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伊布利特治疗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李伟扬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1-13,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新型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伊布利特与普罗帕酮转复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的疗效。方法:按照制定的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选择受试者,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进行观察。36例房颤/房扑患者,随机分入2组,伊布利特组(n=19)、普罗帕酮组(n=... 目的:观察比较新型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伊布利特与普罗帕酮转复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的疗效。方法:按照制定的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选择受试者,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进行观察。36例房颤/房扑患者,随机分入2组,伊布利特组(n=19)、普罗帕酮组(n=17)。依布利特1mg,于10min内静注;普罗帕酮70mg,于10min内静注。然后观察10min,若房扑/房颤仍未终止且QTc间期<550ms,分别给予第二剂,剂量相同。结果:观察房扑/房颤转复所用时间(从第一剂开始注射时算起)(min);观察房扑/房颤于用药后0~90min、90min~4h两组转复情况、转复时间的比较。通过对比分析,两组在2个时间段内转复情况及转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伊布利特是使房扑、房颤快速转律的最有效药物,尤其是在用药后0~90min的时段内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的转复疗效更佳,明显优于普罗帕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布利特 普罗帕酮 心房颤动/心房扑动 药物转复
下载PDF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患者应用不同起始剂量华法林对INR达标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刘艳霞 王祖禄 +2 位作者 姚辉 梁延春 韩雅玲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0年第4期263-266,共4页
目的观察我国非瓣膜病心房颤动(NVAF)或心房扑动(AFL)患者应用不同起始剂量华法林时,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首次达标和稳定的时间及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等,以进一步了解中国人应用国产华法林的最佳起始剂量。方法人选84例,随机分... 目的观察我国非瓣膜病心房颤动(NVAF)或心房扑动(AFL)患者应用不同起始剂量华法林时,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首次达标和稳定的时间及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等,以进一步了解中国人应用国产华法林的最佳起始剂量。方法人选84例,随机分入起始剂量3.125mg组(第1组),起始5mg,2d后改为3.125mg组(第2组)和起始5mg治疗组(第3组)。于治疗第3、4、5、7、9天测定INR,根据INR调整华法林剂量,直到INR稳定于1.8~3.0,随访1个月。结果第3组比第1、2组提早达标并稳定,第1、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均无明显出血及血栓栓塞事件,INR增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中国NVAF或AFL患者,以5mg为初始剂量应用华法林能使INR安全、迅速、有效地达标并稳定。服药3次后即于第4天起测INR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心房扑动 华法林 国际标准化比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