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学中国化的学术演进与目标 被引量:12
1
作者 葛鲁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8-123,共6页
心理学的中国化是指中国心理学发展的本土化。中国本土文化中并没有产生出现代的科学心理学,而是从西方文化中引入的。中国现代科学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非常曲折的过程,这主要体现为三次大的模仿、复制和跟随,三次大的批判、转折和重建... 心理学的中国化是指中国心理学发展的本土化。中国本土文化中并没有产生出现代的科学心理学,而是从西方文化中引入的。中国现代科学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非常曲折的过程,这主要体现为三次大的模仿、复制和跟随,三次大的批判、转折和重建。可以把中国心理学发展的本土化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心理学本土化的热点与难题包括科学观的问题、本土契合问题、文化转向问题、多元文化问题、方法论的问题、全球化的问题、原始创新问题。心理学本土化的演变与趋势涉及不同文化中的本土心理学、本土心理学的隔绝与交流、心理学的文化与社会资源、心理学发展的传统与更新、心理学演变的分裂与融合。心理学本土化的出路与结局就在于将其定位为文化的心理学、历史的心理学、生活的心理学、创新的心理学、未来的心理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本土化 心理学中国化 本土化发展
下载PDF
心理学中国化研究的学术分歧与立场 被引量:2
2
作者 姜永志 陈中永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118-124,共7页
心理学中国化研究议题是中国心理学未来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中国心理学早期在学习、模仿和跟随西方心理学研究过程中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但早期对西方心理学的过度借鉴,导致中国心理学逐渐失去对中国人民心理本真的研究,学术... 心理学中国化研究议题是中国心理学未来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中国心理学早期在学习、模仿和跟随西方心理学研究过程中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但早期对西方心理学的过度借鉴,导致中国心理学逐渐失去对中国人民心理本真的研究,学术界在心理学中国化研究过程中出现学术分歧。通过西方和中国心理学发展脉络对比分析,对心理学中国化研究中的科学观、研究范式、研究内容、实证资料等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中国心理学研究者要在学术立场上形成统一认识,构建心理学本土化研究的学术传统:在科学观方面,心理学中国化应该以大科学观统摄小科学观,注重对心理规律实体性和心理规律精神性的研究,弱化方法中心论的倾向,强化问题中心论的立场;在研究范式方面,对待客观研究范式与主观研究范式应该采取"适度原则",保持研究的科学性、有效性;合理性,从多维视角开展心理学中国化研究;在研究内容方面,以本土文化传统为根基,突破对自然科学模式或人文科学模式的依赖,改变过于强调外在形式的观念,注重对中国本土文化中的心理现象开展具有现实解释力和价值引导力的研究;在实证资料方面,在实证资料积累的基础上逐渐加强理论反思与坚守能力,使基于本土文化的心理学研究用来指导实践和服务学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 心理学中国化 学术立场 科学观 范式 适度原则
下载PDF
追溯中国心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文化根源——杨鑫辉教授专访
3
作者 杨鑫辉 李锐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6,共10页
中国心理学思想史研究是中国心理学家自觉自发的创举,经过近百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严密的学术体系,产生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实践证明,历史与文化的视角是构建中国心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必然和应然。作为中国心理学思想史研究的创建人与参... 中国心理学思想史研究是中国心理学家自觉自发的创举,经过近百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严密的学术体系,产生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实践证明,历史与文化的视角是构建中国心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必然和应然。作为中国心理学思想史研究的创建人与参与者,杨鑫辉教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孕育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对此进行的整理和发掘工作,是构建中国心理学自主知识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中国心理学思想史为范本进行心理学的中国化研究,需要坚持辩证唯物论的方法,做到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统一、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的统一、历史性与现代性的统一、中国化与国际化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知识体系 中国心理学思想史 心理学中国化
下载PDF
中国化:我国心理学的挑战与机遇 被引量:10
4
作者 郭斯萍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0年第4期12-16,共5页
现代主流心理学的源头主要是西方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近代科学 ,其学科危机亦主要是由于盲目借鉴西方近代科学的人性观以及方法论所致。我国心理学要想摆脱这样的困境 ,就必须加强文化分析的方法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有价值的思想 ,开辟... 现代主流心理学的源头主要是西方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近代科学 ,其学科危机亦主要是由于盲目借鉴西方近代科学的人性观以及方法论所致。我国心理学要想摆脱这样的困境 ,就必须加强文化分析的方法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有价值的思想 ,开辟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即心理学的中国化之路。这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科学 学科危机 文化分析方法 心理学中国化
下载PDF
构建和谐社会 呼唤中国化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黄希庭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3-195,共3页
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许多亟待解决的人格与社会心理学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进行中国化研究。中国化心理学研究是指在研究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时不盲目套用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的现成概念、方法和理论,而是脚踏实地地考察我国人民的社会、文... 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许多亟待解决的人格与社会心理学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进行中国化研究。中国化心理学研究是指在研究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时不盲目套用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的现成概念、方法和理论,而是脚踏实地地考察我国人民的社会、文化、历史和其它相关背景,创造性地进行概念分析、方法设计和理论构建,从而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中国化心理学研究 人格 社会心理学
