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提高心血管神经症治疗效果 被引量:3
1
作者 肖日央 杨新球 +1 位作者 汤雪雯 朱可云 《当代医学》 2014年第21期159-160,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指导心血管神经症治疗的效果。方法将57例心血管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29例,对照组28例。于治疗前和治疗第4、8、12周末时,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3个... 目的探讨使用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指导心血管神经症治疗的效果。方法将57例心血管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29例,对照组28例。于治疗前和治疗第4、8、12周末时,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3个量表对患者进行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实验组根据测量结果指导用药时机、选择心理干预方式。对照组按常规心血管药物进行诊治。治疗3个月后,收集所有患者有关治疗效果、疗程、量表分数。结果治疗8周后,实验组的抑郁和焦虑程度均比对照组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指导心血管神经症治疗,优于一直以来按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神经症 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 SCL-90 SDS SAS
下载PDF
认知心理逻辑视野下大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冬梅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4-85,共2页
认知心理因素是引发大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原因之一,尤其是认知观念中的逻辑错误。文章剖析大学生的认知逻辑错误主要表现在:二元的绝对性思考导致的"完美主义"认知习惯;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导致"晕轮效应"的认知偏... 认知心理因素是引发大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原因之一,尤其是认知观念中的逻辑错误。文章剖析大学生的认知逻辑错误主要表现在:二元的绝对性思考导致的"完美主义"认知习惯;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导致"晕轮效应"的认知偏差;主观臆测性思维导致"投射效应"的知觉偏差;选择性消极注视的认知方式导致的"契可尼效应"。有效应对这些问题的途径包括帮助学生识别自动的错误逻辑思维、协助学生识别概念和抽象性上常犯的错误、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训练、指导学生进行团体认知行为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与行为问题 认知逻辑错误 应对策略
下载PDF
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及教育干预策略 被引量:3
3
作者 周斌 甘华良 《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 2010年第8期57-58,共2页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中的每一个个体,注重教育质量整体的提高,而学生学业不良问题也一直倍受关注。国内外研究表明,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问题突出表现在社会适应、违纪行为、焦虑抑郁情绪、自杀倾向等方面。文章对学...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中的每一个个体,注重教育质量整体的提高,而学生学业不良问题也一直倍受关注。国内外研究表明,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问题突出表现在社会适应、违纪行为、焦虑抑郁情绪、自杀倾向等方面。文章对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问题的主要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探索学业不良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干预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业不良 心理与行为问题 教育干预
下载PDF
大学生常见心理与行为问题及原因浅析
4
作者 田忠文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年第7期247-247,共1页
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90后大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的主要形式,并从生理学、社会性及心理因素三方面对问题产生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与行为问题 原因
下载PDF
单亲大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6
5
作者 徐涛 刘海华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年第32期239-239,共1页
对周围一些单亲大学生进行了两年半的跟踪研究。阐述了单亲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以及对他们的一些帮抚措施,希望能对高校教育单亲大学生群体有所启发。
关键词 单亲大学生 心理与行为问题 对策
下载PDF
自我损耗模型对中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启示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秀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6年第3期15-16,共2页
一、问题提出 中学时期被喻为心理发展中的“狂风暴雨”时期。已有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如犯罪、吸烟、酗酒、行为冲动、人际冲突等。这些问题主要与中学生的自我控制有关。因此,探讨如何通过心理... 一、问题提出 中学时期被喻为心理发展中的“狂风暴雨”时期。已有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如犯罪、吸烟、酗酒、行为冲动、人际冲突等。这些问题主要与中学生的自我控制有关。因此,探讨如何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中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自我损耗模型是目前解释自我控制以及自我控制失败的最前沿的理论,该理论不仅对人类的自我控制机制作出了解释,而且为如何提高自我控制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控制 自我损耗 中学生 心理与行为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
下载PDF
留守学生常见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干预 被引量:1
