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中国古代心性主体论和文化传递论之比较——以孟子和韩愈为例
1
作者 邢海丽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7-19,共3页
在中国古代的德育理念中,以孟子为代表的心性主体论和以韩愈为代表的文化传递论都盛行一时,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试图从教育理念、哲学基础、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对这两种德育理念进行分析比较,进一步阐释其进步意义和弊端... 在中国古代的德育理念中,以孟子为代表的心性主体论和以韩愈为代表的文化传递论都盛行一时,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试图从教育理念、哲学基础、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对这两种德育理念进行分析比较,进一步阐释其进步意义和弊端,以期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递论 心性主体论 韩愈 孟子 借鉴
下载PDF
孟子与柏拉图教育观比较及启示——兼评心性主体论思想政治教育观 被引量:1
2
作者 蒋晨菲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8期89-91,共3页
孟子和柏拉图分别是古代中西方的杰出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对中西方文明的演进起了重要作用。以人性观的差异为切入点,从教育内容、教育的途径方式和教育目的比较孟子与柏拉图心性主体论思想政治教育观的异同点。并对以孟子和柏拉图为代表... 孟子和柏拉图分别是古代中西方的杰出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对中西方文明的演进起了重要作用。以人性观的差异为切入点,从教育内容、教育的途径方式和教育目的比较孟子与柏拉图心性主体论思想政治教育观的异同点。并对以孟子和柏拉图为代表的心性主体论思想政治教育观进行评析,从中汲取有益思想,力图为我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柏拉图 心性主体论 思想政治教育 启示
下载PDF
简论文艺和宗教对人的主体心性的反向作用
3
作者 谢珊珊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5期87-90,共4页
文艺和宗教是人类文化史上最古老的学科之一,它们既象一对孪生兄弟,有着共同的渊源、共同的特点,同时又互相排斥、相互对立,各自以独特的形式掌握世界,探索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文艺和宗教这种既互相融合、利用又相互排斥,对立的现象,在文... 文艺和宗教是人类文化史上最古老的学科之一,它们既象一对孪生兄弟,有着共同的渊源、共同的特点,同时又互相排斥、相互对立,各自以独特的形式掌握世界,探索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文艺和宗教这种既互相融合、利用又相互排斥,对立的现象,在文艺,宗教发展史上写下了奇妙的一页。 历史上的文艺宗教现象林林总总,纷繁复杂,它们之间的关系涉及到许多方面,要在短短几千字之内理清它们的关系,似乎不太可能。基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 文艺 主体心性 反向作用 掌握世界的方式 宗数 宗教情感 感性直观 直觉感知 艺术情感
下载PDF
论东晋南朝佛教心性理论对作家审美及创作的影响
4
作者 马现诚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4期59-65,72,共8页
佛教自东汉明帝传入中土后,在经历了与中国传统儒道思想的长期冲突与融合的过程之后,至东晋南朝时期,佛教很快由依附于魏晋玄学而传播的初期发展成取得独立地位并在东晋以后的南朝哲学思想领域中占居绝大优势的局面。正如王国维指出的:... 佛教自东汉明帝传入中土后,在经历了与中国传统儒道思想的长期冲突与融合的过程之后,至东晋南朝时期,佛教很快由依附于魏晋玄学而传播的初期发展成取得独立地位并在东晋以后的南朝哲学思想领域中占居绝大优势的局面。正如王国维指出的:“自汉以后……儒家唯以抱残守缺为事……佛教之东,适值吾国思想凋弊之后,当此之时,学者见之,如饥者之得食,渴者之得饮……。”在长期的中外文化冲突和融合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晋南朝 心性理论 佛教徒 谢灵运 作家 创作活动 审美境界 佛学理论 中国传统 主体心性
下载PDF
从文化角度浅析中西语言的差异 被引量:2
5
作者 肖芳英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第12期201-202,共2页
语言与文化具有镜象关系,二者关系密切,相互影响。只有从文化差异出发去研究语言差异,才能有效地把握语言与文化的内在联系。本文着重从文化角度分析中西语言的差异。西方文化突出地具有一种“外倾性”,因此印欧语发展了精密性和逻辑性... 语言与文化具有镜象关系,二者关系密切,相互影响。只有从文化差异出发去研究语言差异,才能有效地把握语言与文化的内在联系。本文着重从文化角度分析中西语言的差异。西方文化突出地具有一种“外倾性”,因此印欧语发展了精密性和逻辑性;而中国文化具有“主体的自我中心性”,因此汉语发展了一种能指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差异 文化差异 外倾性 主体的自我中心性
下载PDF
“一颗没有氛围的星星”——论穆时英小说的精神走势 被引量:1
6
作者 颜浩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90-95,共6页
