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视并加强图书馆机构在后冷战时期心理宣传战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媛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87-89,共3页
鉴于后冷战时期美国心理宣传战的扩大和隐蔽性,在对美国海外图书馆宣传战进行介绍后,提出要重视并加强中国图书馆机构在心理宣传战中的作用,对抗美国心理宣传战的强大攻势。
关键词 后冷 心理宣传战 图书馆
下载PDF
论古代宣传心理战模式及其启示 被引量:1
2
作者 庞世伟 王敏 周莉 《黑龙江史志》 2009年第3期42-43,共2页
自我国古代社会爆发战争以来,宣传心理战模式萌芽就已经产生,并经历了原始社会的"巫舞"模式,到夏商周时代的"誓"模式,再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诡道"模式,最后到封建社会的"檄文"模式的演化。既管... 自我国古代社会爆发战争以来,宣传心理战模式萌芽就已经产生,并经历了原始社会的"巫舞"模式,到夏商周时代的"誓"模式,再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诡道"模式,最后到封建社会的"檄文"模式的演化。既管这些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历史的与阶级的局限性,但也展示了古老东方兵学的独特魅力,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对打赢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仍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深刻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传心理 模式 启示
下载PDF
中国古代宣传心理战模式及其启示
3
作者 庞世伟 龚耘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2年第1期23-25,共3页
自我国古代社会爆发战争以来,宣传心理战模式萌芽就已经产生,并经历了原始社会的“巫舞”模式,到夏商周时代的“誓”模式,再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诡道”模式,最后到封建社会的“檄文”模式的演化。尽管这些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历史的与... 自我国古代社会爆发战争以来,宣传心理战模式萌芽就已经产生,并经历了原始社会的“巫舞”模式,到夏商周时代的“誓”模式,再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诡道”模式,最后到封建社会的“檄文”模式的演化。尽管这些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历史的与阶级的局限性,但也展示了古老东方兵学的独特魅力,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对打赢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仍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深刻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传心理 模式 启示
下载PDF
做好宣传心理战准备的几个问题
4
作者 刘波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5年第S1期135-136,共2页
宣传心理战是心理战的重要手段。做好宣传心理战准备,首先要高度重视宣传心理战人才的素质培养,其次要充分发挥战时新闻宣传的效能;再次要建立和完善宣传心理战机制。
关键词 宣传心理 准备
下载PDF
浅析城市巷战的宣传心理战中的媒介运用
5
作者 蒲晨 《新闻世界》 2010年第11期135-136,共2页
"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在残酷激烈的城市巷战中开展行之有效的宣传心理战能够显著地降低作战人员的伤亡率,并且能够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因此,探索和掌握新闻传播媒介在城市巷战的宣传心理战中的使用方法,对于瓦解敌... "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在残酷激烈的城市巷战中开展行之有效的宣传心理战能够显著地降低作战人员的伤亡率,并且能够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因此,探索和掌握新闻传播媒介在城市巷战的宣传心理战中的使用方法,对于瓦解敌军精神力量、罢黜敌军物质力量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巷 宣传心理 新闻媒介 运用
下载PDF
美军伊战传单的情态助动词人际功能探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何亚萍 刘宇红 《韶关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127-130,共4页
人际功能是系统功能语法中语言的三大元功能之一,而情态是实现人际元功能的主要语义载体。以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传单为语料,运用功能语法的理论,探究传单文本中情态助动词所实现的人际功能,以及实现的人际功能与美军宣传者对目标受众实施... 人际功能是系统功能语法中语言的三大元功能之一,而情态是实现人际元功能的主要语义载体。以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传单为语料,运用功能语法的理论,探究传单文本中情态助动词所实现的人际功能,以及实现的人际功能与美军宣传者对目标受众实施说服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传心理 时传单 情态助动词 人际功能
下载PDF
宣传心理战战法研究及运用
7
作者 应春华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43-45,共3页
宣传心理战是现代战争中最常见的心理战样式,舆论宣传、威慑宣传、诡诈宣传和情感宣传又是宣传心理战的四种基本战法。熟练掌握和运用其战法,将会达到不战、小战或少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关键词 宣传心理 威慑 情感
原文传递
没有硝烟的战场:伊拉克战争美军心理战全真扫描
8
作者 晓木 《海事大观》 2003年第5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伊拉克 美国 宣传心理 “震慑心理 “渗透心理 “攻心 “诱惑心理
原文传递
美国学术界对美国新闻署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1
9
作者 邓峰 赵继珂 《冷战国际史研究》 CSSCI 2013年第1期223-250,7,共30页
自美国新闻署成立始,美国学者便开展对它的研究工作,进而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早期的研究者大多是该机构的在职工作人员或是与其有着密切联系的学者。他们倾向于从整体的视角出发对美国新闻署进行分析。随着时间... 自美国新闻署成立始,美国学者便开展对它的研究工作,进而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早期的研究者大多是该机构的在职工作人员或是与其有着密切联系的学者。他们倾向于从整体的视角出发对美国新闻署进行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它的不断发展,相关研究进一步细化,涌现出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充分考察了其推行的"传媒外交"和"文化外交"。冷战结束后,鉴于美国新闻署在文化冷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美国学术界掀起一股研究高潮,探讨在新的国际格局下它应如何重新定位的问题。特别是,在该机构被撤并后,学者们通过深入研究它在美国对外宣传中发挥的强大影响力及其对国家公共外交的重要性,强烈建议政府应重建美国新闻署或类似机构。即便美国学术界在此方面的研究已经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准,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留待后来者予以解决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新闻署 心理宣传战 文化冷 公共外交
原文传递
20世纪50年代美国国际展览项目探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腾蛟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6-47,157,共12页
冷战爆发后,杜鲁门政府利用展览诠释马歇尔计划,这表明国际展览开始为冷战政治服务。但囿于文化冷战尚未全面展开以及受制于《史密斯—蒙特法案》,美国政府并未将国际展览作为主要的心理战工具加以系统利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为了反... 冷战爆发后,杜鲁门政府利用展览诠释马歇尔计划,这表明国际展览开始为冷战政治服务。但囿于文化冷战尚未全面展开以及受制于《史密斯—蒙特法案》,美国政府并未将国际展览作为主要的心理战工具加以系统利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为了反击苏联的"文化攻势",艾森豪威尔政府将国际展览纳入心理宣传战略当中,推出国际贸易博览会项目与文化展现项目。美国展览在全球范围内空前扩张,成为美国政府反击共产主义和塑造自我形象的主要工具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宣传战 主题展览 美国海外形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