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载《诗经》学之“心性义理”论
1
作者 张雷 陈战峰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1-112,共2页
张载的《诗经》学体现出"心性义理"的价值取向,通过解读《诗经》来获得"治心途径和天地之道"。作为理学家,探讨"理"或"天理"的特点,指出"理"或"天理"的普遍性、根本性、... 张载的《诗经》学体现出"心性义理"的价值取向,通过解读《诗经》来获得"治心途径和天地之道"。作为理学家,探讨"理"或"天理"的特点,指出"理"或"天理"的普遍性、根本性、伦理性,乃是张载《诗经》学思想的鲜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载 《诗经》学 心性义理
下载PDF
天——中国伦理道德的形上根源及其现代命运 被引量:1
2
作者 金小方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6期29-32,共4页
天在中国传统社会一直作为道德原则合法性的重要依据而存在。作为道德形上根源的天,其内涵的确立及发展在历史上有两次大的突破:第一次为人格之天到义理之天的转变,第二次为心性义理之天到现代道德形上学重建。通过对人格之天、心性义... 天在中国传统社会一直作为道德原则合法性的重要依据而存在。作为道德形上根源的天,其内涵的确立及发展在历史上有两次大的突破:第一次为人格之天到义理之天的转变,第二次为心性义理之天到现代道德形上学重建。通过对人格之天、心性义理之天在道德原则合法性问题上的作用及自然之天对它们存在地位的冲击的探讨,可以揭示出天作为伦理合法性基石的深层理论矛盾,而这一矛盾的揭示可以为进一步深入思考当代道德形上学重建的可行性路径提供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之天 心性义理之天 自然之天 道德形上学根源
下载PDF
方东树为学“三变”说考论 被引量:1
3
作者 郭青林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71-76,共6页
方东树为学经历了一个由杂至纯的过程,为学并非"三变",程朱义理之学始终是其治学之主线,并制约其学术观念。在其人生的各个阶段,治学用力处有所不同,年少时重"文事"但不废朱子学,中年以后重心性义理的研说亦不废&qu... 方东树为学经历了一个由杂至纯的过程,为学并非"三变",程朱义理之学始终是其治学之主线,并制约其学术观念。在其人生的各个阶段,治学用力处有所不同,年少时重"文事"但不废朱子学,中年以后重心性义理的研说亦不废"文事",晚年对"文事"及心性义理的研说更为深入。经世致用是其治学思想的主要特点,并因之强化了程朱之学的经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城派 方东树 “三变”说 心性义理
下载PDF
天作为道德形上根源的演变与困境 被引量:1
4
作者 金小方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15-19,共5页
天在中国传统社会经历了人格之天、心性义理之天的演变,并一直作为道德原则合法性的重要依据而存在。近代以来,自然之天对它们的存在地位造成巨大冲击,展示出天作为道德合法性基石的深层理论矛盾,认识这一矛盾为深入思考道德重建的可行... 天在中国传统社会经历了人格之天、心性义理之天的演变,并一直作为道德原则合法性的重要依据而存在。近代以来,自然之天对它们的存在地位造成巨大冲击,展示出天作为道德合法性基石的深层理论矛盾,认识这一矛盾为深入思考道德重建的可行性路径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之天 心性义理之天 自然之天 道德形上根源
下载PDF
儒学研究的时代观解与回应
5
作者 潘富恩 东方朔 《中华文化论坛》 1994年第3期54-59,共6页
儒学研究的时代观解与回应潘富恩,东方朔近段时间以来,学界对儒家思想的研究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甚至可以说出现了一股不小的热潮。人们一反以往的态度,近则配合台湾,远则承接欧美,对儒家文化及其哲学意蕴的现代定位,作了许多富有... 儒学研究的时代观解与回应潘富恩,东方朔近段时间以来,学界对儒家思想的研究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甚至可以说出现了一股不小的热潮。人们一反以往的态度,近则配合台湾,远则承接欧美,对儒家文化及其哲学意蕴的现代定位,作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探索,无疑这是儒学研究的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新儒家 儒学研究 时代观 宋明儒学 儒家文化 传统儒学 心性义理 市场社会 内圣 道德理想主义
下载PDF
周敦颐的理学思想及其在宋明理学中的地位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宗贤 《齐鲁学刊》 CSSCI 1996年第5期79-84,共6页
周敦颐的理学思想及其在宋明理学中的地位刘宗贤周敦颐在宋明理学中占有重要位置,被誉为理学开山。然而人们提起他的思想,往往沿袭宋代朱熹的看法,多讲《太极图》和《太极图说》中对宇宙生成图式的演化和说明。而《太极图》是源于道... 周敦颐的理学思想及其在宋明理学中的地位刘宗贤周敦颐在宋明理学中占有重要位置,被誉为理学开山。然而人们提起他的思想,往往沿袭宋代朱熹的看法,多讲《太极图》和《太极图说》中对宇宙生成图式的演化和说明。而《太极图》是源于道教,属"方士修炼之术"。这说明周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敦颐 《太极图说》 《通书》 宋明理学 理学思想 寻孔颜乐处 《太极图》 心性义理 圣人 无极
下载PDF
“反朱”思想研究:发展历程与内在逻辑——以宋明清理学为中心
7
作者 李山河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222-228,共7页
"反朱"思想是指称理学思想内部反对朱子思想或与朱子思想路向不相契合、存在内在强烈冲突的个别思想家或某个思想流派的总的汇称。这不仅是对反朱历史现象总特征的一个概括,而且为理学在宋明清三代的理论发展提出新的研究视... "反朱"思想是指称理学思想内部反对朱子思想或与朱子思想路向不相契合、存在内在强烈冲突的个别思想家或某个思想流派的总的汇称。这不仅是对反朱历史现象总特征的一个概括,而且为理学在宋明清三代的理论发展提出新的研究视角。总体来说,"反朱"思想经历了宋明时期"心性义理"层面的"反朱"、明末清初"实事实行"层面的"反朱"和清代中期社会伦理层面的"反朱"。"反朱"思想的历史展开尽管不同时期不同面貌,但其遵循了共同的内在逻辑,表现为都以朱子作为潜意识的对话客体,都是建立在曲解或错解朱子思想的基础上,都在反朱过程中无形助推了朱子学的不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思想 “反朱”思想 心性义理 “实事实行”
