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7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Ⅲ级胎监胎心率基线变异消失时长与频率变化规律
1
作者 欧有良 周燕莉 +2 位作者 盛超 吴瑜瑜 都萍萍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004-1010,共7页
目的探索非Ⅲ级胎监胎心率基线变异消失时长与频率变化规律。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规律产检并住院分娩的宫内单活胎孕妇2000例,依孕期是否有高危因素,分为高危组与低危组。孕28周开始行胎心监护,每天一次直至分娩,观察其基... 目的探索非Ⅲ级胎监胎心率基线变异消失时长与频率变化规律。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规律产检并住院分娩的宫内单活胎孕妇2000例,依孕期是否有高危因素,分为高危组与低危组。孕28周开始行胎心监护,每天一次直至分娩,观察其基线变异消失时长与频率变化。结果孕28~40^(+6)周胎心率基线变异消失时长中位数:低危组为5.45~12.40 s/次、高危组为5.95~12.00 s/次;频率中位数:低危组为2.00~3.00次/20 min、高危组为2.00~3.00次/20 min。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示:两组间胎心率基线变异消失时长与频率: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交互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心率基线变异消失事件前12 h内:胎心率基线变异消失时长[M(P_(25),P_(75))]低危组为12.40(11.80,13.50)s/次,高危组为12.70(11.80,13.50)s/次;低危组与高危组胎心率基线变异消失频率[M(P_(25),P_(75))]均为4.00(3.00,5.00)次/20 min;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示:两组间胎心率基线变异消失时长时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Ⅲ级胎监胎心率基线变异消失是胎儿心率生理不成熟的表现,也受监测临床环境影响,胎儿越危险,其变异消失持续时间越长,当变异消失时长≥10 s/次,频率≥3次/20 min提示胎心率基线变异消失事件,需及时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Ⅲ级胎监 心率基线变异消失 时长 心率基线变异消失事件
下载PDF
康复运动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减速力及连续心率减速力的影响及临床价值研究
2
作者 闫菲 吴蕊 +2 位作者 韩雅琪 王文涛 林松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00-303,共4页
目的探讨康复运动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减速力(DC)和连续心率减速力(DRs)的影响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于华中阜外医院就诊的老年AMI患者62例,剔除失访者2例,最终纳入60例,年龄60~75岁,所有入选患者均行... 目的探讨康复运动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减速力(DC)和连续心率减速力(DRs)的影响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于华中阜外医院就诊的老年AMI患者62例,剔除失访者2例,最终纳入60例,年龄60~75岁,所有入选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且术后无严重并发症,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按常规采用“药物+PCI”治疗方案,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由专业的心脏康复医师评定后,给予为期6个月的康复运动治疗,分别于康复治疗前后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康复运动前后两组患者DC、DRs及心率变异性(HRV)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各组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康复运动前两组24h R-R间期标准差(SDNN)、24h 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24h 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DC、DRs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运动后研究组SDNN、RMSSD、DC、DR2、DR4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组患者DR8值治疗前后的差值进行比较,研究组DR8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均无MACE事件发生。结论心脏康复运动能显著提高老年AMI患者PCI术后DC与DRs值,改善其自主神经功能,相对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肌梗死 心率减速力 心率变异性
下载PDF
心率减速力、连续心率减速力及心率变异性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张舒媚 温伟谊 +1 位作者 罗红丽 甘杰梅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4期421-422,共2页
目的探讨心率减速力(DC)、连续心率减速力(DRs)及心率变异性(HRV)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9例ACS患者为ACS组,109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以及DC、DRs、HRV指标,分析各指标与ACS发病的相关性。结果Logis... 目的探讨心率减速力(DC)、连续心率减速力(DRs)及心率变异性(HRV)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9例ACS患者为ACS组,109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以及DC、DRs、HRV指标,分析各指标与ACS发病的相关性。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史、饮酒史与ACS的发病呈正相关,DC、DR4、DR8、SDNN、SDANN与ACS的发病呈负相关(P<0.05)。结论DC、DRs、HRV作为直接反映迷走神经功能的指标,联合检测对ACS发病风险的预测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率减速力 连续心率减速力 心率变异性
