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知觉压力、情绪调节与创伤应激障碍症状的相关性
1
作者 程小敏 王宏秋 +1 位作者 梅雪 任晓飞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74-276,共3页
目的 研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知觉压力、情绪调节与创伤应激障碍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5月~2022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进行诊断并治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 目的 研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知觉压力、情绪调节与创伤应激障碍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5月~2022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进行诊断并治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老年志愿者11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知觉压力量表、情绪调节问卷、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问卷中文平民版问卷评分之间的差异,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知觉压力、情绪调节与创伤应激障碍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再体验、回避、高警觉、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87、5.464、4.795、11.960,P<0.05);观察组患者的知觉压力量表(PSS-4)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63,P=0.000);观察组患者的认知重评、表达抑制以及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0、3.738、7.798,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患者的再体验、回避、高警觉、总分与PSS-4呈现正相关;与表达抑制、认知重评以及总分呈现负相关。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知觉压力、情绪调节与创伤应激障碍症状呈现显著的相关性,建议临床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干预过程中,及时通过对患者的情绪调适,提升患者的康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压力知觉 情绪调节 创伤障碍症状
下载PDF
创伤性骨折患儿急性应激障碍的叙事疗法研究
2
作者 尹莹 朱晶 +5 位作者 汪云云 左淑娟 武凤芹 王国琴 段勇贤 马海龙 《安徽医学》 2024年第2期220-224,共5页
目的 探讨创伤性骨折患儿急性应激障碍的叙事疗法研究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安徽省儿童医院儿童骨科收治的创伤性下肢骨折患儿共114例,随机将两组患儿分为对照组56例,观察组58例;对照组病例均进行优质护理,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 探讨创伤性骨折患儿急性应激障碍的叙事疗法研究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安徽省儿童医院儿童骨科收治的创伤性下肢骨折患儿共114例,随机将两组患儿分为对照组56例,观察组58例;对照组病例均进行优质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叙事疗法干预,两组均持续1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经干预后的急性应激障碍反应指数、Spence儿童焦虑量表、儿童抑郁自评量表以及家长护理满意度得分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儿PTSD-RI、焦虑、抑郁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PTSD-RI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干预后PTSD-RI水平相较于对照组降幅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更低,且焦虑水平降幅相较于对照组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抑郁水平低于对照组,抑郁水平降幅大于对照组,但两组降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服务满意度观察组为(56.9%),明显高于对照组(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叙事疗法可有效降低儿童创伤性下肢骨折急性应激障碍反应指数、缓解焦虑情绪、提高家长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疗法 儿童 创伤性骨折 急性障碍
下载PDF
浅析预防大学生急性应激性精神障碍早期心理干预的重要性 被引量:3
3
作者 刘俊霞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8年第2期62-63,共2页
急性应激性精神障碍是心理疾病中较常见的急诊重症,如果能够做到及时发现,并进行早期心理干预及辅导,是可以避免疾病发生的。笔者工作中经常遇到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心理创伤却因未及时进行心理干预而造成较严重的临床心理疾患和躯体... 急性应激性精神障碍是心理疾病中较常见的急诊重症,如果能够做到及时发现,并进行早期心理干预及辅导,是可以避免疾病发生的。笔者工作中经常遇到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心理创伤却因未及时进行心理干预而造成较严重的临床心理疾患和躯体伤害。文章结合2例急性应激性精神障碍引起的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及继发性躯体伤害,来说明预防心理疾患及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性精神障碍 早期心理干预 重要性
下载PDF
学龄期儿童创伤后并发急性应激障碍的相关因素及预防策略 被引量:4
4
作者 俞小燕 齐永福 徐瑞峰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第16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学龄期儿童创伤后并发急性应激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及预防策略。方法以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我院80例创伤患儿为研究对象,调查急性应激障碍发生情况,并设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比较两组患儿疼痛症状、艾森克人格问卷(EPQ-RSC)、年... 目的探讨学龄期儿童创伤后并发急性应激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及预防策略。方法以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我院80例创伤患儿为研究对象,调查急性应激障碍发生情况,并设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比较两组患儿疼痛症状、艾森克人格问卷(EPQ-RSC)、年龄等临床特征,分析学龄期儿童创伤后并发急性应激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80例学龄期儿童创伤后急性应激障碍发生率30.00%;两组疼痛程度、人格特点、年龄、焦虑程度、性别、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应对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疼痛、内向型人格、年龄>10岁、中重度焦虑是学龄期儿童创伤后并发急性应激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学龄期儿童创伤后易发生急性应激障碍,疼痛程度、人格特点、年龄、焦虑程度是其独立影响因素,应对因施护,降低急性应激障碍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龄期儿童 创伤 急性障碍 独立影响因素 预防措施
