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浑浊理论和心理学应激理论来解释应激状态下的激情犯罪 被引量:1
1
作者 傅顺贤 《社会心理科学》 1998年第3期52-55,共4页
本文以浑浊理论和心理学应激理论解释、剖析心理应激状态下发生的激情凶杀犯罪。浑沌理论认为:平衡系统中一些微不足道的条件变化就它们本身来说并无多大意义,但当它们合起来时却使系统逐渐地不平衡,形成"临界点",此时,微小... 本文以浑浊理论和心理学应激理论解释、剖析心理应激状态下发生的激情凶杀犯罪。浑沌理论认为:平衡系统中一些微不足道的条件变化就它们本身来说并无多大意义,但当它们合起来时却使系统逐渐地不平衡,形成"临界点",此时,微小的条件变化都有所谓的"蝴蝶效应",最终导致凶杀行为的发生,使系统彻底崩溃。心理学应激理论表明人处在应激状态时未必以攻击为应对策略。行为者为何不采取往常较温和的应激应对方式而骤然滑入强有力的攻击——杀人。本文把两个理论结合来解释、剖析心理应激状态下发生的激情凶杀的犯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应 激状态 激情犯罪 临界点 凶杀行为 对方式 平衡系统 浑沌理论 对策略 付方式
下载PDF
加味四逆散对慢性心理应激大鼠的神经内分泌和行为学的调整作用 被引量:39
2
作者 徐志伟 严灿 +2 位作者 李艳 史亚飞 潘毅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目的]观察慢性心理应激对大鼠神经内分泌和行为学的影响以及加味四逆散(由柴胡、白芍、枳壳、枸杞子、桅子、干地黄、石决明等中药组成)的调治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加味四逆散组。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 [目的]观察慢性心理应激对大鼠神经内分泌和行为学的影响以及加味四逆散(由柴胡、白芍、枳壳、枸杞子、桅子、干地黄、石决明等中药组成)的调治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加味四逆散组。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大鼠血浆皮质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以旷场实验和鼠尾悬挂实验研究慢性心理应激对大鼠行为学的影响。[结果]慢性心理应激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ypothalamus-pitutary-adrenal gland axis,HPAA)功能亢进,并出现抑郁样行为。加味四逆散可抑制慢性心理应激大鼠HPAA的兴奋性,改善慢性心理应激大鼠的抑郁表现。[结论]慢性心理应激可使大鼠神经内分泌及行为发生异常改变,而加味四逆散对此具有一定的调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应 下丘脑-垂体系统 药物作用 动物行为 皮质醇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血液 加味四逆散
下载PDF
团体心理咨询对军事应激条件下军人应对方式和状态-特质焦虑的影响 被引量:23
3
作者 梁勇 王丽杰 +1 位作者 程祺 严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51-1253,共3页
目的:研究团体心理咨询对军事应激状态下军人应对方式和状态-特质焦虑的影响,寻找调控军事应激的有效方法。方法:团体心理咨询前1d(前测)、咨询后1d(即时后测)以及咨询后1个月(长效后测),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状态-特质焦虑问卷... 目的:研究团体心理咨询对军事应激状态下军人应对方式和状态-特质焦虑的影响,寻找调控军事应激的有效方法。方法:团体心理咨询前1d(前测)、咨询后1d(即时后测)以及咨询后1个月(长效后测),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和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对204名即将参加军事演习的军人进行集体心理测试。结果:前测时积极应对因子和消极应对因子平均分为(25.31±3.57)和(13.76±3.61);特质焦虑与状态焦虑平均值分别为(38.20±6.41)和(42.21±7.17)。不同文化程度和职别的军人应对方式差别显著。状态-特质焦虑与应对方式存在相关性。即时后测时积极应对因子和消极应对因子平均分为(28.73±3.49)和(10.46±3.65);特质焦虑与状态焦虑平均值分别为(37.98±6.94)和(38.16±6.43)。长效后测时积极应对因子和消极应对因子平均分为(27.96±3.85)和(11.02±3.42);特质焦虑与状态焦虑平均值分别为(37.45±6.37)和(38.13±7.02)。咨询前后积极应对因子、消极应对因子、状态焦虑平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结论:团体心理咨询能有效地提高军事应激状态下军人的应对能力,减轻状态焦虑,是调控军事应激的有效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人员 心理学应 团体心理咨询 对方式 状态焦虑 特质焦虑
下载PDF
飞行事故后所在单位飞行员急性应激反应与心理控制源相关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董薇 蔡文鹏 +1 位作者 张水淼 邓光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44-1147,共4页
目的分析飞行事故后飞行员的心理应激状况与心理控制源的关系。方法采用事件影响量表(IES-R)、焦虑自评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和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IPC)对两起飞行事故发生后所在单位的82名军事飞行人员进行测评,... 目的分析飞行事故后飞行员的心理应激状况与心理控制源的关系。方法采用事件影响量表(IES-R)、焦虑自评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和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IPC)对两起飞行事故发生后所在单位的82名军事飞行人员进行测评,评估两次飞行事故后飞行员的心理应激状况,并分析其心理控制源与负性心理反应的关系。结果飞行事故发生后所在单位飞行员中有34人(41.46%)自诉出现生理性不适,以睡眠障碍为主要存在症状。在心理状况方面,有24人(29.27%)表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阳性;3人(3.65%)SAS得分超过69,表现为重度焦虑;6人(7.31%)SDS得分超过69分,表现为重度抑郁。第二次飞行事故所引发的焦虑、抑郁、急性应激等负性心理比第一次更加严重(P<0.01)。急性应激反应、焦虑、抑郁均与有势力的他人和机遇呈正相关,与内控性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心理控制源是影响飞行员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外控性与机遇性是导致飞行员在事故后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诱因。该群体应成为飞行事故后心理危机干预的重点关注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事故 心理学应 焦虑 抑郁 心理控制源