下载PDF
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机制及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昊 王文迪 +2 位作者 吴东哲 高晓嶙 时永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4257-4264,共8页
背景: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是采用共振频率下的深慢呼吸方式在心血管系统中引起有节奏的高幅度振荡,从而刺激和锻炼自主神经反射及压力反射的一种呼吸训练方式。然而,目前的研究尚未系统综述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是如何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并... 背景: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是采用共振频率下的深慢呼吸方式在心血管系统中引起有节奏的高幅度振荡,从而刺激和锻炼自主神经反射及压力反射的一种呼吸训练方式。然而,目前的研究尚未系统综述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是如何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并产生作用的。研究者们对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的机制缺乏全面认识,且对其应用进展及方案尚不完全清楚。目的:对国内外现有的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对不同人群症状影响的试验研究进行梳理,介绍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机制及应用进展。方法:以“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共振呼吸,自主神经,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呼吸训练”“Heart rate variability biofeedback,Resonance breathing,Heart rate variability,Autonomic nerve,Breathing training,Chronic diseases,Mental illness,biofeedback”等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PubMed及Web of Science等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获得相关文献75篇。结果与结论:①机体的振荡系统与共振系统是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产生作用的前提,振荡反映了外部刺激和自身调节的反射系统的运作,共振则是两个系统的同步振荡引起更高的振幅运作。②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平衡是维持稳定的内环境的前提,自主神经系统紊乱会伴随心率变异性降低并与相关疾病的进展密切相关。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是基于心血管系统的共振特性,以共振频率下的深慢呼吸方式在心血管系统中引起有节奏的高幅度振荡,改善交感和副交感系统反射的调节功能,增强两个系统之间的平衡调节。③心血管系统共振的两个主要机制是压力反射闭环通路和呼吸性窦性心律失常,两个机制以及压力反射特有的延迟共同作用导致在共振频率节奏的呼吸时,心率与呼吸呈现0°相位角的振荡,血压与呼吸呈现180°相位角振荡,是一种易操作、效果好的周期性刺激人体心血管振荡系统的训练方法。④目前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大多应用于心理疾病、慢病以及体育领域,但其存在干预机制及功效不清,干预内容、干预频率及干预时间存在差异,未有研究针对不同类型人群对应的干预方式做相关综述研究。⑤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作为一种非药物、非侵入性的干预手段,可以显著提高心率变异性,调节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平衡,改善自主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和弹性。未来建议探索其诱发心血管共振通路的机制与应用情况,添加长期随访,以评估其在不同领域中的长期应用价值,为一些复杂疾病的综合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 共振呼吸 自主神经 心率变异性 生物反馈 呼吸训练 慢呼吸 应激 健康 生理调节
下载PDF
心率变异阈作为无创运动生理阈值识别手段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邓雨潇 汤春雪 +3 位作者 曾显湘 张严焱 吴迎 石丽君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80,共13页
心率变异阈(heart rate variability thresholds,HRVTs)是递增负荷运动中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随运动强度变化而出现的生理拐点,是一种无创、便捷的阈值判定方法。研究通过整理汇总国内外相关研究,针对HRVTs生理机制... 心率变异阈(heart rate variability thresholds,HRVTs)是递增负荷运动中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随运动强度变化而出现的生理拐点,是一种无创、便捷的阈值判定方法。研究通过整理汇总国内外相关研究,针对HRVTs生理机制、与传统阈值的一致性及识别定位方法等问题进行综述。研究表明,HRVTs与传统运动生理阈值一样存在2个生理拐点——HRVT1和HRVT2,基于HRV参数其判定方法可分为时域、频域和非线性分析3种。在选择适宜分析方法的前提下,HRVTs与传统阈值具有一致性,即存在可替代性:时域分析参数可能更适合判断HRVT1;频域分析参数需经适宜处理后,方可应用于判断HRVTs;非线性分析中的去趋势波动分析法是对2个HRVTs生理阈值均具有判断潜能的新方法,且可能对判断HRVT2具有更高的精度,而对HRVT1的精确判断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基于当前HRVTs存在研究异质性、HRV参数较多及人群研究差异等问题,建议未来应围绕HRV参数开展标准化分类研究,以确保研究具有可对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变异性 心率变异阈 自主神经系统 递增负荷运动 无氧阈
下载PDF
基于心率变异性的阵发性心房颤动预测方法
6
作者 牛晓东 柴国强 +3 位作者 王大为 卢莉蓉 韩玲娜 连亚军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5期579-587,共9页
