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心理—社会模式下对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思考 |
姬会然
|
《社会工作》
|
2007 |
5
|
|
2
|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应用于重症监护室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护理效果观察 |
董
梅
|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
2024 |
0 |
|
3
|
“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化护理模式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生活质量、情绪的影响研究 |
张丽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
2024 |
0 |
|
4
|
利用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解释健康与疾病 |
李坤
|
《才智》
|
2011 |
2
|
|
5
|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临床应用 |
曾雪梅
王子岳
|
《心理技术与应用》
|
2014 |
19
|
|
6
|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干预措施对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的影响 |
黄晶
葛永勤
吕亚
|
《吉林医学》
CAS
|
2022 |
1
|
|
7
|
知识-社会-心理照护支持模式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心理状态及MCMQ评分的影响 |
陈贺荣
陈清云
|
《临床研究》
|
2021 |
4
|
|
8
|
社会支持对临床应激的心理效应分析 |
糟艳丽
阎小娟
|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2016 |
0 |
|
9
|
我国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的起源再探讨 |
王春霞
|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1 |
5
|
|
10
|
心身医学与中医脾胃病 |
赵荣莱
|
《北京中医药》
|
2008 |
10
|
|
11
|
青年警察一般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基于H省公安机关整群数据的研究 |
滕修攀
|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
2017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