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治理的文化价值逻辑——从环境生态到心灵生态的公共性转换 被引量:4
1
作者 王轩 袁祖社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8-52,共5页
现代性社会中,生态问题的严峻性已经让人们深刻地体验到了"生存安全性"危机的来临,从文化价值观念的视域化解生态问题成为当代实践哲学的合理性主题,而生态治理的文化逻辑则彰显了具有时代高度的社会公共性价值信念和理想,追... 现代性社会中,生态问题的严峻性已经让人们深刻地体验到了"生存安全性"危机的来临,从文化价值观念的视域化解生态问题成为当代实践哲学的合理性主题,而生态治理的文化逻辑则彰显了具有时代高度的社会公共性价值信念和理想,追求的是从环境生态到心灵生态的公共性转换,此种逻辑所映照的是一个多元差异共生之文化优位的证成与自觉培育,鲜明地凸显了人成为人的意义上的优雅、安全、健康之心灵生态的创制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治理 生存安全性 环境生态 心灵生态
下载PDF
从“自然生态”到“心灵生态”——基于有机马克思主义的有机思维视角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小燕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28-231,共4页
随着自然生态危机的凸显,人类可以"诗意栖居"的生存环境正在逐渐消失。人们不断思考如何解决自然生态危机,希图通过相关技术、经济与管理手段等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却往往忽略了人的内在"心灵生态"危机。作为"... 随着自然生态危机的凸显,人类可以"诗意栖居"的生存环境正在逐渐消失。人们不断思考如何解决自然生态危机,希图通过相关技术、经济与管理手段等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却往往忽略了人的内在"心灵生态"危机。作为"自然生态"失衡的始作俑者,心灵生态美的培育是自然生态美实现的根本前提。有机马克思主义的有机思维为治理"心灵生态"的失衡提供了新的视角,有机马克思主义的有机思维所蕴含的整体性、过程性、联系性等特征为心灵生态的培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有机思维的"心灵生态"培育路径主要包括培养有机的生态思维、倡导以有机共同体为基础的有机教育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生态 心灵生态 有机马克思主义 有机思维
下载PDF
关注“心灵生态” 促进社会和谐
3
作者 吴道军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第3期54-57,共4页
"心灵生态"是不同的个体对各种社会现象的认知、情绪、价值观和社会行为倾向的总和,它与特定的个体、特定的经济社会环境紧密相连。涉及个体认知的各种因素所形成的情绪和价值观,个体在生产、生活及其工作中所涉及的经济发展... "心灵生态"是不同的个体对各种社会现象的认知、情绪、价值观和社会行为倾向的总和,它与特定的个体、特定的经济社会环境紧密相连。涉及个体认知的各种因素所形成的情绪和价值观,个体在生产、生活及其工作中所涉及的经济发展及社会运行状况的不协调,是"心灵生态"失衡的根本原因。构建良好的"心灵生态",需要自我提高修养,培育和谐;民众积极参与,促进和谐;社会自觉作为,共促和谐;媒体正确引导,维护和谐;政府有效作为,推进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灵生态 原因 建设 和谐
下载PDF
美好新海南建设实践中的心灵生态塑造
4
作者 陈小燕 《新东方》 2017年第3期12-15,共4页
海南自建省以来,始终坚定不移的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在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很好的保护了自身的生态环境,较好的实现了经济和生态的双赢。未来,海南仍然要立足于海南的生态优势,实现海南绿色崛起,建设美好新海南。在建设美好新海南... 海南自建省以来,始终坚定不移的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在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很好的保护了自身的生态环境,较好的实现了经济和生态的双赢。未来,海南仍然要立足于海南的生态优势,实现海南绿色崛起,建设美好新海南。在建设美好新海南的新征程中,除了注重生态环境之美的打造,更要注重人的心灵生态之美的塑造。塑造心灵生态美是打造美好新海南的心灵基础和根本前提,心灵生态美需要绿色文化的浸润与熏陶。培育绿色文化,需要构建绿色消费新模式,推进绿色生产新方式,建立绿色教育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灵生态 美好新海南 绿色文化
下载PDF
以“从容”守护儿童心灵生态 被引量:1
5
作者 许静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1-3,共3页
教育以培养人为宗旨,就是要解放人的心灵,释放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信心和勇气,从而能够从容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然而,在竞争和比较的思维模式下,教育本身也日益成为人生挫折的一部分,渐渐走向反面,不仅无助于人的信心发展,甚至在很... 教育以培养人为宗旨,就是要解放人的心灵,释放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信心和勇气,从而能够从容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然而,在竞争和比较的思维模式下,教育本身也日益成为人生挫折的一部分,渐渐走向反面,不仅无助于人的信心发展,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为人挖掘了一个自卑的"洞穴",尤其是儿童期的教育,比较与竞争破坏了儿童的心灵生态,危及儿童健康人格的可持续发展。教育需要用"从容"去守护儿童的心灵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容 儿童 心灵生态