下载PDF
负性自动思维在海军官兵心理应激程度与心理健康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周晓娜 葛奇奇 +2 位作者 江倩 王浩 王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81-1385,共5页
目的调查海军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负性自动思维在心理应激程度与心理健康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ET)、自动思维问卷(ATQ)、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整体抽取的海军某部队642名官兵进行问卷调... 目的调查海军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负性自动思维在心理应激程度与心理健康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ET)、自动思维问卷(ATQ)、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整体抽取的海军某部队642名官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变量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回收有效问卷583份,有效率为90.80%。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应激程度、负性自动思维均与心理健康状况(SCL-90总分)两两正相关(P均<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应激程度、负性自动思维能够预测心理健康状况,负性自动思维在心理应激程度与心理健康间的中介效应显著(占总效应的37.30%),且军官、士官和义务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应激程度和负性自动思维是影响海军官兵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心理应激程度可以直接或间接通过负性自动思维的中介作用影响官兵的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性自动思维 心理学应 精神卫生 军事人员
下载PDF
白龙解郁颗粒对执行出海任务海军官兵心理应激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修丽娟 陶刚超 +10 位作者 武峰 孙大志 赵婧 叶敏 矫健鹏 赵颖 孙昱伟 张璇 徐晶钰 刘咏英 岳小强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55-958,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白龙解郁颗粒对执行出海任务的海军官兵心理应激的预防作用。方法以执行出海任务的海军官兵209人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白龙解郁颗粒组(n=103)和空白组(n=106)。于出海第1周时采用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ET)及90... 目的?观察中药白龙解郁颗粒对执行出海任务的海军官兵心理应激的预防作用。方法以执行出海任务的海军官兵209人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白龙解郁颗粒组(n=103)和空白组(n=106)。于出海第1周时采用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ET)及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官兵进行问卷调查。白龙解郁颗粒组官兵在出海第3周时给予白龙解郁颗粒干预,空白组不给予干预措施。出海第4周时两组分别复测PSET及SCL-90,并进行组间对照分析。结果两组的基线资料基本一致,白龙解郁颗粒组与空白组在出海第1周时的PSET、SCL-90各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空白组出海第4周时的PSET标准分高于出海第1周(P<0.05)。白龙解郁颗粒组出海第1周和第4周的PSET标准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海第4周时白龙解郁颗粒组的PSET标准分低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海第4周时空白组SCL-90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其他因子分均高于出海第1周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出海第4周时白龙解郁颗粒组SCL-90的抑郁、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均低于空白组出海第4周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白龙解郁颗粒对执行出海任务的海军官兵具有预防军事应激反应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军医学 心理学应 白龙解郁颗粒 中国传统医学
下载PDF
现代应激理论中的“非稳态负荷” 被引量:7
7
作者 马慧 王志红 +1 位作者 李兆申 严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69-672,共4页
现代应激理论中“非稳态负荷”的概念、分类、对机体的影响及其意义。