下载PDF
心理韧性及急性应激障碍与创伤性骨折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鲁海蜃 黄洪波 +1 位作者 樊谨 慕桂玲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0期65-69,共5页
目的探讨心理韧性及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ASD)与创伤性骨折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于本院骨科住院的86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 目的探讨心理韧性及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ASD)与创伤性骨折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于本院骨科住院的86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与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tanford acute stress reaction questionnaire,SASRQ)分别评估患者的心理韧性与ASD程度,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在伤后第60天分别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量表、运动功能评定量表(motor assessment scale,MAS)评估预后。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来评价CD-RISC、SASRQ评分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纳入患者的CD-RISC、SASRQ评分、伤后第60天的ADL量表及MAS总分的平均值分别为(50.66±16.81)分、(30.35±13.85)分、(40.90±7.23)分及(35.62±6.09)分,共25例(29.1%)患者诊断为ASD。与女性、20~39岁、有并发症、重伤患者相比,男性、40~60岁、无并发症、轻伤患者的CD-RISC评分均显著升高(P_均<0.05),SASRQ评分均显著降低(P_均<0.05)。患者CD-RISC的坚韧性、力量性评分及总分与ADL量表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303、-0.256、-0.250;P_均<0.05),与MAS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289、0.269、0.239;P_均<0.05);患者SASRQ的对创伤事件的回避、对创伤事件的反复再体验、激惹症状评分及总分与ADL量表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253、0.331、0.277、0.238;P_均<0.05),分离性症状、对创伤事件的反复再体验、激惹症状评分及总分与MAS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220、-0.319、-0.286、-0.233;P_均<0.05)。结论创伤性骨折患者的心理韧性较差,ASD程度较重,与患者的预后有关,影响患者ADL和运动能力的康复,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心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韧性 急性障碍 创伤性骨折 预后
下载PDF
洪灾区儿童创伤性应激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刘爱忠 谭红专 +9 位作者 周价 李硕颀 杨土保 王洁如 汤学民 张修民 向林保 何华先 李麟琳 汤森林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47-449,共3页
目的 了解洪灾区 7~ 15岁儿童创伤性应激障碍 (PTSD)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用美国《精神障碍的诊断统计手册》第 4版 (MSD -Ⅳ )中对于PTSD的诊断标准对洪灾区 7~ 15岁儿童进行PTSD评定。结果 洪灾后PTSD检出率为 17 7% ,其主... 目的 了解洪灾区 7~ 15岁儿童创伤性应激障碍 (PTSD)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用美国《精神障碍的诊断统计手册》第 4版 (MSD -Ⅳ )中对于PTSD的诊断标准对洪灾区 7~ 15岁儿童进行PTSD评定。结果 洪灾后PTSD检出率为 17 7% ,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年龄、洪灾类型、受灾经历、有儿童行为问题等。结论 PTSD在我国洪灾区儿童中并不少见 ,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 研究 洪灾 创伤障碍 儿童 PTSD
下载PDF
创伤住院患者急性应激障碍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王宗华 彭李 +3 位作者 王仙园 孙溦 陈陵 任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278-2281,共4页
目的调查创伤住院患者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ASD)的发生情况,及其与疼痛、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斯坦福急性应激障碍量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艾森克人格... 目的调查创伤住院患者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ASD)的发生情况,及其与疼痛、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斯坦福急性应激障碍量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重庆市3所三甲医院的289例创伤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创伤住院患者急性应激障碍阳性率为12.46%。289例患者中有分离症状的60例(20.76%),有焦虑或警觉性增高症状的137例(47.40%),有回避症状的45例(15.57%),有创伤再体验症状的67例(23.18%);女性较男性更易发生ASD(P<0.05)。②斯坦福急性应激障碍量表总分与疼痛评分、神经质评分呈正相关(r=0.532 2、0.445 1,P<0.05),与内外向、主观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r=-0.340 2、-0.659 1、-0.409 7,P<0.01,0.05)。③ASD阳性组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人格问卷N量表及消极应对因子上得分高于ASD阴性组(P<0.05,P<0.01);而在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积极应对方式及E量表上的得分低于ASD阴性组(P<0.01)。结论创伤住院患者急性应激症状较明显,疼痛感受强、偏内向不稳定的人格特征是影响ASD发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急性障碍 心理护理
