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6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间断抗凝治疗患者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体位及制动时间的探讨
1
作者 周文悦 石继慧 +5 位作者 刘畅 马艾 刘玮 马晓桦 桑才华 马长生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48-352,共5页
目的:探讨在不间断抗凝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后不同绝对平卧时间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6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300例行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治疗并且不间断抗凝治疗的患者根据术后绝对平卧时间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绝对平... 目的:探讨在不间断抗凝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后不同绝对平卧时间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6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300例行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治疗并且不间断抗凝治疗的患者根据术后绝对平卧时间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绝对平卧8h,观察组实施绝对平卧2h,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腰背疼痛情况、血管并发症、尿潴留情况、术肢麻木、舒适度、24h睡眠时间和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4~8h的腰背疼痛评分和术肢麻木情况均更低(P<0.05),且舒适度评分、满意度评分和24h睡眠时间更高(P<0.001),血管并发症无增加。结论:不间断抗凝治疗患者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实施绝对平卧2h,可有效减轻其腰背疼痛程度和术肢麻木的发生,提升患者睡眠时间和卧床期舒适度和患者满意度,并不增加出血、血肿等血管并发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不间断抗凝治疗 射频消融术 制动时间
下载PDF
病毒性心肌炎心房颤动的中医病机及治疗
2
作者 褚瑜光 胡元会 袁晨露 《北京中医药》 2024年第6期694-698,共5页
病毒性心肌炎(VMC)多由感染嗜心肌性病毒,引起免疫炎症反应,从而导致心肌病变,而心房颤动是其重要的临床表现之一。中医辨证论治VMC有一定优势。VMC心房颤动的主要病机为正气不足,外感风邪,与湿、热、瘀、毒、虚等证候要素有关,“风惊... 病毒性心肌炎(VMC)多由感染嗜心肌性病毒,引起免疫炎症反应,从而导致心肌病变,而心房颤动是其重要的临床表现之一。中医辨证论治VMC有一定优势。VMC心房颤动的主要病机为正气不足,外感风邪,与湿、热、瘀、毒、虚等证候要素有关,“风惊悸”是对其最经典的概括。本文对VMC心房颤动急性期、缓解期、恢复期和慢性期四个疾病发展阶段分别以利湿、益气、养阴、温阳为治法,进行辨证论治,期待为VCM心房颤动的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心房颤动 风惊悸 中医病机 治疗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盐酸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诊PCI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赵玲 宋俊迎 +2 位作者 王琼 马高峰 李凤德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1期2081-2084,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盐酸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衡水市人民医院及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2016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42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后新发心房...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盐酸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衡水市人民医院及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2016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42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例,在常规心肌梗死治疗基础上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22例,在常规心肌梗死治疗基础上应用胺碘酮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心房颤动转复时间,治疗7 d后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左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等指标及随访2年心房颤动复发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平均转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血浆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复查心脏超声、左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心房颤动复发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胺碘酮能够缩短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病人转复窦性心律时间,减少心房颤动复发率,并能改善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房颤动 重组人脑利钠肽 盐酸胺碘酮
下载PDF
观察对比利伐沙班与华法林治疗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效果和安全性
4
作者 孟焱磊 张佳茵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1期48-50,共3页