关键词 现代激理论 非稳态负荷 心理理学 心理学应
下载PDF
儿科护士心理压力源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宝莲 王欢 邓春琴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4期3306-3307,共2页
目的:了解儿科护士面临的心理压力源及应对方式,为减轻儿科护士心理压力提供帮助。方法:通过调查了解压力源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应对措施或降低压力源给工作带来的负面作用。结果:通过具体措施的实施,大大降低了压力源给工作及生活... 目的:了解儿科护士面临的心理压力源及应对方式,为减轻儿科护士心理压力提供帮助。方法:通过调查了解压力源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应对措施或降低压力源给工作带来的负面作用。结果:通过具体措施的实施,大大降低了压力源给工作及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结论:该措施是降低儿科护士压力源的较好方法,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调适能力,更好地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心理学 心理学应
下载PDF
应激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9
作者 安婷 程祺 +1 位作者 刘爱丽 严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84-986,共3页
应激源中存在可控与不可控事件。主体作用(self-choice behavior)在应对可控应激源的"问题-解决"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不可控应激源的应对方式有转化应对和补偿应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主体作用与应激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心理学应 主体作用 问题解决
下载PDF
海军驻湖北某部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睡眠质量和心理状况调查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金洋 肖平 +4 位作者 唐云翔 王浩 徐淑雨 徐静舟 苏彤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33-636,共4页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流行期间驻湖北某海军部队官兵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维护疫情期间官兵身心健康。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调查,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广泛...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流行期间驻湖北某海军部队官兵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维护疫情期间官兵身心健康。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调查,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和事件冲击量表修订版(IES-R)评估驻湖北某海军部队官兵的睡眠和心理状况。结果发放问卷238份,回收有效问卷232份,有效率为97.5%。PSQI量表得分为2.00(1.00,5.00)分,睡眠质量较差、很差者分别占5.6%(13/232)和0.9%(2/232)。PHQ-9得分为0.00(0.00,2.00)分,存在轻度、中度、重度抑郁者分别占12.1%(28/232)、0.9%(2/232)、0.4%(1/232)。GAD-7得分为0.00(0.00,0.00)分,7.8%(18/232)的官兵存在轻度焦虑状态。IES-R得分为1.00(0.00,5.00)分,存在轻度、中度心理应激者分别占12.5%(29/232)和1.3%(3/232)。结论海军驻湖北某部队官兵在COVID-19疫情期间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总体尚好;少部分人员存在睡眠质量差、抑郁、焦虑或心理应激反应,大多数程度较轻。相关单位可开展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等应对策略,以更好地维护疫区官兵身心健康,保障战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睡眠质量 焦虑 抑郁 心理学应 军事人员
下载PDF
压力对军校医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宋澍深 吴加帅 张帆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6-348,F0003,共4页
目的考察军校医学生压力、心理弹性与社交焦虑的关系,并探究其机制。方法应用社交焦虑量表(IAS)、大学生压力量表(SSCS)及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211名军校医学生进行测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变量... 目的考察军校医学生压力、心理弹性与社交焦虑的关系,并探究其机制。方法应用社交焦虑量表(IAS)、大学生压力量表(SSCS)及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211名军校医学生进行测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变量关系。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98份,有效率为93.8%。社交焦虑和压力各维度之间及心理弹性各维度之间均存在相关关系(P均<0.01)。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心理弹性对压力和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χ2/df=2.08,P<0.05;渐进残差均方和平方根=0.074,比较适配指数=0.98,规准适配指数=0.97,增值适配指数=0.98)。军医院校男生较女生压力更大[(24.67±15.01)分vs(20.17±13.07)分,t=2.17,P<0.05]。结论心理弹性在压力与社交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应加强对军校医学生心理弹性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弹性 心理学应 社交焦虑 医学生 军校