下载PDF
106例急性应激障碍患者的心理状况及个性特征 被引量:11
8
作者 祁娜 崔玉玲 +2 位作者 李彦兵 初俊杰 范卫平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36-637,共2页
关键词 急性障碍 个性特征 心理状况 急性 生理心理 临床综合征 意识障碍 定向障碍
下载PDF
芦山地震后儿童急性应激障碍症状、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与抑郁症状的交叉滞后分析 被引量:22
9
作者 付琳 程锦 刘正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48-553,共6页
目的:考察芦山地震后儿童的急性应激障碍(ASD)症状、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和抑郁症状的关系,并探讨地震后2周儿童ASD症状和抑郁症状对地震后6周PTSD症状和抑郁症状是否存在预测作用。方法:选取经历芦山地震的10~14岁儿童197例(男生9... 目的:考察芦山地震后儿童的急性应激障碍(ASD)症状、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和抑郁症状的关系,并探讨地震后2周儿童ASD症状和抑郁症状对地震后6周PTSD症状和抑郁症状是否存在预测作用。方法:选取经历芦山地震的10~14岁儿童197例(男生93例,女生104例),使用急性应激障碍量表(ASDS)、加州大学创伤后应激障碍反应指数修改版(UCLA PTSD-RI)和简版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分别于地震后2周和6周进行测查。采用交叉滞后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地震后2周儿童在ASDS上得分为(36.5±10.9),检出率为28.6%,在DASS抑郁维度上得分为(3.3±2.8);6周儿童在UCLA PTSD-RI上得分为(18.5±12.6),检出率为8.2%,在DASS的抑郁维度上得分为(3.3±3.5)。交叉滞后分析结果显示,2周儿童ASDS得分对6周UCLA PTSD-RI得分(β=0.59,P<0.001)和DASS抑郁维度得分(β=0.29,P<0.001)的预测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而2周儿童DASS抑郁维度得分对6周儿童UCLA PTSD-RI得分的预测作用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震后儿童ASD症状对随后PTSD症状和抑郁症状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地震后6周内的抑郁症状可能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障碍症状 创伤障碍症状 抑郁症状 交叉滞后分析 儿童
下载PDF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大鼠行为学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陈光耀 吴卓耘 +5 位作者 张新宁 陈莹莹 刘燕 丁雷 周清缘 宋月晗 《环球中医药》 CAS 2016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单次延长应激(single-prolonged stress,SPS)建立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模型大鼠行为学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旷场实验以及强迫游泳实验,对不同组大鼠的行为学改变情况进行...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单次延长应激(single-prolonged stress,SPS)建立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模型大鼠行为学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旷场实验以及强迫游泳实验,对不同组大鼠的行为学改变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1)与正常组大鼠进行比较,模型组大鼠游泳试验不动时间延长、次数增多,旷场实验直立时间减少、运动总距离缩短(P<0.05)。(2)与模型组比较,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以及阿普唑仑均能够降低大鼠游泳试验不动次数、时间以及增加旷场实验直立时间、运动总距离(P<0.05),且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成功复制了PTSD样大鼠模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能够改善改变SPS建立的PTSD大鼠的情绪行为变化,能够从总体方面改善PTSD样大鼠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障碍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单次延长 行为实验
下载PDF
心理韧性对创伤性骨折病人急性应激障碍影响的交叉滞后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薛芳群 冯彬 +1 位作者 柳玉芳 林旺 《全科护理》 2021年第36期5160-5163,共4页
目的:探讨心理韧性对创伤性骨折病人急性应激障碍(ASD)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追踪设计,对101例创伤性骨折病人使用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ASRQ)以及心理韧性量表(CD-RISC)进行术前以及术后2周的二次评估。结果:创伤性骨折病人术前ASD... 目的:探讨心理韧性对创伤性骨折病人急性应激障碍(ASD)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追踪设计,对101例创伤性骨折病人使用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ASRQ)以及心理韧性量表(CD-RISC)进行术前以及术后2周的二次评估。结果:创伤性骨折病人术前ASD检出率为32.7%,术后ASD检出率为18.8%,术前CD-RISC得分为(50.23±11.76)分,术后CD-RISC得分为(57.54±12.76)分;相比较于术前,术后ASD检出率降低(χ^(2)=5.07,P<0.05),CD-RISC得分则显著增加(t=-4.51,P<0.01);术前的心理韧性能够显著负向预测病人术后的ASD(β=-27,SE=0.13,P<0.01),但术前ASD则不能够预测病人术后的心理韧性(β=-0.09,SE=0.17,P=0.43)。结论:创伤性骨折病人术前的心理韧性对其术后的ASD具有延时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骨折 心理韧性 急性障碍 交叉滞后研究
下载PDF
汶川地震创伤患者急性应激障碍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帆 白祥军 +3 位作者 刘开俊 赵鸿 郑国寿 高伟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4期2772-2773,2776,共3页
目的研究汶川地震创伤患者心身健康状况和急性应激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调查204例汶川地震所致创伤患者(创伤组)和经历地震的亲属(对照组)急性应激障碍的发生情况并接受相关问卷调查和临床检查评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创... 目的研究汶川地震创伤患者心身健康状况和急性应激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调查204例汶川地震所致创伤患者(创伤组)和经历地震的亲属(对照组)急性应激障碍的发生情况并接受相关问卷调查和临床检查评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创伤组急性应激障碍发生率、持续时间、SCL-90总分和各项分值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1),且预后情况差。丧亲人数、受困时间和损伤程度是急性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结论创伤组急性应激障碍患者无法摆脱精神创伤的痛苦记忆,严重影响患者的心身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汶川地震 急性障碍
