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和谐视域下青少年儿童心理精神疾病问题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周红梅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85-87,共3页
文章通过对我国青少年儿童心理精神疾病的现状进行分析,围绕"沟通理解关爱,心理和谐健康"的主题,提出了青少年儿童心理精神疾病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 心理精神疾病 青少年儿童 理解关爱 心理健康
下载PDF
心理精神疾病患者睡眠型态紊乱的心理心理精神疾病行为干预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淑兰 安俊峰 +1 位作者 林桂梅 李银霞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期83-83,共1页
关键词 心理精神疾病 睡眠型态紊乱 心理行为干预
下载PDF
大学生心理、精神疾病浅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娜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年第1期61-61,67,共2页
关键词 休学 退学 自杀 心理精神疾病 心理素质教育 抗挫能力
下载PDF
舞蹈对心理精神疾病的疗愈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妍 《尚舞》 2022年第16期111-113,共3页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网络信息量也变得更加丰富,社会关系日趋复杂,现代心理精神疾病患者日益增多,且心理精神疾病低龄化趋势愈发严重。舞蹈自被创造以来便长于抒发人的情感,且能够宣泄人的情绪,其远古时期便用于人的身心疾患治疗...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网络信息量也变得更加丰富,社会关系日趋复杂,现代心理精神疾病患者日益增多,且心理精神疾病低龄化趋势愈发严重。舞蹈自被创造以来便长于抒发人的情感,且能够宣泄人的情绪,其远古时期便用于人的身心疾患治疗。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将舞蹈疗法正式应用于心理疾病的治疗,目前许多欧美国家已经建立起十分完善的舞蹈治疗体系,通过舞蹈对心理精神疾病进行有效辅助治疗,减少患者的服药量,改善患者的消极情绪,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疗法 心理精神疾病
原文传递
临床心理科门诊患者SCL-90结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胡琳琳 胡长春 《浙江临床医学》 2009年第10期1087-1088,共2页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心理精神疾病逐渐增多,医院精神心理科门诊就诊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门诊患者心理健康程度初步筛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作者对2006年8月...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心理精神疾病逐渐增多,医院精神心理科门诊就诊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门诊患者心理健康程度初步筛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作者对2006年8月至2008年10月在本院临床心理科门诊就诊的1902例初诊患者的SCL-90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进一步了解综合医院精神科门诊患者的心理状况,为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并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L-90 临床心理 门诊患者 心理精神疾病 心理健康程度 症状自评量表 心理健康教育 门诊就诊
下载PDF
股民综合征与心理保健
6
《科学之友》 2003年第12期38-38,共1页
随着改革开放,股票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入股”、“红利”、“牛市”、“股息”等富有刺激性和诱惑力的名词,吸引着千千万万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但医学专家提醒大家,如果你想跻身于炒股族,除了有一定经济做后盾外,还应有充分的心理准... 随着改革开放,股票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入股”、“红利”、“牛市”、“股息”等富有刺激性和诱惑力的名词,吸引着千千万万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但医学专家提醒大家,如果你想跻身于炒股族,除了有一定经济做后盾外,还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因为这条“致富捷径”并非坦途,而且“坑坑洼洼”,要时时提防患上股民特有的心理精神疾病——股民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保健 股民综合症 血压 心理素质 心理精神疾病
下载PDF
池州市育龄妇女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赵行暇 陈胜华 +1 位作者 王颖初 魏锁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17年第5期325-328,共4页
目的了解池州市育龄妇女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为制定妇女心理健康和精神预防知识健康教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采用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对池州市所辖三县一区共1 819名15~49岁育龄妇女的... 目的了解池州市育龄妇女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为制定妇女心理健康和精神预防知识健康教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采用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对池州市所辖三县一区共1 819名15~49岁育龄妇女的心理健康及精神疾病预防知识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的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为81.3%,其中精神卫生纪念日知识的正确率最低,为22.8%,不同育龄妇女人群、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的调查对象,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池州市妇女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总体较高,对精神疾病及有关纪念日方面知识的知晓程度较低,应重点加强对文化程度低、30岁以上、离异和丧偶、一般妇女人群的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宣教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龄妇女 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 知晓率 健康教育
原文传递
陈致宇:心理问题,贵在早期干预
8
作者 何申申 徐康 《健康人生》 2018年第2期34-35,33,共2页
陈致宇主任医师、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副院长。擅长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心理疾病的早期干预、急性焦虑症、睡眠障碍的诊治。杭州市精神疾病重点学科带头人,浙江毒理学会神经精神药物与依赖专委会主任委员,浙江康复医学精... 陈致宇主任医师、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副院长。擅长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心理疾病的早期干预、急性焦虑症、睡眠障碍的诊治。杭州市精神疾病重点学科带头人,浙江毒理学会神经精神药物与依赖专委会主任委员,浙江康复医学精神康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首届优秀精神科医师,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司法精神病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心理咨询师指导老师。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一上午特需门诊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医学会 情感性精神障碍 专委会主任 专委会副主任 精神科医师 心理咨询师 心理疾病 急性焦虑 精神 精神疾病
下载PDF
频繁跳槽或许是心理疾病
9
作者 郑焱 《医药食疗保健》 2015年第5期58-58,共1页
频繁跳槽的人,不只是“心思活络”,他们的背后可能正潜藏着深层次的心理精神疾病。 医学心理学专家、上海市中医医院神志病专科主任医师许红教授解释说,一般来讲,一个人多次出现在一个单位上班不超过两个月的情况,就可以算是“频... 频繁跳槽的人,不只是“心思活络”,他们的背后可能正潜藏着深层次的心理精神疾病。 医学心理学专家、上海市中医医院神志病专科主任医师许红教授解释说,一般来讲,一个人多次出现在一个单位上班不超过两个月的情况,就可以算是“频繁跳槽”了,这种情况要充分考虑是否有心理方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疾病 跳槽 心理精神疾病 心理学专家 主任医师 中医医院 心理方面 神志病
