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现实主义”游戏场景设计方法探析
1
作者 罗雨微 《艺术科技》 2023年第1期187-190,共4页
近年来,游戏的心理治愈功能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心理现实主义”创作观强调现实关怀,对游戏设计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文章从游戏场景设计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心理现实主义”特征在已有游戏作品中的表现进行分析,探索游戏场景内外双重设计... 近年来,游戏的心理治愈功能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心理现实主义”创作观强调现实关怀,对游戏设计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文章从游戏场景设计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心理现实主义”特征在已有游戏作品中的表现进行分析,探索游戏场景内外双重设计的实现路径,归纳出象征性的场景构成元素、与心理结构并行的场景连接结构和传递理念情感的美术风格等设计方法,以期为游戏设计师及现实主义艺术研究者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现实主义 游戏场景 独立游戏 设计方法
下载PDF
爱丽丝·门罗《忘情》的心理现实主义解读 被引量:1
2
作者 赵萍 张敏 杨波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118-122,共5页
艾丽丝·门罗是2013年世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拿大当代文坛知名的女性作家。其作品以短篇故事见著,文字细腻优雅、简洁精致。《忘情》是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集《公开的秘密》中的第一篇小说。本文从心理现实主义的角度对这部... 艾丽丝·门罗是2013年世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拿大当代文坛知名的女性作家。其作品以短篇故事见著,文字细腻优雅、简洁精致。《忘情》是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集《公开的秘密》中的第一篇小说。本文从心理现实主义的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剖析,解读了小说中体现的"隐匿叙事主体"、"心理现实化"与"现实心理化"、"象征与怪诞"等心理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展现了门罗独特的写作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丽丝·门罗 《忘情》 心理现实主义
下载PDF
解读艾丽丝·门罗作品中的心理现实主义思想 被引量:4
3
作者 刘爽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2-175,共4页
心理现实主义以客观的现实世界为基础,通过心理分析和心理描写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以表达社会秩序和人的行为的客观性、理性的思想。艾丽丝·门罗的作品,透过男性与女性在社会空间中的性别回归,男性和女性在生活中的行为理性回归... 心理现实主义以客观的现实世界为基础,通过心理分析和心理描写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以表达社会秩序和人的行为的客观性、理性的思想。艾丽丝·门罗的作品,透过男性与女性在社会空间中的性别回归,男性和女性在生活中的行为理性回归,体现了心理现实主义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丽丝·门罗 心理现实主义 理性回归
下载PDF
亨利·詹姆斯:现实主义、心理现实主义与意识流 被引量:5
4
作者 温力亚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133-138,共6页
因为对笔下人物的刻画细腻、真实 ,注重从人物心理和精神的原因来描写事件 ,亨利·詹姆斯被人们冠以“心理现实主义大师”的称号。本文以亨利·詹姆斯的创作手法为切入点 ,指出心理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内在关联 ,以及与意识流... 因为对笔下人物的刻画细腻、真实 ,注重从人物心理和精神的原因来描写事件 ,亨利·詹姆斯被人们冠以“心理现实主义大师”的称号。本文以亨利·詹姆斯的创作手法为切入点 ,指出心理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内在关联 ,以及与意识流小说在创作技巧、表现等方面的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利·詹姆斯 心理现实主义 意识流 意识流小说 文学评论 美国 创作手法 《贵妇人画像》
下载PDF
论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及其理论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怀久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CSSCI 1991年第2期165-175,共11页