下载PDF
急性应激障碍能否预测创伤后应激障碍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倩 郑晓星 杨蕴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564-568,共5页
灾难后心理创伤是临床心理学领域和精神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灾难后急性应激障碍(ASD)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之间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对ASD预测PTSD的文献进行了分析,回顾了ASD诊断预测PTSD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综述了ASD各种症状(分... 灾难后心理创伤是临床心理学领域和精神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灾难后急性应激障碍(ASD)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之间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对ASD预测PTSD的文献进行了分析,回顾了ASD诊断预测PTSD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综述了ASD各种症状(分离、再体验、回避、唤起水平增高症状)对PTSD的预测作用,以及认知模式和叙事特点等因素对PTSD的预测作用。总之,作者认为,以ASD诊断和ASD各种症状预测PTSD存在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障碍 创伤障碍 预测性
下载PDF
多发性创伤患者急性应激障碍的联合干预 被引量:7
14
作者 何小燕 王睿 +1 位作者 马梁红 李存超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年第5期644-647,共4页
目的:联合临床心理科与创伤外科对外科多发性创伤伴发急性应激障碍(ASD)患者进行研究,探寻综合医院ASD患者合理有效易操作的联合干预方法。方法:对多发性创伤后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DSM-IV-TR)ASD诊断的60例患者随机将30名设为联... 目的:联合临床心理科与创伤外科对外科多发性创伤伴发急性应激障碍(ASD)患者进行研究,探寻综合医院ASD患者合理有效易操作的联合干预方法。方法:对多发性创伤后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DSM-IV-TR)ASD诊断的60例患者随机将30名设为联合干预组,30名设为对照组。联合干预组采用药物治疗加心理联合干预,心理联合干预方法有:情绪管理训练、自助小册子、认知疗法,针对家属的团体辅导,心理联合干预时间共4周,对照组仅采用药物治疗和一般支持治疗,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事件影响量表(IES-R)进行检测。结果:经治疗后联合干预组的HAMD量表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80,P=0.007);HAMD减分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33,P=0.006);联合干预组的HAMD量表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70,P=0.001);HAMD减分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76,P=0.000);联合干预组的IES-R量表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20,P=0.038)。结论 :药物治疗加心理治疗联合干预更能改善多发性创伤ASD患者的情绪状态及应激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创伤 急性障碍 联合干预研究 心理治疗
下载PDF
叙事护理在中青年脑卒中伴急性应激障碍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翟艳萍 徐红梅 +1 位作者 李润 呼亚丽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3211-3216,共6页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在中青年脑卒中伴急性应激障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74例中青年脑卒中伴急性应激障碍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试验组接受叙事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心理护理。干预前后采用斯...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在中青年脑卒中伴急性应激障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74例中青年脑卒中伴急性应激障碍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试验组接受叙事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心理护理。干预前后采用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自我接纳问卷对病人进行评估。结果:最终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完成研究。干预后,试验组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总分及分离症状、对创伤事件回避症状、焦虑或警觉性增高症状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自我接纳和自我效能感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叙事护理有助于降低中青年脑卒中伴急性应激障碍病人的急性应激障碍水平,改善病人的分离症状、对创伤事件的回避症状、焦虑或警觉性增高症状,同时可以增加对疾病的接纳度,提高病人自我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叙事护理 急性障碍 中青年 心理护理 自我接纳
下载PDF
早期认知行为疗法预防严重创伤患者急性应激障碍的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颖 李峰 +1 位作者 季建红 蒋雅琼 《广西医学》 CAS 2022年第14期1574-1577,共4页