原文传递
给非精神科医生补上“心理课”
10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13年第21期6-6,共1页
本报讯(通讯员袁勇贵)10月24-26日,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全国第19届年会暨国际心身医学论坛在苏州市召开。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吴爱勤教授指出,很多患者可能躯体疾病与心理精神疾病并存,在临床实践中迫切需要学会如... 本报讯(通讯员袁勇贵)10月24-26日,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全国第19届年会暨国际心身医学论坛在苏州市召开。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吴爱勤教授指出,很多患者可能躯体疾病与心理精神疾病并存,在临床实践中迫切需要学会如何识别心理精神疾病,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快非精神科医生识别和诊治心理精神疾病技能培训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精神疾病 精神科医生 中华医学会 卫生行政部门 医学论坛 主任委员 躯体疾病 临床实践
原文传递
体胖者并不一定心宽
11
《药物与人》 2008年第11期16-16,共1页
根据美国旧金山一份研究显示,肥胖的人出现抑郁、躁郁等心理精神疾病的几率比一般人高25%,不过对酒精和药物上瘾的几率比较低。
关键词 心宽 心理精神疾病 率比
下载PDF
Pharmaceuticalization and Biomedicalization: An Examination of Problems Relating to Depression in Japan
12
作者 Shoko Okuda 《Sociology Study》 2015年第8期633-642,共10页
The growing number of people suffering from depression has become a social problem in Japan. Th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on in Japan have been influenced by the pharmaceuticalization of mental health. Since s... The growing number of people suffering from depression has become a social problem in Japan. Th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on in Japan have been influenced by the pharmaceuticalization of mental health. Since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were introduced to Japan's pharmaceutical market in 1999, demand for anti-depressant medications has rapidly expanded. It seems likely then that the efforts of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as part of their marketing strategies, to increase people's awareness of mental illness have led people who are not actually depressed to have medical consultations and drug treatments for it. This phenomenon is known as "disease mongering" and has been reported on. Problems exist from the medical perspective also and include the following: expansion of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depression as formulated in the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s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treatments that rely heavily on drugs; and biomedicalization. Another reason for the increase in medical consultations is the declining function of communal bodies. This has resulted in individuals struggling psychologically, for example, with anxiety, worry, and depression. In summary, this sociological research analyzed the problems of depression in |apan and revealed how the pharmaceuticalization of mental health accelerates the individualization of social probl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PRESSION pharmaceuticalization biomedicalization illness awareness campaigns disease mongering
下载PDF
防治抑郁症:驱散心灵的雾霾
13
作者 安居士 《健康世界》 2013年第7期47-49,共3页
抑郁症的人群越来越庞大,这一心理精神疾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本文带您了解如何防治抑郁症,驱散心灵的雾霾。
关键词 抑郁症 心灵 防治 心理精神疾病 人类健康
原文传递
根据美国旧金山一份研究显示:胖子容易小心眼
14
作者 李丽 《健康伴侣》 2006年第10期9-9,共1页
根据美国。旧金山一份研究显示,肥胖的人出现忧郁、躁郁等心理精神疾病的几率比一般人高25%,不过对酒精和药物上瘾的几率比较低。这份研究调查了9125名成年人,发现体型肥胖的人并非如外界所认为的比较乐观,反而更容易出现心理疾病。
关键词 金山 美国 小心 心理精神疾病 体型肥胖 研究调查 心理疾病 成年人
原文传递
不易察觉的抑郁症
15
作者 谭敦民 《生活与健康》 2007年第5期42-43,共2页
近日,据媒体报道,深圳市最新精神疾患调查显示:18岁以上成人患病率高达21.1%,这就意味着每5个成人中就有1人患有心理精神疾病。精神卫生界发现一个规律: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精神卫生问题越多、越突出。
关键词 抑郁症 心理精神疾病 精神卫生问题 精神疾患 媒体报道 患病率 深圳市 意味着
原文传递
Hwabyung Experiences Among Korean Immigrant Women in the United States
16
作者 Jonghyun Lee Anna Martin-Jearld +1 位作者 Kate Robinson Susan Price 《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16年第2期325-349,共25页
Hwabyung is an indigenous psychiatric illness commonly found among Korean women. Using hwabyung,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psychological ramifications of immigration experiences among Korean immigrant women in the Un... Hwabyung is an indigenous psychiatric illness commonly found among Korean women. Using hwabyung,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psychological ramifications of immigration experiences among Korean immigrant women in the United States. Data collected from an anonymous survey of adult Korean immigrant women (n = 143) were used for a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findings highlight the significant effects of self-esteem, social support, financial hardship, and family cohesion on the changes in the hwabyung symptoms among Korean immigrant women. Based on the findings, the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and future study are discussed. Also discussed are the global significance of migrant women and their mental health iss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wabyung Korean immigrant women ACCULTURATION STRESS Coping resource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