7
作者 杨红超 《河南教育(教师教育)(下)》 2022年第4期64-64,共1页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2022年“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的通知》,明确要求学校加强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落实健康教育课程课时,将心理疏导干预机制融入校园日常生活。本刊特开设《知心驿站》栏目,探讨心理健康...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2022年“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的通知》,明确要求学校加强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落实健康教育课程课时,将心理疏导干预机制融入校园日常生活。本刊特开设《知心驿站》栏目,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课程 留守学生 教育部办公厅 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活动 实施路径 心理与行为问题 干预机制
下载PDF
论游戏在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治疗当中的应用
8
作者 周英 《科教文汇》 2008年第33期48-49,共2页
国内外调查表明,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在其群体中占有相当的比例,且种类多、分布不均。因此,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当今社会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之一。目前,以儿童为对象的心理咨询通常采用游戏治疗的方法。本论文将对游戏在儿童心理与行为... 国内外调查表明,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在其群体中占有相当的比例,且种类多、分布不均。因此,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当今社会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之一。目前,以儿童为对象的心理咨询通常采用游戏治疗的方法。本论文将对游戏在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治疗当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作出总结和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 游戏 游戏治疗 沙盘游戏 行为治疗
下载PDF
浅谈音乐教育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被引量:8
9
作者 周杰 《职业技术》 2012年第3期52-53,共2页
音乐教育是通过唱歌、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等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品质,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文化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广大农村,音乐教育几近空白,孩子们几近乐盲,这与科教兴国战略、素质... 音乐教育是通过唱歌、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等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品质,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文化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广大农村,音乐教育几近空白,孩子们几近乐盲,这与科教兴国战略、素质教育要求相差甚远。针对现状,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开展音乐教育,既能使学生陶冶性情、丰富感情、发展智力、活跃思想,又能鼓舞学生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影响世界观的形成,造就其健康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教育 留守儿童 心理与行为问题 心理健康
下载PDF
教育应关注青少年的生命责任心
10
作者 燕良轼 夏欣欣 《年轻人(C版)(学校天地)》 2023年第2期52-54,共3页
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增无减,尤其是青少年漠视生命的现象越发明显。一些中小学生由于缺乏生命责任心,从而出现一系列心理与行为问题。所谓生命责任心,就是珍视生命、保护身心健康以及理解内在生命意义的重要心理品质。当个体... 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增无减,尤其是青少年漠视生命的现象越发明显。一些中小学生由于缺乏生命责任心,从而出现一系列心理与行为问题。所谓生命责任心,就是珍视生命、保护身心健康以及理解内在生命意义的重要心理品质。当个体缺乏生命责任心时,其保护自身生命安全的意识会比较薄弱;当遇到长期或较大的痛苦而无法解决时,学生也许会以极端或结束自己生命的形式来逃避痛苦。培养中小学生的生命责任心,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与行为问题 中小学生 责任心 心理品质 漠视生命 青少年 珍视生命 身心健康
下载PDF
父母离异对其子女的影响及教育对策
11
作者 王永丽 《世界教育信息》 2007年第5期4-7,共4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离异家庭越来越多.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与行为问题逐渐成为研究关注的焦点。文章重点介绍了父母离异对子女的影响.离异家庭子女适应不良的原因及对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 离异 离异家庭子女 心理与行为问题
下载PDF
让大宝走出失落的低谷
12
作者 周悦悦 《祝你幸福》 2020年第2期65-65,共1页
随着二宝出生,家长们将更多的注意力从大宝身上转移到了二宝身上,大宝的家庭地位发生了改变,心理诉求偶尔会被家长忽视,一些家庭中的大宝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尊重”是确立大宝家庭地位的第一步如果家庭中的大宝已经到了... 随着二宝出生,家长们将更多的注意力从大宝身上转移到了二宝身上,大宝的家庭地位发生了改变,心理诉求偶尔会被家长忽视,一些家庭中的大宝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尊重”是确立大宝家庭地位的第一步如果家庭中的大宝已经到了有自己判断标准的年纪,那么家长就应当充分尊重这个小“大人”了。在二胎来临之前,家长应做好与大宝的沟通工作,先让他理解,如果有一个弟弟或妹妹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告诉他弟弟妹妹的来临,需要他的支持和帮助,让大宝认为弟弟妹妹的来临是共同讨论的结果。这样,大宝会认为未来加入家庭的弟弟妹妹和自己有着密切的关系,自己的意见被充分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诉求 心理与行为问题 尊重 判断标准 注意力 家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