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卒中合并偏瘫患者心理情感障碍综合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朱明辉 胡广奋 +1 位作者 陆婉晖 邝敬谊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4期672-673,共2页
目的分析脑卒中合并偏瘫患者心理情感障碍的发生原因及综合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鹤洞分院2013年3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80例脑卒中合并偏瘫患者,总结心理情感障碍的发生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对策,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 目的分析脑卒中合并偏瘫患者心理情感障碍的发生原因及综合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鹤洞分院2013年3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80例脑卒中合并偏瘫患者,总结心理情感障碍的发生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对策,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周后,所有患者心理情感障碍均完全消除,并积极配合治疗。患者治疗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NIHSS评分及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脑卒中合并偏瘫患者心理情感障碍的发生原因并给予针对性治疗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改善患者情绪,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心理情感障碍 综合治疗
下载PDF
中风后角色变化可能引发的心理情感障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裴景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30期191-192,共2页
目的了解中风后因社会角色变化所可能引发的心理情感障碍。方法总结近半年来临床实践的观察结果。结果脑中风患者由于社会角色变化,引发由否认-愤怒-期望-抑郁-承受的心理情感障碍过程。结论帮助脑中风患者以乐观的心态去正视疾病,配合... 目的了解中风后因社会角色变化所可能引发的心理情感障碍。方法总结近半年来临床实践的观察结果。结果脑中风患者由于社会角色变化,引发由否认-愤怒-期望-抑郁-承受的心理情感障碍过程。结论帮助脑中风患者以乐观的心态去正视疾病,配合医务人员训练,使其真正意义上发挥躯体功能,尽早地回归到家庭、社会,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色变化 心理情感障碍 患者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脑卒中合并偏瘫28例心理情感障碍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2
3
作者 钟小奎 麦顺和 《齐鲁护理杂志》 2013年第21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合并偏瘫患者心理情感障碍发生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8例脑卒中合并偏瘫患者,分析其发生心理情感障碍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结果:本组患者经系统治疗护理后,在7 d内消除心理情感障碍22例;因性格较内向,... 目的:探讨脑卒中合并偏瘫患者心理情感障碍发生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8例脑卒中合并偏瘫患者,分析其发生心理情感障碍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结果:本组患者经系统治疗护理后,在7 d内消除心理情感障碍22例;因性格较内向,少言6例,经耐心开导、沟通交流后,10 d内消除心理情感障碍,并积极配合各项治疗。结论:分析脑卒中合并偏瘫患者发生心理情感障碍的原因,密切观察患者情绪、情感及心理变化并给予良好的心理护理及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 偏瘫 心理情感障碍 护理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患者心理情感障碍的影响及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聂明卿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23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患者心理情感障碍的特点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60例心血管介入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再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只行常规护理,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患者心理情感障碍的特点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60例心血管介入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再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只行常规护理,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焦虑抑郁评分,动态观察患者心电图、心肌酶谱、心律失常和心绞痛发生率、再梗死率和死亡率等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焦虑与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身体恢复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术前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降低心绞痛、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术后康复,优于一般心理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介入 心理情感障碍 护理干预
下载PDF
脑卒中合并偏瘫52例心理情感障碍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
5
作者 马君萍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5期420-420,共1页
目的分析脑卒中合并偏瘫患者心理情感障碍发生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5年时间住院患者中52例脑卒中合并偏瘫患者。系统分析其发生心理情感障碍原因,制定解决对策。结果本研究中脑卒中合并偏瘫患者在制定适宜的解决对策并系... 目的分析脑卒中合并偏瘫患者心理情感障碍发生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5年时间住院患者中52例脑卒中合并偏瘫患者。系统分析其发生心理情感障碍原因,制定解决对策。结果本研究中脑卒中合并偏瘫患者在制定适宜的解决对策并系统实施后,48例在14d内消除心理情感障碍;4例患者因听力障碍及性格较内向或者交流障碍经开导沟通后,于21d内消除心理情感障碍,所有患者均可积极配合治疗。结论阐明脑卒中合并偏瘫患者发生心理情感障碍的原因对于有针对性治疗意义重大,密切观察患者心理情感变化并给予系统心理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心理情感障碍 护理干预
下载PDF
丙戊酸镁缓释片、碳酸锂缓释片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
6
作者 张俊丽 赵成学 王炳琛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943-945,共3页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缓释片、碳酸锂缓释片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5月两院收治的98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9例。两组均...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缓释片、碳酸锂缓释片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5月两院收治的98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9例。两组均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采用碳酸锂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杨氏狂躁量表(YMR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甲状腺素(T_(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8周后,两组患者YMRS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_(3)、T_(4)、FT_(3)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碳酸锂缓释片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精神状况,对患者甲状腺功能影响较小,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心理 双相情感障碍/药物疗法 丙戊酸/药理学 碳酸锂/药理学
下载PDF
早期心理和情感障碍的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舒春华 王德强 +1 位作者 马念 赵萃 《齐鲁护理杂志》 2009年第10期15-16,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和情感障碍的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8例脑卒中后心理和情感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每天均常规给予神经内科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心理和情感障碍的护理干预6周。评定治疗前后患...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和情感障碍的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8例脑卒中后心理和情感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每天均常规给予神经内科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心理和情感障碍的护理干预6周。评定治疗前后患者的运动功能(MA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以及治疗前后2、4、6、12周HAMD的评分,两组分别进行治疗前后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MAS及ADL能力评分比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2周后HAMD评分明显下降,至第6周时HAMD评分完全恢复正常,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心理和情感障碍的护理干预可明显地促进和提高脑卒中患者功能障碍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心理情感障碍 护理干预 康复