由于特定的时代矛盾和社会文化土壤,也由于主体心性的局限,穆时英的创作在“普罗文学”与“为艺术而艺术”、现代派与传统范式、形式趣味与精神探寻之间尴尬地奔突,却各方面都难达极致,只能处于两面不讨好的境地,做“一颗没有氛围... 由于特定的时代矛盾和社会文化土壤,也由于主体心性的局限,穆时英的创作在“普罗文学”与“为艺术而艺术”、现代派与传统范式、形式趣味与精神探寻之间尴尬地奔突,却各方面都难达极致,只能处于两面不讨好的境地,做“一颗没有氛围的星星”,这种精神走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派 社会文化氛围 主体心性 精神走势
下载PDF
孟子道德本体思想的转折性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蒋伟胜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4年第6期10-12,共3页
文章认为先秦时期关于什么是道德本体的思考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诗》《书》时代以天为道德本体,孔子时代以命为道德本体,孟子以后以心性为本体。从自律道德和他律道德的角度分析了各阶段的道德本体的特点以及它们存在的问题,以显示... 文章认为先秦时期关于什么是道德本体的思考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诗》《书》时代以天为道德本体,孔子时代以命为道德本体,孟子以后以心性为本体。从自律道德和他律道德的角度分析了各阶段的道德本体的特点以及它们存在的问题,以显示人的道德主体性在三个阶段的更替中不断得到提升。文章的结论是孟子的心性本体论使自律道德成为可能,为儒家道德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古代伦理哲学的发展中具有转折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本体 主体 心性
下载PDF
悟与心理
8
作者 辛立洲 《社会心理科学》 1997年第1期20-24,共5页
20世纪以来,自荣格(Carl Jung)开始,西方心理学发生了一种关注东方传统精神(以禅悟为代表)的倾向。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倾向、心理与禅悟存在什么暗中联系吗?这种联系今天被发现又具有什么样的意义?这正是本文试图探索的主要问题,分别从&qu... 20世纪以来,自荣格(Carl Jung)开始,西方心理学发生了一种关注东方传统精神(以禅悟为代表)的倾向。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倾向、心理与禅悟存在什么暗中联系吗?这种联系今天被发现又具有什么样的意义?这正是本文试图探索的主要问题,分别从"问题的缘起"、"问题的实质"两方面作了考察和分析。最后以"悟与心理的比较讨论"为题作了探索研究,提出悟是不解剖客在对象,主体以静念入微的方式,以求与客在对象对应层次的能量和信息的沟通,其实质是主体心性对于客在的体验;还提出了悟以心理的联系与差异:双方联系在于,都属于人的精神活动范畴,存在着并协互补的关系;双方的差异表现在精神活动内容、方向、性质、部分,以及生理机制基础方面。在讨论中提出,研究这个问题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关涉心理学发展方向的现代选择和实现当代人类自我新醒悟的方法选择等重要问题。作者期望展开讨论以引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研究 西方心理学 精神活动 高峰体验 中国文化 传统精神 对应层次 主体心性 现当代 心理分析
下载PDF
论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仁爱孝悌之主客体关系
9
作者 齐剑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24-25,共2页
传统伦理道德只有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才能得以实现,仁爱孝悌只是人对传统血缘关系认识的具体表现。仁爱作为主体心性对作为客体行为的孝悌起着支配作用,而以孝悌为代表的传统礼仪规范的不断因革,也反证着主体心性的加深与养成。但这... 传统伦理道德只有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才能得以实现,仁爱孝悌只是人对传统血缘关系认识的具体表现。仁爱作为主体心性对作为客体行为的孝悌起着支配作用,而以孝悌为代表的传统礼仪规范的不断因革,也反证着主体心性的加深与养成。但这种传统伦理关系在血缘关系被科技所割裂的今天是否仍有其意义,这种困惑人类如何作解,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缘关系 仁爱孝悌 主体心性 客体行为
下载PDF
The 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 as Epistemologically Support to Legitimize the Position of Oneself to the Other of Psychoanalysis
10
作者 Maria dei Carmen Rojas Hemandez Paulina Monjaraz Fuentes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5年第9期471-476,共6页