基于心率变异性(HRV)的特征分析,提出一种患者阵发性房颤(PAF)发作的预测系统方法。首先,基于一种新的自适应滤波技术逐次平滑滤波并粗粒化HRV后,采用熵量化HRV在多个自适应尺度的复杂性特征;其次,特征经MinMax归一化和序列前向选择特... 基于心率变异性(HRV)的特征分析,提出一种患者阵发性房颤(PAF)发作的预测系统方法。首先,基于一种新的自适应滤波技术逐次平滑滤波并粗粒化HRV后,采用熵量化HRV在多个自适应尺度的复杂性特征;其次,特征经MinMax归一化和序列前向选择特征子集,输入支持向量机识别HRV类型,预测PAF发作。经50例时长5 min HRV序列集的五折交叉验证,得到最优预测结果为:准确率98%,敏感性100%,特异性96%,性能表现优越。另外,实验表明远离和紧随PAF时的HRV复杂性特征值在不同频率段内,分别具有不同的显著变化(P<0.05),反映受试者神经系统调节心脏节律改变,以及调控机体、应激等适应外界环境变化能力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房颤 心率变异性 尺度 积分均值模式分解
下载PDF
Zipf定律在科里奥利加速度刺激心率动力学分析中的应用
7
作者 王林杰 何思扬 +2 位作者 邹朋 袁敏 张建兰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9-425,共7页
采用Zipf定律建立科里奥利加速度刺激心率动力学分析方法,为前庭功能适应性训练中自主神经响应实时评估需求提供技术手段。25名男性志愿者完成了试验。试验1:转椅180°/s旋转下左右摆头2 min;试验2:转椅180°/s旋转下俯仰头动2 ... 采用Zipf定律建立科里奥利加速度刺激心率动力学分析方法,为前庭功能适应性训练中自主神经响应实时评估需求提供技术手段。25名男性志愿者完成了试验。试验1:转椅180°/s旋转下左右摆头2 min;试验2:转椅180°/s旋转下俯仰头动2 min,诱发加速度刺激。应用Zipf定律分析Polar表记录心率的动力学模式。研究表明:8种心率模式出现频率最高,2项试验的心率模式差异为0.27%±0.05%;相比中年组,青年组具有更明显的迷走神经响应模式(P<0.006);相比曾参训组(0.15%±0.03%),初期参训组2项试验心率模式差别增大(0.43%±0.10%),具有更明显的迷走神经响应模式(P<0.05),训练经验加速度刺激下对心率模式的影响超过年龄因素;运动病症状评分与体温变化量负相关(r=-0.459,P<0.007),而体温变化量与最常出现的3种心率模式发生率正相关(r=0.396~0.459,P<0.03)。应用Zipf定律的心率动力学分析可揭示加速度刺激相关生理规律,应用于前庭自主神经响应动态变化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pf定律 科里奥利加速度刺激 心率动力学 前庭自主神经响应 前庭功能适应性训练
下载PDF
升陷汤加味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气虚下陷型室性早搏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心电图指标及心率震荡的影响
8
作者 许国磊 孙雪松 +1 位作者 吴欣芳 吴宝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1261-1265,共5页
目的探讨升陷汤加味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气虚下陷型室性早搏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心电图指标和心率震荡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3年1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接收的160例气虚下陷型室性早搏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 目的探讨升陷汤加味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气虚下陷型室性早搏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心电图指标和心率震荡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3年1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接收的160例气虚下陷型室性早搏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中西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中西组采用酒石酸美托洛尔+升陷汤加味治疗,均连续用药8周。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前、治疗8周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室性早搏发作次数、心电图指标、心率震荡参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中西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证候积分、室性早搏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中西组的证候积分、室性早搏发作次数分别为(6.61±0.83)分、(112.61±13.83)次/h,显著低于对照组[(10.05±1.32)分、(151.05±17.32)次/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PR间期均较治疗前显著缩短,QRS波时限、QTc间期均较治疗前显著延长,且中西组的PR间期为(0.132±0.014)ms,显著短于对照组[(0.141±0.016)ms],QRS波时限、QTc间期分别为(0.093±0.013)、(0.496±0.052)s,均显著长于对照组[(0.082±0.011)、(0.433±0.047)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T0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S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且中西组的T0水平为(0.09±0.02)%,显著低于对照组[(0.21±0.05)%],TS水平为(5.72±0.83)ms/RR,显著高于对照组[(4.45±0.66)ms/R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组与对照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升陷汤加味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气虚下陷型室性早搏患者可有效减少患者早搏次数,调节心功能,效果较为理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早搏 升陷汤加味 酒石酸美托洛尔 电图指标 心率震荡
下载PDF