下载PDF
情志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心理及情感障碍康复中的运用 被引量:7
8
作者 于娇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24期231-231,共1页
目的探究脑卒中患者在心理和情感障碍康复中采取情志护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74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43例选择情志护理,对照组31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实验组... 目的探究脑卒中患者在心理和情感障碍康复中采取情志护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74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43例选择情志护理,对照组31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的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患者仅得到83.87%的护理有效率,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更加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在心理和情感障碍康复中采取情志护理,可以改善心理和情感障碍,促使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效果显著,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志护理 脑卒中患者 情感心理障碍
下载PDF
情志护理在脑外伤患者心理和情感障碍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当措吉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年第2期385-385,共1页
目的:本文将对脑外伤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从而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对脑外伤患者的正确护理方法,为提高脑外伤患者的护理效果与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研究组与对照组脑外伤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如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伤口护理... 目的:本文将对脑外伤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从而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对脑外伤患者的正确护理方法,为提高脑外伤患者的护理效果与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研究组与对照组脑外伤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如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伤口护理、并发症护理、饮食护理、康复护理等。研究组脑外伤患者在进行上述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中医情志护理;对照组脑外伤患者仅进行上述常规护理措施。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脑外伤患者经护理后,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6.52±2.39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31.14±2.43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为62.27±3.65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脑外伤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9.08±2.01分、焦虑自评量评分为52.37±3.08分、抑郁自评量评分为35.61±2.24分,且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中医情志护理措施对脑外伤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护理满意率、心理焦虑以及心理抑郁情况,有助于患者提高治疗效果,最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志护理 脑外伤 心理情感障碍康复 应用
下载PDF
情绪护理在脑外伤患者心理和情感障碍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宇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第19期128-129,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情绪护理在脑外伤患者心理及情感障碍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11月开展本次研究,共持续研究6年,期间脑外伤患者共32例,为便于研究分析,均分为研究、对照2组,组间样本量均等,均为16例,对照组患者行脑外伤基础性... 目的:研究分析情绪护理在脑外伤患者心理及情感障碍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11月开展本次研究,共持续研究6年,期间脑外伤患者共32例,为便于研究分析,均分为研究、对照2组,组间样本量均等,均为16例,对照组患者行脑外伤基础性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以对照组护理方案为基础,加用情绪护理,研究比较组间护理效果。结果:评估组间护理干预后SAS、SDS评分,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评估组间护理满意度,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外伤患者心理和情感障碍康复治疗中应用情绪护理临床价值突出,有助于缓解不良心理状态,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可全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护理 脑外伤 心理情感障碍 康复治疗
下载PDF
喹硫平或阿立哌唑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心理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疗效分析
11
作者 苏勇 《益寿宝典》 2020年第8期119-119,共1页
探讨心理双相情感障碍(BPD)抑郁发作治疗期间,采取喹硫平或阿立哌唑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方案对其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0月接诊的64例BPD抑郁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档案资料统一封存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设定为... 探讨心理双相情感障碍(BPD)抑郁发作治疗期间,采取喹硫平或阿立哌唑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方案对其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0月接诊的64例BPD抑郁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档案资料统一封存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设定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喹硫平+丙戊酸钠治疗,实验组采取阿立哌唑+丙戊酸钠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干预前HAMD和MMSE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MMSE评分均升高,HAMD评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于BPD抑郁发作患者而言,阿立哌唑+丙戊酸钠可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状况,显著降低其焦虑情绪,大大提升后期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双相情感障碍 抑郁发作 喹硫平 阿立哌唑 丙戊酸
下载PDF
现代社会精神抑郁症的预防和治疗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粹然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4-5,共2页
21世纪初始,由于地缘政治、区域战争、全球各国的军备竞赛以及不同文化等方面的冲突与日俱增,再加之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竞争激烈,人际关系复杂,因而人们的心理疾病日益增多。它既困扰着青年一代,也影响到中老年一代。其中,精神抑郁... 21世纪初始,由于地缘政治、区域战争、全球各国的军备竞赛以及不同文化等方面的冲突与日俱增,再加之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竞争激烈,人际关系复杂,因而人们的心理疾病日益增多。它既困扰着青年一代,也影响到中老年一代。其中,精神抑郁症比较普遍,其社会心理的预防和治疗特别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焦虑症 情感心理障碍 心理治疗
下载PDF
1起小学生群体性心因性疾病爆发事件调查及心理干预
13
作者 沈景亭 刘强 《中国校医》 2016年第12期885-885,887,共2页
目的对沛县某乡镇村级小学群体性心因性反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自述有头痛、头晕等身体不适的学生进行调查,填写"不明原因个案调查表",对学校教学环境及饮用水进行卫生学调查和采样监测。结果疫情上报的13名学生中,均... 目的对沛县某乡镇村级小学群体性心因性反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自述有头痛、头晕等身体不适的学生进行调查,填写"不明原因个案调查表",对学校教学环境及饮用水进行卫生学调查和采样监测。结果疫情上报的13名学生中,均自述有身体不适症状,自述只有头痛的4人,只有头晕的3人,有头痛、头晕的6人,其中头痛、头晕伴发热1人;教学环境监测:未发现有毒有害气体,饮用水监测未检出任何可疑致病菌。结论患者以自述症状为主,无阳性体征,是一起群体性心因性疾病爆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学生 适应障碍/心理 情感障碍 精神病性/心理 生活变动事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