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清易代之际士大夫诗人的心灵悲剧——吴伟业诗读札
1
作者 王飚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19-21,26,共4页
吴伟业诗所表现的灵魂深处深刻的矛盾、痛苦,根源于他所秉持的“忠孝节义”信念体系本身包含着悖论,从中可以探析传统士大夫的心灵悲剧。吴诗底蕴不易把握,在于“梅村体”的特点:取材史迹、熟于运典、讽议隐约。研究吴伟业诗应注意“于... 吴伟业诗所表现的灵魂深处深刻的矛盾、痛苦,根源于他所秉持的“忠孝节义”信念体系本身包含着悖论,从中可以探析传统士大夫的心灵悲剧。吴诗底蕴不易把握,在于“梅村体”的特点:取材史迹、熟于运典、讽议隐约。研究吴伟业诗应注意“于所不言求其言”,发微探心,《吴梅村歌诗编年笺注》足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 清朝 士大夫诗人 吴伟业 梅村体 心灵悲剧
下载PDF
人类心灵悲剧的两种模式──试析《蒹葭》与《将仲子》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帼屏 《创作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72-73,共2页
人类心灵悲剧的两种模式──试析《蒹葭》与《将仲子》吴帼屏《兼葭》和《将仲子)是《诗经》中两首著名的情诗。它们出现在西周至春秋之间,几乎可以认为是一个奇迹。因为,人类最初只能表达低级感官能够感受的经验,尔后才能表达高级... 人类心灵悲剧的两种模式──试析《蒹葭》与《将仲子》吴帼屏《兼葭》和《将仲子)是《诗经》中两首著名的情诗。它们出现在西周至春秋之间,几乎可以认为是一个奇迹。因为,人类最初只能表达低级感官能够感受的经验,尔后才能表达高级的审美经验;最初只能表现简单的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蒹葭》 心灵悲剧 两种模式 “人言” 情感表现 两大矛盾 抒情主人公 中国文学 心理动力 试析
下载PDF
百代中国文人的心灵悲剧——中国古代文学“乐极生悲”主题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立 《中国文学研究》 1990年第2期24-28,83,共6页
悲悲喜喜,是人们习以为常的正当清感生活,但在“以悲为主”的古代文人情感系统中,悲喜相生的情感辩证法,却突出地展示了一个让人见惯不惊的模式——乐极生悲。中国古代文学中对这种特定的内在情感转化及其流向的描写是如此之多,几乎是... 悲悲喜喜,是人们习以为常的正当清感生活,但在“以悲为主”的古代文人情感系统中,悲喜相生的情感辩证法,却突出地展示了一个让人见惯不惊的模式——乐极生悲。中国古代文学中对这种特定的内在情感转化及其流向的描写是如此之多,几乎是作为传统文化心态的独特表现形式而渗透到文学作品的艺术构思、形象塑造、抒情题材及表现技巧等各个领域之中。有鉴于此,本文试作一粗浅的探讨尝试,以求在基本的归纳中寻出个中奥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灵悲剧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文人 主题 月满 悲喜 古代文人 探讨尝试 金谷 传统文化心态
下载PDF
从读诗到读心——王国维的心灵悲剧
4
作者 郑园珺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78-82,共5页
面对西方,王国维选择了西方哲学研究;他受叔本华哲学影响,希望可以解决自己的心灵同题, 但以失望告终。王国维讷于言,少以“文”直接抒发精神苦闷;反而,他的诗,则曲折的寄寓了他的心迹。通 过对王国维前期诗歌的解读,可分析其心陷绝望... 面对西方,王国维选择了西方哲学研究;他受叔本华哲学影响,希望可以解决自己的心灵同题, 但以失望告终。王国维讷于言,少以“文”直接抒发精神苦闷;反而,他的诗,则曲折的寄寓了他的心迹。通 过对王国维前期诗歌的解读,可分析其心陷绝望的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心灵悲剧 哲学问题 叔本华 诗歌
下载PDF
一个伟大军人的命运悲剧和心灵悲剧——《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解读