收缩压变异性和心率变异性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ACE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
9
作者 何川鄂 饶毅峰 +2 位作者 宋志霞 杜京涛 李玉枝 《西部医学》 2024年第3期393-398,共6页
目的 探讨收缩压变异性(SBPV)和心率变异性(HRV)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肾病内科血液净化中心接受规律治疗的MHD患者120例,根据是... 目的 探讨收缩压变异性(SBPV)和心率变异性(HRV)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肾病内科血液净化中心接受规律治疗的MHD患者120例,根据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n=59)与无MACE组(n=61)。在患者行血液透析前佩戴Holter,收集24 h心电活动信息,计算均值(MEAN)、RR间期总体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和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采用自动血压监测系统记录24 h血压变化,计算白昼收缩压变异性(dSBPV)、夜间收缩压变异性(nSBPV)和24 h收缩压变异性(24 h SBPV)。Logistic回归分析MHD患者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调整混杂因素后,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24 h SBPV和SDNN与MHD患者MACE发生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分析SDNN和收缩压变异性单独及联合对维持性MHD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根据SDNN和24 h SBPV水平将患者分成3组,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价不同SDNN和收缩压变异性的MHD患者MACE发生情况。结果 与无MACE组相比,MACE组年龄较大,24 h SBPV、dSBPV、nSBPV较高,SDNN、SDANN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Kt/V、24 h SBPV、dSBPV、nSBPV、SDNN、SDANN是MHD患者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调整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24 h SBPV为MHD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而SDNN为MHD患者发生MACE的保护性因素(P<0.05)。SDNN与收缩压变异性联合预测MHD患者发生MACE的AUC为0.879,预测效能高于单项检测(P<0.05)。组1随访期间累积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组2和组3(19.15%vs 65.12%vs 73.33%,P<0.001)。结论 MHD不良预后患者中24 h SBPV升高,SDNN降低,24 h SBPV和SDNN单独预测MACE的具体价值尚可,两者联合预测效果更佳,可为临床上及早识别及干预MHD患者MACE发生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心率 维持性血液透析 变异性 主要不良血管事件
下载PDF
不同中医体质类型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D-二聚体水平与心率变异性及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10
作者 谢冰昕 李乔 +2 位作者 林谦 吴欣芳 王恒 《北京中医药》 2024年第8期947-951,共5页
目的分析探讨不同中医体质类型的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D-二聚体水平、心率变异性、心房颤动危险因素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及南院区就诊的150例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血浆D... 目的分析探讨不同中医体质类型的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D-二聚体水平、心率变异性、心房颤动危险因素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及南院区就诊的150例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血浆D-二聚体水平等相关实验室指标检测,填写《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收集动态心电图中的心率变异性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中医体质涵盖9种体质类型,其中气虚质占40.6%,痰湿质占18%,血瘀质占10%,阳虚质占9.3%,阴虚质占8.6%,气郁质占6.6%,湿热质占3.3%,平和质占2.6%,特禀质占0.6%。气虚质D-二聚体水平与24 h正常窦性RR间期总体标准差(SDNN)、正常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均呈负相关(P<0.05);阳虚质D-二聚体水平与SDNN、RMSSD呈负相关(P<0.05);阴虚质D-二聚体水平与SDNN、RMSSD、RR间期平均值平均值标准差(SDANN)、正常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百分比(PNN50)呈负相关(P<0.05);血瘀质D-二聚体水平与SDNN、RMSSD、SDANN、PNN50呈负相关(P<0.05);气郁质D-二聚体水平与SDNN呈负相关(P<0.05)。气虚质患者D-二聚体水平与糖尿病相关(P<0.05);阳虚质患者D-二聚体水平与高血压病相关(P<0.05);阴虚质患者D-二聚体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痰湿质患者D-二聚体水平与肌酐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气虚质、痰湿质所占比例较大,与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心率变异性部分指标均负相关,气虚质与糖尿病,痰湿质与肌酐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性房颤动 中医体质 心率变异性 D-二聚体 危险因素 相关性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前TyG及心率变异性的监测价值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李志 邬春梦 雷锐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7期1814-1818,共5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冠脉介入治疗前后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及心率变异性的监测价值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3月到2023年3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AM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冠脉介入治疗,对所有患...