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室复极时间变异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曲秀芬 刘莹 +7 位作者 黄永麟 苗润芳 纪树彦 高冠宇 苏雅芬 朴晶燕 张卓琦 杜晓东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51-353,共3页
目的 :研究正常人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室复极时间变异性 (RDV)。  方法 :对 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组 )及 30例健康人 (正常对照组 ) ,采用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系统进行记录 ,同步分析RDV及心率变异性 (HRV )。 ... 目的 :研究正常人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室复极时间变异性 (RDV)。  方法 :对 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组 )及 30例健康人 (正常对照组 ) ,采用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系统进行记录 ,同步分析RDV及心率变异性 (HRV )。  结果 :①正常对照组高频、低频显示出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变化 ,夜间明显高于白昼 (P <0 0 5 )。②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的SDNN、SDANN、高频、低频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且失去了昼夜间差异。③RDV的频谱分析呈现出与HRV相似的两个主要的频谱成分即高频和低频。高频在正常人RDV与HRV有较好的相关性 (γ=0 82 ,P <0 0 1) ,而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此相关性降低 (γ =0 6 1,P <0 0 5 )。  结论 :RDV提供了又一无创方法评价心室复极的自主神经调节机制 ,可对心肌梗死患者的恶性心律失常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室复极时间变异性 心率变异性
下载PDF
正常人的心室复极时间变异性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曲秀芬 刘莹 +6 位作者 黄永麟 纪树彦 苏雅芬 朴晶燕 高冠宇 张卓琦 杜晓东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2年第2期65-68,共4页
目的 使用频谱分析逐搏R波与T波间期 (RT)的变异性来研究正常人的心室复极时间变异性 (RDV)。方法 正常人 30例 ,采用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系统进行记录 ,通过计算机软件使用频谱技术同步分析RDV及心率变异性 (HRV)。结果  (1)高频... 目的 使用频谱分析逐搏R波与T波间期 (RT)的变异性来研究正常人的心室复极时间变异性 (RDV)。方法 正常人 30例 ,采用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系统进行记录 ,通过计算机软件使用频谱技术同步分析RDV及心率变异性 (HRV)。结果  (1)高频 (HF) (白天为 2 7 2± 16 83,夜间为2 0 9± 16 83,p <0 .0 5 )、低频 (LF) (白天 16 85± 9 36 夜间 12 84± 9 4 7,P <0 0 5 )显示出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变化 ,夜间明显高于白天。 (2 )正常人RDV与HRV的频率成分性质上非常相似 ,RDV的频谱分析呈现与HRV相似的两个主要的频谱成分即高频 (HF)和低频 (L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复极时间变异性 心率变异性 正常人 动态心电图 自主神经调节机制
下载PDF
健康人与冠心病人心室复极时间的昼夜节律对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丁芳 鲁端 +1 位作者 何红 赵林水 《心电学杂志》 2006年第2期74-76,95,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和冠心病高危因素对心室复极时间及其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观察冠心病、冠心病高危因素病人、健康人的心室复极时间昼夜分布曲线,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各组均显示J-T间期呈夜长昼短,午后稍回升的节律,经心率校正后,这种... 目的探讨冠心病和冠心病高危因素对心室复极时间及其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观察冠心病、冠心病高危因素病人、健康人的心室复极时间昼夜分布曲线,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各组均显示J-T间期呈夜长昼短,午后稍回升的节律,经心率校正后,这种节律变小,冠心病人则消失。结论经心率校正后,心室复极时间本身存在夜长昼短节律。冠心病人的心室复极时间昼夜变化消失,与心肌缺血、自主神经病变、心脏结构重构等相关,可能是其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复极时间 昼夜节律 健康人 冠心病人
下载PDF
健康人58例心室复极时间变异性分析
4
作者 赵欣莉 《职业与健康》 CAS 2004年第8期114-115,共2页
关键词 健康人 动态心电图 心率变异 心室复极时间变异性
下载PDF
室内传导延迟病人心室复极时间的测定
5
作者 常福 《心电学杂志》 1992年第4期221-223,共3页
为观察室内传导延迟(IVCD)时 Q-T 间期和复极时间变化,测量46例 IVCD 体表心电图的除极和复极时间,并与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IVCD 病人的 Q-T、Q-T_c 间期延长,不仅是由于除极时间延长,而且与复极时间延长有关。提出应重视和... 为观察室内传导延迟(IVCD)时 Q-T 间期和复极时间变化,测量46例 IVCD 体表心电图的除极和复极时间,并与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IVCD 病人的 Q-T、Q-T_c 间期延长,不仅是由于除极时间延长,而且与复极时间延长有关。提出应重视和加强对心室复极时间 J-T、Q-T_c—QRS 间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室内传导延迟 心室复极时间
下载PDF
低血钾患者心室复极时间与复极离散度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秀梅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756-756,共1页
