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院心理专业学生心理防御机制调查 被引量:12
1
作者 侯永梅 康斌 +1 位作者 吴建玲 邹晓波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2年第1期84-85,共2页
目的 对医学院医学心理专业学生的心理防御机制进行调查评估。方法 采用 1989年版DSQ防御机制问卷对广东医学院医学心理专业学生 (n =2 5 ,三年级 )及非心理专业学生 (n =2 74,三年级 )进行调查。结果 心理专业学生动用成熟型防御方... 目的 对医学院医学心理专业学生的心理防御机制进行调查评估。方法 采用 1989年版DSQ防御机制问卷对广东医学院医学心理专业学生 (n =2 5 ,三年级 )及非心理专业学生 (n =2 74,三年级 )进行调查。结果 心理专业学生动用成熟型防御方式频率显著高于非心理专业学生 (P <0 .0 5 ) ,而在不成熟防御机制 (P <0 .0 1)及掩饰因子 (P <0 .0 5 )上得分显著低于非心理专业学生。结论 心理专业学生的防御方式优于非心理专业学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专业学生 心理防御机制 DSQ防御方式问卷
下载PDF
心理专业学生防御机制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晏丽 陈昕 王晓一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年第5期607-609,共3页
目的了解心理专业学生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方法采用整体分层抽样方法对484名在校医学本科生进行防御方式问卷(DSQ)调查。结果心理专业学生多采用成熟的防御机制(5.61±0.83),升华(6.26±1.27)、压抑(6.02±1.49)、渴望(5.9... 目的了解心理专业学生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方法采用整体分层抽样方法对484名在校医学本科生进行防御方式问卷(DSQ)调查。结果心理专业学生多采用成熟的防御机制(5.61±0.83),升华(6.26±1.27)、压抑(6.02±1.49)、渴望(5.99±1.63)是其应用最多的3种防御机制;女生比男生应用了更多的成熟(t=2.214,P=0.027)与中间型的防御机制(t=3.483,P=0.001),且较少掩饰(t=2.615,P=0.009);不同生源地学生在中间型防御机制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7,P=0.029);4个年级在不成熟型(F=8.416,P=0.000)、中间型(F=9.192,P=0.000)和掩饰度(F=14.359,P=0.000)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减少。结论心理专业学生较多采用成熟积极的防御机制,专业学习有助于大学生减少使用不成熟和中间型的防御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专业学生 心理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问卷
下载PDF
团体辅导对心理专业学生自尊和自我和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昕 王志红 +1 位作者 王晓一 程淑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9期172-173,共2页
通过探讨团体辅导心理专业学生自尊和自我和谐的影响及在高校心理学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增强心理专业学生的自我认识及应付生活事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满意度,是值得推广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 团体辅导 心理专业学生 自尊 自我和谐
下载PDF
对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心理咨询实践能力训练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丽宏 崔光成 姜晶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4期1723-1724,共2页
目的了解对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实践能力训练的可行性。方法首先对应用心理学专业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然后对经测查无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学生利用课堂内外各种条件和手段进行培养和训练。结果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 目的了解对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实践能力训练的可行性。方法首先对应用心理学专业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然后对经测查无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学生利用课堂内外各种条件和手段进行培养和训练。结果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调查问卷(16PF)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心理专业班学生进行测查,全体符合培养训练条件;采用各种方法及手段进行训练取得了初步成效。结论心理咨询实践能力训练具有可行性,且对教学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专业学生 心理咨询能力 训练
下载PDF
非医学类专业大学生心理学习与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郭泳君 王苑芮 +1 位作者 严燕妮 罗静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141-143,146,共4页
本研究旨在了解专业与非专业心理学习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差异。研究采用非概率抽样法,运用SCL-90量表进行调研。调查结果显示:广中医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心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非心理专业学生;男大学生心理... 本研究旨在了解专业与非专业心理学习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差异。研究采用非概率抽样法,运用SCL-90量表进行调研。调查结果显示:广中医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心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非心理专业学生;男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女大学生。得出的结论是专业心理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起到根本性作用,而学习简单心理知识仅能辅助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习 心理健康 SCL-90量表 心理专业学生
下载PDF
自我认知的团体辅导对心理专业大学生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彭娟 杨映萍 +1 位作者 周建南 欧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自我认知的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影响,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遵义医学院临床心理专业学生26例为实验组;对照组为遵义医学院临床其他专业学生52例,以性别、年龄、民族、家庭经济状况、双亲或... 目的探讨自我认知的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影响,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遵义医学院临床心理专业学生26例为实验组;对照组为遵义医学院临床其他专业学生52例,以性别、年龄、民族、家庭经济状况、双亲或单亲家庭或父母离异、农村或城市为配比条件,采用1∶2配对。对实验组进行连续7学期的自我认知的团体辅导,两组分别作辅导前后测评比较。测量工具为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结果实验组团体辅导后解决问题、求助、自尊水平、总支持、主观支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自责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实验后的解决问题、求助、自尊水平、总支持、主观支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自责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实验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我认知团体辅导可以提高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调节能力,指导他们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助于自我调适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认知 团体辅导 心理专业学生 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