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冠脉介入治疗前后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及心率变异性的监测价值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3月到2023年3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AM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冠脉介入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1年门诊复查随访,分析其治疗情况及预后,并对比其治疗前后TyG及心率变异性变化,建立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治疗后TyG及心率变异性指标对AMI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诊断价值。随后将术后1年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20例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其余为预后良好组。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AMI介入治疗预后的因素。结果 90例AMI患者27例行急诊PCI,63例行择期PCI,单支血管病变患者42例,2支及以上48例,通过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20例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治疗后TyG为7.28±1.49,低于治疗前,治疗后全程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值(rMSSD)、全部正常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SDNN)及5 min心搏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分别为(37.62±6.24) ms、(120.51±12.37) ms、(126.62±16.66) ms,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yG联合心率变异性指标的诊断敏感度为71.57%,特异度为83.56%,联合诊断明显高于单一指标诊断;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性别、体重指数、饮酒史、PCI治疗时机、左心室射血分数、预后危险(TIM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发病到PCI时间、合并基础疾病、Killip心功能分级、吸烟史、冠脉病变支数、TIMI评分、TyG、rMSSD、SDNN、SDAN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年龄、发病到PCI时间、Killip心功能分级、TyG、rMSSD、SDNN、SDANN是影响AMI介入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MI采取冠脉介入治疗术后1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达22.22%,通过冠脉介入治疗可降低患者机体TyG水平,改善心率变异性;治疗后采用TyG联合心率变异性指标和提升对不良心血管事件的诊断价值;进一步分析发现,年龄、发病到PCI时间、Killip心功能分级、TyG及心率变异性为其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 心率变异性 急性肌梗死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调脾护心方治疗稳定性冠心病的疗效及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12
作者 付军 蒋燕妮 +1 位作者 刘辉 戴小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9期3483-3486,共4页
目的:观察调脾护心方治疗稳定性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对病人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4月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入院的稳定性冠心病病人60例,依据入院时间依次排序后进行随机抽样分组法,分为... 目的:观察调脾护心方治疗稳定性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对病人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4月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入院的稳定性冠心病病人60例,依据入院时间依次排序后进行随机抽样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加调脾护心方口服,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连续用药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HRV相关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6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减少,持续时间有不同程度缩短,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HRV相关指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脾护心方可以缓解稳定性冠心病病人心绞痛症状,改善HRV指标,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冠 调脾护 心率变异性
下载PDF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与左心室僵硬度的相关性
13
作者 梁仪 徐良洁 王春靓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4年第5期433-437,共5页
