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6,65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人类学视域下电商时代的消费陷阱分析
1
作者 杨桃 《电子商务评论》 2024年第3期7219-7225,共7页
心理人类学理论认为,人们在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会产生不同的人格和社会心理,而当前自媒体和电子商务平台等快速发展,人们的从众心理,薅羊毛心理以及追求仪式感的心理逐渐被放大和利用。商家们针对消费者的不同心理,设计出刷高销量、虚... 心理人类学理论认为,人们在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会产生不同的人格和社会心理,而当前自媒体和电子商务平台等快速发展,人们的从众心理,薅羊毛心理以及追求仪式感的心理逐渐被放大和利用。商家们针对消费者的不同心理,设计出刷高销量、虚假宣传、诱使消费等消费陷阱。这些消费陷阱既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又不利于我国经济健康长远的高质量发展。必须通过法律来规范商业行为,商家要自觉合法经营,保持道德和良心,消费者更要认清消费陷阱,理性消费。People can develop different personalities and psychologies under different social and historical situations according to psychological anthropolog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elf-media” and e-commerce, people’s herd mentality, the pursuit of low-priced goods and the willingness to gain a sense of ritual are gradually amplified and utilized. Businessmen take advantage of consumers’ different psychologies and they hire people to make false trade thereby increasing their quantity of sales, mendacity publicity, inducing consumption, and so on. These consumption traps are detrimental to the interests of consumers. Besides, they are not conducive to the long-term, healthy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e strategies of business must be regulated under the force of law, businesses should be operated legally in accordance with morality and conscience, and consumers should get to know about these consumption traps and consume rationa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人类学 消费陷阱 措施
下载PDF
从文化与人格到文化与自我──心理人类学研究重心的转移 被引量:21
2
作者 葛鲁嘉 周宁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7-31,共5页
关键词 心理人类学 基本人格结构 人格类型 研究重心 文化主体 心理生活 文化决定论 个体人格 符号人类学 文化背景
下载PDF
痤疮对男女大学生心理人格倾向及生活质量影响比较 被引量:24
3
作者 谢淑霞 张云青 +5 位作者 王玲 李欢 杨素莲 卢荣标 郑跃 赖维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3年第5期323-326,336,共5页
目的:比较痤疮对男女大学生患者心理人格倾向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和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专题讲座、现场医疗咨询,问卷式调查(UPI、APSEA量表)的形式对广州七所高校的男女大学生痤疮患者进行调研。结果:分别回收UPI有效问卷773份,其中男... 目的:比较痤疮对男女大学生患者心理人格倾向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和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专题讲座、现场医疗咨询,问卷式调查(UPI、APSEA量表)的形式对广州七所高校的男女大学生痤疮患者进行调研。结果:分别回收UPI有效问卷773份,其中男286份,女487份;APSEA有效问卷1 356份,其中男577份,女779份。结果 UPI总分≥25者,男生占24.1%,女生占25.5%;APSEA评分>80者,男生占8.8%,女生占9.2%,经2检验,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分别为0.17、0.07,P值均>0.05)。使用Spearman秩相关法检验APSEA总评分>80与痤疮的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r男生>r女生>0,表明痤疮越严重,APSEA总评分>80的发生率越高,而且男生组关联性比女生组强。男女生患者的心理问题均表现为焦虑、抑郁、社交障碍和缺乏自信,女生患病后比男生更容易情绪失控(男69.3%,女79.7%)、对自己的外貌不满意(男48.9%,女62.3%)和不愿与外界接触(男45.4%,女5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痤疮对男女大学生患者的心理健康、人格倾向都有较大程度的影响,痤疮越严重,受影响的程度越高。患有严重痤疮的男生发生心理异常的可能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心理人格倾向 生活质量 UPI APSEA
下载PDF
论心理人类学研究中的主位方式与客位方式 被引量:12
4
作者 韩忠太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3-87,共5页