下载PDF
住培医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知及疫情下的心理状态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雪 张北辰 +4 位作者 宋俊儒 李楠 王兰芹 李靓 张晓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第8期1410-1412,共3页
目的分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医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认知、个人防护措施及心理变化,为指导医院培训管理返岗住培医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住培医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信群进行问卷调查,截至2020年3... 目的分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医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认知、个人防护措施及心理变化,为指导医院培训管理返岗住培医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住培医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信群进行问卷调查,截至2020年3月6日17:30收集问卷1242份,有效问卷1161份,有效率为93.5%。结果1161名住培医师中存在心理应激者占20.8%(242/1161),对COVID-19传播途径、流行病史知晓率达84.6%~90.4%,影像学检查特点知晓率达10.3%~85.1%,诊断及出院标准知晓率达73.0%~83.4%,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知晓率达54.5%~91.1%。COVID-19高认知住培医师个人防护措施得分明显高于低认知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培医师对COVID-19相关知识具有较好的认知,对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措施认识不足,存在心理应激现象。应加强住培医师临床工作中个人防护措施的培训,拓展培训资源,增加专业知识的学习机会,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住院医师 继续医学教育 专业能力 认知 心理学应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封闭管理期间官兵疲劳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玲 严雯婕 +1 位作者 周娜 崔轶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51-456,共6页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封闭管理期间官兵疲劳特点及影响因素,为重大突发卫生事件下制定针对性心理援助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针对陆军某部199名官兵,采用多维疲劳量表、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量表以及自编疫情影响调查表评估CO...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封闭管理期间官兵疲劳特点及影响因素,为重大突发卫生事件下制定针对性心理援助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针对陆军某部199名官兵,采用多维疲劳量表、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量表以及自编疫情影响调查表评估COVID疫情封闭管理期间官兵的疲劳状态和应激水平,运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官兵疲劳总分为(47.96±12.52)分,以动力下降(50.25%)为主要表现;官兵应激的检出率为7.54%(15/199)。疲劳总分在性别、职衔、军龄、学历、封闭天数及疫情对自身的影响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疲劳总分及体力疲劳、脑力疲劳和动力下降3个因子均与应激水平呈正相关(P<0.05或P<0.01)。影响疲劳的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封闭天数、应激水平、职衔和是否独生子女进入回归方程。结论COVID-19疫情期间官兵疲劳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性别、职衔、军龄、学历、应激水平、封闭天数以及疫情对自身的影响。封闭天数、应激水平、职衔和是否独生子女能够有效预测隔离封闭官兵的疲劳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封闭管理 疲劳 心理学应
下载PDF
患慢性胃炎飞行员的心理应激变量 被引量:1
14
作者 娄振山 伏广清 《航空军医》 1997年第4期201-202,共2页
目的对患慢性胃炎飞行员和健康飞行员的心理应激变量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紧张性生活事件调查表(SLER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个别评定。结果患慢性胃炎的飞行员个性表现为高... 目的对患慢性胃炎飞行员和健康飞行员的心理应激变量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紧张性生活事件调查表(SLER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个别评定。结果患慢性胃炎的飞行员个性表现为高神经质和高精神质;患病飞行员在过去的一年中婚姻恋爱、健康、工作经济、环境、法律方面发生的负性生活事件明显的多,且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而二组获得的社会支持并无差异。结论在航卫工作中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塑造良好个性,减少心理应激源,保持良好心情以减少慢性胃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个性 紧张性生活事件 心理健康水平 社会支持 心理学应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官兵恐慌情绪状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5