This work aims to show, in the phenomenology of Husserl, the relevance to seek the elements that give epistemological legitimacy and validity to the conceptualization that brings psychoanalytic theory to account for p... This work aims to show, in the phenomenology of Husserl, the relevance to seek the elements that give epistemological legitimacy and validity to the conceptualization that brings psychoanalytic theory to account for processes whose explanation necessarily imply to clarify that psychoanalysis, in contrast to psychological treatments, is not based on the effects of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icipants but in the positioning that each of them occupies relative to the other, particularly when having in mind the concept of transference and recognizing in it the position from which the analyst can give conditions of possibility--through his interventions--for which the patient may realize, analyze, and rethink his own position on what constitutes his discomfort. Husserl recaptures the Cartesian base from which opens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 to a new area of research "in" consciousness where it is allowed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from a new perspective that enables establishing an epistemology that substantiates the rigorous analysis of human subjectivity. Husserl's proposal introduces us to an epistemic field in which it can be shown and, that the psychoanalytic method which enables its effects is precisely the position of the analyst, while by his presence and intervention leads to the other in question, without having to abide by an alien desire, be able to position himself before his own desire. This analysis regarding the desire of oneself is indispensable to understand the elements at play in contemporary psychopathology, as in the present context the intensity of the demands generated in the economic apparatus, are experienced by the subject as arising from himself, erasing traces of his desire that is superseded by social imperatives that crushed and fragmented hi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STEMOLOGY phenomenologhy psicoanalysis transferential relationship "taking of position"
下载PDF
柳宗元创作主体自得说 被引量:2
11
作者 翟鹏玉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8-84,共7页
柳宗元创作主体自得说,总结了文学本质特征的各个层面:文以明道的本体论、“率由大中以出”的主体心性观、“明悟文体”的规律论与美因人彰的美学观,在显露主体内在灵质的历时性轨迹的同时,张扬出中唐士人昂扬的社会担当意识与生存睿智... 柳宗元创作主体自得说,总结了文学本质特征的各个层面:文以明道的本体论、“率由大中以出”的主体心性观、“明悟文体”的规律论与美因人彰的美学观,在显露主体内在灵质的历时性轨迹的同时,张扬出中唐士人昂扬的社会担当意识与生存睿智,为后代士人审视主体状态提供了较具普适性的文化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宗元 创作主体自得说 文学创作 本体论 主体心性 中国 古代文学研究
原文传递
中国现实主义文艺中的心性论传统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一川 《社会科学文摘》 2023年第7期58-60,共3页
心性论与现实主义,分别偏重于主体的心灵状况和客体的真实状况,本来是中西方之间无甚关联的两个词语。但从现实主义文艺思潮传入中国时起,它们就必然地发生了关联,呈现为一种跨越文学、戏剧、电影等多个艺术门类的共通思潮,因此有必要... 心性论与现实主义,分别偏重于主体的心灵状况和客体的真实状况,本来是中西方之间无甚关联的两个词语。但从现实主义文艺思潮传入中国时起,它们就必然地发生了关联,呈现为一种跨越文学、戏剧、电影等多个艺术门类的共通思潮,因此有必要对其作简要梳理。心性论也称心学、心性哲学、心性智慧等,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以此为基础形成了注重个体德行修为的传统。尽管心性论传统中还存在儒家、道家和禅宗的心性论差异,但基本精神是清晰的:确认人的主体心性活动在其整个人生活动中具有优先性和主动性,是解决其他所有问题的中心和先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思潮 中国古代哲学 心性 现实主义 心性哲学 主体心性 优先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