目的筛选反映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患者左心室僵硬度的敏感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指标,并评价其对HFpEF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150例左心室射血分数(L... 目的筛选反映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患者左心室僵硬度的敏感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指标,并评价其对HFpEF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150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患者,行24 h动态心电图及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将入选患者分成正常对照组(68例)和HFpEF组(82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筛选HRV指标中能反映HFpEF患者左心室僵硬度的敏感指标,并对主要终点事件进行随访。结果在HRV指标中,SDANN预测HFpEF的曲线下面积最大,达0.68(P<0.01),cut-off值90 ms。SDANN与左心室舒张期室壁应变呈负相关;SDANN越高,左心室僵硬度就越高。根据SDANN的cut-off值,HFpEF患者被分为高SDANN组(cut-off值≥90 ms,44例)和低SDANN组(cut-off值<90 ms,38例)。低SDANN组左心室僵硬度较低。生存曲线分析显示,高SDANN组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较低SDANN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SDANN可作为HFpEF患者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变异性 室僵硬度 射血分数保留型力衰竭 动态电图
下载PDF
关于脉搏波谐波产生机理、分布特性及相关心率检测方法的研究
14
作者 陈佳 王思研 +1 位作者 顾金联 陈兆学 《软件工程》 2024年第9期37-42,55,共7页
传统中医认为人体特定的脉搏波频率特性与其脏腑的功能有关。为了研究和阐明脉搏波谐波的产生机理和分布特征,通过对理想脉搏波的离散傅里叶变换进行理论研究,并将真实脉搏波的频谱与理想脉搏波频谱进行比较和分析,验证了真实脉搏波谐... 传统中医认为人体特定的脉搏波频率特性与其脏腑的功能有关。为了研究和阐明脉搏波谐波的产生机理和分布特征,通过对理想脉搏波的离散傅里叶变换进行理论研究,并将真实脉搏波的频谱与理想脉搏波频谱进行比较和分析,验证了真实脉搏波谐波现象存在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脉搏波谐波特性的更为稳定的心率计算方法。该研究为脉搏波的频域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各种类似的准周期信号的分析也具有一定的应用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波 谐波 频谱 心率检测
下载PDF
孕晚期产妇血压变化与年龄及心率的相关性研究
15
作者 林丽雅 周春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4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 分析100例孕晚期血压变化与年龄及心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进行抽样调查,抽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本院100孕晚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100例孕妇均接受血压检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妊娠期高血压,依据检查结果将其分... 目的 分析100例孕晚期血压变化与年龄及心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进行抽样调查,抽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本院100孕晚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100例孕妇均接受血压检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妊娠期高血压,依据检查结果将其分为高血压组、健康组。再对比高血压组、健康组孕妇年龄与心率。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孕晚期产妇血压变化与年龄及心率的相关性。结果 经血压检查发现,100例孕晚期孕妇中40例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另外60例孕妇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处于正常区间;高血压组年龄、平均心率检测值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心率与孕晚期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发生风险呈正相关,即年龄越大、心率越高则妊娠期高血压发生风险越高(P<0.05)。结论 孕晚期年龄及心率血压变化的关系为正相关,孕晚期可通过年龄、心率判断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晚期 妊娠期高血压 年龄 心率 相关性
下载PDF
局灶性癫痫围发作期心率变异性变化特点
16
作者 孙建奎 王群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1189-1193,共5页
目的探讨局灶性癫痫围发作期心率变异性变化特点。方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9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癫痫中心进行术前评估并完成手术的癫痫患者102例,选择局灶性发作198次,手动测量相邻两个心电活动的RR间期,计算心率变异... 目的探讨局灶性癫痫围发作期心率变异性变化特点。方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9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癫痫中心进行术前评估并完成手术的癫痫患者102例,选择局灶性发作198次,手动测量相邻两个心电活动的RR间期,计算心率变异性时域参数-相邻正常心跳间期差值平方和的均方根(RMSSD),比较发作前60 s、发作期、终止后60 s RMSSD差异,并比较不同心率变化类型、不同发作类型、不同发作前状态以及不同致痫灶部位和侧别RMSSD差异。结果发作期和发作前60 s及终止后60 s RMSS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提示发作期RMSSD降低;心率增快类型癫痫发作期RMSSD降低(P<0.001);复杂部分性癫痫发作期RMSSD降低(P<0.001);颞叶内侧癫痫发作期RMSSD降低(右颞叶内侧P<0.001;左颞叶内侧P<0.001);心率无变化(P=0.556)和心率减慢(P=0.983)类型癫痫发作、单纯部分性癫痫(P=0.869)、颞叶外侧癫痫(右颞叶外侧P=0.204;左颞叶外侧P=0.849)和颞叶外癫痫(右颞外P=0.188;左颞外P=0.068)发作期RMSSD无降低。发作期和发作前60 s RMSSD差值在睡眠期更明显(P=0.039)。结论心率增快类型癫痫发作、复杂部分性癫痫、颞叶内侧癫痫发作期易发生心率变异性下降,提示癫痫发作期副交感活性下降;睡眠期状态下发生的癫痫发作期心率变异性下降相比清醒期显著,提示睡眠期癫痫发作副交感活性下降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癫痫 心率变异性 相邻正常跳间期差值平方和的均方根 颞叶内侧癫痫 颞叶外侧癫痫 颞叶外癫痫