关键词 低血钾患者 心室复极时间 离散度
原文传递
左束支传导阻滞心室复极时间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彬浩 夏云龙 储慧民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8年第2期175-177,共3页
心室复极时间延长是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甚至心脏性猝死的独立预测因子.目前QT间期是评价心室复极时间最常用的无创性指标.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可通过改变心室除极顺序而导致心室除极时间(QRS时限)延长,从... 心室复极时间延长是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甚至心脏性猝死的独立预测因子.目前QT间期是评价心室复极时间最常用的无创性指标.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可通过改变心室除极顺序而导致心室除极时间(QRS时限)延长,从而引起QT间期"假性"延长.临床中一些常用药物会引起QT间期延长,在应用时需监测患者QT间期的变化.LBBB患者出现QT间期延长时,确定是QRS时限延长所致,还是其他致QT间期延长因素所致,是目前的一个难题.因此,目前国际上已经发表了若干LBBB患者真实QT间期评价公式.此外,一些学者建议使用JT间期评价LBBB患者心室复极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复极时间 左束支传导阻滞 QT间期延长 QRS时限延长 心室顺序 恶性心律失常 独立预测因子 LBBB
原文传递
学龄期儿童短程心率变异性及心室复极时间变异性与成人对比分析
8
作者 陈刚 李鸣媛 +2 位作者 吴素兰 万悦 郑洪英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4-45,共2页
目的 探讨学龄期儿童与成人心率变异性 (HRV)、心室复极时间变异性 (RDV)的差异。方法 对10 0例学龄期 (6~ 14岁 )健康儿童与 10 0例健康成人 (2 0~ 44岁 )进行短程 (5min)HRV、RDV检测 ,采集时域SDNN、MSD、RMSSD、频域LH(nu)、HF(... 目的 探讨学龄期儿童与成人心率变异性 (HRV)、心室复极时间变异性 (RDV)的差异。方法 对10 0例学龄期 (6~ 14岁 )健康儿童与 10 0例健康成人 (2 0~ 44岁 )进行短程 (5min)HRV、RDV检测 ,采集时域SDNN、MSD、RMSSD、频域LH(nu)、HF(nu)、LF/HP指标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RV时域中学龄期儿童SDNN(5 3 80± 32 0 0 )ms,比成人 (4 4 33± 2 8 6 4)ms大 ,P <0 0 5 ;频域LF(nu)学龄期儿童 (4 2 38± 14 75 )比成人 (37 96± 15 95 )大 ,P <0 0 5 ;RDV中时域、频域指标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HRV可作为自主神经功能定量测试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程心率变异性 心室复极时间变异性 学龄期 儿童 成人 对比分析 心电图
原文传递
高血压病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24小时QT变异度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时新艳 赵晓东 刘唏 《新疆医学》 2008年第8期33-35,共3页
关键词 高血压病左室肥厚 QT变异度 心室肥厚 心室异常 心室复极时间变异性 高血压病患者 心律失常 心源性猝死
下载PDF
QT离散度预测AMI患者发生室颤的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晓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6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AMI) QT离散度 预测价值 患者 室颤 心室复极时间 体表心电图 缺血性猝死 主要死因
下载PDF
抗菌药所致获得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1
作者 隋锡武 夏云龙 《中国民康医学》 2009年第18期2294-2294,2328,共2页
一些非心脏病药物能够延长心室复极时间(心电图为QT间期延长),即获得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后者可诱发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尖端扭转型室速),尤其在药物剂量过大或药物间的药代动力学发生相互干扰时出现。这些药物包括抗精神病药... 一些非心脏病药物能够延长心室复极时间(心电图为QT间期延长),即获得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后者可诱发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尖端扭转型室速),尤其在药物剂量过大或药物间的药代动力学发生相互干扰时出现。这些药物包括抗精神病药物、H1受体拮抗剂、抗菌药物等。近来一些研究^[1-3]发现,抗菌药物也能导致QT间期延长综合征,现复习有关文献并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间期延长综合征 抗菌药物 获得性 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 心脏病药物 尖端扭转型室速 H1受体拮抗剂 心室复极时间
下载PDF
急诊静脉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AMI对QT离散度影响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刘明 杜永丽 +9 位作者 刘国强 李波 李恒力 张增杰 梁文波 栾向东 李天录 聂振宁 张峰 黄东 《基层医学论坛》 2005年第7期611-612,共2页
关键词 静脉溶栓治疗 QT离散度 临床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AMI) 急诊 抬高 心室复极时间 心肌局部缺血 严重心律失常 特征性改变 前瞻性研究 QTd QT间期 重要意义 心电图 电生理 溶栓前 溶栓后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再通对QT离散度的影响
13
作者 胡正清 汪玉宝 +1 位作者 徐广 邓天明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6年第4期318-319,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AMI) QT离散度 静脉溶栓 冠状动脉再通 治疗后 心室复极时间 体表心电图 QT间期 治疗前后 冠脉再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