下载PDF
老庄生命哲学之和谐心灵生态生成论——以“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为中心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占虎 《管子学刊》 2018年第2期61-67,共7页
老庄生命哲学具有强烈的自然生命意识和生命自由精神,蕴含着朴素的心灵生态思想。生命哲学之"道",既不是西方的实体性自然,也不是具体存在的事物本身,而是一种敞显"自己如此"的状态,即人的内在的生命呼声。《老子》... 老庄生命哲学具有强烈的自然生命意识和生命自由精神,蕴含着朴素的心灵生态思想。生命哲学之"道",既不是西方的实体性自然,也不是具体存在的事物本身,而是一种敞显"自己如此"的状态,即人的内在的生命呼声。《老子》之"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从本体、价值、实践、境界之维阐释了和谐心灵生态的化成路径。"道"生之以生命之本,"德"畜之以心灵之真,"物"形之以心灵之善,"势"成之以心灵之美,通过尊道贵德和人文化成,育成悠然达生的心灵生态,为人们在现代性境遇下自觉化育和谐心灵秩序提供必要的古典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庄道家 生命哲学 心灵生态 心灵秩序 和谐人格
下载PDF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论高中生心灵生态的养护与构建
7
作者 王连侠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28-32,共5页
本文试图从教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探讨高中生心灵生态的养护和构建。在强调班主任在教育管理中要用赏识的眼光养护好千差万别的个性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教育实际,着重论述怎样用爱心和宽容、激励和垂范来帮助学生构建博大... 本文试图从教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探讨高中生心灵生态的养护和构建。在强调班主任在教育管理中要用赏识的眼光养护好千差万别的个性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教育实际,着重论述怎样用爱心和宽容、激励和垂范来帮助学生构建博大的胸怀、挺拔执着的信念,从而养护好一个健康健全的心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灵生态 个性 理念
下载PDF
和谐社会视域下人的心灵生态的培育
8
作者 焦盼盼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25-27,共3页
心灵生态与特定的社会环境紧密相连,且心灵生态是一个动态过程,有平衡和失衡两种状态。和谐社会视域下人的心灵生态的培育尤为必要,和谐的心灵生态有助于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问题。我们要从提高自我内心... 心灵生态与特定的社会环境紧密相连,且心灵生态是一个动态过程,有平衡和失衡两种状态。和谐社会视域下人的心灵生态的培育尤为必要,和谐的心灵生态有助于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问题。我们要从提高自我内心修养、加强制度体系建设、注重优秀文化传播、发挥媒体舆论导向等方面来促进人的心灵生态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和谐心灵生态 培育路径
下载PDF
开启现代心灵生态构建的审美之维
9
作者 朱蔷薇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59-65,共7页
对现代社会的反思与批判已经使现代性研究成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核心议题之一,众多思想大师迅速集结到"现代性"的主题下,对这一攸关人类前途与命运的现象展开了深刻的批判与反思。关注现代社会的生态危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 对现代社会的反思与批判已经使现代性研究成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核心议题之一,众多思想大师迅速集结到"现代性"的主题下,对这一攸关人类前途与命运的现象展开了深刻的批判与反思。关注现代社会的生态危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生态方面的危机,二是心灵生态方面的危机。"心灵生态"概念所强调的重点就在于关联性:人的自我的身心关联、人与社会的关联、人与自然的关联。考察现代社会心灵生态方面的危机,主要是考察这些关联性的忽视与破坏程度。作为一种非决定性的尝试,审美策略或可拟作为心灵生态危机的内在诊疗之方,即将审美策略作为一种人类自身内在的努力,借以恢复我们在现代性中被破坏了的自然本性中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灵生态 现代性 生态危机 审美策略
下载PDF
贵州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实践中“静”的心灵生态构建
10
作者 包御琨 朱静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5-100,共6页