目的比较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应用利伐沙班与华法林治疗的抗凝效果,并分析其治疗安全性,以及炎症介质水平的变化情况,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月至12月鸡西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NVAF患者62例分为对... 目的比较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应用利伐沙班与华法林治疗的抗凝效果,并分析其治疗安全性,以及炎症介质水平的变化情况,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月至12月鸡西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NVAF患者62例分为对照组(抗心律失常、保护心肌及调脂、降压、降糖等常规治疗+华法林)与研究组(常规治疗+利伐沙班),各31例,两组患者均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炎症介质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均较治疗前升高,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较治疗前延长,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均较对照组更大(均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更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华法林,应用利伐沙班的抗凝效果更显著,有助于改善老年NVAF患者凝血功能指标,下调炎症介质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利伐沙班 华法林 炎症介质 抗凝治疗 安全性
下载PDF
第83讲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与指南导向药物治疗的对话
5
作者 薛松维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17期10-14,共5页
心力衰竭(心衰)与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严重临床综合征,既互相合并又互为因果,对其治疗要比处理单一病情更复杂。目前,临床对房颤治疗提倡优化综合管理路径,即ABC方案;对心衰已有多项临床研究证明,指南导向的药物治疗(GDMT)可降低心... 心力衰竭(心衰)与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严重临床综合征,既互相合并又互为因果,对其治疗要比处理单一病情更复杂。目前,临床对房颤治疗提倡优化综合管理路径,即ABC方案;对心衰已有多项临床研究证明,指南导向的药物治疗(GDMT)可降低心衰合并房颤患者的心血管死亡率、再入院率及全因死亡率。因此,当心衰遇到房颤时,应尽早启动GDMT。根据全国视角下的心衰治疗与预后对我国心衰患者的生存分析启示,还要进一步提高医院及医患双方对心衰并房颤指南和GDMT的顺从性,应用药物或导管消融复律,争取实现早期节律控制,可能是一种GDMT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力衰竭 房颤优化综合管理 二次评估分类 指南导向的药物治疗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药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药 早期节律控制
下载PDF
心房颤动治疗的基石——口服抗凝药物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徐艳莉 田艳丰 梁兆光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37-340,共4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约占所有住院心律失常患者的1/3。随着房颤发病率的升高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重,房颤的发病人数将会逐年上升。长期的房颤可引起卒中、心力衰竭等一系列不良临床后果,其中卒中是房颤致死致残的...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约占所有住院心律失常患者的1/3。随着房颤发病率的升高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重,房颤的发病人数将会逐年上升。长期的房颤可引起卒中、心力衰竭等一系列不良临床后果,其中卒中是房颤致死致残的最重要原因,而脑卒中则是其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故通过抗凝治疗来预防房颤患者出现卒中便成为房颤治疗的核心策略。而在我国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房颤患者未接受有效的抗凝治疗,这严重影响了房颤患者的预后和正常生活。目前的抗凝药种类繁多,本文就抗凝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抗凝药 治疗
下载PDF
北京房山区心房颤动脑卒中高危老年人群抗凝治疗调查
7
作者 马云峰 孟庆伟 +2 位作者 韩文芹 伊丽瑾 王朝斌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297-301,共5页
目的通过调查北京市房山区心房颤动(AF)脑卒中高危老年人群的抗凝治疗现状及原因分析,为AF脑卒中高危老年人群规范化的抗凝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通过社区体检筛选AF脑卒中65岁及以上高危人群,调查问卷发现AF脑卒中高危人群的抗凝治疗... 目的通过调查北京市房山区心房颤动(AF)脑卒中高危老年人群的抗凝治疗现状及原因分析,为AF脑卒中高危老年人群规范化的抗凝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通过社区体检筛选AF脑卒中65岁及以上高危人群,调查问卷发现AF脑卒中高危人群的抗凝治疗现状:结果(1)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且不存在排除标准AF患者共703例,其中299例(42.5%)患者接受了抗凝治疗,华法林145例,利伐沙班86例,达比加群68例。65~74岁、75~90岁、>90岁3个不同年龄段年龄越大抗凝比例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703例AF患者中267例患脑梗死,其中抗凝109例(40.8%)。无脑梗死患者436例,抗凝为191例(43.8%)。脑梗死组与无脑梗死组抗凝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3)AF脑卒中高危人群未抗凝原因有:医生未明确告知需要抗凝(48.5%);患者不知道抗凝的重要性(30.9%);医生明确告知需要抗凝,但患者担心出血(24.8%);虽医生告知需要抗凝,因华法林需要定期检测凝血,医疗条件不允许(21.3%);口服新型抗凝药价格昂贵,负担不起费用(7.9%);(4)年龄、脑梗死、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作为AF脑卒中高危人群抗凝治疗的影响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年龄、脑梗死、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是AF脑卒中高危人群抗凝治疗的影响因素,年龄越大抗凝比例越低,已经发生脑梗死的患者在诊治过程中并未因心源性脑栓塞抗凝比例增加;(2)AF脑卒中高危人群未抗凝原因中医生未明确告知需要抗凝占比最大,所以需要临床一线医生提高规范诊疗意识,应抗凝则抗,降低AF心源性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脑卒中 抗凝治疗