下载PDF
心理与非心理专业女大学生防御方式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朝 黄贤军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4期209-215,共7页
本研究通过对219名心理和非心理专业女大学生施测DSQ防御方式问卷(defense style questionnaire),分析她们在使用防御方式上的差异。结果发现,在使用防御机制的年级趋势上,两者具有不同特点。当非心理专业学生处在大二和大四这两个面对... 本研究通过对219名心理和非心理专业女大学生施测DSQ防御方式问卷(defense style questionnaire),分析她们在使用防御方式上的差异。结果发现,在使用防御机制的年级趋势上,两者具有不同特点。当非心理专业学生处在大二和大四这两个面对更多的生活及学业压力的年级时,采用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机制的程度会明显增多,心理专业的学生则相对稳定。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会促使非心理专业学生形成不良的防御机制并持续采用,而对心理专业的学生防御机制的使用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负性影响。由此可见,接受心理学知识的教育有助于个体重构和完善自身采用的防御模型,更少地使用不合理的防御机制,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与非心理专业女大学生 防御方式 差异
下载PDF
心理学专业学生性格优势与幸福感研究——兼与非心理学专业学生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于晓琳 王鹏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01-106,共6页
该研究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通过与非心理学专业学生的比较,探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性格优势与幸福感。该研究采用性格优势问卷、总体幸福感量表对53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第一,与非心理学专业学生相比,心理学专业学生在14项... 该研究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通过与非心理学专业学生的比较,探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性格优势与幸福感。该研究采用性格优势问卷、总体幸福感量表对53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第一,与非心理学专业学生相比,心理学专业学生在14项性格优势(尤其是爱与被爱的能力、感激、公平、正直)和总体幸福感上得分更高(其余10项均无显著差异),并有6项性格优势得分(爱与被爱的能力、正直、善良、公平、宽恕和领导力)随年级升高而逐步增加;第二,心理学专业知识量既可以对总体幸福感产生直接正效应,也可以通过促进性格优势对总体幸福感产生间接正效应,且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13.62%至67.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格优势 总体幸福感 中介效应 心理专业学生
下载PDF
医学院校与师范院校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歧视水平比较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郑亚楠 龚茜 唐宏 《医学与哲学(B)》 2016年第11期90-92,共3页
为了解不同类型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对精神障碍患者歧视水平的差异,采用歧视精神疾病患者评估量表(SSForPMI)对294名心理学专业大学生施测。结果显示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在量表总分、危险维度和能力维度得分高于师范院校心理学专业大... 为了解不同类型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对精神障碍患者歧视水平的差异,采用歧视精神疾病患者评估量表(SSForPMI)对294名心理学专业大学生施测。结果显示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在量表总分、危险维度和能力维度得分高于师范院校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6,2.708,3.396,P均<0.01)。因此,当前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存在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歧视现象,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大学生更为严重。不同高校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职业伦理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 师范院校 心理专业学生 精神障碍 歧视
下载PDF
高校心理学专业学生幸福感研究——以贵州省某高校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集梅 柴洁余 《科教文汇》 2016年第19期148-149,共2页
"幸福感"是个体对幸福的感知能力,而大学生的幸福感知能力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他们今后的生活满意度和社会适应度。本研究使用牛津幸福量表修订版对某高校心理学专业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随着年级的增加,学生在接触了更多的心... "幸福感"是个体对幸福的感知能力,而大学生的幸福感知能力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他们今后的生活满意度和社会适应度。本研究使用牛津幸福量表修订版对某高校心理学专业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随着年级的增加,学生在接触了更多的心理学课程后,幸福感有所提高。即心理学学科的某些内容与课程对幸福感的提升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感 心理专业学生 生活满意感
下载PDF
某高职院校心理咨询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方奕琪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2009年第5期61-64,共4页
经过对漳州市某高职院校心理咨询专业的新生和毕业生、其他专业毕业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评,并与全国青年组常模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咨询专业新生SCL-90中9个因子任意一个因子≥2分的检出率为47.4%,≥3分的检出... 经过对漳州市某高职院校心理咨询专业的新生和毕业生、其他专业毕业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评,并与全国青年组常模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咨询专业新生SCL-90中9个因子任意一个因子≥2分的检出率为47.4%,≥3分的检出率为8.33%,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及精神病性这几项的因子分显著高于全国青年常模;2006级心理咨询专业毕业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其刚入学时、全国青年组常模及其他专业毕业生比较,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多数心理症状改善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三年的专业理论学习及专业技能训练,心理咨询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心理咨询专业学生 SCL-90 心理健康