心理现实主义小说,是心理小说的一个类别。它继承与发展了现实主义小说传统,把客观的现实心灵化,主观的心灵对象化,通过对人物心理的精细分析,反映社会精神演变的现实,显示了有别于现代派小说的艺术特色。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大师中出现... 心理现实主义小说,是心理小说的一个类别。它继承与发展了现实主义小说传统,把客观的现实心灵化,主观的心灵对象化,通过对人物心理的精细分析,反映社会精神演变的现实,显示了有别于现代派小说的艺术特色。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大师中出现了一个心理现实主义学派,他们是承上启下的人物,既推进了现实主义小说传统的变革,又拉开了现代主义的序幕。其中亨利·詹姆斯、陀斯妥耶夫斯基是杰出的理论代表,他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小说理论,为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发生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小说 亨利·詹姆斯 心理现实主义 长篇小说 陀斯妥耶夫斯基 心理小说 心理分析 小说创作 现代主义 列夫·托尔斯泰
下载PDF
亨利·詹姆斯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悲观女性形象建构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洁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79-81,共3页
亨利·詹姆斯是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创者和代表作家,他的文学创作一方面继承了现实主义的传统,另一方面强调人物内心描写与刻画。他塑造了大量性格鲜明的美国女孩形象,如充满纯粹诗意的自然之女黛西·米勒,个体意识缺失的孤独... 亨利·詹姆斯是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创者和代表作家,他的文学创作一方面继承了现实主义的传统,另一方面强调人物内心描写与刻画。他塑造了大量性格鲜明的美国女孩形象,如充满纯粹诗意的自然之女黛西·米勒,个体意识缺失的孤独之女凯瑟琳·斯洛珀,希腊悲剧式的天真之女伊莎贝尔·阿切尔。她们身上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体现了詹姆斯式的女性观和道德标准。女性形象建构研究对探寻女性的生存价值和幸福维度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现实主义 悲观女性 形象建构
下载PDF
《华盛顿广场》中的斯洛泼医生——亨利·詹姆斯心理现实主义的首次成功尝试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晨歌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13-16,共4页
亨利·詹姆斯以其独特的创作理论与小说风格——心理现实主义驰誉世界文坛。《华盛顿广场》是一部写成于作者创作生涯早、中期之间的小说,其中的人物刻画,尤其是对斯洛泼医生这个主要人物的描画塑造,显示出詹姆斯心理现实主义最早... 亨利·詹姆斯以其独特的创作理论与小说风格——心理现实主义驰誉世界文坛。《华盛顿广场》是一部写成于作者创作生涯早、中期之间的小说,其中的人物刻画,尤其是对斯洛泼医生这个主要人物的描画塑造,显示出詹姆斯心理现实主义最早形成的过程与痕迹。研究亨利·詹姆斯及其作品的文章与论著虽多,但极少有专论《华盛顿广场》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盛顿广场》 人物刻画 心理现实主义 形成痕迹
下载PDF
从性格塑造进展到人格心理解剖——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贡献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培英 《北方论丛》 2002年第5期57-59,共3页
在俄国文学史上 ,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其独特的心理现实主义艺术成就而著称于世。陀氏对后来心理现实主义小说作出的别具一格的贡献 ,主要表现在 :第一 ,病态的激情和人物的内心冲突 :第二 ,二重人格形象的塑造 ;第三 ,无意识心理活动片断... 在俄国文学史上 ,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其独特的心理现实主义艺术成就而著称于世。陀氏对后来心理现实主义小说作出的别具一格的贡献 ,主要表现在 :第一 ,病态的激情和人物的内心冲突 :第二 ,二重人格形象的塑造 ;第三 ,无意识心理活动片断和心理细节多层次交错的艺术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现实主义 病态心理 二重人格 无意识心理 陀思妥耶夫斯基 俄罗斯
下载PDF
从《他们》看奥茨小说中的心理现实主义 被引量:1
9
作者 傅亚东 《黑河学院学报》 2017年第12期174-175,共2页
作为传统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的一种重要文学形式,欧洲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在实际创作过程中以传统现实主义为基础开展文学创作,奥茨受现代西方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在实际创作过程中通常以人道主义思想为创作核心,充分吸收现代... 作为传统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的一种重要文学形式,欧洲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在实际创作过程中以传统现实主义为基础开展文学创作,奥茨受现代西方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在实际创作过程中通常以人道主义思想为创作核心,充分吸收现代文化的创作理念和相关技巧,这种小说塑造方式使其成为独特的心理现实主义,并采取相对独特的心理描述方法,准确揭示人物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们》 奥茨小说 心理现实主义
