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西格玛管理法对急性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屹 宋科 +1 位作者 刘亚杰 董慧君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法对急性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61例急性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按照收治时间分为对照组75例与研究组86例。抢救期间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管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六西格玛管理法进行...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法对急性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61例急性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按照收治时间分为对照组75例与研究组86例。抢救期间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管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六西格玛管理法进行急救管理干预,观察24h。比较两组复苏成功率。复苏前及复苏24h、比较两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血清乳酸水平、排尿量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复苏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苏24h两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复苏前(P<0.01),乳酸水平显著低于复苏前(P<0.01),排尿量显著多于复苏前(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P<0.01)。复苏24h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均较复苏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六西格玛管理法可有效提高急性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复苏成功率,提高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和排尿量,降低血清乳酸水平,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源性心脏骤停 六西格玛管理法 心肺复苏 血流动力学 血氧饱和度
下载PDF
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对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0
2
作者 黄海燕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47-650,共4页
目的探讨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对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78例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ABC"常规复苏方法 ,在围复苏期,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集中护理管... 目的探讨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对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78例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ABC"常规复苏方法 ,在围复苏期,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集中护理管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复苏效果、血气分析、血清应激炎症因子含量及预后。结果两组复苏总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复苏60 min成功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复苏成功的消耗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苏开始时的收缩期动脉血压(SBP)和血氧饱和度(Sa O2)、血清IL-6和IL-8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开始后30、60 min观察组SBP与Sa O2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IL-6和IL-8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能有效减轻应激反应,改善血气指标,促进患者的复苏,从而提高预后总体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护理管理模式 心源性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应激反应
下载PDF
六西格玛管理法在提高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效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黄海燕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3期4745-4747,共3页
心源性心脏骤停是循环突然完全停止的一种临终前状态,为心脏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是当今对人类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1]。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目前急诊复苏技术得到了广泛的进步。
关键词 心源性心脏骤停 六西格玛管理 心肺复苏 液体复苏 心排量 医学技术 凝血机制障碍 高渗盐水 测量技术 血乳酸水平
下载PDF
236例城镇院前心源性心脏骤停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姜椿法 刘远山 +5 位作者 刘刚 黄子通 余涛 张新斌 黄春艳 伍远辉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9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珠三角地区城镇心源性心脏骤停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提高复苏成功率的方法。方法整理我院急诊科2013年1月~2016年12月接诊的236例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的院前院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发病的年龄、性别、户籍以及发病时间、地点、... 目的探讨珠三角地区城镇心源性心脏骤停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提高复苏成功率的方法。方法整理我院急诊科2013年1月~2016年12月接诊的236例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的院前院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发病的年龄、性别、户籍以及发病时间、地点、到院方式和救治效果。结果 236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0.4±15)岁,男/女比例为4:1,外地户籍/本地户籍为1.84:1,发病月份以1月份最多,日时间以8:00~10:00最多,在居住地发病者占61.4%,由救护车接回者占62.7%,抢救成功率为22.033%,与复苏失败组相比,有目击者启动EMSS和由最初发现者送院的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珠三角地区城镇心源性心脏骤停以外地户籍、青壮年男性居多,院前急救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和在群众中大力普及心肺复苏技术是提高城镇心源性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三角地区 院前 心源性心脏骤停 流行病学
下载PDF
系统化抢救护理流程在救治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黄海燕 《现代临床护理》 2015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化抢救护理流程在损伤控制技术救治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的效果。方法对58例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应用损伤控制技术救治并进行系统护理干预,对抢救成功率和住院天数进行统计。结果 58例患者总抢救成功率为44.8%,平均住院时间(11... 目的探讨系统化抢救护理流程在损伤控制技术救治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的效果。方法对58例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应用损伤控制技术救治并进行系统护理干预,对抢救成功率和住院天数进行统计。结果 58例患者总抢救成功率为44.8%,平均住院时间(11.3±2.3)d。结论损伤控制技术救治期间给予系统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心肺复苏及抢救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心脏骤停 损伤控制技术 护理
下载PDF
Utstein模式下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黄海燕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4年第6期379-381,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Utstein模式下急诊心源性心脏骤停(CA)患者心肺复苏(CPR)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按Utstein模式要求登记的228例CA患者,记录患者CPR预后情况,对影响CA患者CPR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228例... 目的:探讨影响Utstein模式下急诊心源性心脏骤停(CA)患者心肺复苏(CPR)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按Utstein模式要求登记的228例CA患者,记录患者CPR预后情况,对影响CA患者CPR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228例CPR患者中,自主恢复循环(ROSC)125例(54.82%)、24 h存活55例(24.12%)、出院存活28例(12.28%)、神经功能恢复良好出院20例(8.77%)。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CPR持续时间、创伤性、首次监测心律、肾上腺素应用剂量是ROSC的独立预测因子;CPR持续时间、创伤性、首次监测心律是影响患者24 h存活的独立危险因素;首次监测心律、CA前状态、CPR持续时间是影响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良好及出院后存活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创伤性是影响CA患者ROSC及24 h存活的独立危险因素,肾上腺应用剂量≤5 mg、可除颤心律、CPR持续时间≤15 min均是影响患者ROCS及24 h存活的保护因素。可除颤心律、CPR持续时间≤15 min是影响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出院后存活的有利因素,而CA前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疾病终末期则是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TSTEIN模式 心源性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六西格玛管理法对提高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晓彤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8年第12期675-678,共4页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法对提高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效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2至2017-02及2017-03至2018-03吉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治疗的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112例的资料,按照时间段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6例,其中前者...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法对提高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效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2至2017-02及2017-03至2018-03吉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治疗的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112例的资料,按照时间段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6例,其中前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方法进行护理;后者为观察组,在常规管理方法护理基础上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法护理方案,分析比较两组心肺复苏效率及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乳酸水平、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排尿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4.64%(53/56)高于对照组76.78%(43/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292,P=0.007)。结论在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管理过程中,六西格玛管理法使心源性心脏骤停护理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和改进,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心肺复苏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西格玛管理法 心源性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下载PDF