下载PDF
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非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8
作者 余淼 汤宝鹏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1期40-43,共4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肥厚型心肌病(HCM)常合并的心律失常,HCM舒张功能障碍、心房纤维化、遗传基因、血流动力学等相关因素促进房颤发生,房颤亦可加重HCM进展。目前HCM合并房颤的非药物治疗包括手术间隔肌切除、酒精室间隔消融、导管消融、... 心房颤动(房颤)是肥厚型心肌病(HCM)常合并的心律失常,HCM舒张功能障碍、心房纤维化、遗传基因、血流动力学等相关因素促进房颤发生,房颤亦可加重HCM进展。目前HCM合并房颤的非药物治疗包括手术间隔肌切除、酒精室间隔消融、导管消融、双腔起搏器植入等,随着诊疗手段的不断更新仍有很多突破的可能。现就HCM合并房颤的非药物治疗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心房颤动 治疗 消融 间隔肌切除
下载PDF
心房颤动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9
作者 唐荣辰 宫丽鸿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4期739-741,749,共4页
中医药在治疗房颤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研究对近年来房颤的中医药研究进行综述,归纳了房颤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治疗方向,发现中医药治疗房颤仍存在着辨证分型标准不一、疗效指标难以量化、中成药类型较少等问题,提出应制定统一辨证标... 中医药在治疗房颤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研究对近年来房颤的中医药研究进行综述,归纳了房颤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治疗方向,发现中医药治疗房颤仍存在着辨证分型标准不一、疗效指标难以量化、中成药类型较少等问题,提出应制定统一辨证标准,规范临床科研设计,加强中成药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中医 治疗 综述
下载PDF
抗凝管理药学服务模式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治疗中的作用
10
作者 黄莹 赵颉 +2 位作者 孔玲娟 朱文彬 丁军霞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6期157-160,共4页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对住院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行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ACs)治疗患者实施抗凝管理药学服务,探讨并分析临床药师在抗凝治疗管理中的作用,建立规范化抗凝管理药学服务模式。方法选取2022年3—10月于新疆生产建...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对住院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行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ACs)治疗患者实施抗凝管理药学服务,探讨并分析临床药师在抗凝治疗管理中的作用,建立规范化抗凝管理药学服务模式。方法选取2022年3—10月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库尔勒医院行NOACs治疗的NVAF患者9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9)和试验组(n=48)。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均由临床药师进行药学评估及治疗方案和药学监护计划的制定,随访12个月,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抗凝管理药学服务。比较2组患者抗凝治疗质量、用药依从性及药品不良反应。结果经临床药师12个月抗凝管理药学服务后,试验组抗凝治疗质量优于对照组(u=4.634,P<0.001)。试验组治疗依从性良好率为41.67%,高于对照组的10.20%(χ^(2)=12.547,P<0.001)。干预后,试验组抗凝认知度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药品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50%,较对照组的30.61%低(χ^(2)=4.689,P=0.030)。结论药师按照NOACs抗凝管理药学服务模式为NVAF患者提供标准化抗凝管理药学服务,可显著提高患者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 抗凝管理药学服务 治疗依从性
下载PDF
心房颤动的现代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11
作者 顾文雯(综述) 汪涛(审校) 崔佳琳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871-876,共6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心房心肌内环境稳态失衡,致心房纤维化而不能有效且有节律地收缩与舒张,是一种常见的心房快速性心律失常疾病,与心室无关。随着社会的发展,房颤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占比也随之增加,其可增加脑卒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 心房颤动(房颤)是心房心肌内环境稳态失衡,致心房纤维化而不能有效且有节律地收缩与舒张,是一种常见的心房快速性心律失常疾病,与心室无关。随着社会的发展,房颤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占比也随之增加,其可增加脑卒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发病率,影响疾病的预后,给人们及社会造成很大负担和危害,反之这些疾病的发生也可增加房颤的发生率。临床上对于房颤的治疗已经有一套经验丰富且有效的治疗方法。该文主要总结近几年房颤的中西医临床分型、病因病机、药物治疗及西医非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中西医治疗 心律失常 心血管 临床分型 治疗