生态文明是自然生态和心灵生态的辩证统一体。贵州天蓝地绿水清,具备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良好的自然基础。宁静的心灵生态是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提质点。思想纯净是根本,心灵平静是关键,社会宁静是目的。为了培育"静"的心... 生态文明是自然生态和心灵生态的辩证统一体。贵州天蓝地绿水清,具备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良好的自然基础。宁静的心灵生态是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提质点。思想纯净是根本,心灵平静是关键,社会宁静是目的。为了培育"静"的心灵生态,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高尚价值标准;全力推进文化软环境建设,促进社会风气根本好转;全力推进"书香贵州"建设,提升人的素质能力;加快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为良好人文环境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心灵生态 文化软环境 书香贵州
原文传递
生态心灵与生态设计
11
作者 沈唯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6年第2期9-11,共3页
从美学的角度来说,生态是宇宙的深层意蕴,体现的是自然的玄妙与规律。生态心灵是设计师从观照自然中获得的澄明心境,这种清澄、深邃、广阔的心灵天地体现出生态的本真。生态设计是设计师以这种澄明的心境为基础,艺术地创造具有生态意象... 从美学的角度来说,生态是宇宙的深层意蕴,体现的是自然的玄妙与规律。生态心灵是设计师从观照自然中获得的澄明心境,这种清澄、深邃、广阔的心灵天地体现出生态的本真。生态设计是设计师以这种澄明的心境为基础,艺术地创造具有生态意象、意蕴与意趣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宽广深厚的生态心灵是生态设计的重要审美基础,但设计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设计之用"进一步让人敬畏、感受自然的伟大力量,在自然中使人接近至乐的精神境界,使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生态心灵要通过观照自然才能得以澄明,生态设计也要通过涵养,才能使心灵容纳意象;第二,生态心灵只有通过回归自然才能重得质朴,生态设计只有通达心灵才能饱含意蕴;第三,生态心灵只有通过体悟自然才能变得灵明,生态设计只有点亮心灵方能彰显意趣。总之,只有生态心灵,才能照亮生态设计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心灵 生态设计 自然 审美 和谐
下载PDF
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健康“心灵生态”
12
作者 张少义 《党课》 2020年第17期20-31,共12页
教学对象: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员深刻领悟不断深化党的白我革命的目标要求,自觉涵养健康的“心灵生态”;教学提示:教学过程中可适当I用教学参考之内容:教学时间:1.5小时。本节党课内容提要健康的心态是激发... 教学对象: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员深刻领悟不断深化党的白我革命的目标要求,自觉涵养健康的“心灵生态”;教学提示:教学过程中可适当I用教学参考之内容:教学时间:1.5小时。本节党课内容提要健康的心态是激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应该培养的基本素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谈润名利,保持良好的心态”党员干部要自觉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汲取修身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员干部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内生动力 教学参考 心灵生态 干事创业 党课 基本素质
原文传递
生态隐喻下唐宋北部湾流寓诗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黎爱群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3-187,共5页
北部湾流寓诗是北部湾流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隐喻下的北部湾流寓诗具有以下特征:"瘴烟沙上起,阴火雨中生"的自然生态,"从此更投人境外,生涯应在有无间"的心灵生态,以及"弃置屈原执着、落实贾谊超脱"... 北部湾流寓诗是北部湾流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隐喻下的北部湾流寓诗具有以下特征:"瘴烟沙上起,阴火雨中生"的自然生态,"从此更投人境外,生涯应在有无间"的心灵生态,以及"弃置屈原执着、落实贾谊超脱"的文学生态。这些流寓诗记录了古代北部湾从落后走向文明,从不被流寓者接受到被接受、欣赏的情感历程,继承了流寓诗史中的贾谊超然模式,进一步发扬其内在的文人心性,且把贾谊理论上的超然意识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隐喻 唐宋 北部湾流寓诗 自然生态 心灵生态 文学生态
下载PDF
后进生的心灵透视与养护
14
作者 李金枝 《运城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93-96,共4页
长期以来,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一直困扰着学校、家长和社会。后进生的主要“症结”是心理障碍,心态失衡。因此,转化后进生的关键是消除自卑、疑惧、矛盾、逆反、厌学心理障碍,用爱抚平心灵创伤。
关键词 后进生 心灵生态 心灵透视 心灵养护
下载PDF
总体性视域下的生态文明之思
15