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对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潘勇莉 夏金明 周林琼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11期142-145,共4页
目的分析在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予以集中护理管理模式的护理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88例,以2015年8月~2016年8月为样本选取时段,以抽签方式进行分组,其中予以常规护理管理... 目的分析在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予以集中护理管理模式的护理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88例,以2015年8月~2016年8月为样本选取时段,以抽签方式进行分组,其中予以常规护理管理的44例患者为对照组,予以集中护理管理模式的44例患者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护理管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复苏1 h的成功率明显较高、成功复苏消耗时间明显较少、预后良好率明显较高,复苏后实验组患者的血清IL-8、IL-6均明显较优,病死率明显较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复苏总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予以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具有理想的护理效果,可将应激反应进行有效减轻,可对血气指标进行改善,对患者复苏进行促进,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集中护理管理模式 应激反应
下载PDF
损伤控制技术急诊治疗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的护理配合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娟 带张华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6年第6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技术治疗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的护理配合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8例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应用损伤控制技术救治,对照组患者给予救治常规护理,实验...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技术治疗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的护理配合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8例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应用损伤控制技术救治,对照组患者给予救治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行全面护理配合,对两组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抢救成功率55.17%,护理总满意率89.66%;对照组抢救成功率34.48%,护理总满意率68.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特殊的疼痛护理,实验组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损伤控制技术救治期间给予全面护理配合,能有效提高心肺复苏及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心源性心脏骤停救治中进一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心脏骤停 损伤控制技术 护理配合
下载PDF
集中护理措施在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林琼 邵赣琴 +3 位作者 封亚萍 李舒霞 潘勇莉 姚菊萍 《中国乡村医药》 2017年第8期77-78,共2页
目的观察集中护理措施在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院收治的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72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集中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 目的观察集中护理措施在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院收治的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72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集中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复苏成功率75.0%高于对照组的69.4%,复苏后应激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除复苏成功率外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集中护理措施将高水平的护理力量进行集中,不但护理工作流程更加规范,且护理人员工作的责任心也得到明显强化,发现问题能及时进行处理,保障了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护理措施 心源性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下载PDF
损伤控制技术急诊治疗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香梅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2期500-501,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损伤控制技术急诊治疗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的护理配合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6例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两组患者均应用损伤控制技术急诊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 目的:分析探讨损伤控制技术急诊治疗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的护理配合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6例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两组患者均应用损伤控制技术急诊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应用全面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应用损伤控制技术进行救治过程中给予全面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技术 心源性心脏骤停 全面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对于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进行延续护理的必要性分析
12
作者 赵茹 于莹莹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第6期170-170,172,共2页
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在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应用的必要性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接诊心肺复苏的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88例。将患者依据双盲分组原理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 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在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应用的必要性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接诊心肺复苏的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88例。将患者依据双盲分组原理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心肺复苏后予以延续护理。跟踪随访患者1年,对照两组患者相关情况。结果:统计两组患者死亡率,对照组为11.4%,高于观察组的0.0%,检验数据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ICU转入普通病房时间和普通病房至出院时间,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短于对照组,检验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有必要提供延续护理,可降低死亡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心源性心脏骤停 延续护理
下载PDF
对于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进行延续护理的必要性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申爽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第9期159-159,共1页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行心肺复苏的100例心脏骤停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50例)和延续组(50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延续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延续性护理,并比较不...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行心肺复苏的100例心脏骤停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50例)和延续组(50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延续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延续性护理,并比较不同组患者预后效果。结果延续组患者复苏后良好率和好转率分别为74.0%和26.0%,常规组复苏后良好率和好转率分别为68.0%和32.0%,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延续组患者从ICU转入至普通病房的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不仅能显著提高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复苏效果,同时还能缩短ICU入院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延续护理 护理效果
原文传递
迈瑞“三重奏”,惊艳第75届CMEF
14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年第5期75-77,共3页
4月17~20日,伴着和煦春风,申城迎来了第75届CMEF行业盛会。历届展台标新立异、追求创新的迈瑞公司,独树一帜将两款旗舰新品呈现于6米多高的巨大竖屏中,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观众见面;震撼发布的系列智能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从高端新品... 4月17~20日,伴着和煦春风,申城迎来了第75届CMEF行业盛会。历届展台标新立异、追求创新的迈瑞公司,独树一帜将两款旗舰新品呈现于6米多高的巨大竖屏中,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观众见面;震撼发布的系列智能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从高端新品到"春风化雨"的基层医疗解决方案,再到移动新领域的新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EF 迈瑞公司 视觉冲击 重症监护 基层医疗 血液分析 心源性心脏骤停 超声成像 急救成功率 弹性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