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脉利颗粒对心源性栓塞型脑卒中病人血管内皮功能及短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敏 恽文伟 +1 位作者 高萍 黄译腺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19期2305-2307,共3页
目的研究脑脉利颗粒在心源性栓塞型脑卒中(CE)病人中的抗炎及脑保护作用。方法连续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首次CE病人50例,随机分为脑脉利颗粒组及常规治疗组。并检测两组病人发病时及... 目的研究脑脉利颗粒在心源性栓塞型脑卒中(CE)病人中的抗炎及脑保护作用。方法连续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首次CE病人50例,随机分为脑脉利颗粒组及常规治疗组。并检测两组病人发病时及治疗3周后血浆白介素-6(IL-6)、内皮素-1(ET-1)水平变化,进一步比较两组病人90 d预后情况。结果治疗3周后,脑脉利颗粒组ET-1及IL-6分别为(20.7±7.4)pg/m L,(40.7±15.3)pg/m L,对照组ET-1及IL-6分别为(25.1±5.2)pg/m L,(52.4±16.8)pg/m L,脑脉利颗粒组ET-1及IL-6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90 d发现,脑脉利颗粒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7.4分±4.6分比12.7分±4.8分,P<0.01),脑脉利治疗组mRS<3分22例,对照组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源性栓塞型脑卒中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脑脉利颗粒口服,可有效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减少炎症反应,改善病人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栓塞 血管内皮功能 白介素-6 内皮素-1
下载PDF
DNA甲基化与非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卒中相关性研究进展
2
作者 姜晓晴 瓮佳旭 +2 位作者 周宏宇 李子孝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4期375-387,共13页
缺血性卒中由多种环境因素和遗传风险因素共同决定。DNA甲基化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可能是缺血性卒中的可遗传危险因素,对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发展过程产生潜在影响。缺血性卒中不同病因亚型存在特征性候选基因DNA甲基化水... 缺血性卒中由多种环境因素和遗传风险因素共同决定。DNA甲基化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可能是缺血性卒中的可遗传危险因素,对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发展过程产生潜在影响。缺血性卒中不同病因亚型存在特征性候选基因DNA甲基化水平改变,这对探究不同病因亚型的病理生理学过程具有重要价值。DNA甲基化是动态、可逆的表观遗传学改变,其模式可随疾病发生、发展的不同时期发生显著变化,提示DNA甲基化可作为缺血性卒中及其亚型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本文就DNA甲基化与非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小动脉闭塞型、其他明确病因型)卒中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缺血性卒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核糖核酸 甲基化 表观遗传 心源性栓塞型卒中 小动脉闭塞 其他明确病因
下载PDF
BNP与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心源性栓塞型脑卒中患者快速筛选价值研究
3
作者 李贵琼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1期7-9,共3页
对BNP与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心源性栓塞型脑卒中患者快速筛选价值研究。方法 选择2021年2月-2022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4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B型脑钠肽(BNP)与D-二聚体检测,以磁共振检查结果为金标准... 对BNP与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心源性栓塞型脑卒中患者快速筛选价值研究。方法 选择2021年2月-2022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4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B型脑钠肽(BNP)与D-二聚体检测,以磁共振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BNP与D-二聚体联合检测的准,确率、特异性和敏感度以及不同类型脑卒中的BNP与D-二聚体水平、评估对心源性栓塞型脑卒中的快速检测价值。结果 在204例脑卒中患者中,经磁共振确诊为心源性栓塞型脑卒中的有175例,29例为其他类型脑卒中,BNP单独诊断的准确率低于联合诊断(t9.801,P0.002);联合检测的特异性、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高于BNP单独检测(t5.014,P0.025;t4.956,P0.026;t5.393,P0.020;t4.577,P0.032);E型脑卒中的BNP与D-二聚体水平高于其他类型脑卒中(F269.08,P<0.001;F260.54,P0.0012)。结论 在对脑卒中患者的早期诊断中采用BNP与D-二聚体联合检测的方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心源性栓塞型脑卒中患者的BNP与D-二聚体水平高于其他类型脑卒中,对于心源性栓塞型脑卒中的快速筛选具有一定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脑钠肽 D-二聚体 联合检测 心源性栓塞
下载PDF
B型脑钠肽即时检测技术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TOAST分型筛选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黄尚明 吴智鑫 +4 位作者 何明丰 李旷怡 谭峰 李莹莹 雷俊娜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8期7-10,24,共5页
目的探讨急诊室使用B型脑钠肽(BNP)即时检测技术(POCT)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TOAST分型的快速筛选价值。方法入选拟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在急诊室进行BNP POCT。入院后进一步完善检查,由神经病学专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 目的探讨急诊室使用B型脑钠肽(BNP)即时检测技术(POCT)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TOAST分型的快速筛选价值。方法入选拟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在急诊室进行BNP POCT。入院后进一步完善检查,由神经病学专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TOAST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心源性栓塞型(CE)、小动脉闭塞型(SAO)、不明原因型(SUE)和其他明确病因型(SOE)。结果入选病例172例,男81例,女91例,年龄33~97岁,平均(71.2±11.7)岁。其中LAA型67例(38.95%),CE型45例(26.16%),SAO型42例(24.42%),SOE组和SUE组合计18例(10.47%)。CE组患者较其他亚型组年龄、冠心病发生率高,病情重,住院时间长,预后不良(P〈0.01)。本次研究中,BNP的平均值为(114.12±90.78)pg/m L,中位数为69.60pg/m L,CE组的BNP水平最高(P〈0.01);其他组间的BN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NP POCT技术可辅助用于CE组与其他TOAST各亚型组的快速鉴别与筛选。但该技术仅作为辅助诊断,急诊医师需结合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等,不可盲目根据BNP的单一检查结果,轻易下最终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脑钠肽 急诊室 TOAST分 心源性栓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