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寒夜》与《外套》心理刻划的比较探索 |
刘晓林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7 |
0 |
|
2
|
情景交融 如泣如诉——浅谈曹丕《燕歌行》的心理刻划 |
何玮
|
《佳木斯师专学报》
|
1984 |
0 |
|
3
|
鲁迅小说中的心理刻划和结尾艺术 |
杨亚蓉
|
《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
|
2002 |
0 |
|
4
|
中国古典小说的心理刻划艺术 |
周书文
|
《南都学坛(南阳师专学报)》
|
1996 |
0 |
|
5
|
在与西方古典小说的比较中看中国古代小说心理描写特色成因 |
顾冠华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
1992 |
0 |
|
6
|
陌生女人·异变心理·悲剧性——谈茨威格开拓的独特心理领域 |
陈竞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2
|
|
7
|
古典诗词心理刻画方法分析 |
刘跃
|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CAS
|
2018 |
0 |
|
8
|
东方式的心灵显现——论《聊斋》心理描写的几个特点 |
吴九成
|
《青海社会科学》
|
1987 |
0 |
|
9
|
谈元杂剧《李逵负荆》的心理描写 |
唐清弟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1995 |
0 |
|
10
|
易卜生社会问题剧的特点 |
魏贤梅
|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06 |
1
|
|
11
|
现代新女性精神觉醒的深刻观照——略论丁玲早期小说 |
李倩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12
|
身处危谷 进退自如——《水浒》何九叔形象浅析 |
马成生
|
《学习与探索》
|
1983 |
0 |
|
13
|
试谈短篇连环画的可视性——《刺史与太守》的创作札记 |
钱志扬
|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
1995 |
2
|
|
14
|
张爱玲文学创作的“内省”视界 |
李钧
|
《枣庄师专学报》
|
2000 |
0 |
|
15
|
乱世人民相亲相怜的写照——杜甫《羌村三首》赏读 |
李炎
|
《安顺学院学报》
|
1997 |
1
|
|
16
|
诉衷情 |
|
《抚州师专学报》
|
1997 |
1
|
|
17
|
论《豆棚闲话》对叙述模式的创新 |
汪超宏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1 |
0 |
|
18
|
基础观念与整体结构——中国古典戏曲结构的基本原则 |
李晓
|
《文艺研究》
|
1988 |
0 |
|
19
|
鲁迅小说的艺术追求 |
王明堂
|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8 |
0 |
|
20
|
沈从文小说的创作思想和艺术特色 |
阎长亮
|
《华东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