目的 观察早期认知行为疗法(CBT)对重症监护病房内严重创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急性应激障碍(ASD)症状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收治的58例严重创伤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1~12月我院EICU收治的73例... 目的 观察早期认知行为疗法(CBT)对重症监护病房内严重创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急性应激障碍(ASD)症状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收治的58例严重创伤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1~12月我院EICU收治的73例严重创伤患者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CBT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和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ASRQ)评分。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HADS评分、SASR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早期应用CBT能缓解EICU严重创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减轻ASD症状,具有预防早期创伤患者发生ASD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认知行为疗法 严重创伤 急性障碍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急性应激障碍预测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苑小历 陈磊 +1 位作者 张嫣然(综述) 伏杭江(审校) 《东南国防医药》 2022年第5期520-523,共4页
创伤相关疾病,如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急性应激障碍(ASD),因暴露于创伤事件而发生,ASD的诊断最初引进的目的是为改善在经历创伤事件后易发展为PTSD的高危人群的个体研究,两者诊断标准密切相关。50%以上ASD患者会发展成PTSD,其发病率... 创伤相关疾病,如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急性应激障碍(ASD),因暴露于创伤事件而发生,ASD的诊断最初引进的目的是为改善在经历创伤事件后易发展为PTSD的高危人群的个体研究,两者诊断标准密切相关。50%以上ASD患者会发展成PTSD,其发病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下降,ASD的诊断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后期PTSD的发生。女性和年龄小是患两种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ASD再体验症状和ASD的高唤醒症状可预测PTSD的严重程度;谷氨酸浓度以及皮质醇水平都与PTSD的发生密切相关,认知行为治疗是可预防ASD患者发生PTSD的有效手段。文章主要就ASD和PTSD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障碍 创伤障碍 预测
下载PDF
中青年首发脑卒中患者急性应激障碍动态列线图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菲阳 张磊 +2 位作者 王卓 赵航墀 任胜楠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87-91,共5页
目的探讨首发中青年脑卒中患者急性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动态列线图模型,以帮助医护人员早期识别急性应激障碍。方法选取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98例首发脑卒中的中青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建模组208例和验证组90例。以生物-心理... 目的探讨首发中青年脑卒中患者急性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动态列线图模型,以帮助医护人员早期识别急性应激障碍。方法选取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98例首发脑卒中的中青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建模组208例和验证组90例。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理论指导,收集15个备选因素。使用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急性应激障碍的危险因素。基于R-shiny构建动态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Bootstrap法分别在建模组和验证组进行验证。结果298例首发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中141例发生ASD,发生率(47.32%)。筛选出心理韧性、ADL、神经受损程度、吞咽障碍、偏瘫5个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建模组验证AUC为0.884,验证组验证AUC为0.879,2次验证Calibration曲线均与理想曲线接近。结论所构建的动态在线列线图模型预测效能良好,可为首发中青年脑卒中患者急性应激障碍筛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年 脑卒中 急性障碍 心理韧性 神经受损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偏瘫 动态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创伤后应激障碍与急性应激障碍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潘光花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2年第4期251-252,共2页
通过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与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ASD)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两者在心理社会因素以及治疗预防等方面十分相似:个体的精神和人格方面影响着ASD与PTSD的发生和发展,对其影... 通过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与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ASD)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两者在心理社会因素以及治疗预防等方面十分相似:个体的精神和人格方面影响着ASD与PTSD的发生和发展,对其影响较大的社会因素主要有文化、家庭以及社会支持等;对两者的干预皆为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同时要重视社会支持和预防。在发病时间以及病程上两者存在较大差异:ASD发病快、病程短,而PTSD发病慢、病程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障碍 急性障碍 对比研究
下载PDF
一起大学生急性应激障碍的危机干预报告 被引量:2
20
作者 罗维 戴悦 +1 位作者 刘朋 李越雅 《社会心理科学》 2012年第4期119-123,共5页
目的:干预11名由于亲历同学死亡事件引发急性应激障碍的学生,使其恢复心理健康。方法:在建立良好支持系统的同时,纾解学生负面情绪,借助心理稳定性技术的安全岛、保险箱方法,采用团体、个体辅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干预。结果:有效化解了... 目的:干预11名由于亲历同学死亡事件引发急性应激障碍的学生,使其恢复心理健康。方法:在建立良好支持系统的同时,纾解学生负面情绪,借助心理稳定性技术的安全岛、保险箱方法,采用团体、个体辅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干预。结果:有效化解了心理危机,历时3个月的跟踪中,学生没有出现明显心理问题。结论:心理稳定性技术对于急性应激障碍危机干预具有良好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障碍 心理危机 心理稳定性技术 想象放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