下载PDF
论萨博·玛格达小说《鹿》的创伤记忆与心理现实主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符晓 邱夏子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149-153,共5页
在《鹿》中,“鹿”既是自我与救赎的双重象征,又在某种程度上暗示了死亡和悲剧。混乱的年代在人的内心留下阴影,艾丝特在创伤中挣扎,然而终究未能打败过去,萨博·玛格达向人们展示了创伤对个人人生的覆灭。作者以“心理现实主义”... 在《鹿》中,“鹿”既是自我与救赎的双重象征,又在某种程度上暗示了死亡和悲剧。混乱的年代在人的内心留下阴影,艾丝特在创伤中挣扎,然而终究未能打败过去,萨博·玛格达向人们展示了创伤对个人人生的覆灭。作者以“心理现实主义”建构小说,又在其中加入了女性因素,描摹女性极致的妒火,使作品兼具了艺术性与现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匈牙利文学 萨博·玛格达 创伤记忆 身份认同 心理现实主义
下载PDF
《他们》的心理现实主义解读(英文)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博 《海外英语》 2013年第5X期226-228,共3页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1938—)是当代美国文坛上一位多才多艺的高产作家。其作品常常反映了美国社会充满暴力和动荡的黑暗面,以及人们的孤独、恐怖、痛苦等精神困境。《他们》出版于1969年,是欧茨作品三部曲之一,同时也被认为...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1938—)是当代美国文坛上一位多才多艺的高产作家。其作品常常反映了美国社会充满暴力和动荡的黑暗面,以及人们的孤独、恐怖、痛苦等精神困境。《他们》出版于1969年,是欧茨作品三部曲之一,同时也被认为是欧茨最好的一部代表作。该书于1970年荣获了美国全国图书奖。欧茨说,这部小说是"一部用小说形式写就的历史著作。"它记录了温德尔家三代人的命运及挣扎,展现了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到动荡不安的60年代期间,底层人民在追求美好生活和精神慰籍的过程中所遭遇的种种艰辛和苦难,反映了现代人面临的来自社会、家庭、甚至他们自身的多重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们》 心理现实主义 个体与社会现实 社会与心理
下载PDF
论文学研究会的心理现实主义小说
12
作者 黄健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537-541,共5页
五四时期 ,文学研究会小说家用主观感悟的心态品味人生和描绘人生 ,以主观意向化的哲理深度探索“人生究竟”。他们的作品既是真实反映现实人生诸层面的写实文学 ,又是强化了主观理性色彩的心理小说 ;既有对现实人生的审美观照 ,又有对... 五四时期 ,文学研究会小说家用主观感悟的心态品味人生和描绘人生 ,以主观意向化的哲理深度探索“人生究竟”。他们的作品既是真实反映现实人生诸层面的写实文学 ,又是强化了主观理性色彩的心理小说 ;既有对现实人生的审美观照 ,又有对人生至境的理性思索和哲理表现。这些感情深挚、境界深邃的人生小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研究会 心理现实主义小说 人生小说 诗化哲学 人生 文学评论 问题小说 乡土小说
下载PDF
心理现实主义:魅力与特色的充分体现——谈茨威格小说创作的风格特色
13
作者 李利娜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年第2期21-23,共3页
在传统与现代交织的20世纪前期欧洲文坛上,茨威格是个既非离经叛道又不循规蹈矩的稳健人物。其创作深深根植于西方文化的沃土和现实生活,但又独树一帜,即着重通过人精神世界的激荡去探究人生。罗曼·罗兰称之为“灵魂的猎手”。换... 在传统与现代交织的20世纪前期欧洲文坛上,茨威格是个既非离经叛道又不循规蹈矩的稳健人物。其创作深深根植于西方文化的沃土和现实生活,但又独树一帜,即着重通过人精神世界的激荡去探究人生。罗曼·罗兰称之为“灵魂的猎手”。换句话说,他开创了一种心理现实主义的艺术。的确,在欧洲作家中,还没有哪一个像他那样在心理分析及其表现手法上达到高度完美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现实主义 茨威格 小说创作 创作风格 意识流 激情 心理分析 流动感 立体美
下载PDF
及物性分析与《到灯塔去》的心理现实主义描写
14
作者 雷茜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58-62,共5页
《到灯塔去》是弗吉尼亚·伍尔夫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也是她心理现实主义创作理念在文学作品中的完美体现。本文采用功能语言学的语篇意义研究方法,对小说心理描写和场景描写片段进行及物性分析,发现显性心理过程和隐性心理过程的... 《到灯塔去》是弗吉尼亚·伍尔夫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也是她心理现实主义创作理念在文学作品中的完美体现。本文采用功能语言学的语篇意义研究方法,对小说心理描写和场景描写片段进行及物性分析,发现显性心理过程和隐性心理过程的使用使人物心理活动对象化,物质过程的使用使景物描写和社会现实心灵化,并得出结论这种及物性过程的选择在表现小说心理现实主义理念和强化小说象征意义方面有突出表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灯塔去》 心理现实主义 及物性分析 概念隐喻 深层象征意义
