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分析批评在小说教学中的运用
1
作者 翟萍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84-187,共4页
心理分析批评是以弗洛伊德及后来的理论家们的阅读方法为基础的一种文本解读方式。弗洛伊德的理论为研究人类文化传统(包括文学)提供了多种途径。本文运用心理分析批评解读小说。以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 心理分析批评是以弗洛伊德及后来的理论家们的阅读方法为基础的一种文本解读方式。弗洛伊德的理论为研究人类文化传统(包括文学)提供了多种途径。本文运用心理分析批评解读小说。以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为例,说明心理分析批评在小说教学中的应用,并试图对英美文学教学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分析批评 弗洛伊德 小说教学
下载PDF
当代美国儿童文学:批评与探索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生珍 霍盛亚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2-57,共6页
对美国儿童文学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包括两方面:一是清教徒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它们对美国儿童文学的兴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二是移民文化,它在儿童文学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20世纪70年代,文学研究学者进入儿童文学领域,推动了欧... 对美国儿童文学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包括两方面:一是清教徒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它们对美国儿童文学的兴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二是移民文化,它在儿童文学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20世纪70年代,文学研究学者进入儿童文学领域,推动了欧美儿童文学的创作与发展。欧美学者普遍认为儿童文学是“真正”的文学,因此所有的文学批评方法都可用于阐释儿童文学。文学批评理论如心理批评分析、读者反应论、新历史主义和文化研究被广泛地应用于儿童文学研究。学术界借文学批评理论及文化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推动儿童文学研究向纵深发展。美国学界重视心理学,并利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儿童文学进行研究。儿童文学作品的改编与流行文化的关系逐渐成为美国儿童文学研究的热点,获奖儿童文学作品及其作者也往往成为学界持续关注的研究对象。儿童文学多样性也成为美国出版商和研究者最近几年重点发展的领域。教育发展不均衡对儿童文学的影响以及儿童整体阅读量下降引发儿童文学危机等问题近年成为新的研究课题。美国的儿童文学研究不少已经相当成熟,进入到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和社会学等深层融合阶段。反观我国,在创作实践以及理论研究上都相对薄弱。在新时代,系统借鉴外国儿童文学理论与实践,建构中国自己的儿童文学理论并指导中国儿童文学写作实践,是中国学者当下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文学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批评 跨学科研究 心理批评分析 文学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范型与新时期文学批评形态 被引量:1
3
作者 崔志远 《理论与创作》 2008年第5期18-24,共7页
新时期的文学批评经历二十余年的发展,已是异彩纷呈。不仅有传统的社会学批评,而且有各种各样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批评,诸如各种心理分析批评、各种文本批评、女性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文化学批评等等。本... 新时期的文学批评经历二十余年的发展,已是异彩纷呈。不仅有传统的社会学批评,而且有各种各样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批评,诸如各种心理分析批评、各种文本批评、女性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文化学批评等等。本文拟从文论的本原及20世纪文论的发展走向研究新时期文学批评的来龙去脉和表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形态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后现代主义批评 后殖民主义批评 范型 心理分析批评 女性主义批评 社会学批评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心理分析批评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学振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9-54,共6页
弗洛伊德在创立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的同时,将其理论应用于文学批评之中,形成了心理分析批评这一新的文学批评范式。随着精神分析学说的传入,中国也有一些批评家开始了心理分析批评的实践,其尝试虽未能做到尽善尽美,却也体现了与世界文学... 弗洛伊德在创立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的同时,将其理论应用于文学批评之中,形成了心理分析批评这一新的文学批评范式。随着精神分析学说的传入,中国也有一些批评家开始了心理分析批评的实践,其尝试虽未能做到尽善尽美,却也体现了与世界文学潮流接轨的努力,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国现代的文学批评。描摹心理分析批评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发展轨迹,反思其得失,是一个很有理论与实践意义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史 心理分析批评 精神分析学说 理论与实践 文学批评 心理学派 弗洛伊德 批评范式
原文传递
作家批评及其得失
5
作者 沈梦流 《天中学刊》 1999年第4期42-44,共3页
关键词 作家批评 文学作品 心理分析批评 弗洛伊德
全文增补中
研究方法、观念分歧与艺术创新——施蛰存小说《石秀》研究的两极现象探析
6
作者 杨萌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36,共8页
近一个世纪以来,施蛰存研究走过了一条从众声喧哗到沉默寂静再到重新发掘的漫长曲折之路,贯穿其间的有对历史小说《石秀》的两极化批评现象。本文以施蛰存实验性甚浓的代表作《石秀》的研究为中心,从心理分析批评、女性主义批评、文化... 近一个世纪以来,施蛰存研究走过了一条从众声喧哗到沉默寂静再到重新发掘的漫长曲折之路,贯穿其间的有对历史小说《石秀》的两极化批评现象。本文以施蛰存实验性甚浓的代表作《石秀》的研究为中心,从心理分析批评、女性主义批评、文化批评三个方面展开评论者们关于《石秀》评价的分歧,结合文本探析各种评价大相径庭的背后原因。以《石秀》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来折射施蛰存小说研究的全貌,以《石秀》研究的延续与新变来考察新世纪以来施蛰存小说研究的整体状况并反思其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蛰存研究 《石秀》 心理分析批评 女性主义批评 文化批评
下载PDF
《幸福》中柏莎的心路历程 被引量:9
7
作者 王敏琴 杨璐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95,共5页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幸福》与她其他的许多短篇小说一样,通过对女性的描写揭示性爱与婚姻的关系。雅克.拉康的三层认知域由浅入深地反映了人类心理发展的三个阶段,以此来解读《幸福》中女主人公柏莎的心理成长过程,可透视到...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幸福》与她其他的许多短篇小说一样,通过对女性的描写揭示性爱与婚姻的关系。雅克.拉康的三层认知域由浅入深地反映了人类心理发展的三个阶段,以此来解读《幸福》中女主人公柏莎的心理成长过程,可透视到曼斯菲尔德期望女性应由对婚姻中男性模糊的性依赖转变为明确争取自身独立这一心灵归属和幸福的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心理分析批评
下载PDF
《我不喜欢你,费尔医生》:一种拉康式的解读(英文)
8
作者 努尔腾·伯利克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43,共9页
在伯纳德.法瑞尔的剧作《我不喜欢你,费尔医生》中,六个人将自己锁在一间隔音室进行为期一个晚上的集体治疗。随着剧情的发展,他们建立起一种在象征域中的想象性联系,而他们每一段通过自由联想进行的谈话都演变为一个歇斯底里式主体间... 在伯纳德.法瑞尔的剧作《我不喜欢你,费尔医生》中,六个人将自己锁在一间隔音室进行为期一个晚上的集体治疗。随着剧情的发展,他们建立起一种在象征域中的想象性联系,而他们每一段通过自由联想进行的谈话都演变为一个歇斯底里式主体间性的过程。故事开始时说话结巴的乔充当了舞台监理的角色,见证了他们的反应,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分析者的角色,逐一揭开其他人的面具。具有反讽意味的是,这一歇斯底里式主体间性的过程又成为乔的治愈过程,尽管他从来没有以常规的方式讲述自己的过去并且被其他人视为十足难懂的怪人。本文借助拉康的理论探讨了乔在治愈过程中构建整体性结构的三种可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纳德·法瑞尔 爱尔兰戏剧 拉康式解读 心理分析批评 歇斯底里式的主体间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