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生活经验版”与“心灵经验版”
1
作者 刘忠诚 《新余高专学报》 2000年第1期2-7,共6页
审视元意义上的文学与本源意义上的文学形态,只有。生活经验版。与。心灵 经验版”两个版本.文学的终极本质是心灵性的,文学的‘生活经验版”可以通过心态转换, 使物理世界转换成心理世界;最终融入“心灵经验版”。对两个版本的本... 审视元意义上的文学与本源意义上的文学形态,只有。生活经验版。与。心灵 经验版”两个版本.文学的终极本质是心灵性的,文学的‘生活经验版”可以通过心态转换, 使物理世界转换成心理世界;最终融入“心灵经验版”。对两个版本的本体论追问必然催生新 的文学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经验 文学 文学形态 本质 心灵经验
下载PDF
一个重视心灵的作家──谈王安忆的小说立场 被引量:1
2
作者 梁君梅 《山东矿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72-75,106,共5页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王安忆在小说创作及小说理论中表达了自己独特的小说观念,确立了一种新的小说立场。她把小说世界命名为心灵世界。本文试图从王安忆小说创作的一贯倾向、独特的艺术气质和生活经验等方面,阐释王安忆是个重视心灵的...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王安忆在小说创作及小说理论中表达了自己独特的小说观念,确立了一种新的小说立场。她把小说世界命名为心灵世界。本文试图从王安忆小说创作的一贯倾向、独特的艺术气质和生活经验等方面,阐释王安忆是个重视心灵的作家,这正是她之所以拥有新异的小说立场的深层原因。本文还对王安忆小说立场的意义作了简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立场 心灵世界 艺术气质 心灵经验
下载PDF
超越“超绝的心灵学”——探索儒家心灵哲学开展的新路径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海超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2-68,共7页
儒学现代转型的任务,不仅是要超越宋明儒学之伦理学与政治学,更根本的是要超越宋明儒学之心灵哲学,实现儒学心灵哲学的新开展。新型儒家心灵哲学的开展应在"显相论(本源论)摄实相论(本体论和广义知识论)"的思想视域下展开,以... 儒学现代转型的任务,不仅是要超越宋明儒学之伦理学与政治学,更根本的是要超越宋明儒学之心灵哲学,实现儒学心灵哲学的新开展。新型儒家心灵哲学的开展应在"显相论(本源论)摄实相论(本体论和广义知识论)"的思想视域下展开,以显相观(本源观、真情观)为根本思想方法,主张"知识出于真情,用于真情"。这种新型的儒家心灵哲学将不再是以先天德性为基础、以实现心灵超越为目标的"超绝心灵学",而是以本真情感为基础,注重研究常人经验心灵之性质及其伦理、政治应用的经验心灵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心灵哲学 本真情感 超绝心灵 经验心灵
下载PDF
超越“超绝的心灵学”——探索儒家心灵哲学开展的新路径
4
作者 李海超 《当代儒学》 2019年第2期185-198,共14页
儒学现代转型的任务,不仅是要超越宋明儒学之伦理学与政治学,更根本的是要超越宋明儒学之心灵哲学,实现儒学心灵哲学的新开展。新型儒家心灵哲学的开展应在“显相论(本源论)摄实相论(本体论和广义知识论)”的思想视域下展开,以显相观(... 儒学现代转型的任务,不仅是要超越宋明儒学之伦理学与政治学,更根本的是要超越宋明儒学之心灵哲学,实现儒学心灵哲学的新开展。新型儒家心灵哲学的开展应在“显相论(本源论)摄实相论(本体论和广义知识论)”的思想视域下展开,以显相观(本源观、真情观)为根本思想方法,主张“知识出于真情,用于真情”。这种新型的儒家心灵哲学将不再是以先天德性为基础、以实现心灵超越为目标的“超绝心灵学”,而是以本真情感为基础,注重研究常人经验心灵之性质及其伦理、政治应用的经验心灵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灵哲学 宋明儒学 本真情感 超绝心灵 经验心灵
下载PDF
劫后荒原啭百灵——读王志杰诗集《荒原的风》杂话
5
作者 石天河 《当代文坛》 1986年第1期13-16,共4页
王志杰同志的第一个诗集《荒原的风》出版了,其中包括四十七首抒情诗,分为“绿橄榄”、“雕像”、“六弦琴”三辑。各辑不完全按照写作时序,却大致按照内容的不同来划分。诗集不算菲薄,只是,一个步入诗坛已近三十年的诗人,到现在才出了... 王志杰同志的第一个诗集《荒原的风》出版了,其中包括四十七首抒情诗,分为“绿橄榄”、“雕像”、“六弦琴”三辑。各辑不完全按照写作时序,却大致按照内容的不同来划分。诗集不算菲薄,只是,一个步入诗坛已近三十年的诗人,到现在才出了第一个诗集,当然不免使人慨叹历史带给诗人的不幸,使他的诗集“中间,书笺似地夹着个沉默的年代”。但我倒又觉得,从另一方面看,诗人的不幸有时倒恰好造就了诗。现在集中所收诗作表明,正是艰难岁月帮助他形成了自己的诗风:一种旷放如风、劲健如柏、色如野花、声如灵雀的诗风。并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集 百灵鸟 意象手法 诗风 鱼化石 护堤 抒情角度 石林 精神内核 心灵经验
下载PDF
追思与反思 问学与问道——谨以此文纪念王卡同仁
6
作者 孙波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 2018年第1期332-345,共14页
宗教有其超越性,即精神性,它既有超出社会制度又有超自己形式的品格,因为它以安顿人们的心灵为其终极鹄的,而其他目的皆为'后起附加'。但它不能独为'万世法',因为它只是一个社会与人生的调整性原则。在韦檀多哲学中,宗... 宗教有其超越性,即精神性,它既有超出社会制度又有超自己形式的品格,因为它以安顿人们的心灵为其终极鹄的,而其他目的皆为'后起附加'。但它不能独为'万世法',因为它只是一个社会与人生的调整性原则。在韦檀多哲学中,宗教与科学之二元则为一形上之'力'或'知觉性'('心灵''自我''大梵')收摄之,成其一元之二元或多元的至上原则,此一内学之境界通过瑜伽或宗教修为的经验可得,其道理简至,曰'静则生明','明'即知觉性之高境。'大道教'之上似应预设一'大道家',以期在形上层面(玄理)融合儒、释并通及韦檀多哲学,于此,调整性原则与规范性原则相结合,且互为表里、体用,以确立构成性原则,此即所谓'精神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性 心灵(理)经验 静则生明 大道家 精神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