目前,我国的心理人类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从心理学角度开展研究的学者通常对主位研究方式还难于适应;而从人类学角度开展研究的学者通常对客位研究方式还难于把握。因此,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研究者是采用主位研究方式,还是采用客位研究... 目前,我国的心理人类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从心理学角度开展研究的学者通常对主位研究方式还难于适应;而从人类学角度开展研究的学者通常对客位研究方式还难于把握。因此,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研究者是采用主位研究方式,还是采用客位研究方式,或者是采用主位-客位综合研究方式,应该根据自己的研究取向和课题性质加以确定,简单地提倡任何一种研究方式而否定其他方式只会给心理人类学的发展和繁荣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人类学 主位研究方式 客位研究方式
下载PDF
心理人类学的三大来源 被引量:2
5
作者 韩忠太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10,共6页
长期以来,我国人类学界普遍认为心理人类学源自美国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与人格研究或者直接说心理人类学就是文化与人格研究。但只要对文化与人格研究兴起之前心理学和人类学的发展历史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这种观点只注意到心理人类学确... 长期以来,我国人类学界普遍认为心理人类学源自美国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与人格研究或者直接说心理人类学就是文化与人格研究。但只要对文化与人格研究兴起之前心理学和人类学的发展历史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这种观点只注意到心理人类学确立之前很短的一段历史,忽略了这个学科走过的漫长过程。其实,20世纪60年代确立的心理人类学是在德国近代哲学家长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心理学界和人类学界的共同努力而逐渐形成的一门介于心理学和人类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因此,哲学、心理学和人类学是心理人类学的三大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人类学 哲学 心理 人类学
下载PDF
中国心理人类学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展望 被引量:3
6
作者 韩忠太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56,共5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对心理人类学问题的研究兴趣与日俱增,形成了不同学科的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开展心理人类学研究的繁荣景象,到目前为止,中国心理人类学研究并不是由人类学界的学者独立开展的,而是由心理学、人类学、民族理...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对心理人类学问题的研究兴趣与日俱增,形成了不同学科的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开展心理人类学研究的繁荣景象,到目前为止,中国心理人类学研究并不是由人类学界的学者独立开展的,而是由心理学、人类学、民族理论等学科的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的。但是同时也存在学科归属不明确、概念术语不统一、研究对象不清晰、研究者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与合作等问题。只有正视这些问题并充分把握难得的历史机遇方能促进中国心理人类学研究的健康、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人类学 现状 问题 展望
下载PDF
“心理人”确认与“主体性”肯定——关于行政价值观教育的两个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祖云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6-70,共5页
在我国的价值观教育中,有两个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一是漠视受教育者心理因素的影响;二是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于是,受教育者总是被看成一个个冷冰冰的需要改造的“对象”。因此,在当前我国“服务型政府”的价值观教育中,有两个因素... 在我国的价值观教育中,有两个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一是漠视受教育者心理因素的影响;二是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于是,受教育者总是被看成一个个冷冰冰的需要改造的“对象”。因此,在当前我国“服务型政府”的价值观教育中,有两个因素值得我们重视:一是确认任何一个“政府人”都是具有心理活动的主体;二是肯定政府人作为受教育主体所具有的情感、理性等方面的能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人 主体性 行政价值观 价值观教育
下载PDF
现代心理人类学的历程及其对中国心理学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1
8
作者 石文典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2-38,共7页
心理人类学是介于文化人类学与心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其研究对象为:探明并了解文化对所属社会成员产生影响的心理机制;发现在个体水平上的心理变量与在总体水平上的文化、社会、经济、生态和生物变量之间的关系。二战后的人类学、心理... 心理人类学是介于文化人类学与心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其研究对象为:探明并了解文化对所属社会成员产生影响的心理机制;发现在个体水平上的心理变量与在总体水平上的文化、社会、经济、生态和生物变量之间的关系。二战后的人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诸多研究领域均被心理人类学所强有力地支配着。对于这样一个“最有希望、最有意义”并吸引了大批心理学家的很有前途的新学科进行系统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极富实践价值,对于我们开展多民族社会的跨文化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水平 研究对象 边缘学科 心理人类学 心理学理论 中国心理 文化人类学 文化模式 萨摩亚 跨文化研究
