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J—TC间期测定的心室除极顺序异常的临床意义
1
作者 刘毅坚 吴翠萍 《实用医技杂志》 1995年第4期225-226,共2页
观察心室除极顺序异常患者82例心电图Q—TC与J—TC间期,并与正常人100名对照。Q—TC间期延长发生本在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组,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组和双束支传导阻滞组分别为30 65%、90.91%、55.56%,三组间差异显著(P<0.01)... 观察心室除极顺序异常患者82例心电图Q—TC与J—TC间期,并与正常人100名对照。Q—TC间期延长发生本在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组,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组和双束支传导阻滞组分别为30 65%、90.91%、55.56%,三组间差异显著(P<0.01)。但应用J—TC间期测定则大部分(89.02%)处于正常范围,三组J—TC间期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文结果证明,Q—TC间期测定不适用于有室内传导障碍的患者,而J—TC间期因已除去了心室肌除极时限的影响,是一个判断心室肌复极状态的较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除极顺序异常 Q—TC J—TC
下载PDF
预激综合征能改变心室除极全过程 被引量:12
2
作者 任在镐 王建安 《临床心电学杂志》 1998年第1期8-12,共5页
我们曾发现右前间隔旁束可以改变QRS终末向量。为了明确这种现象是否具有特异性,我们观察了单旁束患者射频消融前后的常观心电图。结果看到任何区域的旁束普遍存在QRS终末波形改变。同时,处在心室除极中间阶段的QRS主波亦有... 我们曾发现右前间隔旁束可以改变QRS终末向量。为了明确这种现象是否具有特异性,我们观察了单旁束患者射频消融前后的常观心电图。结果看到任何区域的旁束普遍存在QRS终末波形改变。同时,处在心室除极中间阶段的QRS主波亦有极性改变。这些发现证实预激综合征能改变心室除极全过程。其机制可以是直接作用,即旁束引起的激动贯穿于心室除极的始终;也可能是后续影响,即旁束引起的激动未能持续到心室除极结束,但预激既已改变了心室除极的顺序,所产生的时间差不可能立刻消失,引起骨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激综合征 心电描记 心室除极顺序 射频消融术
下载PDF
心室除极异常时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乔士平 陈昱 +3 位作者 罗彩霞 陈守畅 盛凯辉 徐中杰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9年第2期243-246,共4页
QRS波群呈何种形态,主要取决于心室除极顺序:正常的心室除极顺序形成正常的QRS形态,除极顺序改变则造成QRS形态出现改变。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生时,坏死的心肌丧失了电活动能力,心脏除极时该处心肌不再出现心电向量,影响到心室的正常除... QRS波群呈何种形态,主要取决于心室除极顺序:正常的心室除极顺序形成正常的QRS形态,除极顺序改变则造成QRS形态出现改变。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生时,坏死的心肌丧失了电活动能力,心脏除极时该处心肌不再出现心电向量,影响到心室的正常除极,继而引起QRS形态出现异常。梗死心肌的除极时间一般处于心室除极开始的0.04 s,在心电图上使面向坏死区的导联出现异常Q波或呈QS波。而在某些原本存在心室除极异常的病患中,如左束支传导阻滞、WPW综合征、心室起搏等,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时,由于两者都影响到QRS的初始向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除极顺序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 诊断价值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QRS形态 左束支传导阻滞 QRS波群
下载PDF
T波改变的临床心电图分析
4
作者 刘仁光 魏广生 《中国实用心电杂志》 1995年第2期56-58,共3页
在心电图中T波是代表心室晚期复极的电位变化,相当于动作电位曲线的3位相,为心室复极波。凡能影响心室复极及除极的生理、病理因素均可引起T波改变。所以T波改变在心电图分析中既是一常见现象,也是必须结合临床进行具体分析的重要部分... 在心电图中T波是代表心室晚期复极的电位变化,相当于动作电位曲线的3位相,为心室复极波。凡能影响心室复极及除极的生理、病理因素均可引起T波改变。所以T波改变在心电图分析中既是一常见现象,也是必须结合临床进行具体分析的重要部分。1 正常T波 在正常心电图中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同(简称同向)。从向量角度讲即在额面和横面T向量与QRS向量趋向相同方向。在正常心电图中Ⅰ、Ⅱ、V<sub>4</su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波改变 T波双峰 临床心电图 心室除极顺序异常 心电图表现 QRS主波方向 T波电交替 f波 电张调整性T波
下载PDF
左束支传导阻滞心室复极时间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彬浩 夏云龙 储慧民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8年第2期175-177,共3页
心室复极时间延长是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甚至心脏性猝死的独立预测因子.目前QT间期是评价心室复极时间最常用的无创性指标.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可通过改变心室除极顺序而导致心室除极时间(QRS时限)延长,从... 心室复极时间延长是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甚至心脏性猝死的独立预测因子.目前QT间期是评价心室复极时间最常用的无创性指标.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可通过改变心室除极顺序而导致心室除极时间(QRS时限)延长,从而引起QT间期"假性"延长.临床中一些常用药物会引起QT间期延长,在应用时需监测患者QT间期的变化.LBBB患者出现QT间期延长时,确定是QRS时限延长所致,还是其他致QT间期延长因素所致,是目前的一个难题.因此,目前国际上已经发表了若干LBBB患者真实QT间期评价公式.此外,一些学者建议使用JT间期评价LBBB患者心室复极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时间 左束支传导阻滞 QT间期延长 QRS时限延长 心室除极顺序 恶性心律失常 独立预测因子 LBBB
原文传递
超声心动图在评价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中的应用
6
作者 孙敏敏 舒先红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2期173-174,共2页
右室心尖(right ventricular apex,RVA)起搏是经静脉心室起搏的传统位置。但RVA起搏使得心室除极顺序异常,可能是血流动力学效应“最差”的起搏部位,长期可能对左室功能产生不利影响。相关研究试图寻找更佳的起搏位点如右室流出道... 右室心尖(right ventricular apex,RVA)起搏是经静脉心室起搏的传统位置。但RVA起搏使得心室除极顺序异常,可能是血流动力学效应“最差”的起搏部位,长期可能对左室功能产生不利影响。相关研究试图寻找更佳的起搏位点如右室流出道(rign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本文就超声心动图技术在评价RVA和RVOT起搏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部位起搏 超声心动图技术 心室 血流动力学效应 右室流出道 心室除极顺序 心室起搏 起搏部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