下载PDF
篮球运动对心理专业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
12
作者 雷虎义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37-138,共2页
本文通过实验法对某体育学院10名心理专业学生篮球训练半年前后体质健康变化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一学期的篮球运动学习:(1)在身体形态方面,篮球训练半年后,心理专业学生的体重有一定的降低,推测脂肪含量降低,肌肉增加为主。(2)... 本文通过实验法对某体育学院10名心理专业学生篮球训练半年前后体质健康变化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一学期的篮球运动学习:(1)在身体形态方面,篮球训练半年后,心理专业学生的体重有一定的降低,推测脂肪含量降低,肌肉增加为主。(2)在身体机能方面,锻炼后心理专业学生的肺活量要比锻炼前明显增加。(3)在身体素质方面,进行篮球锻炼后学生在握力、立定跳远和坐位体前屈方面都较之前明显提高。结论是篮球运动可以显著改善心理专业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篮球运动 心理专业学生 学生体质健康
下载PDF
加强非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心理教育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华平 《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127-128,共2页
目前 ,我国正处于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教改时期 ,高校应加强非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心理教育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为社会培养。
关键词 高校 素质教育 心理教育 心理专业学生 心理 选修课 教学内容 心理咨询 教学方法
下载PDF
高职高专心理咨询专业学生个人成长刍议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玲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4期21-22,共2页
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专业人士的关注,而高职高专心理咨询专业学生对此认识还不够明晰。本文阐述了高职高专心理咨询专业学生个人成长的价值,分析了其成长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就此指出了相应的途径。
关键词 高职高专 心理咨询专业学生 个人成长 价值 问题
下载PDF
大学生生活倦怠与人格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云 王国平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71-74,共4页
采用生活倦怠调查问卷和大五人格量表,对某高校135名心理学专业本科生进行调查,通过SPSS16.0软件分析研究大学生生活倦怠与人格关系,帮助大学生摆脱生活倦怠现状,提高生活积极性。研究结果: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生活倦怠处于中等水平;生活... 采用生活倦怠调查问卷和大五人格量表,对某高校135名心理学专业本科生进行调查,通过SPSS16.0软件分析研究大学生生活倦怠与人格关系,帮助大学生摆脱生活倦怠现状,提高生活积极性。研究结果: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生活倦怠处于中等水平;生活倦怠和人格在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在年级上有统计学差异;生活倦怠与神经质呈正相关,与人格及其他各维度呈负相关。研究结论:人格及其各变量对生活倦怠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专业学生 生活倦怠 人格 相关关系 预测作用
下载PDF
心理学专业学生人格特征对其学业成绩的影响
16
作者 马平贤 丁凤琴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11期278-,280,共2页
本研究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187名心理学专业学生进行人格特征调查,探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人格特征对其学习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1)心理学专业学生的聪慧性、兴奋性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ps<0.0... 本研究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187名心理学专业学生进行人格特征调查,探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人格特征对其学习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1)心理学专业学生的聪慧性、兴奋性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ps<0.01);世故性与学习成绩呈负相关(ps<0.01)。(2)心理学专业学生神经质、精神质人格与学习成绩呈显著负相关(p<0.01,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特征 心理专业学生 学业成绩
原文传递
Inter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 nursing: The impact of collaboration between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17
作者 Cristina Amparo Munoz-Rubilar Carolina Pezoa Carrillos Claudio Barrales Díaz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s》 CSCD 2020年第3期262-268,共7页
Objectives:lnterprofessional collaboration in the training of nursing and psychology students helps provide students of both disciplines with the ability and competences they need to best attend to their patients.This... Objectives:lnterprofessional collaboration in the training of nursing and psychology students helps provide students of both disciplines with the ability and competences they need to best attend to their patients.This study implemented and analyzed a method for developing the competences of each discipline in a scenario of joint clinical simulation that incorporates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simultaneously,and measured the caring ability of the participating students.Methods:Participants took a self-applied survey measuring their own caring ability.After,a clinical simulation was performed where nursing students performed clinical interviews on psychology students,who acted as standardized patients.Caring abilities were measured in the nursing students,and the psychology students implemented an intervention service measuring caring ability and brief-debrief simulation by coaching to nursing students.Result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elf-applied questionnaire of caring ability resulted in score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what was measured by observers.Conclusions:The results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protocols,training and collaborative work practices in interprofessional education,which allow the scaling of these compete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ing ability Mental health Nursing education Nursing students Simulation training Surveys and questionnaires
