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青少年心理社会性发展状况调查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晶 王洁瑜 周大根 《中国健康教育》 2008年第3期195-197,共3页
目的调查浙江省青少年心理社会性发展状况。方法采用艾里克森心理社会性发展问卷,对浙江省4个地市971名青少年心理社会性发展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男性青少年同一性得分显著高于女性(t=2.573,P<0.05);4个年级青少年心理社会性的... 目的调查浙江省青少年心理社会性发展状况。方法采用艾里克森心理社会性发展问卷,对浙江省4个地市971名青少年心理社会性发展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男性青少年同一性得分显著高于女性(t=2.573,P<0.05);4个年级青少年心理社会性的信赖性(F=3.31,P<0.05)、自律性(F=4.69,P<0.01)、同一性(F=3.00,P<0.05)、生殖性(F=3.14,P<0.05)和统合性(F=3.31,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青少年心理社会性发展受社会文化因素影响;学校和家庭教育要考虑青少年心理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心理 心理社会性 问卷调查 同一性
下载PDF
幼师生社会性心理特点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周晨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104-106,共3页
关键词 幼儿师范学校 学生 社会性心理 特点 调查分析 德育工作 心理教育 心理素质
下载PDF
从社会性发展心理机制看高校思政教育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巍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26-28,共3页
社会性发展机制包括角色引导机制、社会比较机制、社会学习机制、亚社会认同机制。可采用角色体验法、榜样学习法、回归生活教育法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关键词 社会性发展心理机制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趋于康复时的社会性心理疏导治疗 被引量:2
4
作者 彭冬英 左小云 《井冈山医专学报》 2000年第4期61-62,共2页
目的 探讨社会性心理疏导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 21例住院抑郁症患者趋于康复时针对其社会心理问题进行社会性心理疏导治疗,治疗前后分别以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及功能缺陷筛选量表 (SDS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抑郁症状明显... 目的 探讨社会性心理疏导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 21例住院抑郁症患者趋于康复时针对其社会心理问题进行社会性心理疏导治疗,治疗前后分别以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及功能缺陷筛选量表 (SDS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抑郁症状明显减轻 (P<0.01);社会功能缺损程度明显减轻(P<0.01 )。结论对有一定社会心理因素诱因的抑郁症患者,单纯的药物治疗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在进行药物治疗,个别和集体心理治疗的同时,还要重视趋于康复时的社会性心理疏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社会性心理疏导治疗 康复 心理疗法 疗效
下载PDF
社会性心理支持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在改善产后抑郁的效果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嘉丽 《云南医药》 2021年第3期296-298,共3页
产后抑郁发病率较高,据相关数据统计,约20%~50%产妇会出现产后抑郁,产后抑郁多发生在产后1月左右,持续时间约1~3月,严重者抑郁症状会长达6月^([1,2])。抑郁症状不仅严重影响产妇身心健康,甚至会导致产妇形成伤婴行为。当前,产后抑郁治... 产后抑郁发病率较高,据相关数据统计,约20%~50%产妇会出现产后抑郁,产后抑郁多发生在产后1月左右,持续时间约1~3月,严重者抑郁症状会长达6月^([1,2])。抑郁症状不仅严重影响产妇身心健康,甚至会导致产妇形成伤婴行为。当前,产后抑郁治疗方案单一,加之药物治疗涉及哺乳问题,不易被产妇接受。在药物等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减轻患者负性情绪。基于此,本研究对我院120例产后抑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社会性心理支持联合认知行为疗法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心理支持 认知行为疗法 产后抑郁 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分
下载PDF
社会性危机事件的心理干预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志刚 马长征 沐林林 《中华全科医学》 2011年第2期244-244,266,共2页
目的探讨危机心理干预的相关问题。方法采用具体案例的分析与总结。结果对危机心理干预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社会危机事件对个体带来的冲击,降低个体的应激水平,避免自伤或伤及他人,帮助个体恢复正常的心理与社会功能。本文通过对社会性危... 目的探讨危机心理干预的相关问题。方法采用具体案例的分析与总结。结果对危机心理干预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社会危机事件对个体带来的冲击,降低个体的应激水平,避免自伤或伤及他人,帮助个体恢复正常的心理与社会功能。本文通过对社会性危机事件的心理干预和分析,提出四点体会与思考:①心理干预应该成为解决社会性危机事件的一种重要措施;②心理干预对于处理社会性危机事件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③社会性危机事件的干预应该成为心理干预的一个重要内容;④社会性危机事件的心理干预应该遵循的原则与方法。结论心理干预对社会性危机事件的调解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危机:心理干预
原文传递
普通病房护士面对精神障碍患者时的自我防护
7
作者 李艳梅 《护理管理杂志》 2007年第2期58-59,共2页
用案例分析法对发生在普通病房的心理社会性危害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患者的疾病状态,护理人员对疾病认识及自我防范意识不足,病房对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措施单一等原因是导致危害发生的关键。探讨有效的防护方法,提高普通病房护士自我防... 用案例分析法对发生在普通病房的心理社会性危害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患者的疾病状态,护理人员对疾病认识及自我防范意识不足,病房对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措施单一等原因是导致危害发生的关键。探讨有效的防护方法,提高普通病房护士自我防护能力,做好预防控制工作,有利于避免伤害事件的发生,减轻或杜绝对护士造成的身心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病房 护士 心理社会性危害 自我防护
下载PDF
SARS流行期间大学生的应激反应特点 被引量:1
8
作者 韩玉昌 邢丹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1-75,共5页
采用问卷法研究了500名大学生在SARS流行时期的应激反应特点,得出如下结论(1)生物性应激源与心理社会性应激源存在负相关,前者对生活、人际关系、学习影响显著,后者只对学习影响显著;(2)应激对生活的影响,在年级间存在显著差异应激对学... 采用问卷法研究了500名大学生在SARS流行时期的应激反应特点,得出如下结论(1)生物性应激源与心理社会性应激源存在负相关,前者对生活、人际关系、学习影响显著,后者只对学习影响显著;(2)应激对生活的影响,在年级间存在显著差异应激对学习的影响,在性别、年级、专业间差异显著;应激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在性别、专业、年级上差异显著(3)60.5%的被试在怀疑期和确诊期间无阶段性变化,无反应、中低反应和高反应三组组间差异显著;(4)生活、情绪无变化组、中低变化组和高变化组间躯体症状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 应激 生物性应激源 心理社会性应激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