P<0.01]明显增大,RVEF[(44.82±4.51)%vs(54.11±5.89)%,P<0.01]明显减低。经皮穿刺ASD封堵术后,RVEDV及RVESV较术前明显缩小,RVEF明显升高。结论ASD患者右心室容量负荷较正常人显著增加,右心室功能下降;经皮穿刺ASD封堵术既减轻了右心室的容量负荷,也改善了右心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隔缺损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 三维 心室功能 封堵 间隔缺损 AMPLATZER封堵器 继发孔型ASD 三维超声心动图 心室容量 心室容量负荷 心室射血分数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房室间隔缺损患者行外科修补术与封堵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7
18
作者 许发珍 邬艺忠 +1 位作者 周衍彬 江振强 《疑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998-1001,共4页
目的探讨外科修补术与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房室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暨南大学附属河源医院收治的单一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ASD)或室间隔缺损(VSD)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 目的探讨外科修补术与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房室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暨南大学附属河源医院收治的单一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ASD)或室间隔缺损(VSD)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修补术组29例和封堵术组29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应用呼吸机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手术费用、心功能指标(LVEF、LVEDP、LVEDD、C/T)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封堵术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应用呼吸机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情况及手术费用等方面均优于修补术组(t=15.997、7.460、9.058、10.122、9.367、4.807,P均<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LVEF、LVEDP、LVEDD、C/T水平均无明显变化(t=0.759、0.430、1.1 16、0.689,P均>0.05);2组患者术后出现胸腔积液、心包少量积气、右束支传导阻滞、动静脉瘘等并发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20.7%vs.13.8%,x^2=1.668,P=0.197);2组患者治疗后随访1~3个月,封堵术组成功率96.6%(28/29),修补术组成功率100%(29/2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介入封堵术与外科修补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房室间隔缺损疗效确切,无明显差异;由于介入封堵术具有微创、安全、痛昔小、费用低的特点,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间隔缺损 修补 封堵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36例报告 被引量:3
19
作者 段大为 俞世强 +3 位作者 陈德凤 程云阁 薛卫斌 邵继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290-291,共2页
目的 总结 36例电视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的体外循环方法 ; 方法  36例房间隔缺损患者 ,采用股动脉和股静脉 ,上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 ,经第七肋置入胸腔镜 ,另选第四肋打两个用作手术操作孔 ,在电视胸腔镜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 ;... 目的 总结 36例电视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的体外循环方法 ; 方法  36例房间隔缺损患者 ,采用股动脉和股静脉 ,上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 ,经第七肋置入胸腔镜 ,另选第四肋打两个用作手术操作孔 ,在电视胸腔镜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 ; 结果 第 1例因体外循环停机后血氧饱和度在80 %~ 88% ,而延长第四肋间切口重新作心内探查 ,其他手术顺利 ,术后无并发症 ; 结论 电视胸腔镜体外循环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 辅助 间隔缺损 修补
下载PDF
多普勒超声技术评价心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前后心内血流动力学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澎 刘汉英 +2 位作者 刘延玲 樊朝美 程克正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79-181,共3页
目的:探讨用多普勒超声技术评价心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前后各瓣膜血流速度特点。方法:测量116例心房间隔缺损患者手术前后缺损的大小及各瓣膜的前向血流速度和过隔分流速度。结果:①术前三尖瓣(0.80~1.28m/s,平均1.... 目的:探讨用多普勒超声技术评价心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前后各瓣膜血流速度特点。方法:测量116例心房间隔缺损患者手术前后缺损的大小及各瓣膜的前向血流速度和过隔分流速度。结果:①术前三尖瓣(0.80~1.28m/s,平均1.05m/s)及肺动脉瓣(0.96~2.76m/s,平均1.86m/s)前向血流速度较正常人增快;主动脉瓣前向血流速度(0.81~1.29m/s,平均1.05m/s)偏低。三尖瓣流速/二尖瓣流速(Vt/Vm)及肺动脉瓣流速/主动脉瓣流速(Vp/Va)均发生倒置。②术后三尖瓣、肺动脉瓣流速较术前显著下降(P<0.001),主动脉瓣流速则较术前升高(P<0.02)。Vt/Vm、Vp/Va恢复正常。③心房间隔缺损的大小与年龄呈正相关(r=0.33,P<0.001)。术前三尖瓣流速及Vt/Vm均与心房间隔缺损大小呈正相关(r=0.32、0.36,P均<0.001)。结论:多普勒超声技术对心房间隔缺损的术前诊断及术后评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间隔缺损 修补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