下载PDF
Evaluating the feasibility and preliminary effects of an online compassion training program for nursing students:A pilo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18
作者 Zhi Yang Mimi Mun Yee Tse +4 位作者 Huiting Huang Haiyun Fang Joanne Wai Yee Chung Doris Yin Kei Chong Thomas Kwok Shing Wo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s》 2024年第4期421-428,I0001,共9页
Objectives:This study aimed to assess the feasibility of an online compassion training program for nursing students and preliminarily investigate its effects on mindfulness,self-compassion,and stress reduction.Methods... Objectives:This study aimed to assess the feasibility of an online compassion training program for nursing students and preliminarily investigate its effects on mindfulness,self-compassion,and stress reduction.Methods:This study employed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design.Second-year students from a nursing college in Guangzhou,China,were recruited as research participants in August 2023.The intervention group participated in an 8-week online compassion training program via the WeChat platform,comprising three stages:mindfulness(weeks 1e2),self-compassion(weeks 3e5),and compassion for others(weeks 6 e8).Each stage included four activities:psychoeducation,mindfulness practice,weekly diary,and emotional support.Program feasibility was assessed through recruitment and retention rates,program engagement,and participant acceptability.Program effectiveness was measured with the Mindful Attention Awareness Scale,Self-Compassion Scale-Short Form,and Perceived Stress Scale.Results:A total of 28 students completed the study(13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15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recruitment rate was 36.46%,with a high retention rate of 93.3%.Participants demonstrated high engagement:69.2%accessed learning materials every 1e2 days,93.3%practiced mindfulness at least weekly,with an average of 4.69 diary entries submitted per person and 23.30 WeChat interactions with instructors.Regarding acceptability,all participants expressed satisfaction with the program,with 92.4%finding it“very helpful”or“extremely helpful.”In terms of intervention effects,the intervention group show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mindfulness levels from pre-intervention(51.54±10.93)to postintervention(62.46±13.58)(P<0.05),while no significant change was observed in the control group.Although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post-intervention self-compassion and perceived stress levels,the intervention group showed positive trends:selfcompassion levels increased(35.85±8.60 vs.40.85±5.54),and perceived stress levels slightly decreased(44.77±8.65 vs.42.00±5.77).Conclusions:This pilot study demonstrated the feasibility of an online compassion training program for nursing students and suggested its potential effectiveness in enhancing mindfulness,self-compassion,and stress reduction.Despite limitations such as small sample size and lack of long-term follow-up,preliminary evidence indicates promising prospects for integrating such training into nursing education.Further research is warranted to confirm thesefindings and assess the sustained impact of this approach on nursing education and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pathy Mindfulness Nursing students Self-compassion Training
下载PDF
从“求助者”变成“助人者”
19
作者 丁丁 《精神文明导刊》 2023年第7期55-55,共1页
我是广州大学心理学专业学生丁丁,也是广东12355平台的心理咨询志愿者。两年前的我,不会想到自己会成为助人的心理志愿者。高三那年,我被确诊双相情感障碍,当时母亲处于癌症晚期,我的学习也陷入了低谷……一系列打击让我陷入迷范。最后... 我是广州大学心理学专业学生丁丁,也是广东12355平台的心理咨询志愿者。两年前的我,不会想到自己会成为助人的心理志愿者。高三那年,我被确诊双相情感障碍,当时母亲处于癌症晚期,我的学习也陷入了低谷……一系列打击让我陷入迷范。最后我决定去学校心理咨询室。通过咨询师的耐心疏导以及我的不解努力,心结逐渐打开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专业学生 双相情感障碍 癌症晚期 求助者 助人者 心结 心理咨询 广州大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