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糊容忍型语言学习风格的心理再现及认知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赖鹏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67-72,共6页
模糊容忍度作为一种学习风格和认知方式属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外语教师所面临的最普遍、最棘手的问题之一。通过学习者的书面调查报告,从外语习得的角度对模糊容忍度这一认知方式进行心理学探究,探讨心理因素对语言机制... 模糊容忍度作为一种学习风格和认知方式属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外语教师所面临的最普遍、最棘手的问题之一。通过学习者的书面调查报告,从外语习得的角度对模糊容忍度这一认知方式进行心理学探究,探讨心理因素对语言机制的干扰,并通过模糊容忍度心理表征的确立来推动外语教师对该概念的心理学认识,针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风格等个体差异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使外语教学研究实现从如何教到如何学的重心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容忍度 语言学习 心理再现 认知方式
下载PDF
从再现的审美心理距离看绘画与摄影的关系
2
作者 魏砚雨 《文教资料》 2009年第8期76-78,共3页
摄影与绘画是造型艺术中的一个门类,它们同属于二维平面上的空间艺术,都是用画面形象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画家与摄影家同是在生活中挖掘美、提炼素材,用着同样的艺术语言形——线、明、暗或色彩来表达对生活的种种感受。它们... 摄影与绘画是造型艺术中的一个门类,它们同属于二维平面上的空间艺术,都是用画面形象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画家与摄影家同是在生活中挖掘美、提炼素材,用着同样的艺术语言形——线、明、暗或色彩来表达对生活的种种感受。它们都表现、记录着事物的一种状态,把形象固定在画面上以供我们观察、探讨、欣赏,使我们从中得到美的享受或是得到一种感情上的共鸣。虽然摄影与绘画有着相同的艺术语言,但是它们却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尤其从审美心理距离来看,两者的特点更为分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摄影 再现的审美心理距离 真实
下载PDF
关于高动态范围(HDR)技术的一些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罗映辉 《现代电视技术》 2017年第9期142-145,152,共5页
本文对超高清时代提出的HDR技术的技术原理进行了介绍,对各公司在HDR技术方面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技术分析探讨。
关键词 HDR SDR 超高清 色域 PQ HLG 心理再现意图
下载PDF
论文学翻译的审美距离
4
作者 张琴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27-29,共3页
审美距离包括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间的空间距离,视觉距离和审美主体的心理距离。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与原作之间是审美关系,译者的审美趣味、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直接关系着能否准确传达原作的艺术美。在分析文学翻译的审美本质的基础... 审美距离包括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间的空间距离,视觉距离和审美主体的心理距离。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与原作之间是审美关系,译者的审美趣味、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直接关系着能否准确传达原作的艺术美。在分析文学翻译的审美本质的基础上,运用审美学的方法对文学翻译中如何把握翻译距离,建构审美空间作了深入探讨,揭示了译者审美心理的再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 审美距离 审美空间 审美心理再现
下载PDF
媒体对留守儿童媒介形象的构建及受众认知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5
作者 陈童 《新媒体研究》 2016年第18期76-78,共3页
媒体对于留守儿童形象的建构是趋于一种"固化"边缘群体化的整体形象,受众对留守儿童形象建构的认知有三个方面:受众眼中的被害儿童形象、受众眼中儿童作为施害者的形象,对留守儿童的成长造成"二次心理形象再现"的伤... 媒体对于留守儿童形象的建构是趋于一种"固化"边缘群体化的整体形象,受众对留守儿童形象建构的认知有三个方面:受众眼中的被害儿童形象、受众眼中儿童作为施害者的形象,对留守儿童的成长造成"二次心理形象再现"的伤害,影响受害儿童的恢复和正常生活、定义并排斥施害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媒介形象 二次心理形象再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