下载PDF
论心理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韩忠太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30,共6页
心理人类学既是人类学的分支学科,又是介于心理学与人类学的边缘学科,单纯采取心理学的方法或人类学的方法都不利于心理人类学研究的有效开展。要使年轻的心理人类学顺利地向前发展不仅需要各种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法,而且需要确立相应的... 心理人类学既是人类学的分支学科,又是介于心理学与人类学的边缘学科,单纯采取心理学的方法或人类学的方法都不利于心理人类学研究的有效开展。要使年轻的心理人类学顺利地向前发展不仅需要各种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法,而且需要确立相应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式。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心理人类学研究方法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人类学 方法体系 基本原则 基本方式 具体方法
下载PDF
知识分子良知为尺度:文学的心理人格论批评——王彬彬及王彬彬的文学批评 被引量:3
10
作者 牛学智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26-35,共10页
文学批评家王彬彬成名比较早,研究现当代文学,或者研究鲁迅、五四知识分子,他都很出色,也都有相关论著行世。但他作为批评家,最引人注目、最深得人心的似乎还是关于时代和社会问题的批评,这一点恰好与他文学研究中的"心理人格论&qu... 文学批评家王彬彬成名比较早,研究现当代文学,或者研究鲁迅、五四知识分子,他都很出色,也都有相关论著行世。但他作为批评家,最引人注目、最深得人心的似乎还是关于时代和社会问题的批评,这一点恰好与他文学研究中的"心理人格论"方法相统一,一些拥有广泛影响的作家作品,经他一观照,就有了暴露真相的感觉。其实创作心理、创作意图等并不是新式方法,那么,王彬彬为什么能做得如此有新意呢?这是不是和他"不做职业批评家"的心态有关?也是不是与他常常客串杂文创作有关?这些既是本文论述的重点,也是王彬彬作为个案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彬彬 文学批评 知识分子 心理人格论
下载PDF
现代医师心理人格数学模型的建立及测评 被引量:2
11
作者 温文沛 孔庆端 《医学与哲学(B)》 2010年第8期64-66,共3页
目的探索现代医师职业心理人格特点及构建其数学模型。方法采用经典性格量表16PF测验职业医师与新医师两类群体,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以及判别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结果新医师和职业医师心理人格存在不同的特点,并随着职业生涯发展其... 目的探索现代医师职业心理人格特点及构建其数学模型。方法采用经典性格量表16PF测验职业医师与新医师两类群体,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以及判别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结果新医师和职业医师心理人格存在不同的特点,并随着职业生涯发展其心理人格呈现一定变化趋势;结论现代医师心理人格数学模型基本能反映新入行者大致的职业心理倾向,准确判别率为82.8%,可作为医院选聘考核新医生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师 心理人 16PF 数学模型
下载PDF
路遥心理人格解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永富 陈继会 《铜仁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35-39,共5页
路遥是一个终生为不安全感所压迫、以贡献的方式达到自我实现、证明自己存在价值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命运宠儿的情感方式支撑着他,圣人情结引导着他,并影响了他压抑人性的生活方式。路遥的价值观是动态的,在《平凡的世界》写完之后,他... 路遥是一个终生为不安全感所压迫、以贡献的方式达到自我实现、证明自己存在价值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命运宠儿的情感方式支撑着他,圣人情结引导着他,并影响了他压抑人性的生活方式。路遥的价值观是动态的,在《平凡的世界》写完之后,他的精神境界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人 圣人意识 劳动 安全感 价值
下载PDF
心理人类学视域下海口府城公期的社会凝聚及相互依赖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继焦 吴玥 《河池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33-40,共8页
海口府城是多元移民混杂之地,移民大多数来自同一地域,但是分属不同的宗族,因而府城移民如何构建起互相依赖与认同感是他们首先要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以美籍华裔人类学家许烺光提出的“心理人类学”为理论切入点,分析府城作为千年移民... 海口府城是多元移民混杂之地,移民大多数来自同一地域,但是分属不同的宗族,因而府城移民如何构建起互相依赖与认同感是他们首先要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以美籍华裔人类学家许烺光提出的“心理人类学”为理论切入点,分析府城作为千年移民古城是如何通过模拟宗族的相互依赖凝聚社会力量。通过对社会依赖三层面(家庭、社区、城市),社会依赖三类型(精神性依赖与物质性依赖、竞争性依赖与合作性依赖、内部依赖与外部依赖)分别进行探讨,指出府城的诸多庙宇是维系本境、本社区内居民团结的重要场所,是府城当地移民的真正依赖。府城移民社会以庙宇为网络、以社区(“境”)为依赖、以“模拟宗族”为二级群体表现出来,并通过集体“做公期”不断强化具有强烈依赖性的社会关系,同时每个人都处于合作性伙伴关系的包围中,强烈依赖周围作为整体的街坊邻居,形成整个社会的凝聚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期 心理人类学 相互依赖 移民社会 模拟宗族