下载PDF
茨威格小说心理现实主义成因探析
15
作者 王升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2期119-121,共3页
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其小说风格不同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但又有别于现代主义,他更注重于人物内心世界的探析。这种风格的形成既有其外在因素的影响,也有其自身追求的原因。
关键词 心理现实主义 成因 内倾性 弗洛伊德 艺术
下载PDF
夏洛蒂·勃朗特小说的心理现实主义艺术特征
16
作者 黎新华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94-98,共5页
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融合了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和自叙体小说两种互有交叉却又有所不同的艺术特质,形成了在世界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心理现实主义小说艺术。其艺术特征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一,第一人称的选择和内视点的开掘;二,主观情... 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融合了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和自叙体小说两种互有交叉却又有所不同的艺术特质,形成了在世界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心理现实主义小说艺术。其艺术特征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一,第一人称的选择和内视点的开掘;二,主观情绪化的自然环境描写;三,象征意象的运用;四,沉郁凝重的整体情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现实主义 艺术特征
下载PDF
心理现实主义的佳构——《杂色》与《游泳的人》比较论
17
作者 蔺春华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1-5,共5页
《杂色》与《游泳的人》是两篇优秀的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它们的作者分别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王蒙和美国心理现实主义流派的代表性作家约翰.契佛。本文通过对两篇作品的比较分析,试图说明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文学作品和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 《杂色》 《游泳的人》 心理现实主义
下载PDF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心理现实主义
18
作者 高文惠 《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24-26,29,共4页
在19世纪俄罗斯经历的文化转型期,陀思妥耶夫斯基选择了心理现实主义的艺术道路。主要表现为:文学哲学化、双重人格、叙述主体化等三个方面。
关键词 陀思妥耶夫斯基 心理现实主义 文学哲学 双重人格 小说评论 叙述主体
下载PDF
心理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在传记中的应用——以茨威格传记作品为例探讨
19
作者 江婧 《文教资料》 2013年第19期13-14,共2页
作为一名传记大师,斯蒂芬·茨威格在创作方法上可谓是自成一家,将心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运用得近乎完美。精通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茨威格,将心理学知识融入了艺术创作,在忠实于历史的基础上,将人物性格刻画到了极致。他塑... 作为一名传记大师,斯蒂芬·茨威格在创作方法上可谓是自成一家,将心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运用得近乎完美。精通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茨威格,将心理学知识融入了艺术创作,在忠实于历史的基础上,将人物性格刻画到了极致。他塑造的形象各个鲜活丰满,不仅真实描绘了他们的生平经历,而且向读者展示了历史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本文以《玛丽·安托内特》和《玛丽·斯图亚特》两部作品为例,分析和论述茨威格是如何准确而生动地描绘出这两段心灵的发展史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茨威格传记作品 心理现实主义 传记创作 女性心理 人道主义
下载PDF
心理现实主义的成熟——从茅盾文学奖农村题材作品《平凡的世界》探讨现实主义
20
作者 张瑜 刘兴禄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10期137-139,共3页
新时期,理论界关于现实主义的争论说明对其发展走向的把握还不是很明确。对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以人物心理的透视和传统文化转型的洞察两个方面作为切入口,进行浅析,以期对现实主义的发展起到疏通脉络的作用。
关键词 心理现实主义 人物心理透视 传统文化转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