作者 侯田雅 董薇 +1 位作者 蔡文鹏 邓光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32-837,共6页
目的探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初期广大官兵的恐慌情绪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COVID-19疫情初期整群随机抽取驻冀某部官兵431名,采用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焦虑自评量表、COVID-19了解程度量表、心理恐慌源量表、疫情发布... 目的探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初期广大官兵的恐慌情绪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COVID-19疫情初期整群随机抽取驻冀某部官兵431名,采用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焦虑自评量表、COVID-19了解程度量表、心理恐慌源量表、疫情发布信息评估量表和风险认知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收回有效问卷411份,回收有效率为95.36%。调查发现5.84%(24/411)的官兵处于心理应激状态,4.14%(17/411)处于心理恐慌状态,处于心理应激状态的官兵心理恐慌得分为(47.76±6.51)分,显著高于非心理应激状态的官兵[(32.95±10.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01,P<0.01);官兵对不同维度的COVID-19知识了解程度不同(χ2=91.53,P<0.01),欠缺了解比例较高的是COVID-19的相关科研进展(22.87%,94/411)和症状(20.92%,86/411);心理恐慌源主要是COVID-19传染性强、人人戴口罩和护目镜及来自互联网的信息等;在疫情发布信息中,累计发病人数、新增发病人数和累计疑似病例数是官兵较为关注的疫情信息;年龄、风险认知中的忧虑程度、本人感染的可能性、心理应激水平及COVID-19的了解程度对官兵心理恐慌有预测作用(P<0.05或P<0.01);风险认知特征各维度中COVID-19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COVID-19造成影响的事件特性对官兵的忧虑程度有预测作用(P<0.05或P<0.01);在缓解心理恐慌措施方面,官兵更需要相关医学知识的普及。结论在COVID-19疫情初期,包括风险认知特征和心理恐慌源等在内的因素会影响官兵的心理恐慌情绪,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官兵心理恐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惊恐 心理学应 风险认知 军事人员
下载PDF
快速上浮脱险训练对心率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磊 何静文 +9 位作者 徐静舟 王浩 苏彤 徐淑雨 方以群 王楠 许骥 付国举 汪洁滢 唐云翔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53-558,共6页
目的探讨快速上浮脱险训练过程中参训人员心率及心率变异性的变化规律,分析上浮脱险训练所致个体应激的特点,为有效开展快速上浮脱险训练心理保障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全程记录某部参加3、5、10 m快速上浮脱险训练128名官兵的心电数据... 目的探讨快速上浮脱险训练过程中参训人员心率及心率变异性的变化规律,分析上浮脱险训练所致个体应激的特点,为有效开展快速上浮脱险训练心理保障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全程记录某部参加3、5、10 m快速上浮脱险训练128名官兵的心电数据,比较不同训练阶段[训练前、训练中(进舱、关盖、注水、开盖、出舱)、训练后]和不同训练深度(3、5、10 m)参训人员心率及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全程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和频域指标[总功率(TP)、低频段(LF)、高频段(HF)、LF/HF)]的差异。结果3 m训练深度时参训人员的主观紧张程度高于5 m和10 m训练深度(P均<0.01),注水阶段参训人员的主观紧张程度高于其他各训练阶段(P均<0.01),出舱时参训人员的主观紧张程度低于其他各训练阶段(P均<0.05)。3 m训练深度时参训人员进舱阶段的心率高于5 m训练深度(P<0.05);随着训练深度的增加,参训人员训练后心率逐渐升高(P<0.05);在各训练深度,参训人员在注水、开盖、出舱3个阶段的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训练深度,训练前、中、后参训人员的心率变异性指标均呈下降趋势(P均<0.001)。结论心率和心率变异性能够较好地反映快速上浮脱险训练过程中参训人员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为未来的应激干预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上浮脱险训练 心率 心率变异性 理学 心理学应
下载PDF
亲人逝世后心梗危险骤升
17
《现代医院》 2012年第1期97-97,共1页
急性心理学应激与心血管事件危险突然升高相关。重要亲人逝世后的巨大悲痛可能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现在,这一推测有了佐证。
关键词 亲人 急性心肌梗死 心梗 心血管事件 心理学应
下载PDF
毛发疾病
18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1998年第4期240-241,共2页
982351 56例斑秃患者心理调查分析/李占国(河南新乡医学院一附院)…//皮肤病与性病杂志.-1998,20(1).