5
作者 敖行维 《金筑大学学报(综合版)》 1996年第2期39-45,共7页
对莎士比亚的早期悲剧《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评论家们历来褒贬不一,颇多分歧,笔者却持基本肯定的观点。本文主要运用文艺心理学的批评方法对该剧主人公的命运悲剧和心灵悲剧连行探讨,以期引起人们的重新关注。
关键词 泰特斯 命运悲剧 莎士比亚 心灵悲剧 评论家 文艺心理学 军人 罗马 哥特人 忠君思想
下载PDF
精神蒙昧与女性悲剧——重读《萧萧》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冬汶 《昌吉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17-20,共4页
就沈从文笔下湘西乡民自在自足生命形态的劣势面入手 ,分析《萧萧》中整体性精神蒙昧与女性自身精神蒙昧造成女性人生的盲目和女性生存的悲剧性 ,并谈及《萧萧》
关键词 精神蒙昧 女性 心灵悲剧 启蒙
下载PDF
寻找的悲剧与悲剧的寻找──论彭燕郊的诗歌创作
7
作者 佘向军 《创作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64-68,共5页
寻找的悲剧与悲剧的寻找──论彭燕郊的诗歌创作佘向军寻找主题曾是中国现代诗歌的一个重要母题。鲁迅先生《野草》中的过客不管山的那边是蔷薇还是坟墓,他都要走下去;穆木天“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旅人,,抱着一颗流浪的旅心,不断地... 寻找的悲剧与悲剧的寻找──论彭燕郊的诗歌创作佘向军寻找主题曾是中国现代诗歌的一个重要母题。鲁迅先生《野草》中的过客不管山的那边是蔷薇还是坟墓,他都要走下去;穆木天“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旅人,,抱着一颗流浪的旅心,不断地寻觅什么似地探索着。”①戴望舒《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燕郊 心灵悲剧 诗歌创作 仙人掌 忧患与使命意识 西方现代主义 象征主义 早期诗歌 精神家园 孤独感
下载PDF
跌落在湛蓝海盆里的沉钟——论“归来”诗人彭燕郊 被引量:1
8
作者 佘向军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59-61,共3页
关键词 彭燕郊 西方现代主义 人类的精神家园 象征主义 心灵悲剧 中国古典诗歌 散文体 生命精神 散文诗 生命意志
下载PDF
一个异常复杂的性格——也谈蒋纯祖
9
作者 李景华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4期53-56,共4页
作为“七月”流派典型的小说家一一路翎,与“七月”流派的作家一样,他的小说,大多是描写心灵悲剧的小说。他在八十万字的长篇巨著《财主底儿女们》中,把灵魂的探索捉到艺术的中心位置,而这种灵魂的探索领域,及于工人、农民,士兵... 作为“七月”流派典型的小说家一一路翎,与“七月”流派的作家一样,他的小说,大多是描写心灵悲剧的小说。他在八十万字的长篇巨著《财主底儿女们》中,把灵魂的探索捉到艺术的中心位置,而这种灵魂的探索领域,及于工人、农民,士兵、军官、知识分子等,由于他自己出身于学生,对知识分子的生活感受深切,所以作品中着重描写的是蒋家儿女的两个青年知识分子蒋少祖与蒋纯祖,其中更着重描绘的是蒋纯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主底儿女们》 青年知识分子 性格 小说家 心灵悲剧 中心位置 生活感受 流派
下载PDF
论凌叔华小说中的古典美
10
作者 陈娇华 樊臻纯 《高校教育管理》 1999年第3期37-41,共5页
凌叔华的小说具有蕴藉含蓄的美学意蕴。她笔下的人物大多是柔美婉顺、温文典雅、娴淑敦厚的女性,她们心灵深处人性苏醒的圣火被点燃后,复又重归熄灭,这是美的毁灭。作品在意境营造上,或以景衬情,或着力情绪渲染,于素朴中见神韵,... 凌叔华的小说具有蕴藉含蓄的美学意蕴。她笔下的人物大多是柔美婉顺、温文典雅、娴淑敦厚的女性,她们心灵深处人性苏醒的圣火被点燃后,复又重归熄灭,这是美的毁灭。作品在意境营造上,或以景衬情,或着力情绪渲染,于素朴中见神韵,于清淡中显幽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娴淑厚道 悲剧命运 心灵悲剧 意境营造