下载PDF
二代冷冻球囊消融作为阵发性心房颤动起始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12
作者 郭红婧 罗凡 +2 位作者 滕传珍 张晓川 庞占琪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比较二代冷冻球囊消融与常规药物分别作为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起始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以二代冷冻球囊消融作为起始治疗的4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消融组,观察手术时间、消融时间、X线透视时间、肺静脉隔离率、... 目的比较二代冷冻球囊消融与常规药物分别作为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起始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以二代冷冻球囊消融作为起始治疗的4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消融组,观察手术时间、消融时间、X线透视时间、肺静脉隔离率、手术并发症等情况;选择同期住院且起始接受药物治疗的4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药物组。两组均于出院后第1、3、6、12个月进行门诊随访,观察房颤复发率及并发症等情况,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消融组手术时间、消融时间、X线透视时间分别为(108.0±39.0)min、(35.0±11.7)min、(10.0±6.9)min;肺静脉即刻隔离率为100%;手术相关并发症3例(6.8%),其中迷走神经反射1例、一过性膈神经损伤2例。药物组发生药物性窦性心动过缓2例,QTc延长1例,甲状腺功能降低1例。平均随访(12.0±5.9)个月后,消融组房颤复发率为11.4%,药物组房颤复发率为20.5%,消融组复发率显著低于药物组(P=0.033)。两组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8%vs.9.1%,P=0.108)。结论与药物治疗相比,二代冷冻球囊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成功率高,未增加并发症风险,可作为阵发性房颤的起始治疗策略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冷冻消融 二代冷冻球囊 药物治疗
下载PDF
心源性脑卒中的心房颤动患者新型口服抗凝药治疗时机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汤舒洁 孙玉芳 项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8期1053-1056,共4页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进展,心房颤动已成为当今“社会流行病”。心房颤动患者由于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易在心房内瘀滞而形成血栓。若血栓脱落则可随着血液至全身各处,从而导...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进展,心房颤动已成为当今“社会流行病”。心房颤动患者由于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易在心房内瘀滞而形成血栓。若血栓脱落则可随着血液至全身各处,从而导致脑栓塞、肢体动脉栓塞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心房颤动的并发症之一,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等特点。心房颤动患者经正规抗凝治疗可预防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但同时存在出血转化风险。目前对于心房颤动患者急性缺血性卒中后开始进行口服抗凝治疗的具体时间选择仍有争议。本文总结回顾了当前的指南以及相关随机对照研究,并对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缺血性脑卒中 新型口服抗凝药(DOAC) 抗凝治疗 心源性脑卒中
下载PDF
临床药师主导的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管理实践与评价
14
作者 薛芝 齐国祥 +3 位作者 戚冉冉 高行娟 沙婷 王莉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1期11-15,共5页
目的 分析临床药师主导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管理的效果。方法 以2021年1—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临床药师干预组由临床药师实行分级管理,提供药学问诊、医嘱审核、用... 目的 分析临床药师主导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管理的效果。方法 以2021年1—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临床药师干预组由临床药师实行分级管理,提供药学问诊、医嘱审核、用药监护和出院教育等药学服务,对照组采用医护主导的管理方式。随访6个月,从抗凝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用药依从性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共纳入260例患者,临床药师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30例。2组患者大出血和血栓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药师干预组小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9.23%vs.17.69%,χ^(2)=5.417,P=0.020),抗凝治疗依从性升高(90.77%vs.53.08%,χ^(2)=45.733,P<0.001),华法林抗凝患者定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依从性提高,INR在目标范围内的时间百分比(TTR)提高(72.37%vs.49.21%,χ^(2)=15.667,P<0.001)。结论 临床药师主导的抗凝管理能够提高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依从性,并降低小出血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临床药师 抗凝治疗 药物治疗管理