关键词 毛发疾病 心理 皮肤病 穴位注射 心理学应 调查分析 生发合剂 新乡医学院 药物治疗 实验室检查
下载PDF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compassion fatigue and coping strategies among nurses 被引量:4
19
作者 Natália Ondrejková Júlia Halamová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s》 CSCD 2022年第4期467-480,共14页
Objectives:Nurses are considered to be at risk of experiencing compassion fatigue,which can affect their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lives.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stressful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d... Objectives:Nurses are considered to be at risk of experiencing compassion fatigue,which can affect their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lives.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stressful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mpassion fatigue in nurses,their experiences of compassion fatigue,and the coping strategies they used to cope with compassion fatigue.Methods:The convenience sample of 86 nurses fromCentral Europewas recruited via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during the pandemic of COVID-19.Data collection was conducted via an online battery of questionnaires which included open-ended questions on the stressful factors,experiences,and coping strategies for compassion fatigue.The data were analysed using a theoretical thematic analysis based on Figley’s descriptions of compassion fatigue.The initial datawas read several times to identify recurring statements.Each statement was then categorized into the emerging domains,subdomains,categories,and subcategories.Results:The results of our study show that stressful factors,experiences,and coping strategies for compassion fatigue in nurses in Central Europe could be related to cognitive,emotional,behavioural,somatic,personal relations,spiritual,and work-related symptoms of compassion fatigue as identified by Figley and that these may resemble experiences of nurses in North America,Japan,and Spain.Conclusion:This study provides a detailed overview of the stressful factors,experiences,and coping strategies for compassion fatigue,which could be used to develop an early screening tool and interventions for alleviating compassion fatigue and for preventive adaptation of the health care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assion fatigue COPING SELF-CARE Nurses Qualitative research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下载PDF
Stress and coping styles among nursing students during the initial period of the clinical practicum:A cross-section study 被引量:1
20
作者 Jing Liu Yeqin Yang +3 位作者 Junya Chen Yi Zhang Yawei Zeng Jufang L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s》 CSCD 2022年第2期222-229,I0008,共9页
Objectives: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level of stress,types of stressors,type of coping styles,and factors influencing stress levels and coping styles among nursing students during the initial period of the clini... Objectives: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level of stress,types of stressors,type of coping styles,and factors influencing stress levels and coping styles among nursing students during the initial period of the clinical practicum.Methods:A cross-sectional survey design was used.In September 2017,participants were recruited from a tertiary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China,using a convenience sampling method.A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questionnaire,the Intern Nursing Student Stressor Scale,and the Simple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were used to collect data.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descriptive analysis,independent sample t-tests,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Pearson’s correlation analysis,and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Results:A total of 158 nursing students were recruited,most of whom were female,undergraduates,and from rural areas.The nursing students perceived a moderate level of stress during the initial period of the clinical practicum.The need for knowledge and skills was the most common source of stress.Positive coping styles were most commonly adopted.Nursing students who were undergraduates,only children,and chose nursing major involuntarily experienced higher stress levels than those who were junior college students,not only children,and chose nursing major voluntarily.Nursing undergraduates were more likely to use positive coping styles than junior college students.Male nursing students and those experiencing higher stress levels related to the“environment and equipment of the wards”and the“nature and content of the work”were more likely to use negative coping styles.Conclusion:Nursing educators should offer targeted guidance based on the stress reported during the clinical practicum and the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ursing students.Guidance should be provided to encourage nursing students to adopt effective coping strategies and reduce str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nical practicum Coping styles STRESS Nursing students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