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人非混行状态下行人心理边界的影响因素分析
- 1
-
-
作者
汤天培
袁泉
袁美宁
陈志宇
林欣蓉
-
机构
南通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
-
出处
《交通信息与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6-143,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101128、5247236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3M730560)资助。
-
文摘
探究人非混行状态下的行人心理边界影响机制,有助于从交通设计、交通管理等维度针对性地提高人非共板道路上行人的出行安全性和舒适性。为克服现有研究仅考虑行人自身人际空间范围期望的不足,根据心理包络理论,从行人期望的安全活动边界(subject mental envelope,SME)和行人期望非机动车的约束活动边界(object mental envelope,OME)2个维度,重构人非混行状态下的行人心理边界。通过引入感知威胁、感知亲密和个人特征,新增优先权作为潜在影响因素,构建人非混行状态下的行人心理边界影响机制模型。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分析进行模型适配性检验和路径分析,模型的SRMR值为0.035,SME和OME的R2分别为0.728和0.773,表明模型拟合水平可接受,且解释力较强。研究结果表明:感知威胁和感知亲密对OME的影响大于对SME的影响,表明当行人认为非机动车有潜在威胁且不友好时,其更期望能约束非机动车的骑行范围;优先权对OME正向影响程度大于SME,表明当行人认为自己的优先权高于非机动车时,其更期望进一步约束非机动车的活动边界;非机动车交通量仅显著影响OME;OME正向影响SME,表明扩展引入的OME可进一步解释行人对自身安全活动空间的需求;个人特征中性别和身高对SME和OME均有显著影响,而每周平均骑行次数仅显著影响OME。
-
关键词
交通安全
行人
心理边界
心理包络
结构方程模型
-
Keywords
traffic safety
pedestrian
psychological boundary
mental envelop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
分类号
X910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