作者 孙海洋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第1期52-57,共6页
伴随全球性生态问题的日益凸显,生态文明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理论焦点。本文基于卢卡奇的总体性理论,通过对生态伦理学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反思,着重阐明如下三点:第一,生态文明不仅仅指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而且包括人与人... 伴随全球性生态问题的日益凸显,生态文明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理论焦点。本文基于卢卡奇的总体性理论,通过对生态伦理学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反思,着重阐明如下三点:第一,生态文明不仅仅指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而且包括人与人以及身体与心灵之间的内在和谐,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与心灵生态共同构成了生态文明的三维内涵;第二,生态危机也不仅仅是人类中心主义惹的祸,其深层根源在于科学技术的非理性运用、异化消费的价值观、反生态的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以及资本的内在全球扩张逻辑;第三,生态社会主义绝不仅仅是一个绿色乌托邦,而是有其坚实的理论与现实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挖掘中西方丰富的生态思想资源,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国情出发投身生态实践,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总体性 心灵生态 社会生态 自然生态 生态现象学
下载PDF
生态文明:概念重释、危机溯源与路径依赖——基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
16
作者 孙海洋 《伦理与文明》 2014年第1期171-189,共19页
伴随全球性生态问题的日益凸显,生态文明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理论焦点。本文基于卢卡奇的总体性理论,通过对生态伦理学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反思,着重阐明如下三点:第一,生态文明不仅指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而且包括人... 伴随全球性生态问题的日益凸显,生态文明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理论焦点。本文基于卢卡奇的总体性理论,通过对生态伦理学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反思,着重阐明如下三点:第一,生态文明不仅指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而且包括人与人以及身体与心灵之间的内在和谐,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与心灵生态共同构成了生态文明的三维内涵:第二,生态危机也不仅仅是人类中心主义惹的祸,其深层根源在于科学技术的非理性运用、异化消费的价值观、反生态的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以及资本的内在全球扩张逻辑;第三,生态社会主义绝不仅仅是一个绿色乌托邦,而是有坚实的理论与现实基础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挖掘中西方丰富的生态思想资源,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国情出发,投身到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中去,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总体性 心灵生态 社会生态 生态现象学
下载PDF
心灵的原生态
17
作者 李广森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10年第1期4-5,共2页
有朋友这样介绍他开发昆明市场的情景:
关键词 心灵的原生态 当代作品 李广森 文学
原文传递
班级生态环境的创设
18
作者 吴桂平 《长三角.教育》 2012年第2期28-28,共1页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是"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受到了母亲的教训,后来成为一代亚圣,成为中国儒家思想的代表性人物。这个故事说明,为了孩子的成长,必须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是"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受到了母亲的教训,后来成为一代亚圣,成为中国儒家思想的代表性人物。这个故事说明,为了孩子的成长,必须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成长环境,还要让人生成长道理的精髓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内力,归纳起来就是要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生态建设 班级环境 学生 班主任 学习环境 中国儒家思想 成长环境 心灵生态 孟母三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