下载PDF
论周敦颐对儒学哲理化的历史贡献
8
作者 李锦全 《齐鲁学刊》 CSSCI 1994年第1期73-77,共5页
论周敦颐对儒学哲理化的历史贡献李锦全周敦颐,字茂叔,原名实,"后避英宗旧名改颐"(《伊洛渊源录·濂溪先生事状》)。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谥元,称无公。生于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卒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 论周敦颐对儒学哲理化的历史贡献李锦全周敦颐,字茂叔,原名实,"后避英宗旧名改颐"(《伊洛渊源录·濂溪先生事状》)。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谥元,称无公。生于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卒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终年五十七岁。他曾建书堂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敦颐 哲理化 《太极图说》 《太极图》 朱熹 儒学 中国传统文化 《通书》 心性义理 《无极图》
下载PDF
论周敦颐对儒学哲理化的历史贡献
9
作者 李锦全 《中国哲学史》 1994年第2期93-97,共5页
周敦颐,字茂叔,原名悙实,“后避英宗旧名改悙颐”(《伊洛渊源录·濂溪先生事状》)。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谥元,称元公。生于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卒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终年五十七岁。他曾建书堂于庐山之麓,堂前有溪... 周敦颐,字茂叔,原名悙实,“后避英宗旧名改悙颐”(《伊洛渊源录·濂溪先生事状》)。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谥元,称元公。生于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卒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终年五十七岁。他曾建书堂于庐山之麓,堂前有溪 以濂溪命名,晚年在此定居,后人称他为濂溪先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敦颐 哲理化 《太极图》 《太极图说》 朱熹 中国传统文化 儒学 《无极图》 心性义理 濂溪
下载PDF
马一浮的儒学观
10
作者 束际成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14-17,共4页
马一浮(公元1883—1967年)名浮,号湛翁,别署蠲戏老人、蠲叟等,学识渊深,贯综古今,博通内外。自辛亥革命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他隐匿陋巷,不求闻达,潜心体究历代经籍。抗日战争爆发后,马一浮创复性书院讲学,弘扬以六经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马一浮(公元1883—1967年)名浮,号湛翁,别署蠲戏老人、蠲叟等,学识渊深,贯综古今,博通内外。自辛亥革命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他隐匿陋巷,不求闻达,潜心体究历代经籍。抗日战争爆发后,马一浮创复性书院讲学,弘扬以六经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以期淑世拯乱,“措我国家民族于磐石之安”。在1938—1940年短短二年多的时间里,相继有《泰和会语》、《宜山会语》、《复性书院讲录》及《尔雅台答问》等问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一浮 现代新儒学 心性义理 义理之学 尔雅台 梁漱溟 现代新儒家 内圣外王之道 为己之学 为政以德
原文传递
宋学通论
11
作者 陈植锷 《中国社会科学》 1988年第4期161-177,共17页
宋学及道学、理学,是宋代文化史研究中经常遇到的几个概念,对其内涵和由来,以往有不同的理解。本文对此作了详细的阐述和辨析。作者认为,宋学是个十分宽泛的概念,是一种跨越时代限制的庞大学术体系。道学,本是北宋学者概指传统儒学之特... 宋学及道学、理学,是宋代文化史研究中经常遇到的几个概念,对其内涵和由来,以往有不同的理解。本文对此作了详细的阐述和辨析。作者认为,宋学是个十分宽泛的概念,是一种跨越时代限制的庞大学术体系。道学,本是北宋学者概指传统儒学之特称,南宋朱熹一派借其名以自指而包括周敦颐、二程、张载等。后世遂以道学一名为程朱学派之特指,并用以泛称两宋学术之全部,这是以偏概金。理学,本为佛学义理之学与性理之学的简称。宋人在继承儒家传统文化的形式下,融合佛学,建立起自己的学术体系,用理学自称本朝、本派之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理之学 道学 宋学 理学 心性义理 程朱学派 王安石 传统儒学 张载 朱熹
原文传递
濂溪听水嗅荷香
12
作者 徐林 《语文学习》 2020年第8期F0003-F0003,88,共2页
说起周敦颐,众所周知的是他的《爱莲说》。实际上,这位被后世尊为“濂溪先生”的一代鸿儒,其真正的造诣却在理学。清代黄宗羲在《宋儒学案》中说:“孔子而后,汉儒止有传经之学,性道微言之绝久矣。元公崛起,二程嗣之……若论阐发心性义... 说起周敦颐,众所周知的是他的《爱莲说》。实际上,这位被后世尊为“濂溪先生”的一代鸿儒,其真正的造诣却在理学。清代黄宗羲在《宋儒学案》中说:“孔子而后,汉儒止有传经之学,性道微言之绝久矣。元公崛起,二程嗣之……若论阐发心性义理之精微,端数元公之破暗也。”“元公”即周敦颐。南宋宁宗赐予其谥号为“元”,意为“开拓”,后人称之为“元公”。“破暗”乃指周敦颐在理学上的开山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莲说》 濂溪 二程 黄宗羲 周敦颐 心性义理 元公 宋宁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