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纵向再探学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模式 被引量:17
1
作者 方富熹 Henry M. Wellman +2 位作者 刘玉娟 刘国雄 亢蓉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06-714,共9页
本文作者前不久完成的一项横断设计研究中,以自编的心理理论量表测查比较了中美两国3~5岁儿童的有关发展。量表包括五项任务:(1)不同的愿望;(2)知与不知;(3)不同的信念;(4)内容错误信念和(5)伪装的情绪。研究发现两种不同文化群体儿童... 本文作者前不久完成的一项横断设计研究中,以自编的心理理论量表测查比较了中美两国3~5岁儿童的有关发展。量表包括五项任务:(1)不同的愿望;(2)知与不知;(3)不同的信念;(4)内容错误信念和(5)伪装的情绪。研究发现两种不同文化群体儿童对上述任务的理解均表现出稳定一致的发展次序,两者的次序大致相同但具有重要差别:我国儿童的理解次序如从易到难排列如上所列,这一次序与美国儿童的差别在于我国儿童先理解"知与不知",然后是"不同的信念",而美国儿童则恰好相反。这一研究结果对了解不同文化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次序是十分有意义的,但问题是经由横断设计的量表研究所确立的发展次序能否准确地描述个体儿童的纵向进展呢?为此本研究使用了相同的测量工具对参加过横断研究的北京3岁儿童(时间1)在他们4岁(时间2)和5岁(时间3)时进行了焦点追踪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测查时间的延伸,个体儿童的作业成绩不仅逐步提高,而且这种提高符合量表任务的发展次序。通过应用格特曼(Guttman)和雷氏(Rasch)测量模型对这一结果的分析,再一次证实我国个体儿童的有关发展次序与欧美文化儿童的发展次序大致相同并且有重要的差别。本研究的结果不仅能为横断研究中个别差异的研究提供有用的工具,而且深化了人们对心理理论发展机制的认识,即把心理理论的发展看作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影响下不断扩展和深化的概念建构过程。但对这一推论仍有待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理论量表 纵向研究 发展次序 学前儿童
下载PDF
计划行为理论心理求助量表在成人群体中的信效度检验
2
作者 潘琪 郝志红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26-1130,共5页
目的检验计划行为理论心理求助量表(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psychological help-seeking questionnaire,TPB-PHSQ)在中国成人群体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对979名中国成人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项目分析及探索性因素分析确... 目的检验计划行为理论心理求助量表(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psychological help-seeking questionnaire,TPB-PHSQ)在中国成人群体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对979名中国成人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项目分析及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最终量表,随后检验TPB-PHSQ的信度和效度。结果计划行为理论心理求助量表包含14个条目,分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求助意向4个维度。TPB-PHSQ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以及求助意向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893,0.711,0.869,0.918,重测信度系数分别为0.798,0.713,0.712,0.729。验证性因子分析各指标均达到适配标准(χ2/df=2.585,RMSEA=0.063,SRMR=0.067,NFI=0.934,RFI=0.912,IFI=0.958,TLI=0.944,CFI=0.958)。TPB-PHSQ与效标变量呈显著相关,其中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与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态度评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74、0.357,主观规范、求助意向与寻求心理咨询帮助意向评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32、0.415(均P<0.01)。结论TPB-PHSQ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国内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行为理论心理求助 专业心理求助意向 信度 效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