下载PDF
数字心电图机计量检定心率显示问题的探究
17
作者 陈成新 索彦彦 +2 位作者 徐涛 王文丹 陈春芳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24年第6期124-127,共4页
数字心电图机是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的一种医疗设备,是通过心电图的方式,对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疾病进行初步诊断,但设备使用频率增加,会降低其准确度。因此,为避免心电导联规则不一致导致的误判,确保其量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字心电图机是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的一种医疗设备,是通过心电图的方式,对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疾病进行初步诊断,但设备使用频率增加,会降低其准确度。因此,为避免心电导联规则不一致导致的误判,确保其量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针对不同厂家数字心电图机心率显示的计量特性的检定方法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电图机 检定 心率
下载PDF
基于视频信号的非接触式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检测方法综述
18
作者 赵娅 王世铎 贾迪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24年第10期26-36,共11页
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极其重要的生理指标.近年来,基于成像式光电容积描记技术(imaging photoplethysmography,IPPG)的非接触式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检测方法因为其方便快捷且受约束较少等优点开始逐步成为研究热点.主要工作... 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极其重要的生理指标.近年来,基于成像式光电容积描记技术(imaging photoplethysmography,IPPG)的非接触式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检测方法因为其方便快捷且受约束较少等优点开始逐步成为研究热点.主要工作如下:首先,介绍了非接触式检测方法的背景和研究意义;其次,从目标区域检测和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选取两个方面总结并点明其研究现状以及未来改进方向;再次,从传统方法、信号处理结合深度学习方法以及端到端方法3个方面对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检测方法进行了总结,并梳理了深度学习方法所使用的数据集以及在各个数据集中所展现的检测效果;最后,指出该领域所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式光电容积描记技术 非接触式 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检测 信号处理 端到端
下载PDF
基于ARM系统下心率诊断仪的研究与设计
19
作者 王政 黄丽 《新潮电子》 2024年第7期88-90,共3页
本文构建一种基于ARM系统下心率诊断仪的设计模型,利用ARM芯片的优越性能和体积小巧、功耗低的优势,满足医院和患者的日常需求。设计模型包含:高性能的ARM芯片、心率传感器模块、ARM程序与可视化程序以及用户界面。总体来讲,有效帮助用... 本文构建一种基于ARM系统下心率诊断仪的设计模型,利用ARM芯片的优越性能和体积小巧、功耗低的优势,满足医院和患者的日常需求。设计模型包含:高性能的ARM芯片、心率传感器模块、ARM程序与可视化程序以及用户界面。总体来讲,有效帮助用户更为高效和精确的心率测量工具,优化患者的医疗与健康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M系统 心率诊断仪 电传感器 远程服务
下载PDF
基于手机指尖视频的心率提取算法研究
20
作者 杨风健 霍旭阳 +1 位作者 于纬伦 杨晓航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4年第8期16-20,共5页
目的:为降低环境因素对心率提取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手机指尖视频的心率提取算法。方法:首先,采集指尖视频并按照30帧/s的帧率进行图像提取,并将图像分离成R、G、B 3个通道图像。通过对比3个通道图像的亮度变化强弱情况,选取对指尖血流... 目的:为降低环境因素对心率提取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手机指尖视频的心率提取算法。方法:首先,采集指尖视频并按照30帧/s的帧率进行图像提取,并将图像分离成R、G、B 3个通道图像。通过对比3个通道图像的亮度变化强弱情况,选取对指尖血流信号最为敏感的G通道作为信号源,提取图像亮度变化信息生成时长为10 s的容积脉搏波。其次,对该波形进行数字滤波、去除基线漂移、傅里叶变换等信号处理后,根据最大谱峰位置信息预估心率。最后,在BUT PPG数据集(Brn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martphone PPG Database)上验证提出的算法对心率的预测效果。结果:提出的算法心率预测值与实际心率的均方差、均方根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3.71、1.92和1.2次/min。结论:提出的算法预测心率的准确率高,适合部署于手机进行日常心率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尖视频 心率提取 容积脉搏波 智能手机 心率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