下载PDF
利伐沙班与华法林在心房颤动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临床应用效果对比研究
15
作者 刘丁铭 程亚玲 +2 位作者 杨红祥 甘萍 文俊杰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95-398,406,共5页
目的:比较利伐沙班与华法林在心房颤动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PCI的心房颤动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64例。对照组在PCI术后给予华法林+替格瑞洛+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利伐沙班... 目的:比较利伐沙班与华法林在心房颤动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PCI的心房颤动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64例。对照组在PCI术后给予华法林+替格瑞洛+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利伐沙班+替格瑞洛+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心肌损伤指标、心功能指标、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分布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年后,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水平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1年后,在TIMI血流分级分布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MACE总发生率相当(P>0.05)。结论:在心房颤动患者PCI术后应用利伐沙班效果优于华法林,可改善凝血功能和TIMI血流分级,减少心肌损伤,且安全性与华法林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利伐沙班 华法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安全性
下载PDF
抗焦虑药物治疗对心房颤动并焦虑患者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刘鑫 覃佐岸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3期33-36,62,共5页
心房颤动(AF)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可能导致以脑卒中为主的血栓栓塞及心力衰竭,随着我国老龄化来越严重,AF的患病率呈现递增趋势,促使AF成为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然而,由于临床上AF患者药物复律效果一般,导管消融术后也... 心房颤动(AF)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可能导致以脑卒中为主的血栓栓塞及心力衰竭,随着我国老龄化来越严重,AF的患病率呈现递增趋势,促使AF成为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然而,由于临床上AF患者药物复律效果一般,导管消融术后也有较高的复发率,长期服用抗凝药物会导致患者出血风险增加,故不可避免地引起患者焦虑、抑郁等相关情绪。目前“双心”医学研究是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未来应将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的评估和干预纳入AF的综合管理中,关于抗焦虑药物能否改善AF患者预后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较少,通过进一步探讨抗焦虑药物对伴有焦虑状态的AF患者的治疗效果,从而为完善AF患者的慢病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焦虑 抑郁 药物治疗
下载PDF
达比加群辅助手术治疗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的应用效果
17
作者 秦丽 张海涛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89-94,共6页
目的观察达比加群辅助手术治疗肥厚型心肌病(HCM)合并心房颤动(A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1例HCM合并AF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抗凝辅助手术治疗,观察组61例,采用达比加... 目的观察达比加群辅助手术治疗肥厚型心肌病(HCM)合并心房颤动(A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1例HCM合并AF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抗凝辅助手术治疗,观察组61例,采用达比加群辅助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小板活性、凝血功能变化情况,随访期间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β-TG、颗粒膜蛋白CD62P、CD63均低于对照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达比加群辅助射频消融术治疗能有效抑制HCM合并AF患者的血小板活性并改善凝血功能,对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比加群 肥厚型心肌病 心房颤动 抗凝治疗
下载PDF
“一站式介入”治疗在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18
作者 颜文 许祥 +7 位作者 万陈 刘锋 姚青 王斌斌 刘力萍 宋玲 宋治远 李华康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期52-58,共7页