下载PDF
《红丝带》
11
作者 马婀如 《当代文坛》 1985年第4期64-42,共2页
最近几年,在文学园地里,在婚姻、爱情及家庭生活这块田土上,确有不少辛勤的耕耘者。他们或写不幸的婚姻给男女双方带来的痛苦,或着意描摹对理想爱情的憧憬,或颂扬在这一道德范畴内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无疑,这些作品各有其独具的社会... 最近几年,在文学园地里,在婚姻、爱情及家庭生活这块田土上,确有不少辛勤的耕耘者。他们或写不幸的婚姻给男女双方带来的痛苦,或着意描摹对理想爱情的憧憬,或颂扬在这一道德范畴内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无疑,这些作品各有其独具的社会意义与审美价值。但是,人们显然更多地在描写一个“大人世界”,更多地在关心成年人的命运,而对于家庭的重要成员、社会的重要一面的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带 心灵创伤 作品 象征意味 心灵悲剧 婚姻 理想爱情 儿童 女双 新欢
下载PDF
论《水藻行》的多元突破
12
作者 周建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89-93,共5页
短篇小说《水藻行》作于1936年,是茅盾努力探索农民精神世界的力作,在题材、主题、艺术技巧诸方面都有新的突破。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水藻行》奇特的艺术风貌似乎一直未得到充分的肯定。笔者将它从茅盾短篇小说中抽出来进行分析,试图... 短篇小说《水藻行》作于1936年,是茅盾努力探索农民精神世界的力作,在题材、主题、艺术技巧诸方面都有新的突破。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水藻行》奇特的艺术风貌似乎一直未得到充分的肯定。笔者将它从茅盾短篇小说中抽出来进行分析,试图求得新的认识与理解,以就教于大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篇小说 茅盾小说 精神世界 农村三部曲 中国农民 艺术技巧 艺术风貌 特定时代 心灵悲剧 时代风云
下载PDF
《秋兴八首》的对比结构及象征意义
13
作者 刘明华 《杜甫研究学刊》 1990年第2期41-43,共3页
对比是杜甫经常使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多重对比则主要运用于组诗。《秋兴八首》的多重对比结构是十分突出的,它为诗人抒写时代悲剧和心灵悲剧提供了最佳形式。本文试图探讨该诗的对比手法是怎样为二重悲剧的主题服务的,并指出其象征意蕴... 对比是杜甫经常使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多重对比则主要运用于组诗。《秋兴八首》的多重对比结构是十分突出的,它为诗人抒写时代悲剧和心灵悲剧提供了最佳形式。本文试图探讨该诗的对比手法是怎样为二重悲剧的主题服务的,并指出其象征意蕴。关于后一点,学界似乎还无人论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兴八首》 时代悲剧 象征意蕴 心灵悲剧 多重对比 对比结构 主题服务 对比手法
下载PDF
论凌叔华小说中的古典美
14
作者 陈娇华 樊臻纯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1998年第4X期20-25,共6页
文章从人物形象、悲剧色彩、意境营造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凌叔华小说的“古典美”,并探讨了作品“古典美”的成因。
关键词 凌叔华小说 古典美 丈夫 女性形象 《花之寺》 茶会 心灵悲剧 意境营造 家庭 娴淑
下载PDF
新知识女性的三种文学形象
15
作者 彭洪松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31-32,共2页
心灵悲剧的美丽忧郁,是中国现代文学前20年新知识女性形象的普遍心态和共同命运,植根于特定时代的文化土壤之中,具体而言可归出三种典型的形象类型。
关键词 心灵悲剧/忧郁 新知识女性
下载PDF