下载PDF
论苗族刺绣传承的文化意义——心理人类学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1
14
作者 龙叶先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01-104,共4页
苗族刺绣不仅是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其工艺特点及在传统社会中传承的方式、方法和过程都能发展人的感知、记忆、观察能力;还能培养思维、想象和创造力。对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是:能培养动机、兴趣,能使承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情绪、情... 苗族刺绣不仅是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其工艺特点及在传统社会中传承的方式、方法和过程都能发展人的感知、记忆、观察能力;还能培养思维、想象和创造力。对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是:能培养动机、兴趣,能使承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及意志的培养和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刺绣 传承 心理人类学 文化意义
下载PDF
从迁谪诗文透视作者的心理人生 被引量:1
15
作者 雷桂萍 《沧桑》 2004年第Z1期98-99,共2页
关键词 迁谪诗 心理人 柳宗元 刘禹锡 苏轼 永贞革新 个性心理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思想历程 随缘自适
下载PDF
钗黛争“宝”的心理人格结构透视
16
作者 赫亚红 姚素英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63-65,共3页
本文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创造性的运用弗洛伊德关于心理人格的理论,围绕《红楼梦》中钗黛争“宝”这一主线,揭示了两位女性在本我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而受本我驱使的自我的表现形式却迥然不同,但她们最终都成了超我的牺牲品。
关键词 心理人 本我 自我 超我
下载PDF
《泄密的心》和《黑猫》中讲述人的心理人格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德琼 《神州》 2013年第3期13-14,共2页
《泄密的心》和《黑猫》是爱伦·坡的心理小说,他描写讲述人不断变化的精神状态、内心的蜕变、犯罪心理.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以弗洛伊德的心理人格分析方法解读《泄密的心》与《黑猫》中讲述人的犯罪心理。
关键词 心理人 泄密的心 黑猫 讲述人 分析
下载PDF
从“文化与人格”到心理人类学的演进
18
作者 殷莉 蔡军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30-32,共3页
跨文化心理学通过对个体人格的考察,以找出特定文化中成员的主要相关性和普遍性,为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文章主要分析了"文化与人格"研究发展的历史及其对中国心理学发展的一点启示。
关键词 文化与人格 心理人类学 演进
下载PDF
路遥心理人格解析
19
作者 朱永富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28-31,共4页
路遥是一个终生为不安全感所压迫,以贡献的方式,达到自我实现,证明自己存在价值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命运宠儿的情感方式支撑着他,圣人情结引导着他,并影响了他压抑人性的生活方式。路遥的价值观是动态的,在《平凡的世界》写完之后,他的... 路遥是一个终生为不安全感所压迫,以贡献的方式,达到自我实现,证明自己存在价值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命运宠儿的情感方式支撑着他,圣人情结引导着他,并影响了他压抑人性的生活方式。路遥的价值观是动态的,在《平凡的世界》写完之后,他的精神境界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人 圣人意识 劳动 安全感 价值
下载PDF
人格与文化特性——跨文化心理人类学的研究
20
作者 王曙光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66-71,共6页
文化特性是各个民族独创性的生活模式,它的多态性存在方式,被认为是人类未来发展潜在创新力的源泉。因此,保存、维护和发展民族文化特性,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共同命运,而探索民族文化特性的生存发展机制,则是跨文化多学科研究中一个重... 文化特性是各个民族独创性的生活模式,它的多态性存在方式,被认为是人类未来发展潜在创新力的源泉。因此,保存、维护和发展民族文化特性,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共同命运,而探索民族文化特性的生存发展机制,则是跨文化多学科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民族文化特性,涉及到它特定的历史、生态环境、语言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因素。然而,要清楚地认识这些因素如何聚合成某个民族文化的特性,如何成为一个民族群体社会活动的共同内在行为倾向,却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对此,跨文化心理人类学(Cross—Cultural Psychological Anthopology)经历了从摩尔根、巴蒂斯安、M·米德、弗兰克尔到凯勒、弗洛伊德、弗里德曼和库歇尔等诸多著名学者的近百年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人类学 人格特性 行为倾向 弗洛伊德 弗兰克尔 生活模式 人格特征 社会活动 价值观 文化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