目的探讨“一站式介入”治疗[同期左心耳封堵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在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治疗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22年11月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 目的探讨“一站式介入”治疗[同期左心耳封堵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在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治疗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22年11月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56例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同期行左心耳封堵和PCI治疗的17例患者作为一站式介入组,将分期手术的39例患者作为非一站式介入组。收集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及经胸心脏超声(TTE)和经食道心脏超声(TEE)等检查结果,随访患者术后缺血性脑卒中、大出血、器械相关血栓(DRT)、心衰再住院等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所占比例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16,P=0.045;t=2.305,P=0.025);2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吸烟及饮酒比例、合并高血压病比例、合并糖尿病比例、合并外周动脉硬化比例、CHA2DS2-VASc评分、HAS-BLED评分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站式介入组和非一站式介入组患者左心耳最大宽度分别为(20.76±3.05)mm和(20.49±2.38)mm,左心耳最大深度分别为(27.18±4.98)mm和(27.26±4.58)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67、0.058,P=0.715、0.954);一站式介入组和非一站式介入组患者植入左心耳封堵器直径分别为(26.65±2.98)mm和(26.54±3.41)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14,P=0.910);一站式介入组和非一站式介入组患者植入支架数量分别为(1.00±0.00)个和(1.26±0.5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9,P=0.006);2组患者左心耳封堵术后残余分流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57,P=0.229)。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左房(LA)前后径、右房(RA)横径、左室(LV)前后径、右室(RV)前后径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随访终末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4,P=0.906)。2组患者终末事件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无统计学差异(P=0.912)。结论“一站式介入”治疗对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是安全和有效的,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一站式 左心耳封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多重用药影响因素及对抗凝治疗的影响
19
作者 闫申伟 白文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72-0075,共4页
探讨基于临床以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为诊断的老年患者,分析其多重用药影响因素并观察对抗凝治疗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从本院随机收集的200例临床以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为诊断的老年患者的一般资料、用药状况等数据,... 探讨基于临床以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为诊断的老年患者,分析其多重用药影响因素并观察对抗凝治疗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从本院随机收集的200例临床以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为诊断的老年患者的一般资料、用药状况等数据,并根据是否为多重用药(用药≥5种)进行分组,分为多重用药组(90例)和非多重用药组(110例),旨在了解多重用药的影响因素以及与抗凝治疗药物的关系。结果 通过收集两组的一般信息,数据比较,在文化程度、既往导管消融上组间比较无较大差异性(P>0.05);多重耐药组在女性、年龄、心房颤动类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上均高于非多重耐药组(P<0.05)。比较两组的心血管用药状况,数据显示两组在阿司匹林、华法林、非维生素K类抗凝药物上无较大差别(P>0.05),在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洋地黄类、螺内酯类、硝酸酯类、其他抗血小板类上显示多重耐药组的数据均高于非多重耐药组(P<0.05)。数据显示阿司匹林、华法林抗凝药物占据最高,分别为33.50%、30.50%。结论 老年非瓣膜型心房颤动患者多重用药因素包含性别、年龄、心房颤动类型、合并高血压等影响因素,且多重用药不会影响抗凝药物的使用,会影响二级防范药物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多重用药影响因素 抗凝治疗 影响
下载PDF
观察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20
作者 刘政 毛建斌 +1 位作者 曾欣 黄婉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76-0079,共4页
观察胺碘酮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患者,分为对照组(胺碘酮治疗)与观察组(胺碘酮与厄贝沙坦共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 观察胺碘酮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患者,分为对照组(胺碘酮治疗)与观察组(胺碘酮与厄贝沙坦共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较大(P<0.05)。且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胺碘酮与厄贝沙坦联合应用于治疗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的疗效更佳,可以改善心脏功能,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厄贝沙坦 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治疗效果 心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