《围城》——感伤的讽刺
16
作者 王晓琴 《荆州师专学报》 1992年第3期91-94,共4页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著名的长篇讽刺小说。其从容隽智、婉妙轻灵的讽刺艺术一直为人们所称道。但在他那学者式的文雅风趣的讽刺中却包涵着深沉的感伤。有价值的东西给毁坏了,人们谓之为悲剧;将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人们称之为喜剧。
关键词 钱钟书 小说 文学评论 《围城》 讽刺艺术 心灵悲剧
全文增补中
传媒人35岁转型的心理救赎
17
作者 欧德安特 《现代广告》 2008年第9期158-159,共2页
在当今政治与经济的大戏里,每天都有人切身演绎着角色转换过程中“心灵悲剧者”的痛苦。
关键词 传媒人 心灵悲剧 转换过程
下载PDF
《玩偶之家》与《伤逝》女主人公比较——主体性道德与客体性道德的较量
18
作者 覃茳坤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49-54,共6页
主体性道德是个体的,遵循个人内在的尺度,象征着自由,心灵的完满,类似于波普尔的"世界2",即精神世界。而客体性道德是相对于主体性道德而言的,是既定的社会与历史规定的或强加的,就个体而言,是一种钳制与枷锁,近似于波普尔的&... 主体性道德是个体的,遵循个人内在的尺度,象征着自由,心灵的完满,类似于波普尔的"世界2",即精神世界。而客体性道德是相对于主体性道德而言的,是既定的社会与历史规定的或强加的,就个体而言,是一种钳制与枷锁,近似于波普尔的"世界3",即客体观念世界。《玩偶之家》女主人公娜拉为摆脱"玩偶"的厄运,心灵遵循的道德路径经历了:客体性道德—主体性道德。而子君为了爱情与信仰跟涓生住进了吉兆胡同,突破了宗法社会强加的道德,达到了心灵的自由,突破了客体性道德的束缚,达到了主体性道德层面,之后又迫于爱情的毁灭与现实的压力,只得无奈的屈从于客体性道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玩偶之家》 《伤逝》 主体性道德 客体性道德 心灵悲剧
下载PDF
霜魂悠悠 被引量:2
19
作者 倪伟 《文艺争鸣》 CSSCI 1997年第3期5-5,共1页
霜魂悠悠(作者:倪伟)评委评语:○本文对瞿秋白精神历程的分析的深度,是迄今瞿秋白研究中尚未有人达到过的;不仅如此,本文实际上是借瞿秋白的例子,讨论整个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精神悲剧和思想歧途,因此,本文的立意是相当开... 霜魂悠悠(作者:倪伟)评委评语:○本文对瞿秋白精神历程的分析的深度,是迄今瞿秋白研究中尚未有人达到过的;不仅如此,本文实际上是借瞿秋白的例子,讨论整个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精神悲剧和思想歧途,因此,本文的立意是相当开阔的,体现出了新一代学人重新梳理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中国知识分子 瞿秋白研究 瞿秋白精神 现代知识分子 语言特点 心灵悲剧 时代意义 思维方法 精神悲剧 理论预设
原文传递
爱钱是种很罕见的天赋,不要装
20
作者 押沙龙 《职场》 2013年第5期60-61,共2页
既然我写的是一篇谈沦人生价值观的文章,我就应该告诉你们金钱并不能带来快乐,财富不能带来充实,人们越来越富足却越来越空虚,这是现代人的心灵悲剧——但是我不打算这么写。我不打算这么写,不是因为我不同意这些说法,而是因为我并不认... 既然我写的是一篇谈沦人生价值观的文章,我就应该告诉你们金钱并不能带来快乐,财富不能带来充实,人们越来越富足却越来越空虚,这是现代人的心灵悲剧——但是我不打算这么写。我不打算这么写,不是因为我不同意这些说法,而是因为我并不认识特别有钱的富人。所以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穷得只剩下钱了,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孤独地在金钱堆里打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赋 人生价值观 心灵悲剧 现代人 金钱 空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