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二聚体水平对缺血性卒中临床亚型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解龙昌 龙友明 +2 位作者 陈梦宇 郑扬波 高聪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7-379,共3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水平(DD)对缺血性卒中临床亚型的预测价值。方法根据TOAST分型方法对149例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病因学分型:心源性血栓型(CE组)42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组)51例和小血管闭塞型(SAO组)56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行DD含... 目的探讨D-二聚体水平(DD)对缺血性卒中临床亚型的预测价值。方法根据TOAST分型方法对149例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病因学分型:心源性血栓型(CE组)42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组)51例和小血管闭塞型(SAO组)56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行DD含量测定。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组间各指标的差异性,绘制ROC曲线,评估DD水平预测心源性血栓型的价值。结果 CE组患者DD水平最高[206.5(127.8,450.5)ng/mL],其次为LAA组[146.0(32.0,222.0)ng/mL],最后为SAO组[78.0(26.3,128.5)ng/m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ROC曲线,以DD水平来预测心源性血栓型,其曲线下面积为0.783(P<0.001),cut off值为82 ng/mL,DD>82 ng/mL诊断心源性血栓型的灵敏度为95.24%,特异度为49.53%。结论检测DD水平有助于缺血性卒中不同病因学亚型的鉴别,对心源性血栓型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D-二聚体 心源性血栓型
下载PDF
D二聚体联合脑利钠肽对诊断心源性缺血性卒中的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叶珊 解龙昌 《血栓与止血学》 2014年第6期281-283,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D二聚体水平(D-D)和脑利钠肽(BNP)对心源性血栓型缺血性卒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TOAST分型方法对15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病因学分型:心源性血栓型(CE)36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58例和小血管闭塞型(SAO)56例。收集患者... 目的探讨联合D二聚体水平(D-D)和脑利钠肽(BNP)对心源性血栓型缺血性卒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TOAST分型方法对15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病因学分型:心源性血栓型(CE)36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58例和小血管闭塞型(SAO)56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行D-D和BNP含量测定。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分析组间各临床和生化指标的差异性,绘制ROC曲线,评估D-D、BNP和两者联合对CE的诊断价值。结果 CE组D-D和BNP水平高于其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以D-D水平来预测CE,其曲线下面积为0.760(P=0.004),诊断灵敏度为64.29%,特异度为82.93%。以BNP水平来预测CE,其曲线下面积为0.861(P<0.001),诊断灵敏度为80.56%,特异度为75.44%。联合D-D和BNP水平来预测CE,其曲线下面积为0.901(P<0.001)。结论联合检测D-D和BNP对CE的诊断具有较高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D二聚体 脑利钠肽 心源性血栓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