下载PDF
传统文化对心理学中国化影响初探
6
作者 齐香芬 《作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59-160,共2页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透露出人性的光辉,给正在走向困境的西方化心理学提供了一个可探索的发展方向,也为心理学的中国化体系发展开创出一条新途径。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最终目标是要解决人们生存中的问题,提高人的生活品质,所...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透露出人性的光辉,给正在走向困境的西方化心理学提供了一个可探索的发展方向,也为心理学的中国化体系发展开创出一条新途径。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最终目标是要解决人们生存中的问题,提高人的生活品质,所以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必然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所生存的背景,尤其是文化背景。本文尝试从中国传统文化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探讨心理学中国化的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心理学中国化 影响
原文传递
“教育家精神”也是中国心理学家精神之追求
7
作者 林祟德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21-724,共4页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也适合中国心理学家。为此,中国心理学家要立至诚报国之志向,做行为世范之学者,当因材施教之智者,效求是创新之先驱,成甘于奉献之仁者,走研究中国化之路。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心理学 心理学研究中国化
下载PDF
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走心理学为实践服务的道路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英和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14年第6期727-729,共3页
朱智贤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朱老先生对中国心理学研究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分析了其学术思想的时代性与前瞻性;其次,介绍了以林崇德教授作为带头人的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的心理学研究工作者们... 朱智贤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朱老先生对中国心理学研究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分析了其学术思想的时代性与前瞻性;其次,介绍了以林崇德教授作为带头人的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的心理学研究工作者们以朱老的学术思想为指导,在"弘扬理论联系实际,践行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目标中所做出的不懈努力以及所取得的多项重要研究成果;最后,本文指出了在朱老的人才培养思想指导下,我国当代心理学研究梯队建设的主要成果和发展方向。值朱老诞辰105周年之际,谨以此文纪念先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崇德 朱智贤 发展心理学 心理学中国化
下载PDF
西方社区心理学研究新进展:理论、方法、研究领域及其启示 被引量:12
9
作者 杨超 陈红 +1 位作者 罗念 尹明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通过对西方社区心理学期刊近10年成果的梳理和总结,本研究旨在为我国社区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研究发现:(1)生态理论、社区感理论和赋权理论是社区认同和社区参与研究的基础;(2)民族志方法意义重大,实证研究的定量表达和设计... 通过对西方社区心理学期刊近10年成果的梳理和总结,本研究旨在为我国社区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研究发现:(1)生态理论、社区感理论和赋权理论是社区认同和社区参与研究的基础;(2)民族志方法意义重大,实证研究的定量表达和设计需创新,混合研究的量-质顺序有所不同;(3)研究议题包括价值取向和需求取向两类,覆盖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不同阶段的心理问题。未来应致力于中国化研究,建立特色化的理论和行动标准,培育专业研究与服务人员,提升社区心理服务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社区心理学 理论调查 研究方法 研究议题 心理学中国化
下载PDF
生命心理学:梁漱溟的心理学范式取向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抗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96-300,共5页
梁漱溟的心理学是一种"生命范式"取向的心理学,该范式关注人类生命的主体自觉、生活行动和终极意义,区别于科学心理学的"实证范式"取向。梁漱溟的心理学是一种中国式意义疗法的心理学,具有"人心-生活-生命&qu... 梁漱溟的心理学是一种"生命范式"取向的心理学,该范式关注人类生命的主体自觉、生活行动和终极意义,区别于科学心理学的"实证范式"取向。梁漱溟的心理学是一种中国式意义疗法的心理学,具有"人心-生活-生命"三位一体的构成内涵。生命心理学范式弥补了科学心理学范式的不足,发展出了一种"有生命的心理学",这对本土心理学的发展和人类心理危机的处理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心理学 梁漱溟 心理学中国化 本土心理学
下载PDF
让心理学走向大众——专访西南大学黄希庭教授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希庭 岳童 《教师教育学报》 2022年第1期1-9,共9页
黄希庭教授认为中国的心理学研究,不仅应对学科的理论建设有所贡献,还应当对社会有所回馈,即让心理学走向大众,进入家庭、社区、学校、机关、军营、企业等各个领域,积极参与到和谐社会中人的心理健康的建设中来。黄希庭教授始终坚信心... 黄希庭教授认为中国的心理学研究,不仅应对学科的理论建设有所贡献,还应当对社会有所回馈,即让心理学走向大众,进入家庭、社区、学校、机关、军营、企业等各个领域,积极参与到和谐社会中人的心理健康的建设中来。黄希庭教授始终坚信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是我国心理学发展的正确道路,因此十分重视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吸取养分,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开展"个性化成才教育"实践。黄希庭教授及其学术团队历经多年探索创立的健全人格养成教育理论,对我国人格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近年来,在心理学应用领域,黄希庭教授对具有中国特色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以及社区心理学的建设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提倡到人民的实际生活中寻找研究的课题和灵感,主张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写进社区千家万户群众的心坎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学研究中国化 健全人格养成教育 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中国特色社区心理学
下载PDF
创新是心理学学科建设的灵魂--专访西南大学资深教授黄希庭先生
12
作者 黄希庭 罗扬眉 《当代教师教育》 2023年第2期105-108,共4页
黄希庭先生是西南大学资深教授,致力于我国心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已经有六十多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既是我国时间心理学的开创者与奠基人,也是人格心理学中国化研究与实践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还是中国社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发起者与领路... 黄希庭先生是西南大学资深教授,致力于我国心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已经有六十多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既是我国时间心理学的开创者与奠基人,也是人格心理学中国化研究与实践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还是中国社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发起者与领路者。六十多年来,先生一直奋斗在心理学教学科研一线,编撰了不少高水平的教材,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心理学人才,从事对社会有实践价值的研究,提供有利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心理学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心理学 心理学学科 黄希庭 时间心理学 心理学教学 心理学中国化 资深教授 科研一线
原文传递
对情商(EQ)研究的反思 被引量:7
13
作者 余水 陶云 《宜宾学院学报》 2005年第7期88-91,共4页
情商(EQ)及其理论在很短时间内风靡全球,各学术界争相研究,但很快风平浪静。之所以这样,一是情商的提出符合时代背景,为解决传统IQ理论遇到的难题提供新的手段;二是情商研究过分市场化和炒作,忽视情商基础理论的研究。解决概念的科学化... 情商(EQ)及其理论在很短时间内风靡全球,各学术界争相研究,但很快风平浪静。之所以这样,一是情商的提出符合时代背景,为解决传统IQ理论遇到的难题提供新的手段;二是情商研究过分市场化和炒作,忽视情商基础理论的研究。解决概念的科学化定义、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是情商研究的当务之急。反思心理学中国化进程,务必立足我国实情,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方能促进心理学在我国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商(EQ) 情商理论 反恩 心理学中国化
下载PDF
中国成年人自省问卷编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馥芸 李志强 秦启文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65-470,共6页
目的:探索自省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概念和结构,编制适应于中国成年人的自省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采用理论抽样法对20名中国成年人进行深度访谈,采用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方式构建自省理论模型,形成初测问卷;分别选取875、2472名被试... 目的:探索自省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概念和结构,编制适应于中国成年人的自省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采用理论抽样法对20名中国成年人进行深度访谈,采用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方式构建自省理论模型,形成初测问卷;分别选取875、2472名被试对问卷进行初步施测、信效度检验。结果:中国成年人自省问卷包含2个分问卷(个人取向自省、社会取向自省),每个分问卷由4个因子(探索性自省、预防性自省、弥补性自省、超越性自省)组成。各分问卷总分与因子分的Cronbachα系数为0.76-0.91,验证性因素分析指标拟合良好,分问卷得分与自我反省、内控性得分显著正相关,与机遇、有势力他人不相关。结论:中国成年人自省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省 问卷编制 中国成年人 心理学中国化
原文传递
中国居民社区责任感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杨超 陈红 +1 位作者 胡小勇 王艳丽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2-245,共4页
目的:以当代中国社区背景和传统责任心理为基础,编制适用于中国居民的社区责任感问卷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对184名居民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形成初测问卷;以447名居民为被试对初测问卷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以... 目的:以当代中国社区背景和传统责任心理为基础,编制适用于中国居民的社区责任感问卷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对184名居民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形成初测问卷;以447名居民为被试对初测问卷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以566名居民为被试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形成最终问卷。结果:中国居民社区责任感问卷包括社区责任认知、社区责任情感、社区责任行为3个维度,共22个项目;总问卷与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820~0.908之间,六周后的重测信度在0.812~0.903之间,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问卷各维度及总问卷与尽责性和幸福指数显著正相关。结论:本研究编制的社区责任感问卷信效度良好,可作为中国居民社区责任感的有效测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责任感 问卷编制 社区心理学中国化
原文传递
城市居民运动社区感问卷的编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雅 陈红 +1 位作者 王艳丽 冷雪晨 《社区心理学研究》 2021年第1期22-38,共17页
基于社区感经典理论,本研究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编制适用于中国城市居民的运动社区感问卷并进行信效度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居民运动社区感包括自我价值实现、情感联结和集体归属3个维度,共13个项目;总问卷与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 基于社区感经典理论,本研究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编制适用于中国城市居民的运动社区感问卷并进行信效度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居民运动社区感包括自我价值实现、情感联结和集体归属3个维度,共13个项目;总问卷与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重测信度均达到心理测量学标准;问卷的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良好,问卷各维度及总问卷与孤独感显著负相关,与总体幸福指数显著正相关。本研究编制的运动社区感问卷信效度良好,可作为中国城市居民运动社区感的有效测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社区感 问卷编制 社区心理学中国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